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房子對於婚姻到底有什麼意義?作為普通大眾的我們,一般會把房子作為婚姻的第一步,因為覺得這才是婚姻生活的開始。往更深層去說,房子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
不過在這裡,我想告訴各位,房子和婚姻質量的好壞並沒有多大關係,感情才是第一位的,順序應該是有了感情,才願意結婚,最後才會有房子,這個順序千萬不能亂。總之一句話,感情不是靠房子維繫,婚姻不是房子,房子更不是家。
讀者紅玲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到大一直都是班裡的尖子生,而且待人接物非常溫和,人也長得落落大方,從高中開始就是很多男同學的夢中情人,只不過紅玲並沒有把心思放在這上面,一門心思應對即將到來的人生大考。高中畢業以後,紅玲不出意外地被高校錄取,看著父母喜極而泣的樣子,紅玲顯得很淡定,因為這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進入大學以後,紅玲受身邊同學的影響,也開始談起了戀愛,人家都說戀愛會讓人覺得很開心,幸福,可是紅玲絲毫沒有覺得快樂,反而覺得很累,她覺得男友是自己的累贅,後來,紅玲主動結束了這段感情,並且按照自己既定的規划走著。相比較其他同學,紅玲的大學生活非常充實,她參加過很多校內活動和校外拓展,剛進入實習期的時候,紅玲就被當地一家百強企業籤走了。
畢業以後,紅玲不出意料地進入到這家公司,她通過自己的努力,3年內多次升職加薪,如今已是年薪30萬的企業高管。然後忙於事業的紅玲在感情上卻是一片空白,當人走到一定 高度時,很多事情就會看得很淡,所以紅玲才會拒絕身邊很多慕名而來的追求者,最後選擇跟一個相對普通的男生結婚了。
用紅玲的話,也許他並不是最優秀的,但他卻能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他對我非常體貼,我覺得這些已經夠了。兩個人談了一年就決定步入婚姻的殿堂。婚房是兩個人共同出錢買,出錢裝修的,因為常年自律的習慣已經讓紅玲養成了這個習慣,她不會覺得什麼都是男方的義務,既然決定結婚了,很多事情就應該雙方共同承擔。
可是結婚沒多久,紅玲就遇到了一件非常糟心的事。在認識丈夫以前,紅玲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買了一套房子,不過面積有些小,一直在那空著。現在兩個人結婚了,紅玲便想著和丈夫商量,把那套房子給賣了,因為地段比較好,最起碼能賣100萬左右。還沒等紅玲把房子售賣信息發布出去,就被丈夫攔了下來,丈夫笑著說:「我弟弟也年紀不小了,再過2年也就該結婚了,到那時候肯定免不了要買婚房,要不你把這套房子便宜點賣給他。」
聽完丈夫的話,紅玲也沒想太多,既然是親人,紅玲也不好意思獅子大張口,心想著象徵性地要個70萬也就差不多了,可還沒等紅玲說出來,丈夫就率先開口了:「我弟出30萬你的婚前房,我覺得這個價格也差不多,畢竟咱們是一家人,你覺得呢。」
聽完丈夫的話,紅玲臉色當即就冷了下來,然後冷笑說:「想用30萬換100萬,這如意算盤打得也太好了,沒門。」紅玲的話剛落,丈夫張口就說:「怎麼不行啊,他是我親弟弟,咱們不幫能行吧,反正這房就只能30萬賣給他。」
兩個人越吵越兇,也正是這場鬧劇讓紅玲看清了丈夫的嘴臉,原來他表面的溫和,表面的體貼,只是因為紅玲比他優秀,他想要靠紅玲來接濟自己,接濟自己的家。至此紅玲決定和丈夫離婚,長期的職場經驗早已練就了紅玲殺伐決斷的性格,既然她看透了這段婚姻,也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了。
看完紅玲的故事,我不禁感嘆紅玲的殺伐決斷,相比較很多女讀者的優柔寡斷,更喜歡,更欣賞紅玲這種性格。愛了那就結婚,如果發現不愛了,那就及時止損,不要一直猶豫不決,越是拖沓,受到的傷害就越深。
再回頭看紅玲丈夫這個人,不得不說,他簡直是男人中的極品,在他心裡,紅玲只不過是一種工具,是接濟自己,接濟家人的賺錢工具。我祝福這樣的男人,單身光棍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