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人體內佔有著很大的比例,說人是由水做的也一點都不為過。在生活中,許多人都喜歡喝水,多喝水可以潤滑腸道,促進消化,還可以稀釋血液,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防止血管堵塞。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多喝水都是一件有益無害的事情。
但是,有些人一喝水就尿多,就著急上廁所,這是腎臟出了問題嗎?其實,這並不單是腎臟的問題,還有其他因素在裡面。
1、血漿滲透壓變化導致的腎臟代謝加快
人體攝入水分到排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代謝過程。身體的脈管系統做為一個整體,當某一時間大量攝入水分,為了能更好的維持整體平衡,調節身體的循環,會將多餘的液體通過腎臟代謝出去。這個時候,大腦會對腎臟發出提速的指令,這讓腎臟的新陳代謝「加快」,從而導致人體尿一下子多了起來。
2、腎功能退化
腎臟是產生尿液的主要器官。當腎功能因為某些原因出現退化時,會影響尿液的產生,一種情況就是一攝入水分過多,膀胱對尿液會變得更加比之前更加敏感,就容易產生尿意。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最好能觀察下自己身體情況,要對腎臟健康引起重視,因為生活中的飲食習慣、日常作息都會影響到腎臟的健康。
3、膀胱括約肌鬆弛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如果喝太多水就開始頻繁上廁所,或者一次排尿過多,這可能是由膀胱括約肌鬆弛引起的,這是導致尿頻的常見原因之一。
因為人體的膀胱本身是有一定的彈性的,但是如果括約肌發生鬆弛,就會導致膀胱對所貯存的尿液的敏感變高,極易導致一喝水就頻繁上廁所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患者需要去醫院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尋求恢復的辦法。
4、膀胱被腫瘤壓迫
喝水後馬上就有尿意需上廁所排尿,這也有可能是由膀胱疾病引起的。有些人在膀胱的位置長了腫瘤而不自知,隨著時間的推移,腫瘤的體積慢慢的變大,對膀胱組織造成影響,佔據了膀胱的內部,使得可貯存尿液的容積減小,儲尿能力降低,就會出現喝水後就尿多的情況。
綜合以上可以發現,部分人一喝水就尿多時,可能是由於膀胱括約肌鬆弛或者膀胱腫瘤引起的病理性反應,所以,如果一旦發現這些情況,應立即去醫院採取治療措施,防止症狀變得更加嚴重,早發現早治療,而生理性的原因,則是腎臟排水的一種方式,跟人的敏感性,甚至當時的情緒、焦慮有關,這種情況需要自我調控,通過心理幹預來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