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功利化下滋生的畸形教育現象
古希臘哲學家西塞羅說過:「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 著名學者易中天也一針見血指出,如果把學校當工廠,班級當車間,學生當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齒輪和螺絲釘,那麼這就是功利的教育,是失去人之根本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是對民族發展乃至國家發展極不負責任的教育。
-
陳丹青很刺耳的名言,揭露了現代教育一個可悲的現象,一針見血
倘若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到校園來,或許會好些吧,至少保證了校園一個純真的空間,除了學習,還是學習,不用想七想八。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認為現代教育的好處與可悲之處。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陳丹青老師所說的可悲之處,真是一針見血,很刺耳。
-
一個扎心又不可迴避的現象
窮人家的富二代是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出現的一個新的群體。這種現象的產生緣於中國特有家庭倫理關係和教育觀念。一般情形是六個長輩圍著一個孩子轉,再加上許多家庭「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太多的父母常常把「只要你好好讀書,再苦再累我們都願意」。殊不知只能好好讀書而四體不勤的人早已不適應現今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了。
-
農村教育怪現象,幾十年如一日未曾改變
筆者在農村從教三十年了,發現了農村教育中令人痛心的怪現象,它幾十年如一日地摧殘著農村薄弱的基礎教育怪現象之一:上課無教案在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筆者發現在農村小學中,很多老師上課是沒有教案的。他們或者根本沒有寫教案,或者是雖然寫了教案,在課堂上卻不用,因為那是用來應付領導檢查的。他們的水平並沒有高到不用教案,而只是因為懶而已。這就像戰場作戰,如果戰前連一個簡單的作戰方案都沒有,那可以想像這戰鬥的情形和效果是怎樣的。
-
剖析許可馨背後的教育問題,代表了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教育現象
這已是形成一種不應該被忽視的社會現象,是值得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學家和當政者們深思的一種社會現象,也是社會上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回心反思的一個問題。到底是為什麼?但有一個問題不得不值得我們橫加思索深思的,就是這所有人所體現出來的一種現象,包括我們對其言行的評議,都脫不開是社會問題。從某種層面來說,都是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的缺失。而教育的缺失,是跟社會上很多方面密切相關的,不可分割的,特別是在基本教育方面,存在著不可推諉的責任。
-
教師結構化面試之教育現象類解題技巧
邏輯思維類的問題其提問的形式一般會出現「怎麼看」「怎麼辦」這兩個標誌性的詞,側重考查我們對於某一個教育現象,教育觀點的看法。考查考生對某類教育現象、教育政策,學校及教師具體行為及教育熱點話題的分析我們把他歸為時政類,而考查對教育名家,社會大眾等的教育觀點,教育論斷的分析的問題我們歸為事理類。接下來我們重點分析時政類,即教育現象,教育政策你怎麼看這類問題的解題小技巧。
-
現象式教育在我國還不現實
所謂「現象式教學」,就是老師提供幾種生活與社會現象或歷史場景,與學生在其中選定一個主題後,師生一起研商一個具體的教學計劃。這個計劃包括研習內容、涉及學科、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所需課時和費用等等,並且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塊,由相關的老師和全體學生共同合作,在一定課時段完成的一種探究性教學活動。
-
被誤解的芬蘭教育:沒有廢除學科,只是採用了「現象教學」
01 被誤讀的現象教學 被誤讀是芬蘭的現象教學,起因源於芬蘭的新一次教育改革。 早從2016年秋季起,芬蘭的綜合學校(註:相當於小學和初中)就開始採用新的核心課程綱要。
-
【教育雜談】中學生課堂沉默現象分析
教師在臺上講,臺下鴉雀無聲,這是中學課堂的常見現象。教師提問時,學生會有意低下頭或者將視線由黑板刻意轉移到書本、課桌、教室角落,避免與教師對視,唯恐「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被「抓壯丁」。中學課堂的另一種常見沉默現象就是呢喃自語,學生可以在回答互動性問題時小聲說出自己的答案和觀點,但是一旦老師指定自己為發言對象或正式提問時,就會默不作聲。
-
如何看待當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現象?
真正好的教育是家長解放了自己,也成就了孩子。父母不會圍著孩子轉,而是做回真實快樂的自己,之後達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在觀察中國人育兒方式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全家人的生活幾乎就全部圍繞著孩子進行。
-
「小留學生」現象的啟示——我們的教育缺失
但是眾多小留學生的現象,又顛覆了我們過去對家長們的認知:中國家長並不怕孩子吃苦,受磨難,這麼小年紀就背井離鄉,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所以,看起來又不是這樣的。那家長們對中國教育不滿的地方到底是什麼呢?? 這裡,我想先進行一個靈魂拷問: 如果有機會,有條件,你的孩子可以出國留學,你會不會把你的孩子送出國門求學?
-
「體制教育的反思者」郭初陽:如何看待「雞娃」現象
中國家長對教育不計成本的投入甚至被認為是一種文化現象。在《向上流動》一書中,耶魯大學法學院學者蔡美兒和傑德·魯本菲爾德提出,包括華裔在內的部分移民群體在美國社會取得了超過其人口佔比的成功,取決於該群體文化中同時存在的三股力量:優越感、不安全感和克制力。
-
親子教育心理學--第10名現象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班級裡面成績名列前茅,但是不管孩子怎麼努力,一個班級裡面第一名終究只有一個。如果孩子不能在班上名列前茅,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辦呢?當然,有的家長就會給孩子報很多輔導班,或者自己親自上陣給孩子補課,希望孩子能夠快速提高成績。但是其實每個家長都是這麼想的,如果大家都去補課是不是還是保持原樣呢?
-
「YouTube現象」帶來的社會顛覆與傳媒教育範式轉移
究竟它的成功,展示了什麼傳媒現象?顛覆了什麼社會遊戲規則?傳媒教育工作者又應該怎樣回應? YouTube網站的崛起及受歡迎,帶動了一個「YouTube現象」大批網民熱中於拍攝及分享短片。這個現象激化了網際網路的進化,掀起了一場人類歷史上重要的資訊革命。龐大網上社群的互動及分享,令網際網路使用全面邁進Web2.0時代,引來重大的社會變遷。
-
當今社會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導讀:當今社會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當今社會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基於信號理論的中等職業教育「升學熱」現象剖析
長期以來,以「就業為導向」的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選擇繼續升學的比例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但近年來中等職業教育「升學熱」持續升溫,東部地區的升學熱現象尤其明顯
-
如何解決職業教育的瓶頸現象
我國職業教育已改革了近40年,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一大批中等職業學校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各省區直轄市還湧現出不少新的職業技術院校,學制三年得到了統一。為祖國建設培養了數以千萬計的職業技術與管理型人才。但是,在課程設置、校內實訓、社會實踐三大方面還嚴重製約著職業教育的深化發展。在課程設置上,很難擺脫學科型的教育觀念。
-
一個奇怪的現象!
胖紙老揭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昨天順周期大舉反攻之前,近期順周一一直被打壓,此前超過一波商品漲價,但最近又跌回來了。但是,如果你去看最近大宗商品期貨的表現,比如銅、鎳、螺紋鋼,最近走勢非常強悍,一路飆升。相關的股票,反而表現不咋地。是不是很奇怪的現象?
-
從教育紀錄片《芬蘭現象》,讓我們了解芬蘭教育到底優質在哪裡
芬蘭教育在國際上已經被公認為基礎教育最好的國家,他們快速發展的基礎教育被譽為「芬蘭現象」,芬蘭具備全球最好的教育體系,數學和科學的教學質量名列世界前茅。在任何地方,任何學校,無論學生的背景,學生均可以得到相同的教育,芬蘭多是公立學校,極少私立學校。整個教育系統也是建立在發展公立學校的基礎上。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短,回家也很少家庭作業,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家長也少逼孩子。紀錄片裡孩子說到即使賺很多的錢但是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也是不值得的,這麼小就能有這個認識,可見芬蘭的社會價值觀培養是什麼樣的。
-
東莞現一夫多妻現象 一個戀愛 一個同居 一個情人
繼去年東莞情色服務被央視曝光引起轟動平靜後,沒想到現在曝光東莞現一夫多妻現象。怎麼回事呢?嚴格來說,只有結婚後才能稱之為妻,而我國實行一夫一妻制已經多年,不可能存在多次同時娶幾個女人為妻子。這裡的一夫多妻現象是說東莞的工人同時交往幾個女朋友,一個是戀愛,一個同居,還有一個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