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裡程數被調低7萬多公裡 中介方已原價回購

2020-12-24 東南網

  楊先生買回來的二手車(圖由受訪者提供)

東南快報訊 花19萬元買回一輛二手SUV,4S店檢測時卻發現裡程數被調低了7萬多公裡,而且還曾經進行過大維修,這與購車時原車主與中介方提供的車輛信息完全不符,福州市民楊先生氣憤不已。經東南快報記者牽線協商,中介方承諾願意原價回購該車。昨日下午四點半,楊先生向東南快報記者報來好消息,他已經籤好了回購合同,中介方承諾今天將完成過戶並一次性到帳。不過,楊先生說,辦理手續時,原車主黃先生並未到場。

「上周末,中介方主動聯繫我,約好周一來辦理手續。」楊先生說,昨天下午,他前去辦理手續時,工作人員比較配合,僅花20分鐘就籤訂好了回購合同,「按我實際付出的全款成交,他們自己出過戶費。」因來不及辦理過戶,中介方承諾今天內將辦理好過戶手續,並退回楊先生的購車款19萬元。不過,楊先生說,辦理手續時,原車主黃先生並未到場。

這幾天,東南快報記者也多次聯繫黃先生,但他稱不想再提此事便掛斷電話,後來便不再接電話也不回簡訊。

購買二手車如何防陷阱?

幸運的楊先生,購買二手車花的19萬元將一分不少全額退回。但是,還有多少購買二手車的市民,一不小心就掉入了陷阱呢?記者經調查了解,有些車型靠一根數據線就能調節裡程數,二手車評估師也教你幾招,切忌買到事故車和泡水車。

相關焦點

  • 花19萬元買回二手車 卻發現裡程數被調低7萬多公裡
    >今年2月,楊先生在273二手車交易網(以下簡稱273)上選中了一輛二手SUV,最終以19萬元購入該車,交易時車子儀表顯示的行駛裡程為5.4萬公裡,並在合同中註明。4S店檢測員表示,維修記錄顯示2014年7月該車裡程數就已達12.3萬多公裡,推測該車目前裡程數恐已超過13萬公裡。昨日,楊先生向東南快報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 小車8年才跑6萬公裡?二手車裡程數「扮嫩」充數
    原標題:小車8年才跑6萬公裡?二手車裡程數「扮嫩」充數   福州新聞網3月18日訊 對於剛剛拿到駕照的新手來說,買一輛二手車練練手是不二的選擇。但是如何買一輛稱心的二手車?近日福州晚報記者聯合福建電視臺《愛心幫幫團第一調查》記者對福州二手車交易市場進行調查,發現了不少貓膩。
  • 二手車裡程表顯示7萬多公裡 實際超過17萬
    慈谿市民伊先生買了一輛裡程顯示為7萬公裡的二手轎車,半年後到4S店保養,工作人員告訴他,這輛車的裡程數已經達到17萬公裡。昨天,寧波市工商局公布了近兩年二手車消費投訴的典型案例,提醒和警示消費者買賣二手車要小心謹慎。
  • 男子APP上購二手車,事後發現14萬裡程數被改成6萬多公裡
    楚天都市報11月28日訊(記者劉閃)男子在彈個車APP上購車,先租後買,購車時裡程數顯示6萬多公裡,事後保養時查出裡程數14萬公裡,憑空多出7萬多公裡。今日,說起自己購車經歷,江夏市民楊先生心煩意亂。楊先生說,由於資金緊張,今年8月,他通過浙江大搜車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旗下平臺彈個車APP購車,在礄口長豐大道湖北彈個車體驗中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附近二手車市場看車。最後,他看中了一款二手車,裡程數只有6萬多公裡,商議的車價25.5萬元。彈個車平臺工作人員做了購車方案,其中第一年為租賃期,首付43100元,月供2536元,第二年支付車輛尾款24.5萬元。
  • 二手車調表頑疾 同一平臺買賣裡程評估差近6萬公裡
    原標題:二手車調表頑疾 同一平臺買賣裡程評估差近6萬公裡   在二手車電商廣告狂轟濫炸下,一些消費者對二手車興趣增加,卻難避各種消費陷阱。市民李先生最近賣車時發現,自己開了4年的愛車,從二手市場買來時居然是一輛調表車。
  • 買6萬裡程的凱迪拉克,保養發現多出8萬公裡,二手車販:賣給我
    買6萬裡程的凱迪拉克,保養發現多出來8萬公裡,車販:賣給我現在人們出門可以選擇的方式有很多,也有很多人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車,這確實是非常方便的,經常靠網約車還是不怎麼安全的,自己有車就方便多了。不過大家會糾結第一次買的話,應該買新車還是買一輛差不多點的二手車,其實不管是買哪種都有很多的套路,有的人不知道就吃了大虧了,今天我們就講一個例子:有一位女士買6萬裡程的凱迪拉克,保養發現多出來8萬公裡,車販:賣給我。
  • 公裡數多的二手車可以買嗎
    但是很多喜歡越野的人,都買喜歡買些0幾年的豐田普拉多,因為二手車便宜新車死貴,如果按04年的普拉多一年私家車來計算,每年1.5公裡04年到現2020年已經跑了16年,公裡數高達24萬公裡,還是有很多人購買。
  • 買二手車,小心裡程有貓膩,20萬被改成8萬公裡!
    很多人買輛二手車,修理時才發現,裡程表被「動過手腳」。實際上,買二手車被「設計」過的買家不在少數,商家改表已是人盡皆知的潛規則。這不,劉先生花了20萬買了輛二手車,開的時候沒感覺,直到維修的時候才發現,這輛車的裡程表被動過手腳。儀表顯示8萬公裡實際已經跑了近20萬公裡。這可有點過分了!
  • 汽車裡程表顯示的公裡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二手車調表又是怎麼做到...
    比如汽車保養周期就是按行駛裡程制定的,五千或一萬公裡換機油,三萬公裡換火花塞,六萬公裡換變速箱油,輪胎,等等;汽車上的各零部件使用壽命也與行駛裡程有很大關係,比如金屬的疲勞、橡膠製品的老化等;還有中國的汽車報廢制度也是根據行駛裡程制定的,規定汽車在行駛六十萬公裡之後要引導報廢。
  • 二手車20萬公裡調至6萬公裡再轉手
    相信之前有買二手的朋友,去二手車市場看的車子一般車輛公裡數基本都是10萬公裡以下,很少看到二十幾萬公裡,首先你去買車看到此車兩三年跑十幾萬公裡估計會把你嚇跑的,所以為什麼很多賣二手車的要調公裡數;第一,賣個好價錢。
  • 跑了8萬多公裡被調成4萬多 法院:二手車商「退一賠三」
    籤合同後,他特地讓二手車商補了一張「證明」,書面承諾該車沒有出過重大事故,實際公裡數為4.3萬公裡。毛先生以為這樣就安心了,哪知道把車開到4S店一查,車子的實際裡程數竟然是8萬多公裡。近日,江寧區人民法院判決購車合同無效,雙方退車退錢,二手車商還要為自己隱瞞車況的行為承擔三倍賠償。2019年2月1日,毛先生在南京市江寧區某二手車銷售中心看中一輛新奇駿。
  • 二手車城遇到「特價」輝騰,7萬多公裡,掀開前蓋很多人都說不要
    如今在二手車市場上還能看到輝騰,當然價格也沒有想像的那麼低,今天筆者在二手車市場上遇到了一輛「特價」輝騰,停在這裡好幾個月了,報價24.6萬元,這輛車已經跑了7.3萬多公裡,據說車況還算不錯,但是沒有人買。
  • 開了16萬公裡的車裡程表竟只有6萬公裡
    裡程表顯示6萬公裡的二手車,居然是一輛開了16萬公裡的調表車!!!這樣倒黴的事情就真實發生在市民童先生的身上。更讓童先生無語的是,賣車業務員把所有的責任推給原車主,自己則擺出一副不知道、不清楚、不負責、不解決的無禮態度。
  • 人人車出售二手寶馬被曝下調裡程:少了3萬多公裡
    由影視明星黃渤代言、號稱「249項專業檢測,精選放心車源」的「靠譜」二手車網上銷售平臺「人人車」,被指銷售「調表車」。「軟體中的維保記錄顯示,我看中的二手寶馬X5裡程表,回調了3萬多公裡。」市民虞先生氣憤地說:「我專程從上海飛到重慶去看車,結果發現車被做過手腳。
  • 10萬公裡的二手車值得買嗎?
    我們都知道,買二手車時發現公裡數太高的都不會去選擇,那麼公裡數對車輛的影響有幾個方面呢?可能有的朋友並不是很了解,或者了解得不全面,下面我就分享一下自己從業多年的觀點:一般談到公裡數的時候,我們會同時看對應車輛的年份,比如一輛新車落地一年多就跑了10萬公裡,這種使用頻率太高了,就不建議選擇。而如果是一輛上牌五年以上的車跑了10萬公裡的話,平均一年跑1到2萬公裡,這就是正常家用車的使用頻率,是可以選擇的。
  •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丨隱瞞二手車裡程數,銷售公司被判「退一賠三」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丨隱瞞二手車裡程數,銷售公司被判「退一賠三」現如今,家庭和個人對汽車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隨著汽車銷售行業的發展,二手車銷售市場也在逐步發展。但是相對普通車輛購買,二手車購買存在更多不可控因素,最主要的就是車輛信息真實性無法確認,也就會出現銷售者欺詐消費者的情況。那麼一旦在購買二手車中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維權呢?
  • 半價提車,電池另租,官方回購二手車
    有多慘呢?傳統燃油車的3年平均殘值為63%,而純電動車的3年平均殘值率為37%,個別低端品牌的電動車殘值甚至不到20%,真是跌到親娘都不認識了,還有很多二手車商直接聲明,不收舊電動車,車主只能砸手裡。所謂直購,就是半價購車+出行套餐+官方回購的組合體。一臺補貼後售價18.9萬元的威馬電動車,車主可以只花9.49萬就買走,但是這個價格,是不包括電池的,隨車的那塊動力電池相當於租給你。用戶每個月要根據行駛裡程支付租金,有1500km和無限裡程兩種套餐可選,這個租金是包括了充電費用的,所以用戶可以到與威馬合作的任意充電站免費補電。
  • 汽車的裡程表可以調高調低嗎?二手車是這樣調表的,真相是這樣!
    可以說,汽車的裡程表是可以調表的,那麼汽車的裡程表調表也是有原因的,有一種可能,那是他為了把這個裡程表調低,比方說在二手車的交易當中,為了取得更高的賣車利潤,他就將裡程表進行了一個回調,或者是4S店的新車,正常情況下,這些車一般都是具有少量的旅程的,大概在15公裡左右,是由於運輸或者是不正常的行駛導致的,就出現了一些裡程,他為了不影響銷售呢,會將這個裡程數進行相應的調低。
  • 在二手車平臺疑買到「調表車」
    近日,南昌的解先生向本報反映,他通過優信二手車官方網站交易的一輛二手車,不但車架動過,安全氣囊打開過,發動機改過,而且公裡數還從10萬公裡調為5萬公裡。    解先生質疑優信二手車平臺售賣「調表車」、隱瞞真實裡程、虛假宣傳。而自今年3月15日左右,他與該二手車平臺進行交涉後至今未果。記者採訪發現,二手車車商對車輛的行車公裡數動手腳,被曝是行業潛規則。
  • 買了輛二手車發現裡程有貓膩,法院剛剛判決退一賠三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拱法買了輛二手車,到手後發現裡程不對,比裡程表顯示的要多得多。買家告了二手車商。算不算欺詐,要不要賠,難道退一賠三?你想知道法院到底怎麼判嗎?去年6月,小周到杭州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買車,看中了一輛白色的雪佛蘭邁銳寶,才開了5.2萬公裡。她跟二手車商最後以9.96萬元的價格成交。一周後,小周發現,車輛駕駛室車門旁貼有車輛保養記錄。該記錄顯示,截至2016年11月15日,該車行駛裡程數為76903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