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蘋果拋棄後 Imagination擬出售給私募基金Canyon Bridge

2020-12-23 中國證券網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在被蘋果拋棄後,全球最大的GPU公司、英國晶片廠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Group Plc(下稱「Imagination」)在22日晚間表示,同意出售給有中資背景的私募基金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下稱Canyon Brigde)。

  據悉,Canyon Bridge將按照每股182便士現金,總價約5億英鎊來支付交易對價,這一價格較 Imagination周五的收盤價溢價42%。

  需要提及的是,作為該交易的一部分,Imagination將旗下位於美國的嵌入式處理器分部MIPS,以6500萬美元價格出售給Tallwood MIPS,後者由美國加州的投資公司allwood Venture Capital間接持有。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舉措或許意在規避美國CFIUS(美國外國投資者委員會)的審查和障礙。

  資料顯示, Imagination成立於1985年,是全球最大的GPU晶片廠商,出售自身源於被蘋果的拋棄。在今年4月初,蘋果表示正在研發自己的GPU,並將在未來15-20個月內停止使用Imagination的GPU技術,並終止支付專利費。蘋果是Imagination的最大客戶,蘋果訂單佔其營收的半邊江山,該事件致使Imagination當天股價暴跌70%,並最終走上出售的道路。

相關焦點

  • 英國晶片廠商Imagination同意出售給Canyon Bridge
    網易科技訊9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Group Plc(以下簡稱「Imagination」)同意由中國背景的私募基金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
  • Imagination買主露頭,竟然又是中國私募Canyon Bridge!
    據外媒報導,此前收購美國萊迪思半導體公司的私募基金Canyon Bridge Capital Partners 正在計劃收購 Imagination 公司,目前談判仍處於早期階段。
  • 溢價42%收購Imagination非全部業務,Canyon Bridge竟然還賺了?
    曾經在圖像處理器領域與高通、ARM三分天下的Imagination,如今已經正式確認接受有著中方背景的私募基金Canyon Bridge的收購要約。Imagination公司美國MIPS部分以6500萬美金低價出售後,Imagination剩餘部分將以5.5億英鎊出售給Imagination。Imagination的被收購早在意料之中。
  • Imagination欲出售給中資背景Canyon Bridge
    這次避開美國政府監管就對了9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總部位於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的行動裝置圖形處理器廠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Group Plc(以下簡稱「Imagination」),同意由中國國有基金奕泰資本
  • 中國資本Canyon Bridge出資5.5億英鎊收購Imagination晶片
    【編譯 觀察者網/張珩】對於一家手機硬體公司來說,被蘋果看上可謂是「一夜之間,雞犬升天」。但是如果被蘋果拋棄了呢?那可就成了「轉瞬之間,墮入地獄」了。英國的一家晶片公司就遭遇了這種命運,只不過在破產之前,他們獲得了來自東方的「白衣騎士」的拯救。
  • 海航擬59億美元出售英邁國際 私募基金Platinum Equity接盤
    【財新網】(記者 黃榮)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集團)宣布了迄今最大一筆資產出售。12月9日晚間,美國私募基金公司Platinum Equity透露,已與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航科技(600751.SH)達成協議,收購海航科技持有的英邁國際(Ingram Micro Inc.)全部股權。
  • 助力「破零倍增」計劃 專家「手把手」教擬上市企業對接私募基金
    助力「破零倍增」計劃實施專家「手把手」教擬上市企業對接私募基金華聲在線12月2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利飛)為引導省內擬上市企業對接私募基金,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我省今天在長沙舉辦擬上市企業對接私募基金培訓會。
  • 中國私募基金投資手冊(超級乾貨!人手必備!)
    2009年募資金額則進一步放大,黑石集團計劃在上海浦東設立百仕通中華  發展投資基金,募集目標50億元人民幣;第一東方集團(600811)計劃在上海募集60億元人民幣的基金;裡昂證券與上海國盛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的境內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募資目標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而由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金浦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擬募集總規模達到200億元上海金融產業投資基金
  • 英孚教育與私募基金Permira洽談出售中國區業務,估值16億美元
    記者 | 戴夢馨1打算出售中國區業務的英孚教育(Education First,下稱英孚)或將迎來最終買家。據路透社近日報導,英孚已與私募基金Permira進行獨家談判,出售其在華業務,估值為16億美元。
  • 私募基金是幹啥的?私募基金是什麼?
    而私募基金則是不能公開發行,只能向合格的投資者發行產品,並且投資一隻私募基金最低是100萬。那麼什麼是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呢?這樣的個人投資者才可以購買私募基金。   那麼,購買私募基金也只能到特定的地方,比如私募基金公司、第三方代銷平臺和券商銀行等具有私募基金銷售
  • 福日電子(600203.SH)及中諾通訊參設福諾基金 該基金成立後擬投2...
    格隆匯 10 月 22日丨福日電子(600203,股吧)(600203.SH)公布,公司於2020年10月22日召開第七屆董事會2020年第五次臨時會議,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中諾通訊有限公司參股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的議案》。
  •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的區別?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主要投資於二級市場,也就是股票、債券、期貨等等上市交易品種。而私募股權基金則投資於非上市公司股權,通常是那些成長潛力較好的中小型公司(新三板居多)。2、投資周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髮行產品後募集的資金直接投資於二級市場,而二級市場的退出渠道很多,而且容易成交,單個投資周期很短。而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是非上市公司,如果要增值轉讓,通常需要企業上市。
  • 私募巨頭九鼎系爆雷:參與其百億定增的基金被曝淨值歸零
    同時,該信託計劃以20元/股的價格參與了新三板掛牌公司九鼎集團(430719)定向增發的1億股股票,即該基金所持底層基礎資產全部為九鼎集團股票。在2016年2月29日經過權益分派後,該信託計劃持有九鼎集團約2.73億股,轉增後定增價格為7.33元/股。主營股權投資的九鼎集團於2014年4月29日正式在新三板掛牌交易。
  • 好文回顧 |再融資新規後,私募基金參與定增的四種模式及關注要點
    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目前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修改或新披露了定增預案,大量公募基金積極參與,私募基金也正摩拳擦掌,為進入定增市場籌劃與布局。本文是鄒菁律師「再融資新規後,私募基金的機會」語音講座的文字實錄精簡版的第二篇,為大家介紹一下再融資新規後,私募基金參與定增的四種模式以及需要關注的具體問題。
  • 多家上市公司股東轉讓股票給百億私募基金
    多家上市公司股東轉讓股票給百億私募基金】近期,沃爾核材、華民股份、申通快遞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其股東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將其持有的股票轉讓給私募基金,並與該基金籤署一致行動協議,但並不涉及減持,其涉及的私募包括今年新晉的百億私募玄元投資、迎水投資等。基金君從業內了解到,這或是上市公司股東希望通過私募基金參與網下打新,增加投資收益。
  • 私募股權基金應知的幾個問題
    中國式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首先是在境內設立、募集的人民幣基金。從近年以來的立法立規進程看,中國式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發展已經明顯地呈現出兩條道路:一條路徑,因2007年8月底新版《合夥企業法》放行有限合夥制而打開,有限合夥企業正是國際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慣用的組織方式,這為期待市場化運作本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帶來了曙光。
  • 私募股權基金高級研修班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國內資本市場的興起,國外的金融資本特別是私募股權基金資本也將越來越多地湧入我國,由於很多未上市的企業缺乏股權融資的渠道,而選擇了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漸成燎原之勢。特別是新合夥企業法的實施,其所引入的有限合夥方式為國內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 加拿大成衣零售商Roots 控股權賣給私募基金
    加拿大成衣零售商Roots 控股權賣給私募基金 2015-11-05 11:29:41 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加拿大著名成衣零售商Roots兩名共同創辦人
  • 以色列私募基金英飛尼迪擬投資中糧集團生態谷項目
    和訊創投消息 據路透報導,以色列私募基金Infinity(英飛尼迪集團)周五在北京宣布,擬攜手以色列LR集團共同投資參與打造中糧集團的北京農業生態谷項目,起始投資逾10億元人民幣,並計劃在未來追加至100億元。整個生態谷項目佔地將達11.2平方公裡。
  • 蘋果微軟谷歌集體拋棄擬物設計 重返扁平化
    賈伯斯離世,帶走了蘋果的創新動力,但是在科技行業的設計領域,也發生了一個悄然變化。賈伯斯所鍾情的擬物風格(比如讀書應用就設計得像一個真實的書架)逐漸被蘋果、谷歌和微軟所拋棄,科技行業似乎都在追求簡單化、扁平化的風格。最近,谷歌成為這種設計風潮的追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