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產品經理成長圖鑑

2020-12-2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譯者說明:文章原標題是Why Women Make The Best Product Managers,原作者自己都覺得這個標題比較激進,最近正好追完《東京女子圖鑑》思考良多,就借用這個標題了。在這個男女平權趨勢的時代,女性地位不斷提升、成功路徑不斷增多,希望越來越多新時代女性能在產品崗位獲得認可找到自信。

以下是正文:

最近,我在倫敦召開的Mind The Product產品會議上發表了一個主題演講,我舉例說明了頂尖產品經理在他們的團隊和公司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大多數人注意到我的六例子都是女性。在我的演講中我沒有明確地說出來,因為我意在通過她們的表現來推出觀點。但很多人在會後問到了我關於性別的問題(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那篇文章,我希望你先閱讀它,因為如果你知道強大的產品經理需要什麼特質,那麼這篇文章將會更有意義)。

當我開始準備這個主題演講的時候,我發現我在超過35年的時間裡有機會和許多技術產品團隊合作,所以我具備的視野很寬闊。因此,我寫了一份名單,列出了我所知道的所有的「明星產品經理」,我立刻注意到,我的名單中有一半以上是女性。雖然女性佔總人口的50%,但它並不完全代表技術產品經理的人口統計學特徵,也不代表一般的美國公司。

我的觀察在統計學上是沒有意義的,但它確實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女性往往不被認為是產品經理,為什麼她們中的許多人在工作中表現出色?有沒有更特別的東西可以向這些女人學習? 問的更徹底一點,產品團隊是否應該招納更多女產品經理?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話題,但這是我第一次公開分享我的想法。讓我先說明一下我的個人理論,為什么女性經常成為公司或團隊中最好的產品經理。我需要事先說明這整篇文章是基於一般情況的,我也知道我在下面所做的每一點論述中都會有例外。但我把這些理論放在那裡,希望人們能找到值得思考和討論的觀點。

作為對那些不了解我的人的最後免責聲明,我是男性。但我認為這讓我更容易進行這個討論,因為如果一個女人說了同樣的話,可能會顯得很自私。

所以我希望所有性別的人都能接受這一點。當我關注女性帶來的優勢時,我堅信每個產品經理都能從這些特質中獲益。

特別說明

明確一點,我堅信任何一個產品經理,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必須聰明、有創造力、堅持不懈。誠然,這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很多團隊由於缺乏稱職的產品經理而受到影響),但在這些方面我並沒有看到性別差異。在這篇文章中,我不是在討論什麼造就了一個稱職的產品經理,而是普通和頂尖產品經理之間的區別。

請注意:我並不是說以下這些特徵會使人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我只是認為,在一家科技公司,產品經理的工作是極其困難的,而且這些技能會大大提高你的競爭力。同樣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承認,有時我們獲得這些技能或特質的方式不是通過一個有經驗的經理或導師的積極和建設性的指導,而是通過非常痛苦的經驗教訓。

自我平衡

在我看來,女性的絕對優勢在於擁有一個平衡的自我。我將把它定義為一個謙虛溫謹,不以才地矜物的人。過分自信的女人很少見。即使是像謝莉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這樣成就卓著的人,也沒有聲稱她是這個房間裡最聰明的人(即使她很明顯就是)。滿招損,謙受益。只有當你不因過度自信而恃才傲物,自信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我看到其他有能力的產品經理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自大。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產品經理與團隊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公司的領導。對於產品經理來說,你必須把提出不同意見當做正常的交流,而不是對雙方的冒犯。

許多女性擁有平衡的自我,這讓她們聽得進別人說的話,而不把不同的觀點看作是對自己的挑戰。這讓她們能有效地與掌權者溝通。這種平衡的自我意識也表現為,當事情進展順利時,女性更願意為團隊提供榮譽,但當事情進展不佳時,也能承擔責任。

高情商

在一篇介紹凱薩琳•阿什頓夫人(Lady Catherine Ashton,伊朗核談判中的關鍵人物)的文章中,情商的定義是能夠識別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注意到別人的情緒,管理它們。這樣做能建立信任,生長的影響,實現更好的結果。情商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能,它的應用場景多種多樣。你可以用它影響的人很多,從聰明但有時候刻板的工程師,充滿激情的設計師甚至高管,它也可以影響那些害怕技術的、受技術威脅的、憤怒的人——有些人就是不能接受改變。

這種情商讓產品經理能與每一個人都有建設性的接觸,仔細傾聽,以確定對方試圖表達的潛在問題和約束,並創造性地工作,找到為各方所參與的解決方案。關於產品角色的很多問題都歸結為處理複雜的人和約束問題,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為公司工作。如果沒有高情商,你將很難做到這一點。

謙虛

你可能會說謙虛是一個平衡的自我的結果,但我認為它比這更進一步。我認為,作為一個強大的產品經理,你需要不斷地質疑自己和你的決定。然而實際上我們常常是錯的。優秀的產品經理也會得到錯誤的結果,並對此感到滿意,他們甚至能擁抱自身的錯誤和不足。

我經常發現男性會認為自己所犯的錯誤無形中減損了個人價值。無論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對顧客產生良好的效果,女性似乎更善於將自我價值和工作成果區分看待。這種心態和態度會影響整個產品團隊,我認為這是持續創新的必要因素。與之對應的,我發現女性產品經理對自我提升非常重視。女性更自然地會帶來增長心態。在我與女性的指導課程中,她們往往會更有效率,因為我們可以公開談論弱點,以及如何應對。我常常難以說服男性產品經理來改善自身的缺點。

去招聘女產品經理吧

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那麼你需要認識到這一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後果:你需要找到方法鼓勵更多的女性申請產品管理工作,即使他們以前沒有做過。不知道有多少公司向我抱怨,他們想要更多的女性作為產品經理,但僅僅是沒有足夠的女性來申請產品工作。

事情是這樣的:如果你發了一個產品崗位,許多實際上非常合格的女性不會認為自己是合格的,因此也不會申請。例如,如果你的職位描述要求4年的技術行業經驗,那麼作為一般規則,如果一個男人至少有1年的經驗,那麼他就會申請,但如果她至少有5年的時間,那麼這個女人才會申請。你可能認為我在誇大其詞,但我真的不是。

問題的部分原因在於職位描述本身,許多人對JD所描述的信息理解的過於草率了。就理解技術以及如何應用它來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說,計算機科學的學位不是必要條件。另外,不需要MBA學位也能對業務運作有良好的了解。你可以去看看我強調的六個女人的LinkedIn個人資料。我發現我必須親自接觸這些女性,並向他們解釋,她們真的應該申請產品崗位。她們應該請相信我,我很善於發現人才,事實上,她們中很多特別優秀的人都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這個崗位。

最好的女性產品經理通常是那些從來沒有想過要做這份工作的人,但她們的想法、工作和行為都很符合崗位要求。找到她們、積極地將他們招聘進來、培訓並在她們身上投資。你的產品團隊,你的公司,最終整個科技行業都會變得更好。

附錄:

文中作者提到的6位偉大的女產品經理名單

  1. WORD FOR MAC – Martina Lauchengco
  2. NETFLIX – Kate Arnold
  3. GOOGLE ADWORDS – Jane Manning
  4. BBC MOBILE – Alex Pressland
  5. APPLE ITUNES – Camille Hearst
  6. ADOBE CREATIVE CLOUD – Lea Hickman

作者在Mind The Product上所做的演講文本:https://svpg.com/behind-every-great-product/

 

原文作者:Marty Cagan

原文地址:https://svpg.com/why-women-make-the-best-product-managers/

本文由 @倪爾東 翻譯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北京女子圖鑑》與《東京女子圖鑑》,中日兩國職業女性穿搭大鑑
    在這部劇中除了可以看到女主角的一步步成長,還可以看到女主的變美史,在不同崗位上的穿搭。還在老家時,簡單的外套,扎著兩個馬尾辮,跟普通的女孩沒有什麼兩樣,看起來就是剛剛從學校出來,什麼都沒經歷過的單純女孩。
  • 六年產品經理生涯,我所依賴的學習和成長方法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不同階段需要掌握各種方法,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以及方法論是產品經理成長的關鍵;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在不同階段的產品經理應該怎麼樣進行學習與成長,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北京女子圖鑑》女主穿搭比劇情好看多了!
    因為看過《東京女子圖鑑》,所以對於國產的《北京女子圖鑑》姐剛開始是拒絕的。網上網友們的好評差評也是各持己見。沒有北漂過,所以對於現實北漂的網友們訴說的劇情太BUG,姐也沒有話語權。姐以2倍速觀看模式大概看了一遍《北京女子圖鑑》,覺的最直觀的就是通過女主——陳可的造型來發展劇情簡單明白多了。01初出小鎮進城門初來乍到時,扎著魚骨辮的女主,眼裡儘是對於這個城市的無限遐想。
  • 從《東京女子圖鑑》到《北京女子圖鑑》|透過穿搭看職場晉升之旅
    從《東京女子圖鑑》到《北京女子圖鑑》的開播,對於現代社會女生現實的話題一直層出不窮。這兩部完全把現代社會的職場生存與競爭表現得淋漓盡致的電視劇,收視率也一直很高。而小編作為剛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當然對這類題材的電視劇也很感興趣啦,但是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的不是職場上的各種明爭暗鬥,而是一起從穿搭視角來說說《東京女子圖鑑》中國女主一路晉升之旅。
  • 貼吧之父俞軍:產品經理的選拔與成長
    這樣我的任務就完成 80% 了,也就是說,我什麼都不做,他也有 80% 可能成長為一個好產品經理。但如果以上任一條件不滿足,我是無能為力的。一方面,天賦和潛力決定了一個產品經理的成長速度和上限。另一方面,產品實踐機會的質量也決定了一個產品經理的成長速度和上限。
  • 除了毒雞湯,《東京女子圖鑑》還深藏著職場女的穿搭成長史
    果庫君這一段時間都陷入劇荒中,就差把近十年的經典日劇全面地複習一遍了,還好有部最近完結的口碑刷屏劇適時出現,成功阻止了這項大工程——《東京女子圖鑑》。這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漫畫的網絡劇,每集只有短短二十幾分鐘。水川麻美飾演的女主角綾從秋田縣來到東京,從職場小白到 Gucci 品牌經理的奮鬥史。
  •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談「產品經理」
    很難說清楚什麼才是產品經理,可能也是因為產品的概念很難界定,它可大可小,既可能是某個看得見的產品也可以是某種看不見的服務。如果用這個行業裡的明星做例子,賈伯斯作為產品經理,他的產品是那一系列i打頭的電子消費品和整個蘋果生態系統;馬化騰作為產品經理,他最成功的產品當然是如今擁有7.5億註冊用戶的即時聊天工具QQ。
  • 產品經理13條 & 說說產品經理
    一、說說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做了17年,喜歡網際網路,喜歡策劃產品。每次策劃產品時,就要找首音樂,把音樂開到最大聲,聽著音樂,進入一個人的世界,腦海裡只有想像~邏輯,或者盯著效果圖,從左到右,從上到下,1個像素~1個像素的重複看,越重要的項目重複看的越多!!
  • 美圖圖鑑:奶白色英倫風無袖女款西裝
    美圖圖鑑:奶白色英倫風無袖女款西裝 孫允珠:奶白色英倫風無袖女款西裝
  • 女生適合做產品經理嗎?
    我一般很反感職場按照性別給人貼標籤「女產品經理」、「女程式設計師」、「女銷售」最近被好幾個人問道「女生做產品經理的話,會不會有什麼劣勢……」,我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到底有什麼劣勢呢?我回想了做產品這8年來,共事過的兩位女產品經理:負責後端銷售系統的燕雲,負責前臺產品的宛芸。
  • 產品經理是誰?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人?產品經理調色板
    但作為一名產品經理,我不能用比喻的方法定義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它需要一個定義。慶幸的是,我在一本書中找到了行業更權威人士對產品經理的定義:產品經理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核心,整合和管理各種人力、物力等資源,高效的將解決方案變成實際產品輸出的領導者。
  • 如何評判產品經理:好的產品經理多數踩過差的坑
    很多朋友找BLUES討論過這個問題,產品經理是什麼?產品策劃做什麼?產品運營做什麼?哪些是好的產品經理,哪些是差的產品經理?BLUES沒法給什麼定義,只能給一些觀點,產品經理,不要太糾結於概念和定義,產品經理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存在的,在不同行業,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部門,不同的項目團隊,都有著不同的定義,不同的崗位職責。
  • 優秀產品經理的「三心二意」
    編輯導讀:一位優秀的產品經理是怎麼「煉」成的?有人說是不斷學習,有人說是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但是本文作者卻覺得這些答案普適性很差。她認為,優秀的產品經理應該要具備「三心二意」。具體怎麼理解呢?一起來文中尋找答案吧。剛入職場的小白都會想:怎麼成為優秀的產品經理?
  • 產品經理的六大核心能力是什麼?
    產品經理的核心職責,永遠是創造需求,而非僅僅解決問題。經過幾年之後,產品經理成長的障礙更多來自於自我認知。一般來收,聆聽能力會隨著自我閱歷的增加而成長。如果人生經歷豐富,並且足夠開放,那麼這個能力的提升會更為快速。
  • 《初遇在光年之外》首播「成長紀念冊」特輯描摹最青春校園圖鑑
    該劇於1月31日首播,看過十集仍覺意猶未盡,正青春,正能量,正好是寒假檔最值得追看的現代青春校園圖鑑。陳若軒、徐嬌演繹「校園進行時」 少年挑大梁正發光1月31日,《初遇在光年之外》上線,一次性更新10集,看著著實過癮,今日「成長紀念冊」特輯曝光,抱著「不簡單劇透」的原則——該劇簡直是為大學校園生活加上了一層迷人的濾鏡,堪稱發光少年們集體的成長宣言。
  • 上海女子圖鑑女主羅海燕誰演的 王真兒個人資料背景介紹
    上海女子圖鑑女主羅海燕誰演的 王真兒個人資料背景介紹  據悉,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鑑》的女主為王真兒,飾演劇中羅海燕一角。  王真兒個人資料  王真兒,原名王振,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畢業於南京財經大學,中國內地女演員。
  • 新手產品經理的職業規劃
    二、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路徑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同大部分崗位一樣,也需要一路升級打怪,職業發展之路可分為:產品助理、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專家(專業方向)、產品總監(管理方向)、事業部負責人、產品副總裁/聯合創始人/CEO。
  • 《北京女子圖鑑》披著女權主義的瑪麗蘇劇!
    近日《北京女子圖鑑》引發全民熱議,剛上線時豆瓣評分7.9,這分數,放眼近幾年所有日劇翻拍電視劇,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僅僅六集之後,豆瓣評分一降再降。該劇改編自萬人空巷一致好評的日劇《東京女子圖鑑》。很多人都從女主角綾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 這位年輕的女基金經理,太猛了!
    5月24日,酒店自助午餐,年輕的女基金經理王園園,一邊吃飯一邊快速地解答著金融同行拋過來的一個又一個問題。為什麼她的看法如此「重要」?因為在過去近兩年的時間裡,王園園管理的富國消費主題不但獲得了45.37%的回報,而且從短中長期業績來看,該基金都跑進了同類基金前10名,成為最受關注的消費主題基金經理之一。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蘇傑:大神級產品經理必經的7層修煉
    365天持續學習10個主題、30次在線課、10本專業書籍,和最優秀的網際網路人一起成長。名額有限,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報名吧!還可以從產品類型的角度去細分,今天不展開。產品經理的7層修煉隨著崗位的漸漸清晰,我們也開始去定義一個職業的成長路徑,大家也看看你自己到底走到了哪一步了,以及到達下一步需要做到哪些關鍵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