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紀錄片《芬蘭現象》,讓我們了解芬蘭教育到底優質在哪裡

2020-12-11 逗爸正能量演講與教育

芬蘭教育在國際上已經被公認為基礎教育最好的國家,他們快速發展的基礎教育被譽為「芬蘭現象」,芬蘭具備全球最好的教育體系,數學和科學的教學質量名列世界前茅。「Finland is the highest rank country in the world by any education standard.」 這是紀錄片開篇的一段話。芬蘭的教育體系,學校系統越來越引起世界的關注,紀錄片裡有很多亮點,比如芬蘭距離(注重隱私,排隊間隔1米),最嚴格選拔的教師隊伍(10% 的通過率,所有教師具有碩士文憑,每五年自動漲薪,沒有行政職稱評比),最自主的教學風格(教師全權設計,對教師沒有考核和匯報),最友好的社會教育資源,多元包容的社會價值觀(沒有競爭,不是比財務,而是比人)。

在任何地方,任何學校,無論學生的背景,學生均可以得到相同的教育,芬蘭多是公立學校,極少私立學校。整個教育系統也是建立在發展公立學校的基礎上。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短,回家也很少家庭作業,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家長也少逼孩子。紀錄片裡孩子說到即使賺很多的錢但是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也是不值得的,這麼小就能有這個認識,可見芬蘭的社會價值觀培養是什麼樣的。

芬蘭教育體系尊重每個孩子作為「獨立個體」成長的機會。芬蘭的早期教育著重在發展孩子們的社交和互動技能,鼓勵孩童去注意其他人的需求和興趣,去關心其他人,對其他人、文化和不同環境保持接納態度。早期教育的目的在於逐步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使所有的孩童都能像大人一樣自理、自立,做決定並且負責,像一個活躍的公民一樣參與社會,當其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願意並且有能力給予援手。

芬蘭的老師們都有很詳細體系的培訓支持。片子裡展示的他們怎麼培訓新老師,怎樣對一門課的教學精益求精,一本教案可以寫到那麼厚,這樣設計的課怎麼可能不好呢。並且學校允許老師自行設計且老師也具有能力設計提供有質量有效有趣的教學方法。芬蘭教育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國家信任老師,老師信任學生,讓學生獨立學習,自由使用各類學習技術學習設備等。

芬蘭教育最核心的地方在於教育的目的,芬蘭教育在於培養終身學習者,這跟我們的教育目的不一樣,我們的教育目的在於不斷選拔,從普通到重點,從後進生到優等生,不斷比較不斷選拔,為了上一所好大學。

芬蘭教育讓孩子們更能獲得心靈上的自由,讓他們懂得只有清醒自我認知的人才可以平穩地過好一生,讓他們具有心遠地自偏的閒適,能有做出選擇的勇氣。當有選擇機會的時候,知道做什麼選擇,怎麼創造選項,且選擇了不後悔。

相關焦點

  • 芬蘭教育神話,下一站接棒的是中國?
    近期紀錄片《他鄉的童年》有關芬蘭一集,以「芬蘭教育全球領跑的秘密,不僅是沒考試和不競爭」為題,在大眾面前展現了一個他鄉的美好童年:這裡的學生沒考試,零壓力,成績好;教育公平,學生自主,幾乎滿足了我們對教育的所有美好想像。鮮有人知,自芬蘭在PISA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以來,向世界兜售教育即成為芬蘭的任務之一。通過PISA,芬蘭儼然創造了自己的教育神話。
  • 讀芬蘭「最美圖書」,領悟芬蘭教育主旨,芬蘭優質早教書必入
    芬蘭教育有多強?2008 年聯合國發布的人類發展指數中,在教育指數這一項上,芬蘭與澳大利亞、丹麥、紐西蘭並列世界第一。芬蘭教育全球第一2012年Pearson教育報告,芬蘭被評為「擁有世界上最佳教育體系」的國家。
  • 紀錄片對比芬蘭與新加坡教育引沉思:到底要培養怎樣的孩子?
    ,那就是從2020年開始試點,一直到2024年開始全面取消學生的中學分流制度,告別「差生越差,優生越優」的現象,這被稱為新加坡50年來最大的教育變革。,它讓我陷入了深入的思考,那就是:關於培養孩子,我們到底應該選擇怎樣的路徑?
  • 閱讀芬蘭「美圖書」,了解芬蘭教育要領
    芬蘭教育有多強?在聯合國發布的人類發展指數中,芬蘭以澳大利亞、丹麥、紐西蘭排名第一。根據2012的Pearson教育報告,芬蘭被評為世界教育體系最完善的國家。芬蘭人教育的重要性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和思考。
  • 芬蘭孩子沒有考試,教育卻名列前茅!芬蘭教育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芬蘭是個神奇的國度,在很多領域都遙遙領先於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其中就包括教育。但是都說芬蘭的教育好,具體好在哪裡,讓它可以在多次世界性比賽中都名列前茅呢?在中國的教育理念中,「嚴師出高徒」、「玉不琢,不成器」,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塑造出優秀的學子。可神奇的是,芬蘭在保持學生優秀的同時,它還多次榮獲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稱號。芬蘭的教育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制度,造就了這樣一個神奇的國家呢?
  • 芬蘭教育專家Kirsti Lonka: 芬蘭教育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此念」創始人毛思翩與Kirsti Lonka的訪談芬蘭教育近年來非常熱門,那芬蘭教育的核心方法,現象式教育(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究竟是什麼?現象式教育是一種注重跨學科知識綜合運用的教學模式,目標的選擇來自學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觸到的「場景」,圍繞這些特定的主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 看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的教育,更明白我們的孩子需要怎樣的未來
    倒不是為潼潼真的學到了多少知識,也不為她的英文水平有了多大的提高,僅僅為能走出去看一看不一樣的教育風貌,就足夠值得了。分享了那段遊學的經歷之後,身邊許多朋友都計劃也這樣去走一趟,但也有不少留言說礙於種種條件所限沒法成行,可也真的對其它國家的教育方式非常感興趣,特別想多了解一點。
  • 我們從芬蘭教育中學到的東西
    芬蘭,這一僅有著五百多萬人口數量的北歐風小國,一開始我們了解他僅僅由於Nokia和憤怒的小鳥吧,而這兩年芬蘭再次發出現在我們眼球是由於PISA(國際經濟組織舉行的對15歲青少年的工作能力評定測試)檢測結果顯示,芬蘭多科考試成績名列第一名,一時間震驚全世界。
  • 芬蘭教育心理學教授,糾正關於芬蘭教育的7大誤區
    Kirsti Lonka教授對於中國教育界人士並不陌生,作為「現象教學法」芬蘭專家第一人,她發表了上百篇文章及出版諸多教材,其著書?Phenomenal Learning from Finland? 英文版於2018年隆重出版 ,其中文版 ?芬蘭現象教學法? 由芬蘭教育學習和發展中心翻譯,將於2019年在中國市場發行出版。
  • 《他鄉的童年》教育的範式——芬蘭
    芬蘭的教育是公認的世界第一,最開始只是有所耳聞,而當我看了紀錄片《他鄉的童年》中的芬蘭篇時,才真正了解了一點點其成功所在。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芬蘭把教育看得極為重要,而我國也講究科教興國,兩國都有義務教育,為何國內的教育為何總是受人詬病?「學區房」「報補習班潮」等等現象為何如此盛行?
  • 別再過度膜拜芬蘭「教育神話」了
    在2000年初次舉辦時,芬蘭學生就以優異的成績脫穎而出,後來還兩次位居第一,自此,不同國家的教育工作者都想一探究竟,無數人慕名訪問,相關書籍、紀錄片層出不窮,它們共同樹立了芬蘭的「教育奇蹟」稱號。多年來,他造訪澳大利亞、加拿大、盧森堡、馬來西亞、瑞典等多國,研究各國教育模式,同時也在不斷審視總結芬蘭教育的經驗,反思芬蘭教育的前路到底應該去向何方,是歐洲教育跨文化交流領域最為知名的專家之一。當我們「從內部」關注芬蘭教育時,會首先驚異於一種「雙重束縛」甚至是精神分裂的感覺。一方面是來自國外的讚譽,另一方面是國內反覆的批評,而這些批評則很少被傳到國外。
  • 芬蘭教育專家Kirsti Lonka:芬蘭教育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 芬蘭教育近年來非常熱門,那芬蘭教育的核心方法,現象式教育(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究竟是什麼? 「此念」創始人毛思翩,邀請到芬蘭現象式教育第一人Kirsti Lonka,來與我們一起探討,芬蘭教育,是基於一種怎樣的哲學?芬蘭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什麼?芬蘭教育的七大模塊是什麼?在芬蘭,為什麼沒有考試?
  • 芬蘭教育法不行了?現象式教育在我國還不現實
    芬蘭的教育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優質的教育之一,其在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組織的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整體表現一直都是位列前茅。
  • 芬蘭教育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這個紀錄片裡或許有答案
    芬蘭,這個人口只有500多萬人口的北歐國家,卻號稱「教育最強國」。芬蘭的孩子們,究竟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紀錄片《他鄉的童年》第二集就揭開了這個秘密。這是一個沒有競爭,尊重個體差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的國度。
  • 《他鄉的童年》:我們可以從芬蘭教育中學到什麼?
    芬蘭教育的核心:「現象式教育」教育的初衷,源於有生活價值的學習。「現象式教育」亦稱「跨學科學習模塊」,是芬蘭在2014年教育的新改革中加入大綱的,規定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現象式教育,現象就是指事物的整體面貌,不是單個領域或學科的分割。這次改革從傳統的分科教學模式向跨學科的學習模塊的貫穿,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橫貫能力。
  • 新加坡兒童自殺率上升50%,芬蘭孩子快樂中學習: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值得我們反思什麼?
    所以到底哪種路徑才更優秀?為了探討這個問題,我國臺灣地區專門製作了一檔紀錄片《未來學校》,別出心裁地比較了這兩個在教育上都「很有兩把刷子」的國家,想看看哪種才更接近未來教育的模樣。事實上,真的要讓它們一決高下也很難。
  • 芬蘭的教育舉世聞名,但中國是否需要「芬蘭模式」?
    近日,芬蘭教育再次刷屏國內網絡,百度關鍵詞搜索的相關資訊多達36,500篇!早在去年,關於「芬蘭教改將廢除中小學階段的課程式教育」的消息,就已經在國內刷過一波,而近日,芬蘭教育再度躥紅國內教育圈和網絡。媒體報導稱,芬蘭赫爾辛基教育局已下發通知,正式廢除小學和中學階段的課程式教育,轉而採取實際場景主題式教學。
  • 芬蘭教育帶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都知道芬蘭教育被譽為「全球第一」,那麼一定會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可以同學了解芬蘭的教育來幫助我們更好的應對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一、實行混齡教學。因為芬蘭奉行的是教育公平,力求讓每一個孩子都去平等地接受教育,所以會在人口密度比較低的地區開展混齡教學,以求讓孩子們都可以接受到教育。二、重視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為一個國家提供技術人才,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可以幫助一個國家發展的更好,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專門的人才。三、教師選拔機制嚴格。
  • 全球教育最強國芬蘭,豆瓣評分9.2的紀錄片,看完你可能想移民
    在全世界再也找不到一個擁有芬蘭那種教育模式的國家。 芬蘭,是全世界公認的成績好、創意強、無壓力的國家,號稱全球教育最強國。 有數據顯示,芬蘭的基礎教育完成率排名第二,小學教育質量排名第一。此外,芬蘭年齡在25——54歲之間的核心勞動力擁有高等教育學位的比例雄冠歐洲和中亞地區。
  • 芬蘭教育為什麼成功?
    ▲2016 年 8 月,在芬蘭中小學全面推行新課程。據芬蘭 Jyvaskyla 大學教育學院Pekka 教授介紹,本次芬蘭教改的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強調學生的獨特性與接受優秀教育的權利;二是充分體現人本、教育、啟發、平等和民主;三是突出多元文化;四是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的必要性。現象教學是一種基於社會生活現象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