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有些父母和子女的感情很好,真的能做對子女好,不存在重男輕女之類的問題。
而有些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就很糟糕,尤其是和女兒的關係很糟糕,因為他們總是妄圖犧牲女兒的幸福去成全兒子。
這種問題,在年輕父母組成的二胎家庭中是不存在。但是,年紀再大一輩的父母,生一兒一女往往不是為了讓孩子做伴,而是不把女兒當回事,認為女兒活著的意義就是成全兒子。
如果是在以前,女兒可能會因為禮教的束縛而不敢反抗,不過現在,即便女兒遭受了父母的算計,她們也不會甘心就範,必要的時候不惜跟父母翻臉,也要追求自己的幸福。
有些女人覺悟得比較早,沒有給父母算計自己的機會。而有些女人相對覺悟得比較晚,是被父母算計了之後才意識到自己應該掙脫。
就像有個女人離婚後說的話一樣,「我本以為父母突然熱心腸是好意,本以為她們突然重視我的婚事是良心發現了,是不再重男輕女了,結果結了婚之後才知道,他們只是為了算計我,只是為了犧牲我去成全我弟弟的婚姻,真的讓我很寒心!」
02
薇薇就是上面那個離婚女人,她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很早之前她就感覺到不公,因為全家人都不把她當回事。
最讓她痛心的人是她的母親,因為,她不明白同為女人,為什麼母親會不愛自己,「我奶奶那麼重男輕女的一個人,不可能跟我媽關係好,但是,我媽卻逐漸活成了跟我奶奶一樣的人,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傳承這種沒有意義的東西。」
曾經她試圖討好父母,試圖通過好好表現讓父母多愛自己一點,但終究沒能如願,以至於最後她放棄了,覺得既然掙扎無用,索性聽天由命好了。
在她徹底掙脫那個家之前,她父母給她安排了一樁婚事,在她面前說盡好話,使得她產生了一種錯覺,就像她上面說的一樣,感覺自己的父母良心發現了,開始真的對她好了。
而事實上,這一切都只是假象,她父母對她好,只不過是想通過嫁女兒大撈一筆,從而拿著這筆錢去成全她弟弟的婚姻。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在薇薇結婚前,總是橫在中間不讓薇薇和男方見面,說正式結婚之前,兩個人不能接觸太多,不然會被人說閒話。事實上,她的真實想法是怕薇薇和男方接觸之後戳穿她的詭計,她想先把錢拿到手裡再說。
她如願了,薇薇也結婚了,但是,婚姻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因為薇薇和那個男人根本合不來,跟婆婆更是合不來。
不過,合不來歸合不來,不等於說婆家人是壞人,他們只是覺得不合適想要離婚。
因為是剛結婚就要離婚,所以婆家要求薇薇的母親退彩禮,結果她母親卻說,「吃到嘴的東西,豈有吐出去的道理?嫁出去的女兒,豈有退回來的道理?嫁女兒如同賣東西,一經售出,概不退貨!從我把女兒嫁到你們家那一刻起,咱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兩清了,你們自己不滿意是你們的問題,跟我有什麼關係?想離婚就直接離婚好了,我又沒說要回收,所以,憑什麼讓我退彩禮?」
最開始的時候,薇薇還擔心「如果婆家拿不回彩禮,自己是不是就沒辦法離婚」,不過婆家的態度跟她擔心的不一樣,她順利離婚了,婆家說彩禮的事跟她沒有關係,他們會自己跟她母親爭到底。
那之後薇薇就逃離了老家那個環境,後來聽說自己的母親活成了笑話,最後不僅把彩禮退給婆家了,而且還落下了很不好聽的名聲。
她說,「如果我出生在一個正常的家庭,我媽被別人欺負了,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但事實上,我媽名聲受損並不是因為我婆家欺負她,實在是她咎由自取。我不敢再回那個家,否則,我媽把她受得氣全都撒到我身上,我再想逃出來恐怕就難上加難了!」
03
雖然有些人跟薇薇的遭遇不太一樣,但性質是一樣的,都是被自己的父母算計,得到了不公待遇。相較於其他人來說,薇薇屬於那種覺悟比較晚的人,不過這也不能怪她,畢竟她長時間缺愛,雖然很早就感受到父母不愛自己,但內心深處終究還是渴望被愛的。
不過這並不等於說跟薇薇一樣的人都必須先被算計一次,這種事還是早點有所防範比較好。一直以來不被父母待見,長達十幾二十年,想讓父母突然良心發現做出改變,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所以由此可以推斷,當有一天你的父母突然對你熱情時,多半是有貓膩的。
我們不否認那些重男輕女的父母有良心發現的情況,但這種事誰能說得好呢?外人是不可能進駐到你們家幫你判斷你的父母是否良心發現了,你只能靠自己去判斷。沒有準確一句證明你父母良心發現了,你就不能丟了防範之心,否則被算計終究會讓你自己心痛。
比如案例中的薇薇,她父母在操辦她的婚姻時,攔著不讓她跟男方見面,這肯定是不正常的。如果遇到了這種問題還不懂防範,之後就難免被算計。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所有的家庭都和和睦睦,所有的父母子女都互相關愛,誰也不要算計誰。不過,希望歸希望,現實歸現實,家庭情況特殊的人,就應該用特殊的方式去對待,不能按常理出牌,否則,你付出了尊重,反過來卻被算計,沒有人會補償和心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