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的寶寶,千萬不要去管這五件事,家長要牢記,越管越壞事

2020-11-02 朗朗育兒課堂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新手爸媽對待新生兒小心翼翼的,生怕孩子照料不到,但是就是因為特別的事無巨細,更加容易越管越壞事,這些新手爸媽容易犯錯誤的問題,讓我們了解下在孩子一歲前的事家長不要管的事有哪些。

一、寶寶睡覺不要管

對於寶寶睡覺,一直是家長的心頭愁,孩子睡不著要哄,睡著了還要時不時過來看看,為了讓寶寶早點睡覺,家長們用盡了各種方法。

為了能雙方各自很好的入睡,家長們買了那種會搖晃的椅子,想輕輕搖晃著讓寶寶入睡,讓寶寶睡得安穩,還有的家長會在寶寶睡前讓寶寶去運動,直到把寶寶的體力消耗掉,還有的家長會把寶寶拋起來再接住。
這些餿主意並不是什麼好事,只能緩解一時,如果長期這麼下去,會導致孩子情緒不穩定,甚至會導致大腦發育受損,因為這些過度的興奮會讓孩子失眠,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最好最快的孩子入睡方式,就是讓孩子自己學會睡覺

如果入睡前孩子一直在哭鬧,那麼家長應該看看孩子是否餓了或者是生病了,當排除掉這些原因,那麼只是因為孩子心情不好或不安,不想入睡,那我們只需要安撫就行了。

家長可以把孩子放在床上或抱在懷裡,順著寶寶的背或小肚子,輕輕的撫摸他。孩子在極度舒適的環境下,以及十足的安全感下,會漸漸的入睡。

二、寶寶的頭不要管

商店的母嬰產品琳琅滿目,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家長就已經為孩子挑選了各種各樣的枕頭。

其實三個月內的寶寶他們沉睡還沒有形成生理彎曲,根本不用枕頭。
家長這時候給寶寶枕枕頭,會對頸椎發育造成不良的影響。

寶寶三個月以後, 雖然頸椎可以支撐頭部了,但不需要用到枕頭。 媽媽的毛巾摺疊成一個有點高度的塊狀,給寶寶當枕頭使用。
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頸椎發育逐漸健全時,就可以適當的增加枕頭的高度

三、孩子上廁所不要管

經常能看到小寶寶被家長抱著尿尿,這其實是不對的。

家長抱著寶寶尿尿的姿勢,會導致孩子骨骼發育不良,甚至造成發育畸形,在上廁所問題上我們還是建議使用尿不溼。

四、助長孩子走路

許多家長擔心孩子學走路慢,於是在孩子剛會爬沒多久,家長就一直抱著孩子,企圖讓孩子字站立著。

寶寶的發育緩慢,許多家長可能因為想讓孩子更早地學會走路,讓還沒學會爬行的孩子去學習走路,會對身體會造成負擔,影響骨骼發育。

過早讓孩子學習走路,尤其是在腿部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全的時候,會造成孩子o型腿或x型腿。寶寶的生長還是要遵循一定的規律。

五、多趟少抱

孩子在沒滿百天之前,家長儘量讓他多躺,不要經常去抱他。這時候的孩子身體非常的柔軟,抱的時候需要非常的謹慎,因為寶寶的骨骼還沒有發育健全,而且腦袋非常重,抱著會搖搖晃晃的。但是三個月後寶寶的骨骼進入發育期,父母這時候要給寶寶發育的空間,不要經常抱,也不要隨意的抱組織,會讓寶寶失去強壯骨骼的機會,影響骨骼的發育。

當然這裡指的不要經常抱,並不是讓家長一點也不抱
當孩子極度需要媽媽懷抱的時候,當寶寶有需求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抱寶寶。給予寶寶安慰,給予寶寶安全感。

養育孩子的道路還有許許多多的門道,家長需要一道一道門的去闖關,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新生兒還有哪方面的知識想了解,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1歲前,這5件事父母「不要管」,家長千萬別「好心辦壞事」
    跟寶寶有關的所有事情,家長們都想事無巨細的照顧好。但有幾件事很容易「好心辦壞事」,新手爸媽們尤其容易犯這個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哪些問題是在寶寶一歲前爸媽不要管的。寶寶的頭部不要管說實話,每次看見都忍不住去扣一扣,但家長們一定要忍住!我們在處理頭垢的時候,不能直接扣掉,更不可以使勁兒搓洗。在寶寶一歲前,前囟門還處在沒有閉合的狀態,這時候我們去摸一摸,就會感覺到軟軟的。
  • 寶寶1歲前,這5件事父母「不要管」,家長們千萬別「好心辦壞事」
    但有幾件事很容易「好心辦壞事」,新手爸媽們尤其容易犯這個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哪些問題是在寶寶一歲前爸媽不要管的寶寶的頭部不要管,小心造成傷害每次逛母嬰店的時候,都會看到很多媽媽給還沒滿百天的寶寶挑選枕頭,我心裡真是捏了一把汗。
  • 孩子3歲前,這5個「毛病」別管,越管越麻煩
    其實啊,3歲前的寶寶好多「壞毛病」都不用管,你越管可能越麻煩。>之前有朋友問小恩,「寶寶1歲都動不動就打人,說他也不聽,實在管不了,我就打了他兩次,他不但不怕而且變本加厲。」可以給寶寶準備不同材質的紙(皺紋紙、餐巾紙、硬紙殼等)撕,讓寶寶有更豐富的觸覺體驗。要避免給寶寶報紙之類油墨印刷的紙張,這類紙含鉛,寶寶撕完紙再吃手就太危險了;注意看護寶寶,撕紙的同時不要誤食。
  • 寶寶3歲前,「認生、戀物、尿床」都不要管,養孩子越操心越難!
    3歲前,這幾個壞習慣不要管,否則適得其反寶寶認生不用管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大相同,有的孩子天生就是熱情好動,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內斂安靜。寶寶們從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認生,有的小寶寶也會持續到3周歲,家長們不要打破孩子的安全感,寶寶對父母感到安全是有依戀感,不要用大人世界的法則去要求孩子。
  • 寶寶3歲前,「認生、戀物、尿床」都不要管,養孩子越操心越難
    3歲前,這幾個壞習慣不要管,否則適得其反寶寶們從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認生,有的小寶寶也會持續到3周歲,家長們不要打破孩子的安全感,寶寶對父母感到安全是有依戀感,不要用大人世界的法則去要求孩子。➪寶寶尿床,家長這樣做孩子在3歲前尿床都是正常現象,家長們不要過多地給孩子做評價,清洗好床單即可,如果當孩子超過5歲之後還是尿床,就可以帶孩子做個檢查,看究竟是身體原因還是心理問題導致的。
  • 孩子6歲前,都會有的這3大「叛逆期」,家長不要管,越管越糟
    一說到叛逆期,很多家長想到的都是12-18歲這個青春叛逆期。但是事實上,孩子在還是一個「寶寶」的時候就有了叛逆期。而且叛逆程度絕對不亞於青春叛逆期。那麼接下來就說一說孩子在六歲前就會有的三大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自我意識萌芽期,口頭禪就是「不要」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兩歲半左右就會開始變得非常的叛逆,一天當中說話說得最多的就是「不要」兩個字。問家長要他做什麼,他都說「不要」。問他吃飯,他說不吃;讓他喝水,他說不喝;讓他穿衣服,她說不穿……總之,「不要」這兩個字可以從早上睜開眼一直說到晚上睡覺。
  • 2歲前孩子的5個行為不要阻止,越管越叛逆,影響會持續好多年
    帶孩子想要省心,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刻就要知道,父母們避免好心辦了壞事。孩子2歲前有5個行為不要阻止,這5個行為雖然非常讓人煩,但是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父母當下的阻止深埋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到幾年以後。
  • 寶寶越吃手越聰明?美國兒科學會:4歲還吃就該管管了
    這讓很多寶媽糾結了,一邊說孩子吃手容易導致牙齒咬合有問題,影響牙齒排列,一邊又說孩子吃手是正常的,甚至還促進大腦發育,寶媽們真的太南了……「到底要不要阻止寶寶吃手?不阻止他,他要是一直吃怎麼辦?」這是大多數寶媽所擔心的。
  • 寶寶愛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愛發脾氣寶寶,家長要做到這幾點
    大家好,我是小可樂媽媽,家有三歲小男孩,用最簡單易懂,平凡樸實的文字,分享育兒心得。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寶寶步入一歲後越來越容易發脾氣,不止會哭鬧,還會發出刺耳的尖叫聲,聽得你頭皮發麻,心煩意亂。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培養關鍵期,這5件事家長要「使勁管」
    ,李玫瑾教授就曾說:3-6歲是孩子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家長千萬不能放縱,當小朋友做了這5件事情時,一定要使勁管。對於小孩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我們可以適當滿足,但也不要一味妥協,那樣只會助長小朋友的壞習慣。對於家長來說,帶孩子出門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們看到什麼東西都想買,只要爸爸媽媽不同意就躺在地上大哭。一旦他們出現了這種行為,我們一定要冷靜,小孩越哭鬧,越不能滿足,否則他們就會知道,以後遇到同樣的事情,也可以利用這種方法來威脅別人。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打罵更管用
    我記得我有大寶那頭幾年每次他發脾氣的時候,我內心戲都是:「這小東西,是上天派來折磨我的嗎,我也是第一次當媽,我能慣著你嗎!」結果我越是嚴厲地管他,他越叛逆,似乎就是想要跟我作對。其實怪我當時不懂,孩子只不過是進入了叛逆期。
  • 他人再慫恿,也不要插手這五件事,容易遭人嫌棄
    在職場上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別人稍微一慫恿,就會插手某件事。看似是自己的豪情逸致,其實,這是最容易遭人嫌棄的行為。趕緊看看這五件事你做過沒有吧?一、公司制度---簡直是找死不管你的理由有多麼的充分,被別人慫恿著去挑公司制度的刺,是你最愚蠢的行為。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爸媽可以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大喊大叫都管用
    文/璇璇說育兒大家的孩子是不是都有這種問題,越是管他,他反而越和你對著幹。你說什麼他都不聽,即使知道是為了他好,他也擰著脖子和你說,你不對。但是爸媽有沒有想過你的管束方法有可能是錯的,所以才導致了孩子出現越管越叛逆的現象出現。
  • 寶寶兩歲前這些壞毛病你別管,不然越管越麻煩,爸媽都該引起重視
    相信很多的寶媽在有了寶寶之後,都會非常的操心,她們感覺關於寶寶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來操辦,但其實在寶寶2歲之前有一些壞毛病是沒有必要去管的,因為可能寶媽越管會越嚴重。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哪些「壞毛病」吧!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魚缸法則」家長可以試試,比打罵更管用
    相信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你讓他吃飯的不要看電視,他就非要邊看邊吃;讓他寫完作業在看電視、玩遊戲,他就是不想寫等等,這樣的事情可以說是充斥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管越叛逆,但偏偏家長不管還不行,但畢竟孩子還小,打罵過去家長心裡也會十分後悔、心疼,但當時除了這樣我們當家長的還能怎麼做呢
  •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皮格馬利翁效應,比你喊破嗓子有用!
    但一到四五個月寶寶會爬或者是開始坐著的時候,此時他們每天的睡覺時間短了,更多的時間就用來"折騰"我們了。但此時寶寶也還是比較安靜的,因為他們並不叛逆。但等到寶寶兩歲的時候,這就不一樣了,我們的世界或許就從此"崩塌了",因為寶寶徹底開始自己的第一個叛逆期了。每天他們掛在嘴上的兩個字就是"我不"。真的很難,孩子叛逆,我們越管越嚴。
  • 孩子3歲前,有些「壞毛病」千萬別管,越管越嚴重
    他們也很調皮, 「自我意識」的萌生,讓3歲的孩子什麼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買玩具要買自己喜歡的,不買就要哭;吃飯要吃自己想吃的,不管營養是否全面;對於父母的話,他們也總是說「不」。但是在孩子3歲前,有些「壞毛病」千萬不要管,因為他正在靠這些「壞毛病」發展自己的各項能力。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提起叛逆,相信不少父母腦中立刻浮現了「怎麼打罵,孩子都不聽管教」的場景。想要孩子早點完成作業,拖拖拉拉到睡覺前才寫完,稍微說兩句就跟家長對著幹,越管越叛逆。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2歲就已經開始了,一共要面臨3個叛逆期。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可以試試「魚缸法則」,比喊破喉嚨管用多了
    01孩子越管越叛逆?與其喊破喉嚨,家長不妨嘗試"魚缸法則"小恩是朱女士的兒子,也是家裡的獨生子。小恩的一句話讓朱女士感到生氣又無奈,只好大聲喊:"你給我出來,我是你媽媽,就得管著你!"不過任憑她喊破喉嚨,小恩也沒有回應。母子間的隔閡越來越嚴重,朱女士不止一次跟好友抱怨"這孩子真是越管越叛逆"。
  • 家長越管孩子就越調皮,掌握家庭教育方法,熊孩子也變得彬彬有禮
    是不是覺得這小朋友的家長怎麼沒把孩子管好呢? 這些問題非常好,今天蘇主任就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管好孩子和教好孩子是一樣的嗎? 管孩子是跟他說,「你不能這麼做,不能那樣做」結果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