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九是什麼日子,有哪些習俗和禁忌,有什麼講究!

2021-02-22 小偉奶爸車生活
「三六九,朝前走」今天淺談一下大年初九的習俗與禁忌,還有初九的有關故事與傳說,望朋友們有所了解!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是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那麼在正月初九這一天有什麼習俗和禁忌呢?

正月初九俗稱「玉皇誕」,閩南與臺灣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這一天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天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

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廷。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齋蘸科儀。玉皇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零時起一直到當天凌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忠信燈街鬧花燈

「正月初九鬧花燈」,這是河源市連平縣忠信、大湖、油溪、三角、繡緞、高莞等6個鄉鎮約定俗成的村民共同鬧花燈的大喜日子。

連平縣忠信墟鎮人山人海,車水馬龍,街道兩旁均懸掛著一盞盞絢麗多彩、爭奇鬥豔的花燈,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忠信燈街擺放的花燈呈現出購銷兩旺態勢,上千盞花燈很快被人搶購一空。

據史載,「忠信燈街鬧花燈」始於明末清初,自那時起,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日,粵北九連山重鎮「忠信街」(現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都要舉行一項「鬧花燈」的文化娛樂活動。

玉皇大帝的誕辰祭天活動

「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他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零食起一直到當天凌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祭拜天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祭壇,

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並系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

「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徵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面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臺;其後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

民間傳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

古代漢族人民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為上。又稱這天是「天日」,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須隆重慶祝。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

舊時的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樹下(最好是桂花樹)唱歌,請玉皇大帝最寵愛的小女兒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須歡樂吉祥,讓七仙女高興,她一高興,父皇玉帝就會保佑人間一切順利。

恩施土家人還認為上九日辦事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有「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的說法。「七不出」,是說初七不要出門做生意和辦事情,做不好,辦不成。「八不歸」,是說出門在外的人,不要在這天回家,「歸」有完成之意,「八」寓意「發」,應該「發」的就不應該有「完成」之意。「上九辦事一大堆」,是說上九日這天辦事,會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辦事不僅能辦成,還會辦得又多又利索。時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會將難辦的事情放到這天來辦。這天辦事效果好,實際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俗信,人們在辦事的交際中,認為有皇天在上,不敢虛偽刁難,互相通情達理,事情容易辦成。

七不出,八不歸正解七不出。說的是出門前,有七件事沒辦好不要出門。這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即平常我們說的開門七件事。以前出門的人往往是當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須安排好家裡的生活才能出門。

八不歸。說的是出門後,有八件事沒做好不要回家。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古人的八條做人基本道德準則,違犯了任何一條,都是對不起祖宗,都無臉面對家人。

閩南與臺灣漢族民間的神明許多是屬於想像神,人類為要探究宇宙萬物的奧秘,便由離奇的思想形成了神話。神話便是由於實在的事物而產生之幻想故事。所以閩南與臺灣漢族民間的想像神許多來自神話。所以古代人很容易想像神明界也有最高神,神格至尊 玉皇大帝,簡稱玉帝,俗稱天公。宇宙中一切的神明,都是在他的統轄下,沒有天地以前,就先有了他,天地萬物由他而創造,他本身永住天上,但委派諸神到世間來觀察人間的善惡,因此,他可以說是統一神,神格至尊,一般人信奉他為至高無上之神。閩南與臺灣民眾奉祀「玉皇大帝」是神中的至尊,或稱「玉天大帝」、「玉皇上帝」、「昊天上帝」、「天租公」、「天帝」、「玉皇」,俗稱「上帝」、「天公」等。「玉皇大帝」居住在天上的玉京,故名之「玉皇」。不但授命人界的天子管轄民眾、還統攝天、地諸神,諸教仙佛都受其令,可謂神中之神。

遇殯葬

有的地方習俗正月裡忌遇殯葬事。遇之則以為不吉,主此年內有災禍降臨。

但有的地方以遇殯事為吉利的,蓋因「棺」與「官」諧音,「材」與「財」諧音,有「口彩」可討,主「升官」「發財」。

喪家忌拜年

家有喪事,三年服喪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諱的就是到別家去拜年,別人也儘量在正月裡不到喪家去,不得已要來往時,不進屋內,而是站在門外說話。

忌吵架、罵人

正月裡忌吵架、罵人。舊時民俗以為正月裡吵架會敗興一年,罵人會帶來兇禍。

忌請醫生

舊時,正月裡忌請醫生看病,認為此兆一年到頭都要生病。

忌遷居、忌糊窗槅

正月忌遷居、忌糊窗槅,否則以為不吉利。

忌更換、洗滌衣被

舊說正月更換、洗滌衣被,不吉。

紅龜粿

漢族民間糕粿食物。流行於福建、臺灣地區。為節日祭祀之糯米制食品,扁平約巴掌大小,紅色外壓龜印內包餡,以植物葉為墊。類似相關的食品有「紅片糕」、包卷狀,切為小塊一般只作為甜點用。閩南人作為節日祭祀之供品外。一些廟宇也會用之為祭祀品,比如:祭祀法主公一般最好的供品都用紅龜粿。

正月初九注意事項有哪些?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有些虔誠的家庭以為在家裡祭拜還嫌不足,會連夜趕往各地的天公廟禮敬,像臺南終義路的天壇、高雄的天公壇、木柵指南宮等,每年的農曆大年初八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天公生當日也有「安太歲」的儀式,當年生肖衝犯太歲的人便可以到廟中,寫上自己的姓名、年歲,再添一點香油錢,委由廟方負責供奉即可。另有一個安太歲的方法:年初時在家裡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圍上紅色片作爐,寫上「太歲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

福建和臺灣民眾稱玉皇大帝為『天公』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齋戒沐浴,上香行禮,祭拜誦經,有的地方還唱戲娛神。中國北方過去還有舉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遊村巡街的習俗。十二月二十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間的日子,舊時道觀和中國民間都要燒香念經,迎送玉皇大帝。

相關焦點

  • 大年初八是什麼日子?大年初八習俗和禁忌講究有哪些
    大年初八是什麼日子?為什麼在中國初八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年初八的來源、習俗、禁忌是什麼?在民間,大年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這一天有著很多的習俗。比如放生祈福等等,下面我們就一一來了解這些大年初八的習俗吧。
  • 春節從初一到十五的習俗講究和禁忌
    春節從初一到十五的習俗講究和禁忌春節馬上就要到了,你知道春節都有哪些講究和忌諱嗎?
  • 大年初九有什麼講究習俗 在臨沂正月初九要做什麼
    大年初九這一天有什麼講究?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他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起一直到當天凌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祭拜天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祭壇。
  • 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 有什麼禁忌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 有什麼禁忌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大年初二, 按照中國春節的習俗, 這一天中國各地漢族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夫婿要同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歲時風俗。
  • 結婚「送日子」要準備什麼,有哪些講究?新人父母必須要了解!
    現代人結婚,仍然有很多地方保留有「送日子」的習俗,其實就是延續並簡化了古代結婚「六禮」中的「請期」。請期又稱告期,我們現在成為選日子,是為六禮中第五禮,意思是:男方選擇合婚的良辰吉日,備禮並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 清明節祭祖掃墓習俗都有什麼禁忌講究?且看潮汕人是怎麼做的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華人特有的傳統,今日清明想必很多朋友都在掃墓,而全國各地究竟都有哪些祭祀先人的習俗,六甲番人是不敢通過查某百科而胡說八道的,只能在此說說潮汕地區的清明祭祖掃墓習俗。:和全國其它地方不同,潮汕地區保留著完整的上古祭祀習俗,比如三跪九叩頭之禮、描色和掛紙,在其它地區就幾乎見不到了。
  • 初七是什麼日子?大年初七禁忌習俗有哪些 七出八不出是什麼
    那麼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呢?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呢?下面就由中國吃網告訴你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吧。  關於大年初七禁忌,我們來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說的:  @虛靈山人:#崇道院# {大年初七禁忌} 大年初七,七煞日,諸事不宜尤其出遠門。 另初七為人日,即人的生日。
  • 民間結婚都有哪些禁忌?這些習俗不能忘
    天氣越來越冷了,離過年也越來越近,通常很多年輕人會選擇在過年前這一段日子結婚。那麼結婚的時候都有些什麼禁忌呢?一起來看看吧!民間結婚都有哪些禁忌?這些習俗不能忘  1、新娘的衣服不能有口袋  這一點是為了新娘的 娘家人。
  • 閩南初九拜天公來由講究禁忌嗎?大年初九有什麼講究?
    泉州人什麼時候要拜拜?泉州民間拜神明農曆日期一覽  閩南與臺灣民眾奉祀「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玉皇赦罪天尊」、「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簡稱玉皇、玉帝,俗稱天公,是道教中的天界的實際領導者,也是地位最高的神之一
  • 結婚回門有哪些講究 結婚回門禁忌新人不可不知
    結婚回門有哪些講究 結婚回門禁忌新人不可不知時間:2018-10-31 18:14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結婚回門有哪些講究 結婚回門禁忌新人不可不知 結婚回門有哪些講究?除了結婚當天有很多習俗以外,回門當天也是有很多講究的。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 二月二龍抬頭都有哪些禁忌和習俗呢 你知道嗎?
    二月二龍抬頭都有哪些禁忌和習俗呢 你知道嗎?時間:2020-02-23 20: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都有哪些禁忌和習俗呢 你知道嗎? 龍抬頭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 你知道大年初六有什麼習俗嗎 初六有哪些禁忌呢?
    你知道大年初六有什麼習俗嗎 初六有哪些禁忌呢?時間:2020-01-30 00: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知道大年初六有什麼習俗嗎 初六有哪些禁忌呢? 春節大年初六有哪些習俗與禁忌呢?傳說,大年初六是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那麼在大年初六應該注意什麼呢?
  • 過小年有什麼講究有哪些習俗 臨沂小年不吃炒什麼意思
    過小年的時候,有哪些習俗和講究您知道嗎?小編來為您一一介紹。   很多地方小年就算是開始過年,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農村一般都會請村裡寫字比較好的來書寫春聯,也有自己家寫春聯的,用最普通的紅紙黑毛筆,簡樸但卻並不缺少年味,尤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出謀劃策寫什麼的時候最溫馨了。
  • 中國民間習俗,大年初一對出門有什麼說法,這天有什麼禁忌?
    下面來介紹一些大年初一出門習俗。出行儀式這是一種古老的出行儀式,在過去比較流行,如今除了老一輩的人還講究外,年輕人已不講究這種方式了。這種儀式的程序是這樣的:初一早飯後,由一家之主(男人)帶領一家人(主婦除外)「出行」。
  • 床的擺放有什麼講究嗎 床擺放禁忌有哪些
    床是臥室裡面至關重要的東西,而且若是一個臥室中沒有擺放床,這個臥室也就是不完整的,而在於床裡面的擺放上,其實也不能太馬虎的進行,畢竟在於很多因素上,情況都是與風水有聯繫的,兩者唯有是結合起來,在很多情況上才會很到位,那麼床的擺放有什麼講究嗎?床擺放禁忌有哪些?
  • 三十晚上吃餃子有什麼習俗和禁忌?允許剩嗎?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沒有過過苦日子,所以也不會在意該吃什麼而不該吃什麼,估計就連吃不吃餃子都無所謂。那些年齡大經歷過窮苦日子的老年人到現在還會有許多習俗和禁忌,比如我的媽媽,不僅僅,餃子餡也要有剩餘,年年有餘!
  • 白事習俗中的出殯,有什麼講究
    自古以來,緣於對死亡的敬畏與懷念,日積月累所形成的白事傳統習俗,隨著滄海桑田的變遷,還能延續至今的講究很多已不可考。但白事習俗中的出殯,從上古至今,繼繼存存所演變下來的傳統,卻廣為世人所傳承。l 什麼是出殯出殯,就是將亡者的靈柩移到安葬地點的一個運動過程。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這幾天相信有的小夥伴坐在家裡也能偶爾聽到鞭炮聲,或者是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一個小土包,上面插著幾根香,其實這一切的行為只是有人在緬懷逝去的親人,有人就會問這些行為不是清明節才有嗎,其實農曆七月十五也會有這些習俗,這一天就是中元節,也叫做鬼節。有一種說法就是農曆七月初一是鬼門大開的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則是鬼門關的時候。
  • 農村的中元節,都有什麼習俗?
    作為我國民間大型的祭祀節日是有諸多講究的,一直以來,這個節在我們農村是被人們非常重視的。在農嫂的家鄉這天凡是有新喪的人家,按照祖例不管家中是否是新舊喪,這天都要請出故去親人的排位或照片像過年那樣供奉在中堂上。
  • 有什麼習俗活動講究禁忌介紹
    那么元宵節有什麼習俗活動講究禁忌嗎?一起來看看吧。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