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中,忠義之人首推關羽,關公忠義千秋,被後人敬仰。但在後漢三國這段風雲史中,也有很多忠臣良將不下關公,如呂布手下的大將高順,就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呂布無謀,坑害全軍。最後在下邳兵敗,被曹操擒獲,除了張遼大罵曹操後投降,呂布、陳宮、高順等人都被殺害。
高順作為呂布手下數一數二的大將,為呂布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樣的人才,曹操肯定是看到眼裡,記在心裡。可惜在曹操問高順「汝有何言」的時候,高順卻不屑與曹操對話,慷慨赴死。一代將星隕落確實令人痛心。
張遼大罵曹操都能活命,為何曹操狠心殺了高順呢?如果高順像張遼一樣痛罵曹賊,曹操會放了他嗎?
張遼如何大罵曹操的呢?原著中寫道:操指遼曰:「這人好生面善。」遼曰:「濮陽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卻?」操笑曰:「你原來也記得!」遼曰:「只是可惜!」操曰:「可惜甚的?」遼曰:「可惜當日火不大,不曾燒死你這國賊!」操大怒曰:「敗將安敢辱吾!」拔劍在手,親自來殺張遼。遼全無懼色,引頸待殺。
當時天下大亂,曹操、袁紹、呂布以及劉備都在爭雄天下。袁紹一統中國北方四州,實力最大,與曹操大戰勢在必得。而呂布雖然不及袁曹,屬於二流軍閥。但在曹操看來,呂布才是心腹大患,必須先擊敗呂布才能與袁紹對敵。於是採取郭嘉的建議,聯合劉備一起攻打呂布。
呂布作為天下第一猛將,坐擁徐州之地,手下也是猛將如雲的。如張遼就曾被關羽張飛等稱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而要數呂布手下最厲害的將軍,不是張遼而是高順。高順與陳宮為呂布的左右手,是呂布手下最能幹的將軍。
高順跟隨呂布徵戰四方,直屬部下七百餘人,號稱千人,鎧甲兵器都精練齊整,嚴守軍紀軍備嚴整且作戰時相當勇猛,高順每次率領著部隊攻擊敵方陣營,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高順率領之部隊有為「陷陣營」之美譽。在曹操聯合劉備攻打呂布的時候,高順就曾接連擊敗劉備、關羽等人。關羽為何人,中國的武聖,高順能擊敗關羽,攻城拔寨無堅不摧確實厲害。曹操命大將夏侯惇領兵先行攻打呂布,救援劉備。高順率軍抵擋,高順武藝可能沒有夏侯惇強悍,大戰四十回合後不敵而退,但夏侯惇有勇無謀率軍追趕,被高順的副將曹性偷襲,射中一眼大敗而回。可見高順有勇有謀,能審時度勢克敵制勝。
面對這樣一員虎將,曹操為何還要痛下殺手呢?原因很簡單,高順太忠心了,忠心到都不願意搭理曹操,其實曹操正在猶豫,哪怕你罵我呢,張嘴就好,可惜高順一言不發。高順曾多次向呂布進言,指出呂布的錯誤,可惜呂布腦子不夠用,智商捉急,並沒有聽取高順的意見。但高順卻始終忠心呂布,一心護主。這樣忠義的大將,面對死敵曹操一言不發。就好比冀州城下的審配,金雁橋邊的張任,與被關羽抓獲的龐德,都是忠於故主,絕不屈膝投降。
好多朋友都說,高順曾數次擊敗曹軍,除了讓夏侯惇成了殘疾人外,與其他大將都有過節,基本上在曹營中的仇恨值爆滿,幾乎好多人都認為高順比呂布更可恨。如果高順降曹,曹操要把其他人置於何地!其實不然,曹操作為當時天下第一奸雄,雖然狡詐多疑,但心胸還是比較寬廣的,而且愛才如命。連殺害自己兒子的張繡都可以接受,猛將高順就不能包容嗎?
如果像張遼一樣,對曹操抱怨感嘆時不我待,沒有趁機殺了曹操。那曹操會屈身勸降高順嗎?答案是曹操肯定會費盡心思勸降,只要你張嘴我曹操就奉陪。要不然曹操為何還要問:「你有什麼要說的?」直接殺了不就行了。
綜上,高順在被曹操抓住後,就已經抱了必死的決心,所以無論搭不搭理曹操,高順都不會投降!忠臣擇主而事,你願意收降我,我不一定要歸順你!
以上資料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