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順像張遼一樣痛罵曹賊,曹操會放了他嗎?

2020-12-14 河北小將說歷史

在三國中,忠義之人首推關羽,關公忠義千秋,被後人敬仰。但在後漢三國這段風雲史中,也有很多忠臣良將不下關公,如呂布手下的大將高順,就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呂布無謀,坑害全軍。最後在下邳兵敗,被曹操擒獲,除了張遼大罵曹操後投降,呂布、陳宮、高順等人都被殺害。

高順作為呂布手下數一數二的大將,為呂布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樣的人才,曹操肯定是看到眼裡,記在心裡。可惜在曹操問高順「汝有何言」的時候,高順卻不屑與曹操對話,慷慨赴死。一代將星隕落確實令人痛心。

張遼大罵曹操都能活命,為何曹操狠心殺了高順呢?如果高順像張遼一樣痛罵曹賊,曹操會放了他嗎?

張遼如何大罵曹操的呢?原著中寫道:操指遼曰:「這人好生面善。」遼曰:「濮陽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卻?」操笑曰:「你原來也記得!」遼曰:「只是可惜!」操曰:「可惜甚的?」遼曰:「可惜當日火不大,不曾燒死你這國賊!」操大怒曰:「敗將安敢辱吾!」拔劍在手,親自來殺張遼。遼全無懼色,引頸待殺。

當時天下大亂,曹操、袁紹、呂布以及劉備都在爭雄天下。袁紹一統中國北方四州,實力最大,與曹操大戰勢在必得。而呂布雖然不及袁曹,屬於二流軍閥。但在曹操看來,呂布才是心腹大患,必須先擊敗呂布才能與袁紹對敵。於是採取郭嘉的建議,聯合劉備一起攻打呂布。

呂布作為天下第一猛將,坐擁徐州之地,手下也是猛將如雲的。如張遼就曾被關羽張飛等稱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而要數呂布手下最厲害的將軍,不是張遼而是高順。高順與陳宮為呂布的左右手,是呂布手下最能幹的將軍。

高順跟隨呂布徵戰四方,直屬部下七百餘人,號稱千人,鎧甲兵器都精練齊整,嚴守軍紀軍備嚴整且作戰時相當勇猛,高順每次率領著部隊攻擊敵方陣營,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高順率領之部隊有為「陷陣營」之美譽。在曹操聯合劉備攻打呂布的時候,高順就曾接連擊敗劉備、關羽等人。關羽為何人,中國的武聖,高順能擊敗關羽,攻城拔寨無堅不摧確實厲害。曹操命大將夏侯惇領兵先行攻打呂布,救援劉備。高順率軍抵擋,高順武藝可能沒有夏侯惇強悍,大戰四十回合後不敵而退,但夏侯惇有勇無謀率軍追趕,被高順的副將曹性偷襲,射中一眼大敗而回。可見高順有勇有謀,能審時度勢克敵制勝。

面對這樣一員虎將,曹操為何還要痛下殺手呢?原因很簡單,高順太忠心了,忠心到都不願意搭理曹操,其實曹操正在猶豫,哪怕你罵我呢,張嘴就好,可惜高順一言不發。高順曾多次向呂布進言,指出呂布的錯誤,可惜呂布腦子不夠用,智商捉急,並沒有聽取高順的意見。但高順卻始終忠心呂布,一心護主。這樣忠義的大將,面對死敵曹操一言不發。就好比冀州城下的審配,金雁橋邊的張任,與被關羽抓獲的龐德,都是忠於故主,絕不屈膝投降。

好多朋友都說,高順曾數次擊敗曹軍,除了讓夏侯惇成了殘疾人外,與其他大將都有過節,基本上在曹營中的仇恨值爆滿,幾乎好多人都認為高順比呂布更可恨。如果高順降曹,曹操要把其他人置於何地!其實不然,曹操作為當時天下第一奸雄,雖然狡詐多疑,但心胸還是比較寬廣的,而且愛才如命。連殺害自己兒子的張繡都可以接受,猛將高順就不能包容嗎?

如果像張遼一樣,對曹操抱怨感嘆時不我待,沒有趁機殺了曹操。那曹操會屈身勸降高順嗎?答案是曹操肯定會費盡心思勸降,只要你張嘴我曹操就奉陪。要不然曹操為何還要問:「你有什麼要說的?」直接殺了不就行了。

綜上,高順在被曹操抓住後,就已經抱了必死的決心,所以無論搭不搭理曹操,高順都不會投降!忠臣擇主而事,你願意收降我,我不一定要歸順你!

以上資料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相關焦點

  • 高順比張遼更厲害,為什麼曹操殺高順而重用張遼?原因其實很簡單
    當初為他效力的謀士,有不顧曹操挽留,誓要尋死的陳宮,以及早早歸降曹操的陳登父子;武將則有魏續、宋憲、侯成、張遼等降將,以及隨呂布一起被殺的高順。說到此處,我們不禁會產生一個疑惑,那就是曹操一向求賢若渴,連曾經背叛過他的陳宮,他都捨不得殺,為何沒有勸降高順,反而輕易將其處死了呢?
  • 此人智謀勝郭嘉,武勇賽張遼,卻不被重用,曹操:他著實令我害怕
    另外,你會發現,程昱不僅和郭嘉一樣善於窺探人性,像張遼一般神勇,同時還像賈詡一般善於隱忍。而且程昱甚至比長壽的賈詡、司馬懿還能活,一直到80歲才去世。與此同時,程昱或許可能是曹操謀士群體中,唯一一個純粹的人渣。對百姓來說,程昱乃是真正意義上的惡魔,其邪惡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 曹操殺張遼時,關羽跪地求情,為啥孫權殺關羽時,張遼卻不求情?原因很簡單
    白門樓上,呂布被徹底擊敗,押解在一旁,而勝利的一方則是曹操。當時劉備已經投靠了曹操,所以自然而然關羽也是屬於勝利陣營的。呂布苦苦求饒,曹操都不願意放了他,這一幕在張遼看來,缺少了太多血勇。於是他大罵道:「呂布匹夫!
  • 關羽為何在華容道放過曹操?原來他根本捉不住曹操,不信你來看看
    本來神仙似的諸葛亮已算定了曹操會從華容道逃走,可他偏偏派關羽去阻擊曹操老闆,甚至還說出了「夜觀天文曹操不會死,而故意讓關二爺放走曹操」的大實話。 拋開原著中的神話部分不談,我們單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來仔細分析一下——如果關羽不放曹操,能不能捉住他? 赤壁一戰後,諸葛亮擺下了3道埋伏等待曹操。
  • 張遼是不是逍遙津之戰的最高指揮官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張遼是不是逍遙津之戰的最高指揮孫權乘曹操西徵張魯之機,親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卻不想遇到張遼,被殺了一個人仰馬翻,終其一生都對張遼心存忌憚。
  • 張飛這一聲暴喝,嚇得曹操落荒而逃,張遼、許褚等怎麼就服軟了?
    說到這裡問題也來了,張飛的確是三國中少有的猛將,說「嚇死」一個孱弱不堪的夏侯傑還可以理解,可是曹操手下也並非無人。諸如張遼、許褚、張郃、徐晃等人皆為當世名將,尤其是「許褚」在以後還曾兩次與張飛正面交鋒,如果說這些人都對張飛服軟了,未免有些說不過去了;可為什麼張飛就是一句「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就把曹軍萬人之兵給嚇退了呢?
  • 曹操一紙飛函大破吳軍,曹操可真是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
    曹操自從兵敗赤壁,引兵北歸後,就一直非常重視合肥這一軍事重鎮的防守,他特地命令張遼、李典、樂進三員大將領精兵7千駐守合肥,可見曹操對合肥的看重。曹操重視合肥,不僅因為合肥是一處戰略要地,還因為它處在曹操所轄土地的最東面。合肥一旦失守,東吳大軍便可長驅直入,威逼許昌。更重要的原因是,曹操料到孫權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吞下合肥。
  • 劉表手下一謀士,身在漢營心在曹,曹操:得到他比得到荊州還高興
    一旦他們得遇知己,便會散發出自己耀眼的光芒。古代的王侯將相,為了發掘或拉攏人才,也是煞費苦心。如三國梟雄曹操,當年為了拉攏關羽,不僅放下面子與關羽相交,而且又送寶馬,又送美女。當然,曹操看中的人才也不只關羽一人,劉表手下謀士蒯越便是其中之一。
  • 關羽在華容道攔住曹操,為何最終放了他?原來不放的代價太大
    曹操敗逃到華容道時已經沒有半點力氣,而關羽帶領的500刀斧手卻精神抖擻,只要關羽下令,3分鐘之內絕對能夠斬下曹操首級。但關羽卻捨棄了這個天大的功勞,放曹操回到北方。《三國演義》給出的說法是關羽報答曹操當初不殺之恩,但實際上這是諸葛亮授命的行動,畢竟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活著的曹操比死了的曹操更重要。
  • 遙領與實封:論張遼的魯國相
    考慮到上述郡國彼時處在曹操的控制下,張遼的魯國相到底是「實封」還是「遙領」,便頗有探究的必要。結合諸書材料,大抵可以推斷,張遼的魯相是實封。或者說,魯國的部分郡縣,確實曾處在張遼(呂布)的控制之下。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嘆曰:「(曹)公,君父也;(關)羽,兄弟耳。」--《傅子》
  • 曹操有多可怕?他一位手下,每次都懷揣毒藥去見他,以便隨時自盡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和孫權這三位雄主中,曹操可謂是最可怕的一位。據《三國志》載,曹操對手下人管束的非常嚴,只要犯錯,甚至說了幾句不該說的話,讓曹老大不爽了,就立刻實施「杖刑」,就是揍屁股板子,如下圖這樣。都有誰被揍過?史書上沒寫。
  • 三國中大師級出事人才蔣幹絕非小丑,張遼和徐晃說關羽不可能比
    既然為了公事而來,與關羽勢不兩立,完全沒有必要扯過去的那些陳芝麻 爛穀子的事;如果真是為了私情,就應該和關羽假打一下,可他又沒有那個 膽量。徐晃把公事、私事分得挺清楚,在關羽這邊不但落不下好,曹操也不見得 就信任他。翻一翻史書,兩邊不落好的不僅是徐晃一個人。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下)張遼威震逍遙津
    如果遲緩,諸葛亮善於治國而為相,關羽、張飛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地百姓安定後,據守關隘,就打不下來了。」曹操說:「士卒遠徵勞苦,應該體恤安撫。」於是按兵不動。現在很多人都會討論,曹操的選擇到底對不對?如果曹操聽了司馬懿的意見,繼續進攻蜀地,會是什麼結果?
  • 日本人狂熱的尊崇曹操
    也有日本的三國研究者,認為曹操對東亞文化有著卓越的貢獻。這不僅僅在於他曾經評註孫子兵法,同時,也在於如果沒有曹操,就不會有《魏書》,沒有《魏書》,也就不會有《倭人傳》,日本邪馬臺王國時代的歷史也就無從入手研究了。
  • 反覆無常的叛將:論張遼的早期形象
    在丁原與呂布之間,張遼的立場,恐怕會更加傾向「州裡人」呂布。--《魏書 張遼傳》因此,呂布被董卓故將(李郭張樊)擊敗後,張遼因為立場原因(參與謀殺董卓),無法再「以兵屬」李傕,只好跟隨呂布出逃,流浪關東。不難想像,如果張遼未曾參與誅殺董卓的陰謀,那呂布失敗時,張遼很可能再次改換門庭,成為關中諸將的爪牙。
  • 不服關羽,嚇退曹操,智力出眾,諸葛亮也讀不懂他
    相應的,其他相關職位也是一樣的,最主要的還是以能力和結果為導向。 今天侃哥來說一說,三國第一鬥將,此人不服關羽, 嚇退曹操,不管是智力還是帶兵的本事,都非常出眾,深得老闆的認可。不但如此,在他死後700多年後,他被民間封為神祇,享受世人香火供奉。這或許就是對他當年功績的認可!
  • 三國殺:當神張遼遇上神關羽他們之間對比如何
    前不久終於上線了魏國的新神將"張遼",作為魏國唯一地神武將(其它二位並非以武力著稱)便有玩家極有興趣地對比張遼與關羽,那麼光看史實,關於與張遼又是誰更勝一籌呢?之所以會有很多人喜歡用張遼對比關羽是因為,他們有很多地相似點:都是山西人,他們還是老鄉;戰場上勇冠三軍,都喜歡衝鋒在前直搗敵軍中樞;同時,也都與身邊同僚不和睦(關羽不喜歡世族大夫,張遼與同事李典不和);他們自己也是好友。不過,張遼有一個人事上的遺憾點:他跟過很多主子:有丁原,董卓,呂布,最後是曹操。而且,他每一個主子都殺了他上一個主子.....
  • 張郃:三國武力計算器,一生都在追趕張遼的路上
    五子之中有一人較為特殊,被稱為「三國名將的武力計算器」,前期誰也打不過,後期照樣誰也打不過,他就是張郃。張遼在曹操攻下下邳之後主動歸降,比張郃早,但要比其他三人都晚,在官渡之戰、河北平定之戰、白狼山之戰都立下戰功,還斬殺了烏丸首領蹋頓,安定由此北境。張郃投降之時袁紹敗局已定,曹操稱張郃投誠「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像韓信歸漢一樣,對其才能十分欣賞。官渡之後,曹營帳下所有參戰武將都加官進爵,曹操大方地給了張郃偏將軍的頭銜。
  • 三國裡最可惜的將軍,趙雲徐晃張遼都不是他的對手,卻敗給關羽
    《三國演義》,這部中國人都很熟悉的小說,一說到這部名著,小編和很多人一樣都會想起武功很厲害也很帥氣的趙雲關羽等。的確,不管是在小說還是歷史裡,趙雲都是一為讓人不敢小覷的將領。但是還有一個不怎麼為人知的人物,趙子龍和他打了六十個回合,趙雲也取不了他的人頭,和他只能打平局,他在小說裡中出現的次數不多,時間也很短,但是卻能和趙子龍打平手,徐晃也打不過他,他還差點取了張遼的首級,他就是文丑。文丑在袁紹手下做事,跟著袁紹打了很多場戰役,也很被人看重。
  • 鎮魂街:十殿閻羅真正的樣貌出現,張遼守護靈形態到來
    另外張遼的守護靈形態到來,曹焱兵的樣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真正的曹魔王降臨,戰局將會徹底改變。曹焱兵通過了曹操的考驗,龍核就交到了曹焱兵的手上。龍核其實才是十殿閻羅的本質,也是一個容器。以前的曹焱兵雖然能發揮出十殿閻羅的作用,但遠遠達不到真正的威力。龍核裡面的火焰是千年不滅的武魂,不過想要使用龍核,就得承受住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