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虎牢關三英戰中,呂布被許多喜愛《三國演義》的讀者所喜愛,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呂布之勇不浪得虛名,也是實至名歸。也會感嘆劉關張三兄弟間的兄弟情誼,其利斷金的情義,面對強敵三兄弟合二為一的兄弟情誼,總而言之,虎牢關既展示了呂布的一面,也展示了劉關張的三面。
大家都知道呂布手下有許多驍將,其中比較有名的是高順和張遼,他們都有不稱職的將軍。高順是呂布手下的第一大將,而張遼是八將之一,雖然當時名不見經傳,但從後期的表現來看,卻並沒有高順的才能。要是呂布帶著高順、張遼二人,大戰劉關張三兄弟,他們三個還能活下去嗎?
第一個問題,呂布和劉關張三兄弟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是比較小的,而張遼和高順之間的差距能不能縮小,還得看二人的實力。下一步,我們將了解兩人的能力,特別是在單挑方面,張遼和高順都有哪些成就。
首先講張遼,張遼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在武藝上自然也不會差太多,比如張遼能戰平夏侯惇、張郃和太史慈等,都算是上等武將,整體實力還不錯。但在徐州之戰中,張遼受命領兵迎擊關羽,關羽與張遼同在一處,張飛要出徵時被關羽勸住,並一本正經地說張遼的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這一下子提升了張遼的地位。
再說高順,高順在《三國演義》中單挑次數較少,可參考的是他在徐州與曹操大將夏侯惇打了四十個回合,被夏侯惇打敗了,當時夏侯惇也確實比較厲害,至少在眼睛沒瞎之前還能和呂布過招,眼瞎之後也厲害,還能和關羽過招,總體而言,高順被夏侯惇打敗,也是一件情理上的事情。
當三英作戰時,呂布又表現得怎樣呢?虎牢關戰劉關張之前,呂布已斬殺了數名諸侯大將,如河內名將方悅、張楊部將穆順之流,雖不是名將,卻輕易斬殺,這也體現了呂布面對強敵可以輕而易舉取勝的道理。
三英戰爭呂布首先是張飛和呂布之間的一場戰鬥,二人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可以說,張飛是呂布的強敵,呂布遇到張飛很頭疼,纏住你又不能迅速擊敗張飛,張飛也是三國中唯一一個能與呂布交戰超過百回合的人。
《三國演義》如此描述呂布和張飛之間的單挑:傍上一將,眼睜睜看著,倒豎虎鬚,身披丈八蛇矛,飛馬呼喊: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公孫瓚而去,與張飛作戰。飛身而起,酣戰呂布。五十餘次連鬥,無一勝。
但是,在呂布與張飛交戰五十回合之後,關羽便去幫助張飛,顯然他能夠估計出張飛與呂布的對手張飛已處於下風。華雄剛斬殺關羽不久,與張飛一起夾攻呂布三十回合都沒能取勝,說明呂布能夠與關羽、張飛一決高下。
《三國演義》這樣描述:「雲長見了,將馬一拍,舞著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3個馬丁字的組合三十合為一,不能勝呂布」。
諸葛亮見關張兄弟皆不能勝呂布,為了保住面子,當然也要硬著上陣,劉備其實是劍術高手,雖然不及關羽張飛那麼勇猛,一般武將的水準應該是有的。在劉備出場後,三人夾擊呂布,雙拳難敵六手,呂布再怎麼也頂不住,只能從劉備身上尋找突破口,殺出一條血路。
在三戰呂布中,劉備扮演了一個錦上添花的角色,上去打破原有的平衡。假如張遼當時和高順在那裡,誰也可以先把劉備拖下來,讓劉備和關羽一起打呂布,這個作用張遼和高順都可以做到,鑑於高順的武藝比張遼弱,讓高順去阻擊劉備是最好的。
高順不出意外就能擊敗劉備,至於能否斬殺劉備已無關緊要,趕走劉備不讓他接近呂布更是無關緊要。就是這樣一個天平,讓呂布與關羽、張飛一敵二平,一直保持下去,短期內不能被打破。緊跟在張遼之後至關重要。
在加入到呂布與關羽、張飛的戰鬥中,張遼明顯變相的加強了呂布的實力,雖然張遼與張飛、關羽之間確實有那麼一點點差距,但也不會被秒殺。呂布和張遼聯合起來,如果打久了,呂布和張遼勝關羽張飛,張遼的加入打破了原來呂布和張飛加關羽的平衡。
所以即使高順和張遼幫助呂布,也只能擊敗劉關張三英,至於斬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劉關張面對呂布、高順、張遼三個人,是能活下來的。
由於一般情況下,如果雙方能在幾十回合內不分勝負,都不會被對方輕易斬殺,至少可以保證自己安全撤退撤離戰場,這樣關羽和張飛如果想要做到這一點,肯定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