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善良當交易,保持謙遜,對待萬物一視同仁,即為上善

2020-12-25 詩苓說

大家好我是舜緣文化的張詩苓,我是傳統文化的受益者和傳播者,希望古聖先賢的智慧,可以利益到更多的朋友、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道德經》的第八章。首先我來為大家誦讀道德經的第八章,我的誦讀是以王弼版道德經為底本,經顧瑞榮先生校注並重點注音。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一講我們學習了第八章的第一個要點,上善若水,是說上等的善、大善是像水一樣的。有上善是不是也有下善,上善與下善的區別又是什麼呢?這就是第八章的第二個要點了。下善其實指的是生活中我們自以為的善良,這種善良跟「幾於道」也就是符合大道的上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們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第一,下善之人,就算對他人施與善意,本質上也是一種交易,我對你好,是為了讓你對我好,這與利用他人沒有分別;而上善之人,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利他,把利益他人作為自己的信仰,不做交易,不利用他人,沒有外求。

第二,下善之人,只對與自己親近或者自己認為有用的人施與善意,對陌生人或者自己用不到的人就會很冷漠。而上善之人,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沒有分別,對待萬事萬物都一視同仁。

第三,下善之人就算對他人施與善意也總帶著自己的主觀想法,比如我認為你需要什麼,我認為你應該怎樣,到頭來不僅不能幫到他人,還會招致他人的怨懟。而上善之人,會去體察他人的想法和需求,從而成就真正的善果。

第四,下善之人對他人施與善意之後,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居功至偉,以恩人自居,並四處傳播自己的美名。而上善之人,在幫助別人之後也會保持謙卑與質樸,真正做到經文中所說的「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那以上就是上善與下善的區別了,我們一定要做上善之人,才能更加貼合大道的規律去生活,才能最終實現自我的價值。那上善之人,會得到七種神奇的能力,都是哪些能力呢?我們下一講就來具體聊一聊。那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希望大家持續關注,私信我們進行互動,朋友們再見。

相關焦點

  • 誤以為《道德經》中的「善」為善良,給許多人帶來了困惑
    我們看網上的一個解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說天道對於眾生一視同仁,無偏無私,無厚亦無薄,但上天又常常無意識地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們。上面的解讀有點兒自相矛盾,原因就是沒有弄明白老子「善」的含義。究竟哪裡自相矛盾了呢?既然天道無所偏愛,憑什麼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們!
  • 待人很謙遜的4個星座男,以慈悲為懷,不欺負任何人
    以平常心來對待每個人,這就是他們的態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很謙遜的星座男,他們值得去交心,最適合去做朋友。1,天秤座:以慈悲為懷天秤座為人處事很有章法,他們總是慈悲為懷,不會去找任何人的麻煩,也不會跟別人為敵。將心比心,這就是他們的社交原則,不會去欺軟怕硬,與人為善才是王道。
  •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到底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到底什麼意思?@溫溪:「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第8章,意思是說:最好的、最上乘的「善」就像是水一樣。很多人把「上善若水」當成是自己的座右銘,可自己真的能做到「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嗎?
  • 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然而,細思之下,「上善」為什麼會「處眾人之所惡」呢?其實可以這樣理解,老子相信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當眾人汲汲以求時,他卻堅守本心,不為表面現象所迷;當眾人都厭棄追求時,他這時會反其道而行之,反倒汲汲以求。他總是處在社會大趨勢的對立面。當整個社會都趨炎附勢時,他會嗤之以鼻;當整個社會都厭棄趨炎附勢時,他卻對權力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 老子的「上善若水」是何意?其實意思很淺顯,被很多人想複雜了
    「上善若水」,就是出自《老子》中的一個成語,整句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真正含義,夠用一生的大智慧
    歷史趣談第36期 也許在這個與人鬥,與天鬥都其樂無窮的社會,再談善良有些突兀。但不管是哪個朝代,人與人為善都是至關重要的,就像我們國家強調的和諧社會一下。更何況上善若水還是夠用一生的大智慧呢。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昂揚奮進的一劑鎮定劑,上善若水
    水的善在於利益萬物,水不與什麼相爭,也不促使萬物相爭,水居於眾人都厭惡的低處,所以接近「道」。得「道」的聖人效法水的精神,把自己擺在最平常的位置上,心靈如深淵一般沉靜,平等地恩惠萬物,說話質樸真實,順應萬物的本性來治理天下,依照人民的特長來安排工作,遵循自然的時令來發動人民。因為不引起爭奪,所以沒有罪過。
  • 2020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真題模擬:上善若水
    【面試題目】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請結合實際,談談你對「上善若水」的理解。【政道公考參考答案】「上善若水」語出老子的《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福萬物卻與世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則。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培養美好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就應該領悟水的智慧,懂得利人,更要懂得謙遜。「上善若水」作為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歷來成為志士仁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菊美多吉就是這樣一個上善若水、為官若水的「最美基層幹部」。
  • 「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深受人們的喜愛?
    「上善若水」僅僅四個字,卻博大精深,寓意深刻,從古到今,曾經被許多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甚至把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上善若水告訴我們做人的方法,即做人應如水
    為什麼財運不暢?為什麼夫妻不和?……有人說,這就是命啊!不是!!!先天命不好,沒關係,最關鍵的是後天的運,只要改變後天的運,就能徹底改變一生的命運!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裡實際說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 我們常說「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讀懂它就懂了這「七善」
    可能很多人之前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有時候就是順口一說,根本沒有深究這個成語背後的深厚韻味,但我國的文化經過了千百年來的孕育,非常的豐富多彩,有時候不學,可能過後就忘了,這一點我們應該做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上善若水」這個被人們用了千百遍的成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人要如水般一樣的善良、包容,蘊含做人的大智慧,處事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它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若水:「上」是最的意思。
  • 從上善若水,翻開道德經-
    上善若水是無為,利萬物而又靜是不爭;談到這裡先把「上善」放下,談談我對「善」的看法。善,善良;年紀小的時候看電視劇總會把「好人」與「壞人」分的很清楚,總是很討厭會壞人,希望壞人早點領盒飯。那麼上善有一個核心便是包容和寬容。不久前我才給一個朋友講到:我們不應當那麼急躁和憤恨不解去看待很多人,真正善良、有德的人是不需要你的寬容的。既然以善良立身自我,就更多的應該去寬容所遇見的人和事,每個人的經歷認知都各有其自身很多因素,我們無法做到教化他們,但至少能做到去寬容和理解,去無意識的感染身邊的人和事。
  • 《道德經》:大道的本質,就是一種善良,也是溫柔如水的一種心態
    一個人的一生,善良本身就是對一個人最大的一種福報,有一種大愛,能包容身邊的人,能包容身邊的事情。讓這些大愛為自己內心最純潔的一種心態,這樣的人才能夠有一個好的福報。在道德經中的第八章,不爭無尤,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我覺得這句話就是對於善良而言最好的一種詮釋,也是我們行善是最好的借鑑。
  • 上善若水;水有九德,孕育萬物而不爭
    今天我們來講,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上一講是天長地久,這一講老子緊隨其後的說,上善若水,因為有了至高無上的善,有了孕育和滋養萬物的水,所以才天長地久,否則那有我們,這些臭皮囊的前世今生。水是大江大河,,亦是斜風細雨,遇火為氣,遇寒為冰,嫋嫋兮如龍騰虎嘯,湛湛兮似鏡花水月。這種東西呀,無色無味,無形無狀,簡單潔淨,賤之一文不值,貴之須臾不可離,故云:水乃萬物之源,生命之本。講個故事吧!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貢問老師,為什麼君子逢大水必觀?孔夫子說,夫水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
  • 深夜治癒句子,保持善良與謙遜,追隨你的激情
    六、保持善良。努力工作。保持謙遜。經常微笑。要誠實。永遠不要停止學習。Be kind.work hard.stay humble.smile often.be honest.travel when possible.Never stop learning.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意思很簡單,但一般人都理解錯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在小編心目中認為,對心靈的至善至美和人生的至高追求概括得最完整的四個字,這四個字就是上善若水。而關於這四個字的解釋意義,大家可能都理解錯了,許多人只是從表面意義上去理解,說水是世間最美好,最善良的東西。但是小編給大家講一講,這四個字的釋義,它主要講述的就是水是這世間至善至美,擁有著至高奧義的東西。為什麼這麼說?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略談孔子學院的出路與方向
    其次,水善利萬物。水能夠無聲無息地滋養萬物,而且也不會因為自己喜歡某人某物就多滋養一些,或者因自己討厭某人某物就不去滋養。不論對誰,水都一視同仁。水總是給萬物他們所需要的東西,給他們帶來價值,而不會強行推給他們不喜歡不需要的東西。
  • 子曰|清泉,溪流,大海…一則短片詮釋何為「上善若水」
    齊魯網10月16日訊(記者 李寧 綜合報導)上善若水,典出:《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2000多年前,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就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樣涓涓細流,澤被萬物。
  •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在《道德經》第五章中,老子說了一句名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聽起來非常霸氣,頗有一種」逆天「之感。如果你只看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為天地不仁慈、虐待萬物,聖人不仁慈、魚肉百姓,但這樣理解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