2020年7月14日,英國新增新冠死亡病例26人,均在英格蘭地區;蘇格蘭、北愛爾蘭地區無新增病例。
新冠疫情連續三周
回到封城前水平
在7月3日那一周,英國見證了自3月20日封鎖限令實施以來死亡人數最少的單周記錄。
表中紅色區域顯示了Covid-19幾個月以來的死亡人數,可以看到該區域已經比封鎖限令實施之前更窄。
而在過去的三周中,英國的死亡總數一直在略低於英國數據統計局根據過去五年(虛線)所預期的水平。
但專家警示: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已經恢復正常:畢竟在「溫和的一月和二月」,我們看到的死亡人數是少於五年平均預測的死亡率,當時也很難預測這種流行病會爆發的情況。
英國:進商店必須戴口罩
違者罰款100英鎊
昨晚,英國政府宣布重磅規定:
從7月24日開始,在英格蘭的商店和超市必須戴「遮擋面罩」;那些不遵守新規定的人將面臨最高100英鎊的罰款。
此舉將使英格蘭與蘇格蘭和其他主要歐洲國家(例如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保持一致。
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表示,雖然疫情已經有明顯緩解,但此時不是鬆懈的時候;如果市民不佩戴口罩,商店有權拒絕其進入;必要的時候建議直接報警!
漢考克說,大家越是能夠具有責任心、自發遵守規定戴口罩,就越能強制性發出「一個更強大的信號」,讓更多人遵守。
英國政府從5月中旬開始,建議公眾在封閉的公共場所戴口罩,自6月15日起,英國已強制要求民眾在公共運輸上佩戴;但酒吧、咖啡館或餐館中不必遵守該規定。政府還強調了以下內容:
規定是7月24日生效,這個「延遲」的時間是為了讓人們有時間進行準備,不過從即日起人們就應該開始遵守規定。
英國民眾總體來說也是比較守秩序的:國家統計局在7月第一周調查的成年人中,有超過一半人士表示,他們在公共場合使用了口罩。
最壞情況:
今年冬天致死12萬
除了戴口罩,英國政府還公布了一項重要研究數據。
政府首席科學顧問要求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在今年冬天的「合理」最壞情況下,英國可能會在醫院看到約120,000例新的冠狀病毒死亡。
此數據是英國流行病專家在合理範圍內進行的最壞情況預估:12完僅包括醫院死亡病例,在明年1月至2月達到峰值。該估計數未考慮任何封鎖、治療或疫苗幹預。
英國BBC健康專欄記者米歇爾·羅伯特表示,該報告清楚地表明,預計死亡人數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它不是對將會發生的事情的預測,而是對可能發生的事情的預測。
迄今為止,英國的官方死亡數據已經有44,830人,不過可喜的是,這一數字在7月份有所下降,為1,100人。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倫斯爵士(Sir Patrick Vallance)要求提供這份報告,並強調說,今年冬天冠狀病毒的流行將如何繼續,目前還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但是研究表明,這種病毒在較冷的條件下可以存活更長的時間,而且在室內環境更容易擴散傳播。
這也增加了專家們的擔心:NHS將承受極大的壓力,不僅會受到冠狀病毒復活的影響,還會受到季節性流感和常規非冠狀病毒工作量積壓的影響。
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表示,英國政府正在全力計劃應對今年冬天的醫院防控:政府已購買足夠的流感疫苗,推出「歷史上最大的流感疫苗計劃」,並且正在努力建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計劃。
主持該報告的南安普敦大學NHS呼吸科專家史蒂芬·霍爾蓋特教授說:「模型表明,今年冬天新一波Covid-19的死亡人數可能更高。但是,如果我們立即採取行動,可以降低發生這種情況的風險。」
他補充說,英國的冠狀病毒死亡人數和病例數正在下降,這為英國提供了反思和計劃第二波的機會。「這是幫助我們為冬天可能給我們帶來的最壞情況做好準備的重要時機」。
需要警示的是,該病毒尚未消失。而且我們還沒有疫苗。
捲土重來未可知?
對新冠疫情可能反覆爆發的預測,是世界各國流行病學專家的共識。
無獨有偶,此前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學專家的研究,即使第一波疫情過去,直到2024年,病毒也隨時都有死灰復燃的可能。
哈佛的研究人員運用美國的β屬冠狀病毒的時間序列數據,模擬新冠病毒在溫帶地區的傳播,預測從當前至2025年間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出現的動態。模型預測顯示,在最嚴重的這波疫情過去之後,新冠疫情可能會周期性地在冬季暴發。
研究認為,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是,醫療機構的重症監護能力能否滿足需求。為避免醫療機構超負荷,有必要將長時間或間歇性地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延長至2022年。
研究顯示,包括提高重症監護能力、研發有效治療方法在內的其他幹預措施,有助於進一步強化保持社交距離產生的效果,增強群體免疫力。
與此同時,開展血清學的縱向研究非常緊迫,這能幫助確定人體對新冠病毒免疫的程度和持續時間。即便本輪疫情結束,也需要持續跟蹤監測新冠病毒,因為疫情可能最遲會在2024年捲土重來。
新冠病毒免疫力可能
僅保持幾個月
近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康復的患者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僅僅能維持幾個月;而且可能像普通感冒一樣,再次被感染。
帝國理工的研究人員對Guy's and St Thomas' 醫院的90名患者和醫護人員進行了檢測,發現抗體在新冠病毒症狀發作後3周達到峰值,然後開始下降。
《衛報》此前也公布了一篇有關對新冠病毒康復患者抵抗力的研究文章。這項研究由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主導,數據顯示,新冠病毒的抗體數量在3個月內明顯減少。
研究人員追蹤了65名患者和6名被感染的醫護人員,以及另外31名自願在3月至6月期間定期進行抗體檢測的志願者,以查看他們出現症狀3個月後體內的抗體水平。
研究顯示,雖然60%的參與者在與病毒的鬥爭中獲得了「強有力的」抗體反應,但只有17%的人在三個月後還能保持同樣的抗體反應。三個月的時間裡,參與者體內的抗體水平縮小了23倍,有些人的體內甚至已經幾乎沒有抗體存在。
研究發現,病情嚴重的患者,體內的抗體水平更高,持續時間也更長。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這些患者受到更多病毒的感染,體內產生了更多抗體來對抗病毒。
研究者斯圖亞特·尼爾教授說,這項研究說明,人體產生的保護性免疫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人們很容易再次感嘆。劍橋大學的病毒學家喬納森·希尼教授則表示,這項研究再次證明,光依靠群體免疫,很難戰勝新冠病毒。
專家表示,世衛組織在MERS和SARS方面的經驗表明,這些疾病的抗體在人體內的存在時間可以超過一年,但是,在人類環境中不斷傳播的其他冠狀病毒的免疫力卻要短得多。
「我們目前沒有完整的答案。但是我們期待所有感染的人都能產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我們不知道,這個免疫力有多強,能保持多久。歐洲三個國家對抗體時效進行初步研究,均推斷抗體可能在幾個月後消失。但是我們需要對這個議題進行更多的研究。」
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對於大家來說,雖然疫情在穩定中,可以逐步恢復正常生活,但前路依然漫漫。
KEEP CALM & CARRY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