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自製竹子自行車 從成都騎行到拉薩(圖)

2020-12-20 搜狐網

8月2日,成都市高升橋,打磨車架的工作本來是一位木工專業師傅在做,木工師傅忙不過來,阿布親自上陣,剛忙活了一會就滿身是灰。

竹節在夾具上組合好後,阿布用亞麻和碳纖維結合環氧樹脂將接口位置粘上。

阿布騎著「竹子自行車」上川藏線。(該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用竹子做成的自行車支架。

  成都小夥自製的竹子自行車經測試達到歐洲行業標準

  華西都市報記者吳小川攝影報導

  近日,一段成都小夥騎著「竹子自行車」馳騁高原的視頻在朋友圈火了。竹子還能造自行車?難道不是工藝品?不會散架吧?每一個觀看的觀眾心裡都在打鼓。這段八分鐘的視頻裡,一位年輕人騎著「竹子自行車」,時而下坡狂奔,時而賣力爬坡,視頻配上民族歌曲,更是讓人心馳神往。

  這個神奇的「竹子自行車」,到底是個什麼鬼呢?

  愛好騎遊

  夢想自己造出自行車

  原來這個可以上山下坡、低碳環保的「竹子自行車」出自兩個成都小夥子的手裡。這種竹子自行車,輪胎、鋼圈等配件和普通自行車無異,車架和把手卻是用竹子打造,看起來有股濃濃的復古味。造車人阿布,真名叫任堯,從小在西藏長大,大學讀的是自動化專業,畢業後進入企業擔任產品設計工程師。阿布的搭檔Jake,也是一個自行車狂熱愛好者,經營著一家自行車鋪,對於自己的鋪子不太上心,更喜歡跟著阿布研究製作「竹子自行車」。

  出於對騎車旅行的熱愛,2011年阿布辭了職,和朋友開起了旅遊公司,在工作中接觸了不少愛好旅遊的老外。這些老外都喜歡自己動手製作自行車,這讓阿布有了自製竹子自行車的主意。

  五年釐竹

  做車架強度堪比鋼管

  高升橋一間不大的自行車製造作坊,是阿布的工作室。左邊牆上掛著10多架已經成型的竹子自行車,右邊牆上除了掛著設計圖紙,還有一堆試驗不合格的廢品。架子上堆放著長短不一、精心選擇的竹節,地上半成品的車架還在曬乾。

  阿布介紹說,竹子自行車車架就是它的靈魂,製作竹子車架,第一步選材最關鍵。在經過幾十種竹子的對比實踐中,產自廣東的釐竹最適合,四川的斑竹次之。釐竹兼具韌性和勻稱度,回彈力也強,是天然的減震王。阿布的自行車特別選用生長了3-5年的釐竹,然後根據車子的用途(城市還是山地)和所需承重,再選擇竹壁的厚度和尺寸。

  第二步就是要對竹子進行防裂防黴防蟲處理,竹子經過烤箱100到150攝氏度的烘烤,這樣處理後可以有效達到防黴防蟲效果,還能將有裂縫的竹子清除掉。出烤箱後再抹上一層油,讓竹子變得更加結實,足以承受一個成人的體重,強度甚至可以跟鋼管媲美。

  在製作車架時,還必須注意每一根竹子的長度和組合的角度,否則不僅會影響車輪的安裝,還會影響騎車的舒適感和安全性。為此阿布自己發明和組裝了一臺夾具,可以很好地控制車架角度的誤差。竹節在夾具上組合好後,用亞麻和碳纖維結合環氧樹脂將接口位置膠粘。然後將膠粘的位置用工具進行打磨。最後,完成零部件組裝。

  騎行2500公裡

  僅出現一條裂紋

  今年三月,阿布和團隊成員將成品車寄往歐洲的測試中心測試,測試結果是他們的自行車達到歐洲自行車行業標準。為了進一步驗證自行車的能力,阿布決定騎著竹子自行車去拉薩。5月3日,阿布從成都出發,經過30天長達2500公裡的騎行,安全抵達拉薩。途中翻越巴朗山,穿越可可西裡無人區,也曾遭遇暴風雪將剎車凍住、車身被冰封,在這些嚴酷的考驗下,竹子自行車僅車身出現了一條裂紋。

  阿布的竹子自行車吸引了不少人的興趣。目前,阿布和團隊正在為一個小朋友製作一輛竹子自行車,售價高達數千元。儘管「粉絲」的熱情能帶來更大的利益,儘管很多人期望能騎上它,但是阿布拒絕將竹子自行車流水線生產。他認為,每一輛手工製作的自行車都是獨一無二和溫暖的,將會激勵它的擁有者去騎行、去展示。

  中國是「自行車王國」,但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普及,騎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少,阿布和他的團隊希望用竹子自行車重新喚起人們對自行車的熱愛,堅持綠色出行。

news.sohu.com false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60806/339411.shtml report 3787 「竹子自行車」出自阿布(右)和搭檔Jake之手。用竹子做成的腳踏板。8月2日,成都市高升橋,打磨車架的工作本來是一位木工專業師傅在做,木工師傅忙不過來,阿布親自

相關焦點

  • 竹自行車騎行拉薩 網友:難道不是工藝品?不會散架吧
    近日,一段成都小夥騎著「竹子自行車」馳騁高原的視頻在朋友圈火了。竹子還能造自行車?難道不是工藝品?不會散架吧?每一個觀看的觀眾心裡都在打鼓。這段八分鐘的視頻裡,一位年輕人騎著「竹子自行車」,時而下坡狂奔,時而賣力爬坡,視頻配上民族歌曲,更是讓人心馳神往。
  • 大連小夥51天騎單車到拉薩
    大連小夥51天騎單車到拉薩 2019-06-12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仁懷小夥兩次騎行去拉薩,歷時60天行程1萬多公裡!第三次騎行本月底...
    「這個月底,我準備啟程第三次騎行去西藏拉薩。」5月15日,王成鴻在朋友圈裡發布這一條信息,引起許多朋友的感嘆,「我的哥,你已太厲害了啦!」據了解,分別於2014年、2017年,王成鴻已兩次騎自行車到達拉薩,共60天騎行了近1萬公裡。
  • 騎自行車窮遊青藏線進拉薩可行嗎?
    如果你的身體沒有問題,那麼,騎自行車從青藏線到拉薩是可行的。但是,如果你是長途騎行的新手,或者是第一次上高原的小白,都不建議走青藏線。近些年來,到西藏旅遊成為旅遊的熱中之熱,人人都想以不同的方式到西藏旅遊。
  • 男子騎自行車到武漢大學報到:騎行20小時約380公裡,收穫路人「加油」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9月5日是武漢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的時間,在眾多新生中,一名推著自行車、風塵僕僕的學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他是來自江西萍鄉的葉志,從老家到武漢的380公裡,他是蹬著自行車來的。9月7日下午,葉志告訴新京報記者,他一直很期待騎行之旅,但因疫情沒有實現,這次從家鄉騎到學校算是實現了這個願望。
  • 瘋狂騎行15國 英國博士上演「阿甘正傳」(圖)
    原標題:瘋狂騎行15國 英國博士上演「阿甘正傳」(圖)   一個行囊,一輛自行車,這個英國瘋小夥打算從南極騎自行車到巴黎。8月5日,記者獲悉,像極了《阿甘正傳》中一路狂奔的阿甘,今年4月開始,英國青年科學家丹尼爾·普萊斯博士已經騎行了南極洲、澳大利亞、印尼、紐西蘭、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他已經來到中國,而成都就是他在中國騎行的首站。
  • 素食版《岡仁波齊》:他們從上海到拉薩,63天,騎行1萬裡,全程食素
    同一年,有一群人從上海出發,沿著318國道一路騎行。 他們不吃肉、不喝酒、不抽菸,途經滬、蘇、浙、皖、鄂、渝、川、藏8省(直轄市、自治區)70多個縣市,從海拔4米一路騎行到5130米,翻越十幾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來到拉薩。 全程10000華裡,歷時63天!
  • 騎行進藏記四十:米拉山,米拉山,米拉山,拉薩前最後的高山屏障
    騎行進藏記四十:米拉山,米拉山,米拉山,拉薩前最後的高山屏障書接上回。話說王子二人已經在翻越騎行到拉薩的最後一道屏障——米拉山,米拉山,米拉山,重要的高山說三遍。近幾天行程:八一鎮——百巴鎮——工布江達 203公裡,然後翻越米拉山——墨竹工卡,在到達拉薩前站,進行一下自我整理。話說這上坡難,頂風無法騎行,只能推車上坡,海拔高起,實難前行。但長下坡時,道路窄而且車還多,有些地方竟然出現了視野盲區,看不到對面來車,好危險的。正緊張時,突然車把晃動起來,唉,女孩兒的車又又又扎胎了!
  • 一路風景,從拉薩到林芝
    拉薩,傳說中的人間淨土,海拔3700米,林芝,被稱為西藏的江南,海拔不超過3000米,中間距離400公裡。從拉薩到林芝,一路都是風景,讓人百看不厭,這條路我非常熟悉,來來往往沒有幾十遍,十幾遍總是有的。318國道 ,從拉薩出發前往林芝。
  • 廣安嶽池縣小夥騎自行車迎娶美麗新娘
    圖為新郎新娘沿街騎行慶祝自己的新婚。四川新聞網廣安3月6日訊(田祖囯 鄭仁平 黃漢軍 文/圖)3月5日,是嶽池縣小夥張俊欽和湖南苗族姑娘秧豔紅結婚的大喜日子,新郎新娘同乘一輛雙人自行車,帶著騎友們沿著城區主要街道騎行,引來了許多市民圍觀,大家對這樣的婚禮感到十分新奇,紛紛點讚。
  • 大學生19天騎行穿越川藏線 墊衛生巾防磨屁股(圖)
    每天10個小時在路上,最多一天騎170公裡,相當於從鄭州到漯河。剛過去的寒假,鄭州大學路遙自行車協會的幾名學生花了10天騎行海南,全程1500公裡。  不過,這並不是最長的騎行,他們還曾沿川藏線,翻了12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一路騎行2100多公裡到達西藏。
  • 圖話騎行–成都到拉薩:D10禾尼鄉到巴塘
    沒走多遠就到了巴塘縣界,今天的一天大部分都是在巴塘。和昨天一樣,還是頂風,走一會就得休息一會,海拔也在慢慢升高。終於到頂了,4685米,川藏線第六座山,感覺到了雲端。山頂的風還是很大的,看見這個照片,還能想起當時風呼呼的聲音。這張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張,適合做桌面。往前走一點就是姐妹湖,風景如畫。
  • 中國共享單車的「奇蹟」,他獨自騎行到拉薩,男孩:我是被逼的!
    近幾年來,城市發展很快,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城市交通越來越方便,很多城市都有黃色和藍色的自行車共享,可以說成為了城市的一景。這件衣服給你我所有人都帶來了極大地方便。例如,早下班,出門就會堵車,車上人多。
  • 雙語:大學生從成都出發 27天輪滑2000多公裡到拉薩
    如果一路輪滑去拉薩,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這正是泉州輕工職業學院大三學生鄭旭的壯舉,他從成都出發,27天滑行了2150公裡到達拉薩,據《法制晚報》報導。   大多數人都選擇騎行到拉薩,但作為有著三年資歷的輪滑俱樂部會員,他決定按自己的方式去實現夢想。
  • 你都不敢出發,憑什麼嘲笑騎行西藏的人|原創
    其中從成都到拉薩路段,就是人們熟悉的「川藏線」。在這段連接平原和高原的曲折路途上,擠滿了前來「完成夢想」的人們,他們有的自駕,有的徒步,有的搭車,還有一些選擇騎自行車。騎上高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有人從來不曾出發,有人用一條腿騎到了拉薩。
  • 380公裡,20小時,他騎自行車到武漢大學報到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9月5日是武漢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的時間,在眾多新生中,一名推著自行車、風塵僕僕的學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他是來自江西萍鄉的葉志,從老家到武漢的380公裡,他是蹬著自行車來的。受訪者供圖凌晨5點出發,最快時速30公裡葉志說,今年5月,得知考上武漢大學研究生時,他就萌生了要從老家江西騎到武漢的想法。他的終極目標是從成都騎到拉薩,這次騎行報到,算是為將來的長途跨省騎行做一個準備。葉志是在工作三年後,考上了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的研究生。
  • 71天,4000多公裡,從東莞騎行到拉薩:「90後」單親爸爸和4歲女兒的...
    ▲阿鈄和女兒兜兜在騎行路上合影。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黃浩苑、鄧瑞璇)7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71天,4000多公裡,從東莞騎行到拉薩:「90後」單親爸爸和4歲女兒的詩與遠方》的報導。
  • 39天騎行2910公裡 香港小夥新年第一天到天安門看升旗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騎著山地自行車從廣東出發,風雪兼程,於2020年12月31日下午趕到北京。 經過這次長達2910公裡的騎行,阿毛說他對祖國5000年的歷史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了更直觀的感受。1月6日離開北京前,他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增進香港和內地青年朋友們的溝通和了解,更希望祖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
  • 帶著4歲女兒騎行西藏是炒作嗎?
    26歲單親奶爸帶著4歲女兒騎行西藏的視頻在網上火了。據了解,這名來自廣東東莞的單親奶爸帶著自己4歲的女兒,騎行一輛改裝帶拖鬥的自行車,從東莞出發,沿途經過廣西、雲南、西藏,最終到拉薩,全程4139公裡,用時70天。
  • 騎行川藏 翻越14座高山大盤點之4(剪子彎山)
    從成都到拉薩2200公裡,要翻越14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山,只用了七天的時間,平均每天都是三百多公裡,還要克服高原反應與複雜多變的天氣和山路,真是無法理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我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牛人真是無法想像從成都這一路到香格宗五百多公裡,他們都是如何通過顛簸崎嶇的道路與越過泥濘不堪的路面,甚至是如何克服高原反應與高山險阻安全的到達香格宗。這在我心裡浮出了很多疑問?因此我一定要找個時間與他們好好聊聊,傾聽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