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08:36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尾廳,有一個留言區,觀眾可以在留言簿上留下參觀感受等內容。觀眾留言簿裡都寫了些什麼?日前,紀念館紫金草融媒體工作室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尾廳留言區2020年觀眾留言進行匯總分析。
今年的留言簿摞起來高148釐米
自2014年國家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後,每年從世界各地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的觀眾超過800萬人次。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紀念館採取「防疫+預約」參觀模式,每天參觀人數限定在8000人內。
截至11月20日閉館,總計開放留言62天,摞起來總計高148釐米,從中抽樣約20%,約高30釐米,最後解析了其中4110名觀眾留言。
紀念館客服主管邵豔介紹,留言簿恢復開放後,她們每天開館前,為觀眾準備3本留言簿、6支籤字筆,到下午閉館時,留言簿已經寫得滿滿當當。觀眾一筆一畫留下的筆墨,他們都收到了。
18—35歲觀眾佔六成,女性留言超男性
根據抽樣統計,在4110名觀眾留言中,填寫年齡的觀眾總計有3230人,其中17周歲及以下觀眾有477人,18—35周歲觀眾有2487人,36-50周歲觀眾有199人,51周歲以上觀眾有67人。有3814名觀眾填寫了性別,其中女性觀眾人數超過男性觀眾,分別為2028人和1786人。
從地域來看,江蘇、安徽、山東留言觀眾人數排名前三,分別有446人、396人和317人。觀眾留言排名前十的其他省份分別是河南、廣東、浙江、遼寧、湖北、四川、河北。
高頻詞有銘記、勿忘、和平
在這些留言中,「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都是高頻詞,共有2865條,佔69.7%。還有不少觀眾抒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我愛我的國」「願我的祖國繁榮富強」「我要為建設祖國添磚加瓦,願祖國越來越強大」……
留言有不少出自孩子之手,從稚嫩的筆觸中能真切感受到一顆愛國心,「我們記住歷史、努力學習,中國才不會被欺負」「我們都是祖國媽媽的好孩子,長大要為祖國做貢獻」有的孩子還不會寫字,用拼音表達長大報效祖國的心聲。有軍人在留言簿寫道:「如果祖國需要,有召必回!」「為和平當兵!」
國外觀眾也表達了勿忘這段慘痛歷史,為世界和平共同努力的心聲。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觀眾寫道:參觀紀念館,我看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中國歷史。很多中國百姓被殺害,尤其是孩子。一名來自韓國的觀眾寫道:觀看南京大屠殺照片和影像,我感觸很深,心很痛,眼角流下了傷痛的淚。為了世界和平,我們大家一起加油。
記者了解到,這些留言只是紀念館近年來收到的觀眾留言的一小部分。自2017年12月14日《南京大屠殺史實展》改陳布展,重新開放後,至今已經收到近30萬條觀眾留言。下一步,紀念館將把這些留言轉為數位化資料,再進行翻譯、分析,最後將整理成卷宗,交由紀念館文物部收藏。
通訊員 江東
南報融媒體記者 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