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歲前,「認生、戀物、尿床」都不要管,養孩子越操心越難!

2020-12-22 木蓮媽媽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給父母們製造出種種育兒難題,往往家長眼中的一些不良行為僅是因為孩子還未成熟,如果遇到父母們的嚴厲批評和過分管教懲罰的話,反倒會讓這些壞習慣越來越嚴重。

3歲前,這幾個壞習慣不要管,否則適得其反

寶寶認生不用管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大相同,有的孩子天生就是熱情好動,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內斂安靜。

有的家長發現寶寶認生的時候,就強行地把孩子放在陌生環境中讓孩子鍛鍊,結果寶寶反倒見到生人更牴觸,不是黏在大人的身邊不交際,要不就是被生人搭訕就嚎啕大哭。

其實認生是寶寶的一種防禦機制,孩子見生會出現恐懼和不安是他的一種自我保護

寶寶們從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認生,有的小寶寶也會持續到3周歲,家長們不要打破孩子的安全感,寶寶對父母感到安全是有依戀感,不要用大人世界的法則去要求孩子。

寶寶認生,家長這樣做

對於寶寶的認生行為,家長不要進行責怪,多帶著孩子外出活動,讓孩子熟悉一下陌生的環境,接觸更多的陌生面孔會讓寶寶能更適應一些。

不要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寶寶,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氣質和性格優勢。

寶寶戀物不要管

孩子在成長階段,很容易產生戀物的行為,對於某種物品非常依賴,比如要有固定的玩偶陪伴才能睡著覺,很多媽媽都擔心孩子會一輩子抱著玩具睡覺。

其實寶寶的這種戀物心理是一種正常的需求,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隨著孩子的成長也會慢慢消失,沒有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家長們不要過於管制。

寶寶戀物,家長這樣做

讓孩子多一些安全感沒什麼不好,家長們不要強行阻止拿走寶寶依賴的東西,可以嘗試準備個一樣的物品,確保換洗替補。

同時家長要多去陪伴關注孩子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不要讓孩子完全依賴物品脫離親子關係。

寶寶尿床不要管

3歲以下的寶寶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括約肌,多數孩子在5歲以後才具備膀胱控制能力,但是還是會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會尿床。

對於孩子尿床的現象,媽媽們也保持放鬆一些,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會逐漸告別尿床

如果寶寶尿床家長橫加指責,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增加心理負擔,長時間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一面,越是擔心尿床就越會出現多次尿床的現象。

寶寶尿床,家長這樣做

孩子在3歲前尿床都是正常現象,家長們不要過多地給孩子做評價,清洗好床單即可,如果當孩子超過5歲之後還是尿床,就可以帶孩子做個檢查,看究竟是身體原因還是心理問題導致的。

寶寶口吃不要管

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口吃的現象,因為孩子的智力發展比較快,但是詞彙量卻不夠,不能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所以就會出現生理性的口吃

如果家長在孩子重複說話時,反覆糾正的話,反而不利於孩子語言環境的成長,家長的過度焦慮會讓孩子的口吃加重,時間加長

寶寶說話結巴,家長這樣做

如果家庭教育氛圍一直都是輕鬆的環境下,孩子說話結巴的行為慢慢就會自愈了,家長們應該把重心放在傾聽上,不要總是打斷孩子的話語。

並且作為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要放慢語速,等孩子說完了再去回應,家長們也可以多陪孩子讀一些繪本故事來練習語言能力。

寶寶亂畫不要管

很多寶寶在幼時都非常喜歡塗鴉,不過孩子們不僅僅是在紙上作畫,往往會在家裡的各處牆面、地板或是床單自由創作。

而塗鴉同時也是寶寶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最初表現,也是他們表達情緒感受的一種行為。

雖然寶寶是無意地搞破壞,但是家長們對於其塗畫行為也不要過多指責,不要打擊寶寶的繪畫熱情,扼殺掉寶寶的藝術細胞。

寶寶隨處塗鴉,家長這樣做

如果家長們擔心熊孩子把家裡弄髒,可以給寶寶專門設置一個小畫室,或是給寶寶一個可以發揮藝術行為的小空間,比如給寶寶一面繪畫牆,滿足寶寶的繪畫欲望

同時父母們也要學會欣賞孩子的作品,不要用成人的思維來評判,多去鼓勵讚揚孩子的作品,給孩子自信心。

【今日話題】

你認為孩子還有哪些「壞習慣」,家長不要過多管理呢?

相關焦點

  • 寶寶3歲前,「認生、戀物、尿床」都不要管,養孩子越操心越難
    ►寶寶認生不用管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大相同,有的孩子天生就是熱情好動,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內斂安靜。寶寶們從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認生,有的小寶寶也會持續到3周歲,家長們不要打破孩子的安全感,寶寶對父母感到安全是有依戀感,不要用大人世界的法則去要求孩子。
  • 三歲前,認生、戀物、尿床不用管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黃莉 □住院醫師 周妍家裡來人,孩子總是羞澀地躲在大人身後,這時家長總說「孩子認生」;寶寶睡覺依賴奶嘴、枕頭等「小夥伴」,家長又給貼上了「戀物」的標籤;2歲多的娃,有時還會尿床,家長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問題……事實上,孩子3歲前,這些都不是毛病
  • 孩子3歲前,這5個「毛病」別管,越管越麻煩
    圖片來源:網絡上周末和閨蜜聚會,她吐槽自己2歲的兒子越來越難管了其實啊,3歲前的寶寶好多「壞毛病」都不用管,你越管可能越麻煩。>之前有朋友問小恩,「寶寶1歲都動不動就打人,說他也不聽,實在管不了,我就打了他兩次,他不但不怕而且變本加厲。」
  • 寶寶兩歲前這些壞毛病你別管,不然越管越麻煩,爸媽都該引起重視
    相信很多的寶媽在有了寶寶之後,都會非常的操心,她們感覺關於寶寶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來操辦,但其實在寶寶2歲之前有一些壞毛病是沒有必要去管的,因為可能寶媽越管會越嚴重。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哪些「壞毛病」吧!
  • 寶寶兩歲前,這七個「壞習慣」都是正常的,家長不要去幹涉
    有不少人都說「自從有了孩子後,感覺自己以後的生活都是為他(她)活著了」。確實是這樣,沒有孩子的人可能感受不到那種心情,等自己有了孩子後那真是處處操心。孩子一笑,自己就跟著開;孩子一有什麼問題,自己就擔心的不得了。
  • 孩子尿床了,父母別急著罵他,這樣處理寶寶尿床,讓孩子不再尿床
    我們問小靜昨晚幹什麼去了,小靜和我們說;她家寶寶3歲多了,昨晚又尿床了,凌晨一點起來換空調被、枕套、床單。小靜說孩子白天大小便都不成問題,可是一到晚上, 就尿床。小靜還聽說很多同齡的孩子已經會在夜間自己排尿了,真擔心自己的孩子發育有問題。孩子為什麼會尿床?
  • 2歲前孩子的5個行為不要阻止,越管越叛逆,影響會持續好多年
    帶孩子想要省心,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刻就要知道,父母們避免好心辦了壞事。孩子2歲前有5個行為不要阻止,這5個行為雖然非常讓人煩,但是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父母當下的阻止深埋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到幾年以後。
  • 孩子6歲前,都會有的這3大「叛逆期」,家長不要管,越管越糟
    一說到叛逆期,很多家長想到的都是12-18歲這個青春叛逆期。但是事實上,孩子在還是一個「寶寶」的時候就有了叛逆期。而且叛逆程度絕對不亞於青春叛逆期。那麼接下來就說一說孩子在六歲前就會有的三大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自我意識萌芽期,口頭禪就是「不要」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兩歲半左右就會開始變得非常的叛逆,一天當中說話說得最多的就是「不要」兩個字。問家長要他做什麼,他都說「不要」。問他吃飯,他說不吃;讓他喝水,他說不喝;讓他穿衣服,她說不穿……總之,「不要」這兩個字可以從早上睜開眼一直說到晚上睡覺。
  • 寶寶認生怎麼辦?
    ,還與寶媽懷孕時的心態有關係,孕期越謹慎,越擔心孩子的,寶寶認生機率會大。,做事超謹慎的人,我家帥帥就是典型認生的孩子,在6個月大的時候孩子就有表現了,以前家裡來生人都可以把孩子逗樂,孩子也不怕,但是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怕體格大的叔叔阿姨,尤其是人多的場合,幾乎都是在哭和咧嘴。
  • 孩子五歲前,這四個毛病不用管
    "我家孩子壞毛病很多的……"這大概是我從事教育行業以來,從寶爸寶媽嘴裡聽過最多的一句話。每位父母都對自家寶寶的"小毛病"爛熟於心,而談起養娃法,父母在態度上也是驚人的一致:習慣要從小養起,決不縱容壞毛病。
  • 3歲孩子尿床被打,寶媽很後悔!對付寶寶尿床,父母要做到這幾點
    有個朋友前幾天和歪媽聊天,說她現在很後悔,前段時間寶寶尿床的時候,自己不該打他,弄得現在寶寶都不信任自己了。但她實在太氣了,都已經3歲多的大孩子了,怎麼還會尿床,而且還不是一兩次。這本來是件小事情,但如果父母為此對寶寶進行責罵甚至暴力,反而會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心理創傷。而如果想要改善寶寶尿床的情況,打罵也並不能起到積極作用,最好的做法是以下這3種。
  • 1歲的寶寶,千萬不要去管這五件事,家長要牢記,越管越壞事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新手爸媽對待新生兒小心翼翼的,生怕孩子照料不到,但是就是因為特別的事無巨細,更加容易越管越壞事,這些新手爸媽容易犯錯誤的問題,讓我們了解下在孩子一歲前的事家長不要管的事有哪些。
  • 寶寶越難帶越聰明?其實聰明的寶寶都有3個特徵,父母要學會觀察
    #寶寶#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寶寶越難帶越聰明?其實聰明的寶寶都有3個特徵,父母要學會觀察! 同事經常說,來上班簡直就是來度假,上班比帶孩子輕鬆多了!我時常不理解,孩子那麼活潑可愛,怎麼會讓家長如此累呢?
  • 父母越禁止,孩子越要做?了解「白熊理論」,讓孩子改掉壞習慣
    養娃的家長經常被不聽話的孩子氣得頭疼,很多時候不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偏要做;尤其是那些父母越禁止的事情,孩子越會去嘗試,這是為什麼呢?&34;告訴你答案。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說&34;:不能看電視、不能吃零食、不要玩手機……但是父母越禁止,孩子就越要做,難道是叛逆期到了?其實,&34;這個現象,跟一個心理學理論息息相關,那就是白熊理論。什麼是白熊理論?
  • 寶寶頻繁尿床,需要就醫的3種情況,拒絕尿床試試這9招
    寶寶到了3歲左右,已經戒掉了尿不溼,晚上也能睡整夜了。這時候,媽媽的幸福日子也來臨了,但是你還會被一股溫熱把你叫醒。孩子在4到7歲之間還會時不時的尿床,這是很常見的,越有15%的孩子會經常尿床。如果你家也有一個愛尿床的寶寶,寶寶一定不要責備孩子,因為這是孩子不能控制的,就像我們不能控制睡著後打呼嚕一樣。那麼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緩解寶寶尿床呢?一、睡前少喝水寶寶年齡小,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膀胱,晚上膀胱過滿,就很容易尿床。
  • 孩子3歲前要管好嘴,兒科醫生:三類食物孩子越吃脾會越虛
    三歲前想要孩子健康成長,飲食上這幾個食物不要讓孩子吃不要過多喝湯有些老人帶孩子,信奉喝湯能讓孩子長個長肌肉的理念,所以經常給孩子做湯湯水水。而且老人以為孩子沒有長牙,喝湯比起吃飯能更好的吸收消化,做起湯水的飯食就會更加頻繁。什麼大骨頭湯,肉湯等等,經常餵寶寶喝。
  • 孩子晚上總尿床,是尿不溼脫早了?3個方法幫娃過渡
    同事王麗麗家的兒子,從小就有個外號叫「尿炕精」,已經七八歲時,還經常有尿床行為。「其實在他三歲開始我就不給他用尿不溼了,也經常叫他上廁所,白天都挺好,他有尿就能自己去廁所尿,但是每到晚上就控制不了」。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半夜叫醒自己就對他們不耐煩,也不要因為不想起來就讓孩子自己去上廁所。因為一般夜間比較黑,他們都很害怕,不敢自己去上廁所,如果此時爹媽不陪著去或者訓斥他們,慢慢他們夜間可能就不願意起來小便,繼而容易有尿床的現象。
  • 寶寶超過這個年齡還尿床,小心是病!治療晚了以後抱孫子都難
    同時,尿床正不正常,和孩子的年齡有著直接關係。一般情況下,寶寶在3-4歲時開始控制排尿,這個過度階段寶寶尿床的話,寶媽先不要太過焦慮,可以再等等看。圖源:寶寶呵護團隊製作《兒童遺尿症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指南中,世界衛生組織將兒童尿床的標準定義為:年齡≥5歲兒童,每月至少發生1次夜間睡眠中不自主遺尿症裝,且持續時間在3個月以上。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爸媽可以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大喊大叫都管用
    文/璇璇說育兒大家的孩子是不是都有這種問題,越是管他,他反而越和你對著幹。你說什麼他都不聽,即使知道是為了他好,他也擰著脖子和你說,你不對。但是爸媽有沒有想過你的管束方法有可能是錯的,所以才導致了孩子出現越管越叛逆的現象出現。
  • 家長不用擔心寶寶認生,這個月齡開始認生,說明寶寶發育好
    育兒之路上有很多的煩惱,每一項都讓家長焦慮不已,其中一項便是認生,大多數人都深有體會,而對於認生這件事,家長們更多是抱著負面的情緒。而實際上孩子有認生的表現反而是好事,家長們大可不必為此而鬱悶。寶寶才五個月大,就開始認生阿珂的寶寶到現在已經五個月大了,生的白白胖胖,惹人憐愛,尤其是那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透著無盡的機靈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