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要從哪裡開始學?(非常重要,多轉載,多利人)

2020-12-23 玄奘大師

這篇文章拖了兩年未動筆,今日著文,談自己二十四年來修學佛法的感受、感悟,是經驗之談。這裡的「修道者」是泛概念,既包括學佛者,也包括修道者。在我看來,探討形而上道並努力修行而求解脫者,皆可名為「修道者」。道在中國文化裡是最高理念,是形而上的一切的總括,也涵蓋了一切的形而下的「器」(物質世界)與一切的生命,萬有皆有道,皆不離道。在唐代,禪宗大師們也把參禪的過程稱為「修道」,而將那些禪和子們稱為「道流」,看看臨濟義玄、黃檗希運的傳法語錄可知之。《石林燕語》云:「晉宋間佛教初行,未有僧稱,通曰道人」。這一稱呼一直延續到唐代。在我,修道,綜佛道修持而言,更多的意味在道家之修道。這篇文章的最早發心是給丹道修煉者所寫,很多修煉丹道者不參研佛學,境界難以升華,多沉迷在幻象裡,有的變得神神道道。為此,我寫了很多丹道與禪宗的文章,希望讀者在修煉丹道的同時參悟佛禪,破迷生慧。這是呂祖、張伯端、王重陽、張三丰、劉一明、柳華陽所實踐過的完美的修道之路,也是《悟真篇》、《性命圭旨》的真實宗旨。跟學佛者接觸多了,發現很多學佛者也不知道該如何學佛,在盲目修學。這篇談自己修學經驗的文章,雖是一家之言,但對初學佛道者或許有點作用。

以上是本文的發心和緣起。

以下談本文的要點,概括為:「四觀」、「四信」、「二持」、「二修」「三三昧」(三種三昧:一行三昧、一相三昧、生活三昧)、「二誦二觀」,具體的內容分層次第講述,條理化、概括化,是希望讀者能在閱讀中儘快地把握要領,思維之,取捨之,使身心受益。

第一,述四觀;即觀佛法、觀社會、觀家族(家庭)、觀自我。分述之。

觀佛法。佛法的修持,一定要做觀,這裡的觀,是正思維與觀察的意思。即:要思維佛理。很多人學佛,只在記誦概念,沒有經常思維佛理佛法,思維的過程即是修觀,也叫思維修、正思維、思維觀。要對佛法裡所有的基本的概念、教義、法門專一思維,不是散亂的思維,而是在靜坐中思維。比如,佛經裡講的「三法印、四諦,五蘊、六根、七覺支、八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都要逐一思維其義理,從心底理解、認可。這樣的正思維、思維觀,可以使佛法入心入髓,變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把佛法種到種子識裡去,生生世世起用。

從1989年到1995年,我用六年的時間學佛並做觀,每天晚上靜坐時,專門思維所學的佛法道理和經典。這樣做觀,不僅使「精義」入心,也使「經意」入神。比如,佛教講的「八苦」,有了對「苦」的覺察,才會有「離苦得樂」的修持動力;要離苦,就需要修持的方法;只有修持證覺,才能真正離苦得樂。思維「苦」,即是通過思維「苦諦」而將佛所言「苦、集、滅、道」四諦真理串起來,並讓「四諦」進入身心、佛法進入身心,也只有看透了「苦才是人生」的本質,整個修行才會有永遠的堅實的基礎。要觀「八苦」,就要從自己的生活、感情、感悟了去觀。「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生苦,主要指住胎、出胎之苦,一般人沒有對「生苦」的記憶,修持到一定境界就會有生苦的回憶。一位道友曾在靜坐中觀察到了「生苦」,他看到自己還是一個「胎兒」時,就曾有過巨大的恐懼。他問母親,在懷孕時是不是有過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發生,令她極度驚恐?母親說懷胎時,一位同事不知道她懷孕了,惡作劇,在她坐下去的瞬間將凳子移後,她坐空了,一屁股坐在地上,那一瞬間她恐懼極了,生怕胎兒流產,為此恐懼了好久。這件事情她從未對人講過,更未對兒子講過,但兒子在修行的禪觀中看到了。我友禪者從小記得投胎、出胎的過程,投胎前的恐怖和出胎時的痛苦他都知道。佛經裡說:人出胎時非常痛苦,跟空氣接觸之後的那一瞬間如萬針齊扎。西方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出生後為了刺激呼吸系統,接生者都會在孩子屁股上打一巴掌,孩子會「哇」地哭一聲,然後,標著著後天的肺呼吸系統啟動了。嬰兒挨的那一巴掌是整個生命裡第一次的潛在的「創傷」,會影響到人的一生。這些道理,知道即可。廣義的「生苦」,即是投生於世的本質之苦。

老、病、死的苦,如果自己還年輕,沒有經歷到老、病、死,可以觀察自己認識的老人、病人和將要辭世的人,包括自己的親人所經歷的老、病、死的過程而覺悟。一位道友,年紀輕輕而外出訪道,在浙江桐柏宮與我相遇,他訪道,就是看了身家億萬的父親,半百之齡,身患癌症而死,令這位富家子弟看到了病與死的恐怖。我一位好友,是看到自己一位身家過億的朋友,不到五十歲,因癌症而死,掙了那麼多錢,且救不了一條命。朋友開始學道訪道,因此成了道友,和我一起訪道終南山。我生長在農村,從小到大,見過的在病痛中煎熬的老人太多,也見過半死不來的老人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痛苦,觀老病死三者,很容易。病苦,可以從自己身上觀。小的時候,一次患上天花,我發燒到了說胡話;有一次頭上生瘡,疼得徹夜難眠;有一次患了痄腮,臉腫得像豬頭,這些經歷過的病苦我都做觀;即便現在,一旦身體生病,我就借病緣做觀,觀病苦,觀苦空無常。小時候的記憶裡,母親牙痛很多年,經常疼得輾轉反側,這些情境,至今歷歷在目,以此觀察病苦,非常入心。「怨憎會苦」,農村,我家那時是最窮的,窮得經常受人欺負,住在同一個村子裡,那些欺負你的人還得經常見面,我從小就體會到了「怨憎會苦」。「愛別離苦」,第一次體會到這重苦,是因為我從小喜歡的一個女孩離開家鄉而遠去他方,那時我內心突然有了極其難過極其痛苦的情愫,甚至想到了孤獨而老。親人、好友的死亡也是「愛別離苦」。我的大表兄,從小待我們弟兄非常好,記得小時候,在工礦工作的表兄每次回家,路過我家,會到我家吃頓飯,然後給我們每人一元錢。我上中學時,表兄乘回鄉的時間還教我和三兄學拳,是表兄家傳的拳法。在我的記憶裡表兄和我很親近。我高中畢業那年表兄病死了,死的時候我就在他跟前,看著他咽下最後一口氣,看著他的棺材被緩緩地吊下墓穴,眾人給墓穴填土;而七十多歲的老舅母早就哭幹了眼淚,神情呆滯。老舅母二十多歲守寡,快八十歲了,白髮人送黑髮人,唯一的兒子死了。舅母臉上的皺紋像珂勒惠支的木刻,無盡的苦難都在密布的皺紋裡無言傾訴。「求不得苦」,對那是個時期的我,是高考的願望不能實現。兩位哥哥都如意上了大學,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農村絕對是奇蹟。我的學習不壞,從小讀「五四」時代的書,嚮往北大的學人和北大的精神,多次高考,敗北而終,每次都因數學分數上不去而「拉分」。那種「求不得苦」,真的折磨人,一度幾乎令我抑鬱成疾。幸好,我那時喜歡讀雜書,讀了很多心理學書籍,還是靠心理學和佛學的觀心之道走出了高考失敗「求不得苦」的陰影。那個陰影太深,我來京後,結婚後,某時還會夢見參加高考而沒有複習,或者數學沒考好,那種夢裡掛懷、焦慮也是恐懼。我相信,很多中國人和我一樣做個這種「高考夢」。這個「求不得苦」如此慘烈地存活在潛意識裡很多年,後來進一步深入觀心,才從潛意識深處將它轉化了。高考失敗的痛苦在潛意識裡轉化成了對某些困難的畏懼、擔憂的意象。我一旦夢見參加高考了,就意味著自己現在面臨著某件令人苦惱糾結的事情。通過觀心,修學「無怖畏」的佛法,才將這些陰影轉化、淨化了。「五蘊熾盛苦」,我們所有的身心的苦惱,欲望,都是「五蘊熾盛苦」,私心雜念一刻不停的時候,如果是修行人,這時你首先要面對的是複雜失序的念頭,你會感覺很苦。我在《問答集》和《增益集》裡回答了很多博友的焦灼問題,他們生活在種種「色受想行識」五蘊所造的苦境裡。比如妄想,一位道友,成天不由自主地要思考很多問題,思維像無韁的野馬任意馳騁,最後,道友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而住院,最後猝死。他所經歷的苦就是五蘊熾盛苦,特別是「想蘊熾盛苦」。他沒有悟證空性,不知道「想即是空」的道理,反覆被自己的各種妄念折磨著,直到精神崩潰而死。

八苦,都要逐一在思維境界裡觀察。我對人生的苦的本質有很深的觀察與感悟,這是我思想早熟的一個因素。中學時代,我思考了很多關於人生與社會的問題,思考更廣泛的天地人的問題、形而上的問題。這些思考給我帶來很多「五蘊熾盛苦」,其中不乏妄想,直到後來,深入經藏,沉潛參研,默默修證,並通過寫作轉化思維、升華自我;若能悟空而明,就能止住想蘊之苦,而將這一切思維和意識造境轉化成了智慧。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我的著述,包括這些博文、那些問答,是我轉化自我、修學佛法的心得。我要說的是: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這些文章的背後浸透著很多的艱,乃至過去二三十年的痛苦。

最重要的是對三十七道品的逐一思維,這是整個佛法修證的根基。我在1990年到1994年花了四年的時間反覆思維三十七道品的要義。三十七道品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四念處即身念處,觀身不淨;受念處,觀受皆苦;心念處,觀心無常;法念處,觀法無我。

觀身不淨,不僅要思維,身體不淨,身體裡有很多汙穢之物,最重要的是要修不淨觀,通過觀法破去對身的執著和痴迷。1990年到1994年,我曾指導一位家鄉的道友修持不淨觀,他先是內觀到了色身的不淨,後來內觀到了白骨,白骨流光,再後來,白骨上生起「鮮花」而換身,再後來,看別人都是骷髏,看人先看到的是骨架;接著,出現了一定的眼通證量,比如呆在家裡,不需要外出,你告訴他一個病人的名字,他就知道病人身患何病,病灶在何處,能不能治好,治不好的話,什麼時候死亡,他大都能知道。但他並沒有修成就。後來隨著我的離鄉、他的退墮,那些功夫漸漸退失了。不能證覺,功夫也是無常的。觀心無常,這裡的「心」指我們的意識、念頭。沒有觀心體驗的人不知道心念的無常,觀心的人就知道,自己心念的跳躍非常快,一分鐘裡動數百念都不止,大多是無用的聯想和妄想的相續。打個比喻:你在看電視,突然想起老情人,想起老情人的一瞬間,念頭又轉向別人借錢不還的事情。你在看電視上某個人物而突然想起老情人,僅僅是演員某個眼神很像你的老情人,你立即展開聯想,想到老情人,你會想起給她花錢的事情,由此想到某人借你的錢沒還的事情。這就是念頭的跳躍和散亂心。修持的人的念頭不會如此紛雜、散亂。事來則應,事去心空,無事則虛明覺照。觀受即是苦,在大喜大悲中觀察各種「受」——感受,本質是苦。哪怕是人類最喜歡的性愛,本質上也是苦,因為,性愛的力量是生死輪迴裡最大的苦。何況,人世間的多少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的背後都有性因素、性力量、性本能在起作用,那些情因情而生的家庭的悲喜劇的背後,都有性的力量。人間俗諦層面所有的樂的背後都是苦,這需要大智慧去覺察。觀法無我,任何存在即「法」的背後都沒有主宰的「我」,所有的存在只是因緣的聚合,緣聚則有,緣散則滅,無自主自在之性,故言無我。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也如此,是因緣所生,並無一個「我」的存在,那個「我」是假有,姑且名之而已。嬰兒時的我已經不是現在的我,念念、時時、刻刻變化,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因緣一盡,四大一散,肉體不是我,靈識也不是我,所謂的「我」,不過是虛妄執著與約定成俗的稱謂而已。這一期生命,「我」叫「陳全林」,來生會如何?真如古人所嘆:「未知來生甚胎裡」。哪裡會有一個「我」啊。所言的「我」,都是人們無明的執著而有。真正觀察到了「無我」的本質,修學者絕不自大,那些唯我獨尊、口出狂言的「大師」,一定沒有如理如法地觀過「四大本無我」的道理。

四正勤,也叫四正斷。已惡令斷、未惡不生、未善令生、已善令增。看起來很簡單,但斷惡,談何易容;生善,談何容易。曾經有位熟悉的功夫界前輩死了,死的時候很痛苦,他的一位弟子是我的好友,問我:為何這樣的大師死得這樣痛苦,六十出頭就死了。我說這位「大師」的功德不夠、利他心不夠。他用功夫、法術斂了數千萬的乃至過億的財富,可是,從未拿出錢財做功德,錢財都斂給自家了,為了斂財,有多少虛妄不實的宣傳,雖然他會治病,治好了不少人的疾病,但這種善業裡也因為利益的貪求而隱藏著惡。至於說修道圈子裡的很多「大師」,自以為是,傳播邪見,迷惑世人,那更是造大惡了。

四如意,也叫四神足。欲如意足,願所修之法能如願滿足;勤如意,也叫「精進如意足」,於法專修而成就;心如意,也叫「念如意」,所以法門,憶持不忘,如願滿足。慧如意,也叫思惟如意,因修持故,生出智慧,如願滿足。

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我們常說某某信根堅固、慧根深厚。但真正信根堅固的人好是少。我見過不少學佛者,自私自利,口上念佛,處處為自己的私利盤算,遇見利益問題,所有的「因果」道理都拋向一邊了。這些年了欺騙過我、謀算過我的,反倒是那些所謂的學佛修道的人。他們也如此欺騙他人,欺騙親人,最終是欺騙自己。本質上說,還是對佛法對因果信得不真。一些學佛學道的人連處理生活裡的一些小事的能力都沒有,是慧根未啟用;而一些修道學佛者,懶散因循,得過且過,有的還是啃老族、啃友族,一點都不精進,對佛法不能念念不忘,念念燻修,遇見事情,都動搖了,這是定根不固。有位女士學佛多年,他丈夫是我的朋友,談到妻子信佛虔誠,吃飯前要念淨口真言,晚睡前還要誦經回向。可是和丈夫吵起架來,什麼惡言惡語都能罵出口,哪些話最恨最刺激人,她就說那些話。朋友和父母一起住,父母過來勸架,妻子就會對老人出言不遜,令老人傷心難堪。經常如此。丈夫非常苦惱。這位女士對佛法的信根不固,所以難以如理修持而斷除惡口;修持看起來很精進,本質上,她是求福報的心,不是真實修學的心,儘管每晚持咒,談不上真正的精進;心念總被惡念所迷,念根不固;動不動就破口罵人,也是定根不固。有一次我的朋友很苦惱,打電話給我,我在電話裡說了朋友的妻子,問她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可以去看看醫生。沒想到被她罵了一頓,令她丈夫也很難堪。這也是定根不故。連生活裡的一些小事都處理不好,令丈夫經常處在難堪狀態,一次丈夫請朋友上門喝酒,她到家後怒氣衝衝地將丈夫的朋友攆走了,令丈夫很難堪。丈夫忍無可忍,要離婚,可她死活不離婚,以死相威脅。後來有了孩子,丈夫為了孩子,也就忍讓再忍讓。這位女士,初一十五,還到廟裡去上香。連齊家的事情都處不好,還學佛呢,是慧根不固。還有一位女士,自稱是南懷瑾先生的超級「粉絲」,南先生的書讀了不少,十多年前到我家拜訪,希望我到她家做客,反覆請了很多次,想到她是南先生的「粉絲」,那麼好佛道,熱情邀請,她丈夫我認識,她婆婆我也認識,我就放下工作到她家去做客,起初還很好,家裡古色古香,多見一件就值十餘萬的紅木家具,住著近三百平的房子,丈夫為了表示歡迎,還給我彈了鋼琴。不一會,她當著我的面,當著她兒子的面和丈夫吵架。我很尷尬,大家都認識,我就勸架,結果被這位女士當著他丈夫面訓我一頓。事後雖然向我電話道歉,但她的作為令人懷疑她是不是真的信佛。後來丈夫患上了腦瘤,她和丈夫離婚,也不去看望前夫,何況兩人還有一個有當時二十歲的兒子。丈夫是老母親伺候多年才辭世的。老人家那時候偶爾也到我家來坐坐,已經哭幹了眼淚。那位女士雖然學佛,但所作所為,與佛教的精神毫不相干,把學佛當成了「玩票」。對與自己同枕共眠二十餘年的丈夫尚且如此,毫無慈悲可言,對其他人,她有悲憫嗎?

我舉這些例子,是因為在生活裡看到的類似的事情太多。不要以為「我知道『四正勤』是什麼」,就完成了學佛。四正勤全要落實在心行裡。

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產生偉大的功能,才能成就五力,五力從修持中來。 信根產生的信力,就能使你在任何艱難困苦中堅持佛法的立場和信念,絕不動搖,利益不會動搖此信念,生死也不能動搖,這就是信的力量。這種力量,在中陰身,就有可能因信力而中陰成就;在生死輪迴裡,也會因為信力的導引,來生繼續修持。其他根與力的道理,亦復如是。關於定慧,後面還會講到。

七覺支,又叫七覺分、七覺意。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除覺支、舍覺支、定覺支、念覺支。

七覺支的名詞,很多學佛者都知道,但會應用嗎?為何把「擇法覺支」放在最前面?修行,不論學佛還是煉丹,首要問題是選擇法門,也意味著選擇老師。擇法不對,誤入旁門,就會耽誤慧命。現在很多修道者,喜歡神神道道的內容,這就是「擇法」問題。選擇正法而精進修持,就能成就;而選擇旁門左道而精進於斯,會越陷越深,身心沉淪,乃至「萬劫不復」。禪宗說:「寧可千劫不悟,不可一期錯路」。現在很多學佛修道者已經錯路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離塵合覺,猶能頓悟。喜覺支,修持中的法喜;除覺支,清除習氣、陰影;舍覺支,捨去虛妄和糾結;定覺支,定力堅固;念覺支,念念精進,念念在道。這些都要在實修中體驗。每一覺支都不是空談,都要實修以驗證之,成就之。

就說擇法覺支,我對儒釋道的許多法門,丹道、武術、佔卜、中醫,乃至書畫,都學習過,最終,事業選擇了國學,國學中的重點選擇了道學,道學的重點選擇了丹道,丹道的重點選擇了南宗丹法,而人生和修學的歸宿在佛學。這就是選擇,是擇法。精進,自少年好道以來,算來三十年矣,期間有虛妄,有迷惘,有彷徨,有罪錯,有報應,有覺察,有懺悔,有改過,但最根本的主線是探索與精進。我每天寫博文弘揚國學,是我修學精進之一端。

八正道,又叫八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八正道是佛法修證的基礎,時時要對照。沒有正見,就會走上左道、邪教,多劫沉淪。上世紀九十年代氣功熱的時候,某氣功師創立的氣功功法最後被佛教界定性為「附佛外道」,被政府定性為「邪教」。邪教之邪,在沒有正見,見地是邪見,會把修道者引向邪路和魔道。反思當代很多傳道者,他們講述的不是正見,往往參雜邪見。要獲得正見,一定要參訪得道明師,一定要參悟大乘了義經典。「得道真師不易尋」,唐人鍾離權早就這樣感慨了,那就需要「精進度」研讀聖人留下的經典而開悟正見。

我前面講過的「思維觀」就是正思維,對佛理佛法要如法如理地去觀察、去思維,從而獲得正見,堅固正見。正語,以法語、佛言祖語教誨他人,像弘一法師,出家之後,非佛法不談,非佛言祖語則不書寫;正業,從事善道職業,絕不因為職業而造惡業。社會上那些坑蒙拐騙是邪業,制假售假是邪業,殺人、暴力、淫穢遊戲的開發商所從事的是邪業,傳播邪見,以此謀財也是邪業;專門以佔卜算命看風水而騙錢的是邪業邪命。央視「財經頻道」於2013年八月底揭露過那些算命看風水者的騙局。那位「大師」對暗訪的央視記者出售賺錢秘訣,說什麼佔卜掙小錢,看風水掙大錢。先學算命,再學看風水。別人來算命,你就說算出他家風水不好,去調風水,可以收費五千到一萬,還可以出售調風水的「吉祥物」。假如你調了風水,沒效果,人家找上門來,你就說,上次給你說,要購一個三萬元的鎮宅之寶,你沒購,所以宅沒鎮住,是你的問題。說不定他會購三萬元的鎮宅之寶。就這樣可以掙錢了。如此做這般的「算命、看風水」,絕對是邪命,果報非常嚴重。如今,一些佛寺道觀裡有人幹著騙取遊客錢財的勾當,屬於邪命。什麼燒高香,一炷香要999元;什麼給你一個道符,要你888元,你不給錢,他們就以詛咒的方式恐嚇你。一些「宗師」對弟子也是以詛咒的方式恐嚇,你如果「背叛」,將會不得好報云云。此等心態此等作為,都是邪業。

以邪業謀生就是邪命。一些「弘道」者打大妄語,未得言得,未證言證,騙取供養,滿足私慾,控制他人思想,以邪見給弟子洗腦,這是更嚴重的邪命,果報非常嚴重。這樣的人,如今功利時代,比比皆是。大家要有擇法眼看明白,要修正道,要有正見和正念,才能進入正定,由定發慧而證覺,否則,一旦錯路,「再回首已是百年身」,生死茫茫,不得解脫,求升反墮。

三十七道品,每一品都要如理如法地反覆做觀,思維其意義,感受法喜,燻修定慧,漸漸地,法理就進入到身心性命裡了,永不退失,這樣,會在現實人生生起妙用,獲得正受。

以上僅是「四觀」裡的「觀佛法」之修持,屬於正思維。下面講觀社會、觀家族、觀自我以明悟佛法真諦。以上也談到了「觀社會」、「觀家族」、「觀自我」等道理。

修道者如何學佛(連載二)(多轉載,使更多人受益)

以上講了學佛「四觀」中的「觀佛法」,觀也是一種修持法,觀佛法非常重要。現在講觀社會、觀家族(家庭)、觀自我(觀人生),從中明因果之理,知因緣之事。

觀社會。社會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展現因果的道理,大到家國民族的歷史事件在因果中,小到普通人的悲歡離合在因果中。涉及政治的那些大事件我不談,但可以談談某些具體的、眼見的人事。我出生在1969年,正是文革初期,我六、七歲時文革快結束了,幼小的記憶裡對那個時期的一些殘酷地打人、給別人定「反革命」罪的「著名人物」的行為還是有記憶的。上小學的時候,開始改革了,剛剛過去的文革故事也是老師和學生們的談資,同學調侃時,某位同學會說:「我是李某某。」意思是說自己「很威嚴,很厲害」。我一位同學曾說,一次,他和哥哥玩耍,把哥哥綁在樹上,裝作要用皮帶抽打的樣子,還對著哥哥說:「我是李某某。」接著他真的抽打哥哥了,哥哥慘叫。他依然說:「我是李某某。」可一回頭,發現李某某真的站在牆背後看他,他哥的慘叫聲引來一牆之隔的李某某尋聲來看。我同學說,當時他嚇壞了,李某某看了他哥兩一眼,默默走開了。小的時候,我睡覺惡臥,不老實,母親會說一聲:「李某某來了。」我會嚇得鑽進被窩,老實了。李某某的大名,當地人用來嚇小孩,就像過去母親也用「麻虎兒(胡兒?)來了」嚇唬孩子一樣。父母講過,隋唐時代的大將麻叔謀,也叫麻虎兒,專吃小孩的心臟,殺死了很多小孩。孩子不聽話時大人會說「麻虎兒來了」,就可以鎮住調皮的小孩。當年「人民公社」的幹部李某某,在「人民」心中所形成的「恐怖震懾力」能和麻虎兒相比,可想而知他的手段有多厲害。

開始學佛,我觀因果的第一步,就是觀那些當年殘酷地整過鄉民、整過某些幹部的那幾個著名人物,結果發現,那些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有的患癌症慘死;有的多年癱瘓在床,生不如死;有的臨死前胡言亂語,狀如瘋魔,自稱「看見鬼魂」來索命了,慘叫著「不要抓我,不要抓我」,就死去了,因為看見鬼魂來索命而「嚇破了膽」。觀照中我感到因果真實不虛。

文革中,記得正街某家的大牆上貼滿了大字報,鄭川(附近的鄉村)的鄭老師用濃墨畫了孔子(孔老二)的墳墓,是「黑墳黑墓」。鄭老師得意地「畫孔老二的墳」的時候,我就站在旁邊觀看。我太祖父一輩,家族裡出過舉人,算是書香門第,我太祖父的「七十壽序文」裡說他「半日讀書,半日養氣」。太祖父尚儒,家族裡,我的父輩、兄弟輩中很多人的名字取意於「四書五經」和儒學思想,我堂伯父叫「治邦」;我伯父叫「克禮」,我父親叫「克讓」,我堂兄叫「至善」,我大哥叫「為善」,伯父家的百年老店門上有我太祖手書的「致中和」三字,而我堂伯父給我家的主房門頂格寫的是「禮樂堂」,這些名字、堂號都體現著儒家思想。我有位堂兄叫「意善」,上過高小,讀過家藏古書,「四書五經」也讀了一點,見「批林批孔」形勢大好,就給毛主席寫信,說可以批林,但不應該批孔,孔子是中國的聖人,不能批孔,中國不能沒有聖人云雲。信沒送到中央,被縣裡扣押了,堂兄被定性為「現行反革命」。堂兄家和我家是隔壁,堂兄的爺爺跟我的爺爺是親弟兄。我記得堂兄被五花大綁押著遊街的情形,他頭上戴著紙粘的尖尖帽,紅筆寫著「現行反革命陳意善」,脖子上還掛著牌子。堂兄多次被打得死去活來,打死過去,再冷水潑活,活過來後再打。那時我二哥經常去「學習班」(等於鄉政府自辦的審判機構、勞教機構與監獄)給被押的堂兄送飯吃,經常見到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堂兄。文革結束不幾年,堂兄因病辭世,一度癱瘓在床,病根就是文革期間所受的身心創傷。而當年殘酷地用鐵棒將我堂兄打得死去活來並用冷水噴活的那個官員,後來癱瘓而死,多年癱瘓在床,生不如死。

我借這一件事情來說明可以從社會事件中觀因果的道理。我曾經和一位高人談到一些社會問題時,高人看到的是因果,特別是「玄中因果」,我們看不見的冥冥中的因果。比如,東北在這數十年中出現的附體的神神道道的人士很多,我見過的也不少。那位前輩就說,東北的土地上,經過一百年來日俄戰爭、中日戰爭、國共戰爭、土匪殺掠,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被鮮血浸染過,有多少亡魂沒有超度,全國再也找不到像東北這樣複雜而經歷過血雨腥風洗禮的土地,所以這個地方出現的被附體的神神道道的人很多。前輩講的是不是有道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姑且如此。前輩在深山和我論道,談到文革的武鬥、紅衛兵整人,也和半個世紀以來的戰爭和亡靈的轉生所帶的怨氣有關。前輩是一位修行高人,他講了其中很多很多的理事,我不能寫,但至少啟發我們:看社會的某些問題,不能只看表象,還有冥冥中我們看不見的一重因果,靈性所帶來的因果,整個社會動蕩中共業所帶來的因果。近代百年中,中國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到1949年前的解放戰爭,一百年來,戰爭無數,死人無數,共業中怨氣無數,戾氣無數,這些積累的因因果果,總會選擇一個時代某個群體事件作為出口。這是某些社會大事件背後的因果。當然,前輩講的道理在佛學上成立,在唯物論者會被看成「迷信」。我們今天談論佛法,只在佛法層面理論,供諸君參考。

觀社會。觀社會的事件和人以明白因果,明白佛理。比如,改革開放以後,政府抓經濟為主,沒有抓道德教育,也沒有儘早治理腐敗,而如今的道德滑坡、官僚腐敗都有政府管理的因果。如是因,如是過,如是本末究竟。因果的道理是貫通三界的,更是貫通隱現、有無、陰陽的。

觀家族(家庭)。我對因果的覺察,最直觀的來自對家族上百年歷史的觀照,太祖父、祖父、父輩到自己這一輩,看人生的軌跡,看那些悲喜的事情,其中的因果就看得很明白了。雖然,我不能在這裡講那些家族裡的因果故事,畢竟,還有很多家族之人都知道那些往事,但我看明白了因果在家族中的真實體現。我太祖父弟兄四人,每人都有好幾戶子孫,太祖父弟兄各自的道德和善行的境界不同,而子孫的家庭生活、命運結局,自然不同,因果昭然,歷歷可考。解放初期的社會運動中,家族的長輩和晚輩的命運各個不同,有的悲慘,家破人亡;有的劫後餘生,逐漸復興;有的相對平安,但不興隆;有的家裡人才輩出;有的數輩沒有一個讀書人。其中的因果的「因」都要推究到民國時期、清末。我的覺照是,祖上的真善、偽善、隱惡、陰德都有,每一重報應都是那麼真實。真善有真善的報應,偽善有偽善的報應;陰德有陰德的報應,隱惡有隱惡的報應,毫釐不爽。太祖父弟兄四人中,那些積過陰德的人,在社會的危難中,冥冥中,他的子孫都有護佑,都得善終,而那些有偽善與隱惡者,在大時代的共業中自身和子孫,善終者少。我晚年會以家族為背景寫一部長篇小說,來展現歷史、社會、生存、因果。就以「歷史、社會、生存、因果」為我小說的主題。我的太祖父是弟兄四人中的老大,這位太祖父一輩子行善積德,他的長子長孫就是我的堂伯父,我在《還鄉記》等散文裡提到的陳治邦,那個多才多藝,晚年信佛,自號「禪之」的老人,他一生身上體現著太祖父的陰德。民國年間,堂伯父是小學教員,也是國民黨黨員,建國初很多和他一起加入國民黨的黨員在「大時代變革的時期」被槍斃了,那是大時代的悲劇悲情,全國數以百萬計的人都在這共業之中。伯父的那些「同志」大多被槍斃,但伯父莫名其妙地死裡逃生,後來流放新疆,度過了半輩子。晚年回到家鄉,回到百年祖居,回到祖上的老店,某夜,伯父突然醒來,走出門檻看看月亮,以確定「現在幾點了」,就在那一瞬間,百年老店的大梁突然斷了,正好砸在伯父的床上,床板都碎了,而伯父再次奇妙地死裡逃生。伯父多次給我感嘆說,都是祖上陰德陰澤的護佑。伯父晚年學佛學禪,是看透了人生,也參透了社會。現在,我家裡供奉著一尊伯父晚年造的藥師佛佛像。

我在這裡提醒真學佛修道的人,一定要觀察自己的家庭、家族的善惡因果,然後才能對因果的道理深入此心,並能夠修善回向,以自己的善德儘量轉化祖輩、父輩們的一些隱惡的報應。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人講佛學,且忽視了這一部分。

觀自我。也是「觀人生」,觀自己的人生之旅。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犯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有過患,就會有因果來兌現。我從小到大,也有隱惡,那些隱惡都有報應,都要自己承受。或者是人生際遇之坎坷,或者是疾病,或者是一些矛盾,背後都有因果。哪怕是小小的殺生也會有因果體現。每遇見一些困難、疾病、不好的際遇,我都會在靜坐中觀察因果,會看到因果的展現。我舉一則殺生的例子。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西安打工並訪道隱修期間,我的右顴骨處突然生了一道癬,細細的一道,很難看,抹藥無效,細細的一道厚皮,我摳掉,不久有會長出來,很像蛇皮,兩年不愈。我在靜坐中觀察因果,是我初中時殺蛇之報。初二時,我是班長,班主任的宿舍裡出現了一條蛇,班主任叫我去處理,我用鐵鍁剷出來後就直接弄死了。我知道是這樣一重因果,就在心底懺悔,發願,回向。很快,兩年下不去的那道細細的癬,兩天就褪盡了,再也沒出現過。前天,我一位朋友到我家來,他送女兒去義大利留學,孩子已經在義大利留學一年了,朋友問我有沒有《地藏經》。我給他一本拼音本。朋友告訴我,孩子每天誦讀《地藏經》,她的誦讀本忘在家裡了。他說孩子在義大利時手上長了一些類似癬一樣的東西,很難受,也沒治好,她無意間找到一本《地藏經》誦讀,並懺悔,認識到這裡面有業障,便誠心祈禱並懺悔業障,一夜之間,那頑固的疾病就消失了,得到了感應。從此,女兒學佛很精進,天天誦讀《地藏經》,並誠心回向法界。去年出國前朋友帶著孩子來拜訪我,我還說孩子身體不太好,大人要注意。現在,自孩子持誦《地藏經》並懺悔、回向以來,身心頓變。真正的修學改變命運的道理就在這裡。至誠心是第一位的。朋友的孩子頗有善根與佛緣,感緣而入。

修道人要善於觀察因緣,特別是在疾病與困難中觀察過去的惡業;在幸福和幸運中觀察自己善行的善報,就能把因果的道理體究在自己的身心性命裡。佛學最難信的是因果,最難入心的也是因果。很多修行人儘管在修行,有的還在「弘道」,可是在利益面前在欲望面前會喪失操守,忽視因果,對因果信得不真。真正把因果的道理融會到生命裡去,融會到細胞裡血脈裡去,那就絕不會幹壞事,絕不會昧良心,因為,他敬畏因果,知道因果報應必然會到來,不論今生來世,因果不虛,或現世報,或成為異熟果而異世報。佛經上說:凡夫畏果,菩薩畏因。菩薩從因地入手,求善果;凡夫不顧因地,只怕果報的到來。《大寶積經》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是佛教徒耳熟能詳的偈子,但真正信這首偈子的佛教徒還是少見的。重慶打掉的王婉寧犯罪集團,王婉寧信佛,家裡有佛堂,佛堂裡的各種佛像,價值數百萬元,可是,她是一個組織、強迫婦女賣淫的主,僅僅靠組織婦女賣淫,獲利數以億計,可想而知,坑害、摧殘了多少婦女。假如王婉寧真信佛,她絕不會這樣犯罪。《華嚴經·入法界品》云:「一切諸報,皆從業起,一切諸果,皆從因起;一切諸業,皆從習起。」人的習氣是業的根源;業是因的根源,因是果的根源,重重無盡。修道者明理,就絕不會以邪業邪命來謀生。那些製造「三聚氰胺奶粉」的人,那些製造地溝油的人,那些製造假藥的人,都是邪業邪命。三鹿奶粉廠倒閉了,廠長被判刑,她知道自己工廠生產的奶粉有嚴重問題,但為了利益,還是瞞報了,還用金錢封記者的口,儘量壓制曝光,結果,因為「毒奶粉」害了不少嬰兒;廠長被判刑,是她的報應,是看得見的一重報應,未來際她還要受無數的報應;而那個地溝油集團的柳傳國也被判刑,是看得見的報應,看不見的此生來生的報應還有無數。

人生的重大的疾病和災禍裡,都有今生和多生的因果的兌現在其中。一位道友患白血病,託我找個「高人」看看,我找張玉仙靈應,張玉仙說此人殺業太重。我一問,道友說年輕時當兵,打死的鳥獸數以千記。那些以打獵為生的人,幾乎都沒有好的結局。獵人很可能平安地度過了半輩子,突然間身體不適,一檢查,肝癌晚期。很少有人將肝癌和殺業聯繫起來。我一位朋友的父親患有肝癌晚期,找到我友張大夫和我,我知道他有殺業,便告訴他一定要懺悔殺業。其實,我並不知道他的具體殺業,後來他女兒講,他年輕時炸魚的殺業很重。他學了懺悔法,回去懺悔得落淚,「放聲痛哭,老淚縱橫」,自名「再生」,開始老實念佛,信佛。三年過去了,老人還活著,每天積極修行。對他而言,疾病,既是業障的了結,也是佛緣和修行的開始。人世間的事情就如此奇妙。這之中也有因果,他女兒信佛,還在承擔國家「公共衛生科研課題」,做了很多惠及民生的研究,使社會大眾受益,比如「社區醫療」的概念和全國推廣,都與她所參與的課題有關。這之中的陰德使她父親受益,使她父親延壽,儘管身患肝癌,外表看不出來,也沒有感受到那些巨痛。和他父親同時被檢查出晚期肝癌的那些「癌友」們,大多辭世了,只有他還堅強地活著,並信佛,念佛,懺悔,修持,回向。我說,他得到了女兒造福民眾醫療事業的陰德之回報。這是冥冥中的因果,以道眼觀之,智慧觀之,則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毫釐不差。

在社會、家族、自身中觀因果,觀佛法,是修持的重要環節,只有如此觀察因果,體驗佛法,佛法才會入心入髓,才會兢兢業業地力行善道,而絕不造惡;一旦造業,絕不迴避,而要懺悔,以善行轉化惡業,要以功德來彌補惡業。這樣的人就是真修行人。很多人學佛只是在經典裡、信仰裡學佛,卻不能聯繫生活、聯繫現實、聯繫社會來學佛,不能聯繫自己的人生來學佛,所以,佛法不能入心,不能得其受用。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要和世間聯繫起來參究,才能入心,才能得妙用。我講的正是六祖大師偈子的道理。

二十餘年的佛法修持,我研究了數十部佛教經典,有大小乘佛教元典,有高僧大德的著述,有高僧的傳記,有佛教小說,有佛教文學如禪詩等,將一切所學,時刻和生活相聯繫,和自己的身心性命相觀照,於是,佛法就進入到了我的生命裡,信願行,如理如法地去修證。今生的修證能達到什麼境界,我並不去想,我會老實修學。我寫了《修學札偈》,是修行與學習的心得,我不敢說是「修證札偈」,而是說「修學」,處非常之世,居學人之位,不敢有妄。我知道,因果不虛,念頭是玄關,念頭是生死,念頭是輪迴,念頭有果報,念頭成種子。整個修行,不光在行為裡,也在念念當下的覺照裡。

唐代高僧宗密大師偈云:

狂亂隨情念,臨終被業牽。

惺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

這首偈子要參悟力行,把握情,把握念,把握情念,這是臨終轉身而轉業的中陰成就秘法。善思之。(連載,待續)

修道者如何學佛(三)

上述修道學佛者的「四觀」,下述修道學佛者入手的四信即:信因果、信輪迴、信感應、信自力。逐一述其精要。

信因果。前面「四觀」也圍繞因果的道理展開。因果的道理人們容易信之不真;即便相信,容易動搖,容易抱僥倖心理,容易自欺欺人。因果的道理是佛法之根基,不信因果,整個佛法的修證無從談起。很多人能對佛經講的因果道理、因果偈子倒背如流,可是自己的心行裡一點都體現不出任何對因果的敬畏、對因果的信仰。故而所學非真,雖然學佛已久,且不斷地自造業障。

有一家公司的老闆信佛,曾痛苦地告訴我一件事情,因為信佛,他請了一位信佛很多年的居士做財務,信任這位居士會計,以為都是信佛的人,不必擔心會財務會有問題。兩年多他沒有過多問過財務,有一次,無意中他發現帳目不太對,他留了個心眼,觀察了一下,才發現這位佛門居士乘做財務之便挪用公款,中飽私囊。他很難過,難過的不是錢被人私自轉走了,自己也有過失,沒有嚴格管理。他難過的是這位居士信佛很多年,信佛很虔誠,早晚都做功課,還是朋友,竟然幹此等事情。他難過的是,你真需要錢,可以說一聲,我借你、贈予你都行,但居士沒有這樣做,以偷盜的方式挪用公款,這位居士受過居士戒,難道戒律白受了嗎?朋友難過的是,這打擊了他對佛法教化的信心,使他對佛教徒有了看法和擔憂,不敢輕易相信學佛之人。

我告訴他,各自都有因果,對你,也是業報,你曾經肯定也有挪用公款、中飽私囊的行為。朋友說真有,那是他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非常窮,的確幹過這等事,不過後來改了毛病,數目也不大,僅僅幾千元而已,信佛後就為此懺悔了。我說,這就是你的報應。當時你的數目雖不大,但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數千元,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加上利息,到你這裡就是二十萬元被人轉走了。對於那位居士,信佛而在帳目上動手腳,也是偷盜行為,要承擔因果。很多年後,那位轉帳的居士,父親患了癌症,自己掙的數十萬元全花光了。報應就在其中。雖然我們看不見那種運作,但處處清晰,只要反觀內省,都可以看明白。一些人拿公款吃喝,拿公款私自請客吃飯,以為沒事,其實依然會有因果。專門有請客專款的不在此列。因為,一些單位給管理人員設有專門的請客經費。

生活中坑我騙我的,反倒是不少學佛修道之人。我把這看作是我的業報,無量生中我也幹過坑蒙拐騙的事情。話雖如此,今生那些應緣而坑我騙我的人,也要承擔他們的因果。人如不明道,冤冤相報,無有窮盡,因果循環,何時能了?我經常在心底祝福那些坑我騙我的人早日明心見性,不要再如此做人。我雖被別人坑了,但我要從心底當作布施看,做布施想,不想在未來生因為這些因果再糾纏不清。即便這樣,我並不會因此提防信佛修道的人,依然以善道對人。

相關焦點

  • 南懷瑾: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氣,學佛是學解脫,學道是學逍遙.真正修行是無形無相的.空是非常灑脫,非常自在,是大自在.
    學佛久了以後,講起話來就用另外一套術語,這就是學佛不通。大乘菩薩學通了的,嘴裡沒有這些術語。什麼「般若」、「供養」、「布施」、「因緣」都是術語,你跟不懂的人就不能用這套,要用普通的話來講。很多朋友對我說,來這裡跟你聊聊很好玩,可是你那些學生不正常。我說,對!這些學生不正常,滿口佛話,一身佛氣,非要作個莊嚴的樣子出來不可,多討厭!所以社會常看我們這一群人是瘋子。
  • 《學佛三要》:九、慧學概說
    但這並不是說,除了智能,別的就什麼都不要;而是說,在斷惑證真的過程中,慧學是一種不可或缺,而且最極重要、貫徹始終底行門。有了它,才能達到佛法的深奧處。一切出世法門,對這慧學為宗極的基本法則,是絕無例外的。 在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是:〔1〕〔A〕在小乘法中,定增上學以外,別有慧增上學。〔B〕在大乘法中,於禪波羅蜜多之後,別說般若波羅蜜多。
  • 為什麼學佛應先學《阿含經》?
    從事弘法工作二十多年,常有學佛的朋友問我,修習佛法有什麼門徑?初讀佛經,應先讀哪些經典?這兩個問題性質相同,都是有心進入佛法大門的人所想得到解答的。佛教經論繁多,法門無量,所以,上述問題不可能有一標準答案。
  • 皈依後,怎麼更好的學佛?
    我們說修學要遵循信、解、行、證,這樣的四個步驟。我們一開始依賴於對三寶的信仰踏入了佛門,但是我們這種信還沒有建立正信,那正信從哪裡來呢?那就有來自於我們的解,對佛法的深入了解,那這個時候我們難免要找一個老師。大多數的人不管是皈依以後還是沒有皈依之前,都是憑著自己的興趣愛好,網上這裡看看那裡看看,這樣的學佛是不會成就的。
  • 『一稱南無佛』南懷瑾:學佛先要學做人,一個真正學佛的人要很平凡...
    我經常說一般人學佛,別的沒學到,滿口佛話,一臉佛氣。唉呀!那個味道真難受,變得每一根神經、肌肉都跳出來的佛法,你看那怎麼受得了!搞久了變成什麼?佛油子,把佛法當口頭禪就完了!大家學佛要注意:一個真正學佛的人要很平凡、很平常,不要做怪,不要一臉佛氣、滿口佛話,一身都是佛油子的味道。
  • 從因果和承負來看為什麼學佛人也要修道
    小時候,經常聽到有人做壞事時,就有人站出來訓斥對方,說要為子孫積德。誰家遇到什麼好事後,就有人說這是祖宗積德了。那麼,祖宗積德到底有多重要?真的和後人子孫有很大的關係嗎?首先,禮多人不怪,以下只代表我個人的理解,不作聖解,大家看看即可。
  • 「你怎麼年輕 竟然學佛了?」
    因為學佛能讓我們明信因果、棄惡從善,做一個更好的人,最重要的是,學佛能解決我們最大的一個問題——生死大事。」佛門中有句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那就是「佛度有緣人,無緣不度」。其實,不是不度,而是因緣不成熟度不了。每人的善根與緣起千差萬別,當因緣成熟時,一切水到渠成。反之,則百般障礙。我學佛的因緣也是悄然成熟的。我外婆是吃長素的念佛人,奶奶也是念佛人,偶爾吃素。
  • 學佛的人怎麼找老師?好的老師究竟在哪裡?
    學佛的人,常有一個困惑,就是找不到所謂的明師。那我們究竟怎麼找老師?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明白為什麼要學佛。不把學佛的動機弄清楚,最後走著走著就會走偏。釋迦牟尼佛向世人宣說苦、集、滅、道,出發點的核心是一個「苦」字,也就是要去苦。而苦的存在是因為「我執」,只有破了「我執」才能真正滅苦。然而一個人的我執不是那麼好破的,大腦會編出各種謊言來欺騙你,目的就是要讓你停止修行,否則的話,「我」便會消失,「我」是不甘心的。那麼什麼才是好老師呢?
  • 我的學佛因緣、學佛的好處以及學佛帶來的改變!
    到了七八歲的時候要開始上學了,就沒有多餘的時間跟著祖母去拜菩薩了。如果遇到周末或者是佛教裡大的節日,我還是會跟著祖母去玩玩、爬爬山、拜拜菩薩。說到我學佛的因,其實真的是很巧合,因為受到祖母的影響,以及她對我點點滴滴的教導,我會覺得跟著祖母去寺廟是去玩的或是去吃齋飯的,還會跟這些老菩薩聊聊天。
  • 南懷瑾老師:學佛不能只管自己,利己利人最重要
    學佛不能只管自己,利己利人最重要初次到這裡,什麼都搞不清楚的,先把打坐姿勢調好。有一點要注意,在這裡的同學對沒有學過的同學,沒有做到愛人如己。這些都不是學佛的心理,是自私。學佛的人愛人如己,鼎力相助,可以彼此討論,幫助人家,但是你們不會的。尤其知識分子更自私,只管自己,有很多的藉口。昨天講七支坐法,大家要研究,尤其有醫生在這裡。黃醫師非常科學的,生理方面,尤其婦女的問題,抓機會趕快問他。他見多識廣,儘管問他。所以講打坐,與生理都有關係,男性也可以跟他研究。
  • 學佛的「十要」與「十不要」
    禪坐靜修(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一、學佛十要:1、對待佛經佛像要恭敬。4、誦經後念誦補闕(音同缺)真言5、當持戒吃素學佛當持「戒殺、戒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乃至五辛、蛋奶、乳酪。持戒嚴,則功德大,否則有漏。象漏鬥一樣,進來越多,出去的也多。《大方廣華嚴經》有講到,即使一個不學佛的人,能堅持吃全素,福德已經無量無邊了。
  • 學佛第一步學佛入門之認識佛教學習筆記和體會 -----2021-2-11
    >根據我們這幾年跟著淨空老法師講經學佛的體會和總結,學佛有如下的次第:「什麼是佛」、「什麼是皈依」、「學佛有什麼好處」、「供佛像」、「供燈」、「供果」、「燒香」等等這些都是佛教基本術語和常識,這些知識都在佛陀教育網的「學佛入門」裡,把《正確的學佛方法》、《走出學佛的誤區》、《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認識佛教》、《三皈五戒的意義及儀式》、《淨宗五個科目》等課程學好,你對佛法就有了基本的了解了
  • 輕鬆學佛:學佛就倆字。如果真的明白了,人人都可以成佛
    我們也希望創建這個話題,讓更多的學佛人可以輕鬆上路,更好學佛。今天我們聊一聊應該如何學佛。簡單地說,學佛就倆字:一個是「學」,一個是「佛」。把這兩個字搞清楚,學佛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了。首先我們要了解「佛」這個字。很多人都會說:佛不就是釋迦摩尼嗎?
  • 學佛與修佛
    >             佛法博大精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但學佛與修佛兩者大為不同,一般的人大都停留在學佛的階段,學習理論確實可以增長你的見聞,也會啟發一部分智慧,但讀書式的學佛並不能真正解決你生活和修行中所遇到的問題,相反,你學得多,但沒有心性上達到開悟,會越來越煩惱,甚至會自相矛盾,大道理雖然知道,但總是有一層窗戶紙你無法捅破,「心理明白腿打顫
  • 陳履安的學佛心路歷程
    回到臺灣以後,在明志工專擔任校長,臺灣科技學院院長,「教育部」政務次長,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組織工作會主任,中央黨部副秘書長,「行政院」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經濟部」、「國防部」部長、「監察院」院長。現職為陳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在世俗而言,是累積了一些人脈與經驗。我什麼時間才開始有因緣學佛呢?是在50多歲以後才學佛!
  • 學佛,具體學什麼?佛說:修七善法!
    世人學佛,不論其初衷如何,根本目的自然是修佛成佛,摒棄惡業,不墮魔道,不想在生死苦惱之海、六道輪迴中繼續一次又一次輪迴……可怎麼做呢?相信所有的學佛人都不會這麼想!又回到了原點,如何修佛成佛?成佛不易,佛修三大阿僧祇劫,絕非你一生一世努力可達到。但也別灰心,斷除惡業,不墮魔道,脫離生死海,求得佛的智慧與解脫之道,這是通過修行可以達到的。具體怎樣做?佛說:修七善法!
  • 為什麼有些人開始學佛,反而越來越不順了,原因就是這一點
    很多人聽說學佛有這麼多的好處,便也開始信佛學佛。他們也像其他信徒一樣,燒香供佛,誦念佛經,對佛也十分尊敬,他們也知道萬法皆空的道理,他們深信不疑,但是 他們學佛後不但煩惱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甚至生活越來越不順眼了,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這件事就是他們執著了學佛這件事本事。沒有學佛之前他們的煩惱可能就是來源於生活之中的一件件細小的瑣事。
  • 佛教 學佛修行,懺悔先行。懺悔的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議啊!
    但當她虔誠的懺悔之後,當她把這一切都當做是「罪業」懺悔掉之後,並且非常勇敢地和他人發露陳白出來之後,你就會發現,她整個人都變樣了!以前她總是那麼煩躁,終日裡和家人或是同事都處理不好關係,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哪怕一絲絲的錯都不承認!她總是生活在抱怨裡。
  • 佛教:為什麼要學習佛法?學佛的好處
    為什麼要學習佛法?有些人會有疑問說:「學習佛法,真的能減輕苦惱,真正能增長快樂嗎?」我說:「是的!學佛確實是能讓人增長快樂。」因為佛教文化,具備有非常哲理的,非常科學的,正確增長快樂的方法。這兩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依靠學習佛法使自己的智慧和慈悲越來越廣大的時候,自己的生活會是非常快樂的。我們的家人、朋友都能因為我們的慈悲和智慧而溫暖。我們要明白,學習佛法不是一個單純的想法,也不是只是單純地念經、拜佛,並不是這樣的。人身的快樂更需要精神的支持,如果精神非常清淨快樂的時候我們吃什麼都會很歡喜,穿什麼都是非常舒服,遇到親戚朋友也會讓他們感到溫暖。
  • 學佛三要 ---印順法師著 一、學佛之根本意趣
    >人生所為何事  平常人只說學佛,但為什麼要學佛?  有人說:我不想學佛、成佛,只要做一個好人就夠了,這是不大正確的。古語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則得其下」。學佛,先學做一好人,這是正確的;若只想做一個好人,心就滿足,結果每是僅得其下。所以,學佛不但要做一好人,而且還要具有一種崇高的目標,縱使一生不能成辦,將來總要完成這理想的目標才對。   世界任何高尚文化,都有一個理想的目標,勸人去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