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 | 心理學一代宗師——陳立

2020-12-14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

編者按:

光影流轉,凱歌奮進。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四校合併組建新浙江大學二十周年。並校發展二十年來,浙江大學響應國家改革開放號召,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勇立潮頭,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深刻總結二十年來不平凡的歷程,牢記使命,勇攀高峰,浙大開闢《勇立潮頭 廿載跨越——浙江大學並校發展二十周年系列報導》專欄,今天一起回顧中國工業心理學創始人、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陳立與浙江大學的不解情緣。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話擲地有聲: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師是人類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而在浙江大學121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中,有這樣一位燦若星辰的浙大人:

他曾在困頓的中國,僅用三個月完成《工業心理學概觀》一書,開墾工業心理學的「半荒區」;

他曾在抗戰的炮火中,隨浙大西遷,盡全力推進心理學教學和科研發展

他曾在改革開放春風中,堅持以耄耋之年投身教育,給四校合併後心理與行為科學系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他見證了中國心理科學由弱變強、走向世界的發展歷程;

也見證了浙江大學四校合併前後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的變革發展;

他這樣評價自己:「我生平也做過一些後悔的事,但對教書育人我從不後悔。」

而在他百年彌留之際,他想到的仍是心理學的工作,沒有提到一句有關身後家中安排,或是給子女的遺言……

他就是陳立,中國工業心理學創始人,心理學一代宗師,杭州大學校長,杭州大學心理學系創建者。

人物名片

1902年 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

1928年 獲上海滬江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1933年 獲英國倫敦大學理科心理學博士學位

1939年起 任浙江大學心理學教授

1949年後 歷任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

1957年起 任浙江師範學院院長

1979-1983年 任杭州大學校長,並籌建心理學系

1997年 榮獲中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

1998年 榮獲中國人類工效學會「終身成就獎「

1998-2004年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博導

2004年 在杭州仙逝,享年103歲

積貧積弱的中國

迎來工業心理學研究的一道曙光

1930年,陳立參加湖北省公費出國留學考試,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推薦到英國倫敦大學著名心理學家C.E.斯皮爾曼(Spearman)教授門下攻讀心理學。巨大的社會發展差異讓陳立認識到,工業的落後阻礙了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昌盛,開展工業心理學的研究,不僅必要,而且急迫。

工業心理學是應用於工業領域的心理學分支,研究者把心理學知識應用於工作場所中人的行為研究,從而獲得有關人在工作中行為的原因和方式的理解,並應用於工業中人的行為問題的解決,更好地滿足僱主和僱員的需要,推動社會工業效率的提升。

年輕時的陳立

在英國,成績優秀的陳立僅用一年便通過了博士資格考試,進入了實驗研究階段。他在學習智力測驗和因素分析方法領域的研究,讓他獲得了英國、德國等多位著名心理學大師的重視。1934年,陳立來到德國柏林大學心理研究所,在格式塔心理學大師W.苛勒(Kohler)的指導下開展「個體聲調高低的差異」研究。時值德國國內納粹猖獗,陳立毅然捨棄尚有兩年的博士後公費資助,決心回國,用自己所學來報效祖國。

1934年11月,陳立回國後,找到了當時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所長汪敬熙,想在該研究所開展這方面的研究。當時,心理研究所正在從上海搬往南京,陳立便在上海租了一間公寓開始寫書,孑然一身,既無圖書參考,也無助手幫忙,埋頭3個月,寫成《工業心理學概觀》一書,詳細敘述了心理學幹預工業生產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他在書的末尾,充滿信心地號召國人:「中國在第一次產業革命中是瞠乎後人極遠,如今得迎頭趕上。在這產業第二次革命(機械工業的人化)正是我們趕上人家的機會。……所以工業心理學所希望於國人者甚大。希望整個的產業界都加入這產業的大革命中以確立我國工業化的基礎。」

1935年,《工業心理概觀》出版,這是中國第一本工業心理學專著。他的博士論文《在感覺閾限上和智力活動中的起伏》以及《一套智力測驗在不同教育水平的因素研究》,是在中國最早採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的代表作。

這些著作和學術成果,填補了我國工業心理學研究的空白,積貧積弱的中國,迎來了工業心理學研究的一縷曙光。

1935年陳立在北京

烽火連天的西遷路

多了一道教書育人的溫暖身影

1939年,陳立受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之邀,到浙江大學教育系任心理學教授。時值浙大舉校西遷、流亡辦學,陳立跟隨學校舉家西遷,最後到達貴州遵義。而這看似一次稀鬆平常的崗位調動,卻譜寫了先生與浙大的三代情緣。

「一所真正的大學不僅在於積累和傳授知識,還必須緊密結合實驗研究,成為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術的發源地。」抱著這樣的想法,每到西遷中的新地方,陳立都會力爭一小塊地方安置儀器並安排同學們的教學實驗。

在心理學的實驗中,需要有控制條件的隔離環境,也需要較多的房屋安放儀器設備,但遵義地處偏僻,沒有電力供給,人力和物資都極端匱乏。舊的實驗儀器用具日益消耗損壞,十分簡單的儀器也沒有工廠可以承修,一臺舊的手搖計算機要整整修理兩年才能勉強使用,從國外購置新的儀器更是希望渺茫。

這些狀況大大增加了實驗的困難,耽誤了實驗的進程。人力與物資的雙重缺乏使得心理學的測量統計和計算有如蝸牛爬行,陳立及其助手要在計算和謄寫數目上花費窮年累月的時間。

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陳立仍然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在國外在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的心理學論文。1944年,他在《科學與技術》雜誌上發表了《我國科學技術不發達之原因心理分析》一文,大聲疾呼國人奮起努力,儘快改變中國科學技術的落後面貌。這是關於「李約瑟難題」很有影響的論述,一直以來被學術界廣泛引用。

西遷路上,陳立還和蘇步青、蔣堡等教授一邊教書,一邊組織浙大師生去中學和農村作科普實驗演示和宣傳,在遵義等地牆頭出科普牆報,聲援抗日救亡活動。由於陳立總喜歡自己掏腰包編印資料、創辦壁報、散發傳單,他這個普通的舉動還引起過國民黨特務的注意。當時貴州息峰集中營的一個頭目,就曾當著竺可楨校長的面質疑陳立,還特地叮囑學校,要特別注意他。

雖然經歷了顛沛流離的八年抗戰,但我對心理學的執著研究卻始終沒有中斷過。我一生是個科普積極分子,從『五四』時期起直至今天。」陳立曾這樣表示。

同根同源四校合併

耄耋之年仍志在千裡

1952年,全國迎來高校院系調整,浙江大學原文、理、農、醫、法等學院和系科相繼被調整到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與此同時,許多非常有才華的教師也調離浙大。在這樣的背景下,陳立留在了後來的杭州大學。

1980年9月,陳立創辦杭州大學心理學系,揭開了我國工業心理學人才培養的篇章,也使杭大心理系成為全國首批開辦的心理系之一。教學、科研、實踐,使人才培養終於走上了正軌。

但要在國內經濟危難、人才青黃不接之時大力發展教育,過程的艱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1978年,時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潘菽就曾在給陳立的信中安慰他說:「經濟顧不到,未必是不支持。」又說,「研究心理學人才,暫時貴精不貴多……招生要嚴格,訓練要嚴格些。你那裡人力缺乏,可以少招一些。」

為了培養出更多的專業人才,已過耄耋之年陳立親自開設課程,制定培養計劃、教學方案以及課程大綱,因為他始終認為,「只有科研上去了,大學教育才能真正把『工具』交給學生。」擔任杭州大學校長期間,他還重點整頓圖書館、實驗室,甚至利用食堂,在食堂一角放置書櫃、陳列參考用書,方便同學們學習。

1988年,杭州大學心理系工業心理學專業被原國家教委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屬首批國家重點學科之一。在我國心理學領域,該學科也是首批碩士和博士點,並建有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工業心理學國家專業實驗室。

1998年,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和原浙江大學合併組建成為新浙江大學。為了不希望四校合併後管理心理學面臨衰落的危機,陳立向時任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提出重新帶博士生,而這一帶,就帶到了98歲:不做名譽導師,而是親自進行指導,多方為學生查找參考書,制定研究計劃,聯繫調研工廠,有時一忙就是幾小時……

他的筆記本,記錄著他對四校合併後新浙大的希望:希望浙大不要成為衙門;在學術活動中,一定要強調民主,廣開言路,集思廣益;要創造條件,培養人才,知人善用;大學要有名教授,才能吸引好學生,才能出人才、出成果;要讓學生直接參與學校管理……

陳立留給浙江大學的寶貴財富,不局限於在工業心理學的貢獻。他在1943年發表的文章《大學與大學生》中提出的「全人教育」(即「整個人的教育」,是顧及並協調個體身心各方面的教育,使之得到和諧的發展,成為健康的人)影響至今。

自2002年起,經學科目錄更改,工業心理學更名為應用心理學,並先後兩次被列為國家重點學科。三十年來,在以陳立為榜樣的專業老師的帶領下,該專業已經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高質量的工業心理學人才。如今,浙江大學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領導者。

「朝聞道,夕死可矣。」在彌留之際,陳立仍不知疲倦地關注心理學的最新文獻,請弟子給他查找最新的資料。他聽到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馬劍虹的聲音,說「馬劍虹是來向我匯報心理系工作的」——這成為了他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

2004年3月,陳立與世長辭,享年103歲。他的墓志銘這樣寫道:

  開宗創派巍巍門牆,哲人耆頤家國之祥。世傳碩德多士雁行,眾山環仰永葆其昌。

相關焦點

  • 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3D》簡介
    一代宗師一代宗師(2013)導演: 王家衛編劇: 鄒靜之/ 徐皓峰/ 王家衛主演: 梁朝偉/ 章子怡/ 張震>類型: 劇情/ 動作/ 傳記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香港語言: 漢語普通話/ 粵語/ 日語上映日期: 2015-01-08(中國大陸3D) / 2013-01-08(中國大陸) / 2013-01-10(香港) / 2013-08-23(美國)片長: 111分鐘(3D重映) / 125分鐘(中國大陸)又名: 一代宗師
  • 《一代宗師》:功夫裡的三觀
    如果你喜歡王家衛的矯情,你一定也喜歡《一代宗師》。如果你不喜歡王家衛的矯情,你也有可能喜歡《一代宗師》。但是,《一代宗師》,不僅僅是形式主義的。包裹在精美繡花鞋裡的三寸金蓮,寂寥的禮帽,靜止的影像在音樂的流動中凝固,光影浮動,虛化的赭色浮華襯託出兵荒年代的無奈與堅守。所有這些,都不及熬了十年的蛇羹,是要實現精神世界的大補。這部電影,我們要記住的,是裡面的臺詞。正如諸多評論所述,每一句臺詞都不白給。
  • 一代宗師醫療集團埋頭深耕行業,助力中醫婦科發展桃李春風
    國醫大師,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顧問、全國中醫婦科專業委員會榮譽主委劉敏如、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京城「四大名醫」之首蕭龍友學術經驗傳承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肖承悰、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婦科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國醫大師許潤三教授學術傳承人經燕、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醫婦科名家肖承悰教授學術繼承人湯玲
  • 《一代宗師林風眠油畫水粉遺珍畫選》發行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許燕學)在林風眠誕辰118周年之際,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李承先主編的《一代宗師林風眠油畫水粉遺珍畫選》日前面向全國發行。
  • 《天涯明月刀》一代宗師新增金色砭石匯總
    導 讀 天涯明月刀一代宗師新增金色砭石匯總,一代宗師新版本的上線也意味著很多新的道具玩法的出現,其中就包括新增的金色砭石
  • 《葉問4》一代宗師的落幕
    只是,讓人嘆息的是,終結者再也不會回來了,宗師,也即將落幕了。從2008年《葉問》的第一部,到即將上映的第四部,過去11年來,《葉問》拍了四部。第一部《葉問》發生在1930年代,當時適逢日軍侵華,葉問看不慣日本將領三蒲以切磋之名殺害中國武林人士,於是奮而出頭。
  • 浙江大學這四個「王牌」專業,行業的佼佼者,畢業名企搶著要!
    軟體工程浙江大學軟體學院致力於培養高層次的應用型、複合型、國際化的軟體工程技術和軟體工程管理人才。浙江大學的軟體工程學科評估結果為「A+」,佔據前三名,清華和北大並無上榜,這就說明了浙江大學在該領域的實力和權威性。
  • 一代宗師天麻追風膏 被稱作中藥「密派」(圖)
    而一代宗師天麻追風膏,選用地道藥材 入藥,堅持純手工古法秘制 ,精純提煉,保留十足藥性,消炎治痛,開 竅透骨,直達病根,可謂是治療骨病的不二之選。目前已通過國家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嚴格審批,取得的藥品 生產批准文號,國藥準字號值得信賴。
  • 《一代宗師》: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一代宗師》經典臺詞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錯的,躺下,站著的才有資格講話。誰才稱得上一代宗師?是葉問?還是宮二先生?是那關東之鬼?還是宮老爺子?甚至是最後遠走臺灣的一線天?有人想要奪回自己的東西,有人只要參透戰鬥的意義,有人永遠只能點火點燈,有人則在亂世洪流裡置身事外。其實,每個人把自己追求的追求到了極致都是一代宗師。一線天求家國天下,葉問求武道傳承,宮二求報仇雪恥。不論如何?
  • 《一代宗師》2D版和3D版差別在哪裡?
    從《旺角卡門》到《一代宗師》,很多人熟悉王家衛拍電影的風格,他一直都是一個調調,不過王家衛在拍攝《一代宗師》這一武俠電影時,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不一樣的功夫人生,在江湖裡,王家衛用自述的形式描繪了每個人物不同的境遇。同一部電影,《一代宗師》分別用2D和3D的方式卻先後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效果。
  • 《一代宗師》:混亂年代,葉問的江湖與兒女情長
    身為一代宗師,葉問的經歷無疑是十分豐富的,在經歷過後來人的藝術化處理和各種傳聞與故事的相互結合,葉問的經歷就猶如傳奇般的存在了。細數那個混亂的年代,從光緒到民國再到抗戰以及後來內戰,葉問是如何堅挺過來的並且還贏得了如此廣泛的好名聲,我想也許答案就源自於電影《一代宗師》裡梁朝偉所說的一句話,「我之所以能夠挺過如此動亂的年代,全憑藉師傅當出說過的那句話,人活一輩子,靠著就是一口氣。」
  • 《一代宗師》英文臺詞譯者:我傾向讓中文平易近人
    電影《一代宗師》裡的文藝臺詞如何翻譯?電視劇《甄嬛傳》中的臺詞「這真真是極好的」真的是翻成「This really really good enough」嗎?   在香港地鐵結識陳凱歌和張藝謀   從小熱愛寫作和電影,大學修讀亞洲歷史專業,繼而去臺灣學習中文,老師是臺灣作家馬國光,賈佩琳與中國的緣分就此開始。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賈佩琳初到中國,「香港電影新浪潮」、「臺灣新電影」和大陸第五代導演在同一時期崛起,熱愛電影的她就此結識了徐克、楊德昌、侯孝賢、羅大佑、侯德健等眾多電影人。
  • 一代宗師,一個江湖的誕生與末路,我心目裡的江湖
    《一代宗師》是王家衛導演籌備期長達8年之久的首部功夫巨片,由梁朝偉、章子怡、宋慧喬、張震、趙本山等巨星加盟,講述的是由梁朝偉飾演的一代武學宗師「葉問」先生的傳奇一生。廣東佛山人葉問(梁朝偉飾),詠春拳掌門人。年少時家境優渥,從師詠春拳第三代 傳人陳華順學習拳法,師傅「一條腰帶一口氣」的告誡,支持他走過兵荒馬亂、朝代更迭的混亂年代。
  • 蘭花畫的一代宗師鄭板橋
    「揚州八怪」代表鄭板橋,他一生所作的蘭竹花卉畫作中,最多的就是蘭花,堪稱蘭花畫的一代宗師。鄭板橋有三絕:畫、詩、書。他的書法自成一體,稱「六分半書」;他的詩形象,通俗;且他的詩書配在蘭花畫上,更有意趣。
  • 金庸,一代武俠宗師與蘇州的江湖小事
    一千人眼裡有一千種江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一代武俠宗師與蘇州的江湖小事。我們都知道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浙江海寧金庸舊居從古典時代走來的中國文人都會有一點江南情節,煙花三月的揚州,亂花迷人眼的杭州,三山半落青天外的南京,當然也絕少不了梅子黃時雨的蘇州。
  • 《一代宗師》說的不是葉問,是一代人!
    《一代宗師 》的故事,是以葉問一生的伸延,作為整個電影的線索。伴隨著葉問一生的,是隨之起伏波蕩的武林。這部電影,與其說是詮解葉問一生的命運,毋寧說是以葉問的視角,來反觀整個武林與時代的那一群人,伴隨著是他們的恩怨與糾仇所展示的各相命運。
  • 「三無」學者梁宗岱:如何成為名動天下的一代宗師
    原標題: 世間再無梁宗岱 ——無學歷證書 無論文 無科研成果 如何成為名動天下的一代宗師文:獨隱龍 圖及責編:阿波陳序經是著名的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民族學家、教育家),梁宗岱是我國著名的詩人、學者、翻譯家和教育家,在20世紀中的文化交流史和中國新詩史上佔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然而綜觀其成長經歷和按今天的高校教授評定標準發現:梁先生居然是個三無人員(無學歷、無論文、無科研成果),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代宗師。
  • 南京八極拳傳人看《一代宗師》 給片中功夫打5分
    《一代宗師》正在熱映,電影中,王家衛選擇了形意、八卦、詠春、八極四大拳種,再現了民國武林。不過,電影終究是電影,日前,揚子晚報邀請、南京市白下區武術協會副主席楊長松在萬達影城觀賞了《一代宗師》,他表示,從武術的角度,《一代宗師》只能得5分。 實習生 許興成 揚子晚報記者 馬彧  八極拳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出生於1953年,學習八極拳差不多有50年了。現在每天早晨還會在公園練一會兒。」
  • 曾志偉吳君如出演《六福喜事》 惡搞一代宗師
    原樣復刻《一代宗師》場景  搜狐娛樂訊 繼大鵬變身「妖嬈偽娘」,黃百鳴「男扮女裝」等驚呆小夥伴們的劇照發布之後,賀歲喜劇《吳君如扮演「宮二」,曾志偉「葉問」上身,將奪獎無數的電影《一代宗師》「原景重現」,上演了一出扣人心弦的「癲瘋對決」,兩位喜劇大咖將該片的鬼馬惡搞精神更加發揚光大,也讓影迷觀眾們期待感倍增。該片將於1月11日登陸全國大銀幕。
  • 「一代宗師」進校園,繪畫大師為青少年講好中國故事
    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多方協同合作,以美育人化人「一代宗師」進校園系列活動中國繪畫大師賞析公益大課堂>正式啟動啦匯集數位名師大家典藏資源、研究成果、藝術課程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助力美育培養11月30日,大型校園公益美育工程中國校園健康行動——致愛中華·傳藝少年第五屆「『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