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成都市高升橋,打磨車架的工作本來是一位木工專業師傅在做,木工師傅忙不過來,阿布親自上陣,剛忙活了一會就滿身是灰。
竹節在夾具上組合好後,阿布用亞麻和碳纖維結合環氧樹脂將接口位置粘上。
阿布騎著「竹子自行車」上川藏線。(該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成都小夥自製的竹子自行車經測試達到歐洲行業標準
華西都市報記者吳小川攝影報導
近日,一段成都小夥騎著「竹子自行車」馳騁高原的視頻在朋友圈火了。竹子還能造自行車?難道不是工藝品?不會散架吧?每一個觀看的觀眾心裡都在打鼓。這段八分鐘的視頻裡,一位年輕人騎著「竹子自行車」,時而下坡狂奔,時而賣力爬坡,視頻配上民族歌曲,更是讓人心馳神往。
這個神奇的「竹子自行車」,到底是個什麼鬼呢?
愛好騎遊
夢想自己造出自行車
原來這個可以上山下坡、低碳環保的「竹子自行車」出自兩個成都小夥子的手裡。這種竹子自行車,輪胎、鋼圈等配件和普通自行車無異,車架和把手卻是用竹子打造,看起來有股濃濃的復古味。造車人阿布,真名叫任堯,從小在西藏長大,大學讀的是自動化專業,畢業後進入企業擔任產品設計工程師。阿布的搭檔Jake,也是一個自行車狂熱愛好者,經營著一家自行車鋪,對於自己的鋪子不太上心,更喜歡跟著阿布研究製作「竹子自行車」。
出於對騎車旅行的熱愛,2011年阿布辭了職,和朋友開起了旅遊公司,在工作中接觸了不少愛好旅遊的老外。這些老外都喜歡自己動手製作自行車,這讓阿布有了自製竹子自行車的主意。
五年釐竹
做車架強度堪比鋼管
高升橋一間不大的自行車製造作坊,是阿布的工作室。左邊牆上掛著10多架已經成型的竹子自行車,右邊牆上除了掛著設計圖紙,還有一堆試驗不合格的廢品。架子上堆放著長短不一、精心選擇的竹節,地上半成品的車架還在曬乾。
阿布介紹說,竹子自行車車架就是它的靈魂,製作竹子車架,第一步選材最關鍵。在經過幾十種竹子的對比實踐中,產自廣東的釐竹最適合,四川的斑竹次之。釐竹兼具韌性和勻稱度,回彈力也強,是天然的減震王。阿布的自行車特別選用生長了3-5年的釐竹,然後根據車子的用途(城市還是山地)和所需承重,再選擇竹壁的厚度和尺寸。
第二步就是要對竹子進行防裂防黴防蟲處理,竹子經過烤箱100到150攝氏度的烘烤,這樣處理後可以有效達到防黴防蟲效果,還能將有裂縫的竹子清除掉。出烤箱後再抹上一層油,讓竹子變得更加結實,足以承受一個成人的體重,強度甚至可以跟鋼管媲美。
在製作車架時,還必須注意每一根竹子的長度和組合的角度,否則不僅會影響車輪的安裝,還會影響騎車的舒適感和安全性。為此阿布自己發明和組裝了一臺夾具,可以很好地控制車架角度的誤差。竹節在夾具上組合好後,用亞麻和碳纖維結合環氧樹脂將接口位置膠粘。然後將膠粘的位置用工具進行打磨。最後,完成零部件組裝。
騎行2500公裡
僅出現一條裂紋
今年三月,阿布和團隊成員將成品車寄往歐洲的測試中心測試,測試結果是他們的自行車達到歐洲自行車行業標準。為了進一步驗證自行車的能力,阿布決定騎著竹子自行車去拉薩。5月3日,阿布從成都出發,經過30天長達2500公裡的騎行,安全抵達拉薩。途中翻越巴朗山,穿越可可西裡無人區,也曾遭遇暴風雪將剎車凍住、車身被冰封,在這些嚴酷的考驗下,竹子自行車僅車身出現了一條裂紋。
阿布的竹子自行車吸引了不少人的興趣。目前,阿布和團隊正在為一個小朋友製作一輛竹子自行車,售價高達數千元。儘管「粉絲」的熱情能帶來更大的利益,儘管很多人期望能騎上它,但是阿布拒絕將竹子自行車流水線生產。他認為,每一輛手工製作的自行車都是獨一無二和溫暖的,將會激勵它的擁有者去騎行、去展示。
中國是「自行車王國」,但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普及,騎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少,阿布和他的團隊希望用竹子自行車重新喚起人們對自行車的熱愛,堅持綠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