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小夥自製太陽能板車「地奔」4000公裡返鄉為實現夢想

2020-12-15 猛獁視頻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張曉冬 萌友 朱幸

1月19日下午,鄭州市花園口黃河大橋附近,一名身穿民族服飾的小夥拉著一輛太陽能房車徒步向南行進。

小夥鮮亮的服飾和奇怪的太陽能「房車」不時引來路人的好奇和拍照。面對路人的好奇和招呼,小夥子停下腳步,熱情地和路人攀談起來。

據小夥稱,他叫田春光,今年三十來歲了,是雲南瓦族人,之前在石家莊和北京打工,在工地上做鋼結構,他今年的計劃是從北京步行回老家雲南。為此他還自己動手打造了一輛人力手拉車,車子上下分為兩層,下層是睡覺所用,上面一層可以做飯,為了充分利用能源,他還在車頂加裝了太陽能板,如果光照條件好的話還可以連上電飯煲,蒸米飯吃。他在車子上準備米、面、油、菜樣樣都有。

田春光稱,他計劃用100多天時間步行回到雲南老家,但今年春節不能在家過了。他之所以選擇徒步回家,一是想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順便通過手機把風景分享給親人和朋友,同時也為磨鍊自己的意志。

小田稱,今年過年遺憾的是沒能和家人團聚,但是也是過的最有價值的一年,因為他在用行動實現自己的夢想,苦一點,累一點也是值得的。

相關焦點

  • 開州夫妻自製板車,徒步1500公裡,帶著母親看世界!
    開州夫妻自製板車,徒步1500公裡,帶著母親看世界!一對中年夫婦緩緩使力,篷板車慢悠悠地從開州城區向滿月鎮進發,板車上坐著一位慈祥的老人,時不時將頭探出窗外張望,布滿皺紋的臉露出會心的笑容。老人名叫劉世芝,84歲,精神矍鑠,耳聰目明。這次是她老人家從江蘇探親回來,由於暈車暈飛機厲害,兒子想了一個土辦法,製作了一個篷板車,拉著媽媽回到開州滿月鎮老家。
  • 摩託返鄉記:騎行成本很高,為何他們仍堅持騎2220公裡回家過年?
    臨近年關,黃態森所在的工廠仍然在加班加點地趕工。這家位於廣東江門的小家電工廠為不少知名企業做豆漿機、榨汁機等產品的代工,趕著快遞放假前,老闆想再發一批訂單出去。黃態森經常要工作到晚上9點多,他從事的是給豆漿機裝刀頭的工作。從包裝裡取出刀頭,裝在電機上,再放到操作臺上用電動螺絲刀上緊,大概15秒完成一個,每天至少要完成上千個。
  • 「雁歸」添活力 地不荒人奔康
    「雁歸」添活力 地不荒人奔康     一人帶動十餘人就業□本報記者 徐莉莎  7月5日,渠縣渠南鄉的雷鎮像往常一樣早起
  • 烏蘇:返鄉大學生創辦爽口辣白菜加工廠 實現創業夢想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24日電(通訊員 劉劍平 王德剛 張瓏 報導)近年來,烏蘇市出臺多項創業優惠政策,鼓勵返鄉大學生自主創業。烏蘇籍大學生李亞文得益於烏蘇利好的創業政策和良好的環境,成功創辦了九間樓鄉雅文食品加工廠,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 上山奔小康 慈利返鄉夫妻六年成高山牧場主
    上山奔小康 慈利返鄉夫妻六年成高山牧場主 2020-08-12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年,行駛4000多萬公裡、服務2.66億人次,科普大篷車將科技送到...
    20年來,全國1600多輛科普大篷車累計行駛超過4000萬公裡,服務2.66億人次。針對農村實際,科普大篷車的功能也在不斷拓展。校園裡的小型「科技館」,農田邊的「流動技術服務站」,大篷車播撒知識的種子,在鄉村科普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雲南小夥開個微店為農民們賣出40噸青棗
    雲南小夥肖成彪在疫情期間在微博上發了求助帖,幾天時間裡他開起起微店,幫孟定定鎮的果農賣光了所有滯銷青棗……他甚至取消了自己回昆明開工的機票,留在村裡和大家一起奮戰到底,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因為我也是農民的兒子。
  • 北漂小夥返鄉6次辦護照 補5張證明多跑3000公裡
    北漂小夥返鄉6次辦護照 補5張證明多跑3000公裡 按說現在辦因私護照也不是什麼難事,可小周說為了辦護照他回距北京三百多公裡外的老家多次,跑了大半年一直沒有辦下來,每次去都還要看辦事人員的臉色,想想都打怵。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不久前,記者和小周一起來到了他們縣公安局出入境科。  出入境科的辦公室面對面坐著兩位辦事人員,兩人都沒有穿警服,其中一位一直看著報紙,頭始終沒有抬一下。
  • 重慶盲小夥英國獲得碩士學位 返鄉創業教英語
    今年33歲的重慶小夥鄭建偉先天失明,但他卻不相信「命中注定」,用自己的毅力讓很多「不可能」的夢想成為「可能」:他辭掉了針灸推拿的醫生工作,用3年時間埋頭學習英語,「摸」著考出了雅思6.5分的好成績,「走」進了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 268天29576公裡,四川小夥騎著單車環遊中國
    268天,29576公裡,沿途經過22個省、5個自治區和4個直轄市……12月6日16時許,一人一車騎行中國大陸的青神小夥沈洪終於回歸青神這片故土,他不由得感嘆了一句:「終於回來了,真好!」沈洪是青神縣青竹街道人,今年30歲。
  • 走進雲南墨江 這裡是太陽轉身之地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哈尼族為主體民族的自治縣,墨江縣的哈尼族文化豐富多彩,《哈尼族牛皮鼓舞》更是其中最具代表的舞蹈藝術表現形式。6月25日,全國網絡媒體普洱行來到了位於墨江縣,這個國土面積達5千公裡的縣城,擁有三個特殊文化標籤:哈尼之鄉、回歸之城、雙胞之家。
  • 青春|付益:學農事農 有夢想就可以實現
    你的夢想是什麼?三年前的畢業季,頂著夏日走出校門,初出茅廬的付益在校門口站定,抬首向陽,內心更加堅定:我要回鄉創業,學農事農,紮根家鄉。畫面流轉,凌晨五點,盤州市坪地彝族鄉王家箐村。食用菌種植基地裡,付益正在一遍遍重複著採摘的動作。
  • 268天,29576公裡——記騎著單車環遊中國的青神小夥
    268天,29576公裡,沿途經過22個省、5個自治區和4個直轄市……12月6日16時許,一人一車騎行中國大陸的青神小夥沈洪終於回歸青神這片故土,他不由得感嘆了一句:「終於回來了,真好!」
  • 在雲南河口有很多越南美女,她們主要靠啥生活?雲南小夥告訴你
    導語:在雲南河口有很多越南美女,她們主要靠啥生活?雲南小夥告訴你 如今人們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了,通過旅遊去放鬆自己也成為一種很常見的事情。很多朋友喜歡到國外旅遊感受當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但是出國遊畢竟花費比較高,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 小夥自製竹子自行車 從成都騎行到拉薩(圖)
    成都小夥自製的竹子自行車經測試達到歐洲行業標準  華西都市報記者吳小川攝影報導  近日,一段成都小夥騎著「竹子自行車」馳騁高原的視頻在朋友圈火了。竹子還能造自行車?難道不是工藝品?不會散架吧?每一個觀看的觀眾心裡都在打鼓。
  • 雲南多地發布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涉及返鄉人員、外出、紅白喜事…
    雲南多地發布疫情防控最新要求【雲南多地發布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涉及返鄉人員、外出、紅白喜事…】近期,國內多地出現散發病例。春節臨近,雲南迪慶、大理、昭通等地發布通告,倡導大家減少聚集、對操辦紅白喜事作出要求!
  • 殘疾人也能實現價值!24歲腦癱小夥苦學崑曲,老師被感動免費指導
    一位好心的大姐在2017年偶然認識小夥,被他的毅力和追求夢想的決心感動,便開始全權照顧對方——管吃管住管演出,大姐的女兒還因為媽媽對小夥太好「吃醋」。據悉,該小夥2017年第一次在某公園中嘗試街頭演出,沒有一個人為他停下腳步,他反覆思考自己是不是不該追夢。
  • 中國石化情暖驛站:為11000名返鄉騎士免費加油
    在中山市中石化東鳳加油站現場,上千輛「返鄉摩騎」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有序排隊,等待免費加油,準備踏上回家的路。即日起至1月16日,中國石化將在廣東、湖南、貴州三地為11000名「返鄉摩騎」免費加油。100萬平方公裡五省聯動情暖返鄉「像湖南、貴州等地的返鄉摩騎,一般行程都在500公裡以上,中途起碼要再加一次油。」東鳳加油站站長楊祈輝談到。為了讓返鄉摩騎回家之路更輕鬆,今年「情暖驛站」免費加油站的站點從原來的廣東10座,擴展到廣東、湖南、貴州三省(區)14座,免費加油名額從1萬份增加到11000份,湖南、貴州各增加500份。
  • 268天29576公裡!眉山青神小夥騎行環遊中國
    268天 29576公裡 30歲的青神小夥沈洪 騎著自行車 他最難忘的是從雲南丙中洛開始的進藏路線,這條經察瓦龍鄉再到察隅縣的路,全長300公裡,被稱作「丙察察」。 10年前,剛剛接觸騎行時,沈洪就知道了這條路,這是一條經典的進藏之路,沿途風景美不勝收。沒想到10年後,他才第一次踏上。 路面崎嶇不平,沈洪卻高興不已。
  • 小夥自製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 網友排隊為小夥高超的手藝點讚 !
    小夥自製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 網友排隊為小夥高超的手藝點讚 !時間:2020-12-18 16:18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夥自製木工版嫦娥五號探測器 網友排隊為小夥高超的手藝點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