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何在華容道放過曹操?原來他根本捉不住曹操,不信你來看看

2020-12-17 騰訊網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一次重要戰役。也正因為孫劉聯軍打敗了強大的曹軍,這才為後來的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礎。

在《三國演義》的描寫中,羅貫中老師特地給赤壁大戰增添了不少的劇情,比如:龐統獻連環計,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曹操從華容道逃跑等。

其實,華容道這一段劇情最為狗血。本來神仙似的諸葛亮已算定了曹操會從華容道逃走,可他偏偏派關羽去阻擊曹操老闆,甚至還說出了「夜觀天文曹操不會死,而故意讓關二爺放走曹操」的大實話。

拋開原著中的神話部分不談,我們單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來仔細分析一下——如果關羽不放曹操,能不能捉住他?

赤壁一戰後,諸葛亮擺下了3道埋伏等待曹操。其中,趙雲與張飛分別先後截殺了曹軍一次。曹軍經過趙、張的衝擊以後,活著逃到華容道的人只有300名騎兵,同時還有程昱、荀彧等一班謀士以及張遼、徐晃、許褚等猛將。

就在曹操一干人等逃到了這的時候,關羽領著500校刀手殺了出來,而且二爺還表示出了要活捉曹操的意思。

這裡可以先對比一下雙方的實力。關羽前來阻擊曹操帶的應該都是本部兵將,武將方面頂多有扛大刀的周倉,義子關平,福將廖化等人,再就是500名校刀手而已。

而曹操那邊至少有張遼、徐晃、許褚3名猛將,同時擁有300名騎兵,還有那些位謀士。

如果雙方在公平情況下死拼的話,關羽、周倉、關平、廖化4人對陣曹操、張遼、徐晃、許褚4人則明顯處於下風,但現在的曹兵曹將處於殘血狀態,因此關羽一方稍微佔點上風。

冷兵器時代,1名騎兵打2個以上的步兵綽綽有餘,但考慮到曹兵馬力已乏因而戰鬥力有些打折扣,所以300名曹軍騎兵與500名校刀手真打起來可能會勢均力敵。

然而,有句話叫「哀兵必勝」。也就是說,曹軍為了活命可能全部死磕對手。記得科學家曾經做過類似實驗並證明:人在求生欲的驅使下會變得比平時頑強,力氣也會比平時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曹兵為了求生存可能會表現出「困獸猶鬥」的戰鬥力。

所以綜合來看,雙方真死拼起來,關羽未必佔很大的優勢。而曹操一方也不會那麼傻地和關羽去決一死戰,因為他們的目標只是為了找機會逃跑。

參照前面趙雲、張飛伏擊曹操的案例可以看出來這麼個規律:只要有人向曹操衝來,那麼許褚、張遼、徐晃這樣的大將就會馬上頂上去並纏住對方,而曹操老闆也會趁機開溜。

關羽若真的死磕曹操的話,許、張、徐3人肯定會第一時間衝上來纏住關羽等大將,而曹操也不會傻站著等別人捉他,他應該會騎著馬逃跑。

300騎兵頂住500校刀手的進攻,許褚、張遼、徐晃則可以拖住關羽等大將,那群謀士也可能會為了救曹操而加入掩護其逃跑的戰團之中。雖然謀士們沒啥戰鬥力,但充當拖延時間的角色還是可以的。

所以真的打起來的話,關羽也抓不住曹操。關二爺這人一生驕傲,要是他死磕曹軍竟然捉不到曹操的話,他也沒臉回去見劉備了。雖然諸葛亮不會懲罰讓曹操跑掉的關羽,但二爺自己也可能會因此覺得臉上無光。

在這種情況下,關羽假裝送個人情給曹操,既避免了戰爭的尷尬,而且也保住了完成不了任務的臉面:畢竟是咱二爺念舊情放過了曹操。

當然,關羽也知道違背軍令狀的會被處死,但他這人寧可要臉也不願要命,所以就有了放曹操的舉動。

在我看來,就算真打起來,關羽也捉不了曹操,他是為了面子才放走了對方。

相關焦點

  • 諸葛亮明知道曹操必走華容道,為何還讓關羽去?看看諸葛亮的用心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諸葛亮明知道曹操必走華容道,為何還讓關羽去?看看諸葛亮的用心。不過本文今天帶領大家探討的話題是:諸葛亮既然知道曹操必走華容道,為什麼還讓關羽去華容道伏擊呢?
  • 關羽在華容道攔住曹操,為何最終放了他?原來不放的代價太大
    曹操是三國時代的霸主,手下謀臣武將無數,本人的能力碾壓同時代的所有君主,劉備一輩子活在曹操的陰影中。像曹操這樣雄才大略的人,軍事指揮能力自然不用多提,一度打出了官渡之戰這種經典的戰役。曹操戰敗次數很少,南徵北戰一生僅經歷4次戰敗,而赤壁之戰的敗走華容道,就是他的生死劫。
  • 三國演義中關羽守華容道,為何不殺曹操,若殺了曹操天下局勢如何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可以說是神機妙算了,不僅算到了周瑜在赤壁之戰準備用火攻曹操,只欠一場東風,而且還算準了曹操雖然在這次赤壁大戰中失敗,但命不該絕,於是諸葛亮故意在赤壁之戰前的排兵布陣中不給關羽分配任務,然後又用激將計誘使關羽出守華容道,同時立下軍令狀要斬曹操。
  • 諸葛亮一向料事如神,為何華容道會放走曹操?其實他早就看破一切
    諸葛亮為何讓關羽守華容道,為何還會派關羽去埋伏這最後一道防線呢?首先,赤壁之戰已經使得曹操的實力大減,如果此時將曹操殺掉,北方就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而此時的劉備還沒有形成強大堅實的軍事力量。此時的孫權是兵精糧足,幾乎是無人敢與之抗衡。只有放走了曹操才能保持三分天下的局面。其次曹操雖然戰敗但是依然實力強盛。
  • 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是自己的私心?諸葛亮:不放代價太大!
    也正是他的忠肝義膽、知恩圖報的性格,使他深受曹操這個敵方陣營的君主的喜愛 ,就曾在有一段時間內,關羽帶著劉備的夫人奔逃,被曹操所收留,關羽也為曹操效力了一段時間。 關羽離開曹操
  • 華容道義釋曹操,全小義,忘大義,這個鍋不該關羽背?
    當曹操率領著幾百個殘兵敗將行至華容道時,一聲炮響,五百校刀手一字長蛇擺開,將谷口查死,為首將軍正是關羽,手提青龍刀,身跨赤兔馬,截住去路。當時曹操腿一軟,差點跌下馬來。
  •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細品諸葛亮命關羽駐守華容道,曹操逃走一事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孫劉聯合大破曹操,其中有一段十分精彩,也十分耐人尋味,就是著名的關羽私自放走曹操。有人研究說,這是諸葛亮在當時運用了現代西方的「雙贏理論」。研究說,諸葛亮在派將時,特意不派關羽,最後關羽請戰才讓他去把守華容道。
  • 華容道為什麼放曹操?西安事變為什麼放蔣介石?背後你不知的利益計算!
    也就是說,曹操戰船被燒後,率軍從華容道步行而歸。華容道上一片泥濘,根本無法通行,加之那天又颳大風,行走更加艱難。於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墊路,大軍才得以通過,而羸兵被人馬踐踏,深陷泥中,死亡無數。眼看大軍就要全部通過華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諸將本已狼狽不堪,見曹操大笑,十分不解,問曹操為何發笑。
  • 對兒媳都下手的曹操,為何不敢動貂蟬一下?根本不是因為關羽
    今天不講《三國演義》的奇聞異事,也不講裡面的英雄豪傑,經過慎重的研究,決定說一下曹操在把呂布處決後,作為三國第一婦女殺手的曹操為什麼不敢霸佔貂蟬?曹操到底害怕什麼?到底貂蟬給了關羽沒有?
  • 武聖關雲長在華容道放走曹操,表現了關雲長的小義,還是大義呢?
    誰知赤壁之戰,孫劉聯盟的一把大火,把曹操大軍燒的十死八九,大敗而逃。當曹操率領著數百個殘兵敗將,狼狽的逃到華容道的時候,大將關雲長橫刀立馬,率領著五百多名將士擋住了去路。嚇的曹操眾人都下了馬,跪拜於地,懇求關羽念昔日之恩情放了他們。
  • 關羽當年放了曹操,除了因為當年的恩惠,背後還有更大的利益算計
    華容道典故那麼問題來了,關羽當年為什麼會如此輕易將曹操放走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整個「華容道」事件背後暗藏的利益算計。雖說曹操當時確實是在華容道中被關羽所擒,但是整個北方的大片地區依舊是由曹魏集團所掌控。再加上曹操膝下子嗣眾多,而且其次子曹丕同樣具有著執掌一方權柄的能耐。所以,即便曹魏集團的現任領導人曹操死於華容道中,也不會對曹魏集團的根基有任何損傷。
  • 《三國演義》若關羽在華容道真把曹老闆給砍了會怎麼樣
    《三國演義》中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至今是一段美談。那我們今日來yy一下,如果關羽在華容道不講武德,把曹老闆一刀給砍了,三國的天下接下來的格局會發生什麼情況。如果關羽一刀把曹老闆給咔嚓了,那東吳一定是最先行動的。
  • 華容道「放虎歸山」,諸葛亮為何要故意這樣安排?龐統點明用意
    諸葛亮很懂曹操的心理,推斷他最有可能會從華容道逃走,所以安排了關羽在此守株待兔。對於這一項決策,充分顯示了諸葛亮的過人之處。為什麼這麼說,首先要確定路線和地點就很難,然後就是指定用誰也要有講究。事件的結果眾所周知,關羽放走了曹操。表面上看這是一項失敗的任務,其實不然。華容道「放虎歸山」果真不明智?諸葛亮那麼了解關羽,為何還要故意這樣安排呢?原因有二,後來都被龐統點明其用意。
  • 曹操為何留不住關羽?不只是忠義,你看劉備給關羽開多少工資!
    公元199年,劉備從許昌脫身,賺了曹操五萬兵馬,殺徐州刺史,佔據徐州反曹。曹操很生氣,先派了劉岱去打劉備,劉備曾囂張對劉岱說:「使汝百人來,其無如我何;曹公自來,未可知耳!」《三國志·關羽傳》:「建安五年,曹公東徵,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曹操愛才,沒有殺關羽,反而對關羽有頗多賞賜,令很多人眼紅嫉妒。
  • 良禽擇木而息,關羽已經投靠曹操,為何又走,我們都被演義騙了?
    良禽擇木而息,關羽已經投靠曹操,為何又走,我們都被演義騙了?說到關羽,就不得不提曹操,因為三國演義這部名著的原因,關羽和曹操的故事,現代人也是大為熟知的。大概意思就是曹操攻打徐州,最終劉備戰敗,帶著張飛逃走了,然後關羽一看,劉備張飛逃走了。我不能逃走啊,還有劉備的妻子需要他照顧呢?
  • 曹操的身邊,早已形成人才「滾雪球效應」,但他為何放棄了關羽?
    在曹操看來,只要人才有治國用兵之術,即使不仁、不孝也要通通收下,所以人們會有這樣的印象:劉備的謀士最精,孫權的謀士最拙,曹操的謀士最多。曹操陣營裡的許多人才都是由敵營投效過來的。曹操的主要謀士郭嘉、荀彧來自於袁紹的帳下,而荀彧來投更造成人才的「滾雪球效應」。
  • 貂蟬被曹操送給關羽後,為何次日就自盡了?你看關羽對貂蟬做了什麼,難怪會自殺
    為什麼曹操把貂蟬送給關羽之後,只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她便自盡了,其中有什麼原因呢?且聽我慢慢道來。劉備投曹,只為呂布話說徐州被呂布佔領之後,劉備已無棲身之地,無奈之下投奔曹操。投曹後劉備忽悠其攻打呂布,呂布不敵被曹操抓獲。呂布天下第一猛將也,當然也是天下第一反骨王,被曹操抓住後,他痛哭流涕表降曹之心。曹操大喜,眼看就要放了呂布,劉備說了句「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明知關羽重義氣,為何還最終讓他守華容道?
    只要是三國迷,必然對華容道這一節念念不忘,殺曹操的大好機會,就被如此浪費了。如果把關羽和張飛對調一下,曹操必死無疑,哪有後面這些事情。其實,這是諸葛亮刻意為之。如果發生了第二種情況,拿曹丕緩過勁來,也照樣拿劉備出氣,誰讓你殺了曹操呢?所以,無論發生哪種情況,都是有利於孫權,不利於劉備。諸葛亮自然不會作出這種昏招。因此,對劉備來說,曹操活著回去是最好的結果。
  • 關羽大意失荊州,曹操都知道放行,為何孫權一定要置關羽於死地
    熟知三國這段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關羽死後,劉備氣急敗壞,匆忙稱帝後就率領舉國大軍討伐東吳。曹操在命徐晃進軍的時候,讓徐晃迎面擊潰荊州軍便可,並不讓追殺關羽。其目的也是想守住襄樊便好,讓關羽死於江東之手既可以使孫劉聯盟破產,自己坐收漁翁之利。雖然曹操沒有等到那個時刻,但曹丕卻等到了,坐觀孫權與劉備的成敗。
  • 為了這兩個字,關羽寧願被殺頭也要放走曹操,究竟為何
    不過劉備的幾個兄弟確實不一樣,他們的交情不管是在東漢時期還是現在都實在可貴,也難怪後人用他們來形容兄弟友誼之情。其實大家都知道劉備之所以能夠與曹操孫權他們共享天下,他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可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他們從不眼紅劉備的地位,一心一意為劉備這位大哥效力,從不走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