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河南省蘭考縣好好地火了一次。因為他們頒布了一份《惠安街道辦紅白喜事操辦標準》,這份紅紙黑字的標準第一條,就明確規定了訂婚彩禮不得超過兩萬元。如果索要過多的,居然要移交公安機關調查,更嚴重者竟然還要當成販賣人口或者詐騙罪論處呢!這份規定一出,立刻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不少小夥子大喊:求求你快來我這定一份規定。
的確,現在高昂的彩禮活生生地打散了不少小情侶們。在古代,彩禮更多只是一種象徵,一種好兆頭。但到了今天這個社會,彩禮這一習俗的確開始變味了,輕則數萬數十萬,重則車房具備再加上百萬,讓很多男方家庭背上巨大的壓力。咱們今天就來看看宋朝,因為那時候恰恰與咱們現在相反,嫁女兒的一家倒是會「傾家蕩產」的!
我們都知道,宋朝雖然弱,但是非常有錢。宋朝重文輕武,那時候可是真正的「知識就是金錢」,文人在當時可是時代的寵兒。人們重視文人,所以文人在哪都是香餑餑,結婚時也是如此。
文人的地位很高,不少人挑女婿絕對首先考慮文人。不過,古代讀書那是十分難得的。雖然宋朝非常重視文人,但總體來說文人的數量還是比較稀少的。所以嘛,不少人為了將女兒嫁給文人,就會用高額的嫁妝來吸引文人。科舉揭榜之日,就是富商擇婿之時,科舉成績單就是打動丈母娘最好的彩禮了!每屆的前三甲幾乎都會被達官富貴人家招攬,甚至王侯將相家都有可能前來。
就比如蘇軾的弟弟的蘇轍,為了嫁女兒,忍痛賣了家裡的一塊好地,拿出9400貫來做嫁妝。按購買力來換算的話,這9400貫就相當於咱們今天的282萬人民幣。難怪蘇轍大喊自己為了嫁女兒已經破產了,看來是一點都不帶誇張的。
普通人尚且如此,注重牌面的皇親國戚更不得了。宋神宗的弟弟楊王趙顥那是非常難過的,因為他的女兒生多了。女兒的年紀還差的不多,接連的出嫁把他的老底掏空了都沒湊夠錢。最後,這位王爺只好拉下臉去找自己的皇帝大哥借錢,這才順利地嫁了女兒出去。
看看宋朝,再想想現在的彩禮錢,真是替現在的女人感到幸福啊!女性的地位的確是提高了不少,在某些方面甚至還超過了男性成為主導。不過如果把宋朝的風俗放在現在,咱們男同胞會不會獅子大張口,要個天價嫁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