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是自己的私心?諸葛亮:不放代價太大!

2020-12-17 騰訊網

關羽,作為三國時期的武聖,五虎上將之首,其忠肝義膽,知恩圖報的精神可謂深入人心,在三國眾多武將之中,可謂是一顆璀璨的明星了。

也正是他的忠肝義膽、知恩圖報的性格,使他深受曹操這個敵方陣營的君主的喜愛

,就曾在有一段時間內,關羽帶著劉備的夫人奔逃,被曹操所收留,關羽也為曹操效力了一段時間。

關羽離開曹操

再到後來,關羽逐漸發覺自己與曹操所想追求的東西不一樣,且自己兄弟還是都在蜀漢,自己在曹營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於是重新回到了蜀漢的陣營,

劉備前往東吳,與東吳結成了聯盟,一同對曹操發起了赤壁之戰,最後,以火攻,取得了大勝

,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本局面。

華容道釋曹操

就說這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帶著幾千精銳,逃跑,其中多次被諸葛亮所埋下的伏兵伏擊,但都得以險中求生,一直到最後,遇到了在華容道埋伏的關羽。

於是曹操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說關羽能夠放過自己,關羽又是個知恩圖報之人,最終也就放走了曹操

,違反了自己與諸葛亮立下的軍令狀。有些人在看到諸葛亮派關羽去華容道時,便猜到關羽會這樣做了,所以,甚至有陰謀論認為這是諸葛亮在設計陷害關羽。

放走曹操的原因

然而,更令人信服的說法是,諸葛亮就是有意想放走曹操。這在隆中對中都得以體現,

隆中對裡,諸葛亮為劉備設計的戰略是先三國鼎立,

自我發展以壯大,最後統一

。而如果此時就殺掉曹操,必然會讓辛苦建立的三國局面崩塌,蜀漢也將成為東吳唯一的敵人,那樣的話,蜀漢自身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不放曹操的後果

讓關羽把守華容道,不僅僅達到了放走曹操的目的,還不會讓東吳同盟起疑心,保護了蜀吳的聯盟,同時,還能夠為關羽掙得一個好名聲,也讓劉備仁德的名聲遠揚,實乃雙全之策

。只能說,華容道義釋曹操,幾乎就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這也是對於蜀漢來說,堪稱最為重要的一步棋之一

。相較之下,如若不放,給蜀漢所帶來的損失可以說是真的太大了。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

相關焦點

  • 諸葛亮明知道曹操必走華容道,為何還讓關羽去?看看諸葛亮的用心
    不過本文今天帶領大家探討的話題是:諸葛亮既然知道曹操必走華容道,為什麼還讓關羽去華容道伏擊呢?當時關羽在曹操那邊也是大受封賞,封金封銀,最終封了一個漢壽亭侯。 此次在華容道派遣關羽去,完全就是諸葛亮打的一手好牌。既能還了人情,還能幫助劉備更好地培植幫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細品諸葛亮命關羽駐守華容道,曹操逃走一事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孫劉聯合大破曹操,其中有一段十分精彩,也十分耐人尋味,就是著名的關羽私自放走曹操。有人研究說,這是諸葛亮在當時運用了現代西方的「雙贏理論」。研究說,諸葛亮在派將時,特意不派關羽,最後關羽請戰才讓他去把守華容道。
  • 關羽在華容道攔住曹操,為何最終放了他?原來不放的代價太大
    曹操敗逃到華容道時已經沒有半點力氣,而關羽帶領的500刀斧手卻精神抖擻,只要關羽下令,3分鐘之內絕對能夠斬下曹操首級。但關羽卻捨棄了這個天大的功勞,放曹操回到北方。《三國演義》給出的說法是關羽報答曹操當初不殺之恩,但實際上這是諸葛亮授命的行動,畢竟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活著的曹操比死了的曹操更重要。
  • 諸葛亮一向料事如神,為何華容道會放走曹操?其實他早就看破一切
    諸葛亮為何讓關羽守華容道,為何還會派關羽去埋伏這最後一道防線呢?首先,赤壁之戰已經使得曹操的實力大減,如果此時將曹操殺掉,北方就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而此時的劉備還沒有形成強大堅實的軍事力量。此時的孫權是兵精糧足,幾乎是無人敢與之抗衡。只有放走了曹操才能保持三分天下的局面。其次曹操雖然戰敗但是依然實力強盛。
  • 三國演義中關羽守華容道,為何不殺曹操,若殺了曹操天下局勢如何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可以說是神機妙算了,不僅算到了周瑜在赤壁之戰準備用火攻曹操,只欠一場東風,而且還算準了曹操雖然在這次赤壁大戰中失敗,但命不該絕,於是諸葛亮故意在赤壁之戰前的排兵布陣中不給關羽分配任務,然後又用激將計誘使關羽出守華容道,同時立下軍令狀要斬曹操。
  • 華容道義釋曹操,全小義,忘大義,這個鍋不該關羽背?
    這一嚇非同小可,因為他知道華容道的地形非常險要。兩側山峰突兀,當中只有幾百米寬的山路可以通過。 而曹操想殺開一條血路衝出去是不可能的。此時曹操的大謀士程昱說:「我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丞相舊日有恩於他,現在只有您親自過去求情,可脫此難。」
  • 武聖關雲長在華容道放走曹操,表現了關雲長的小義,還是大義呢?
    關羽沉默片刻,長嘆一聲,把手一揮,讓他們都走了。曹操名是漢相,實為漢賊。關羽為麼要放走曹賊呢?如果只為報答曹操當年的恩情而放,顯然是取小義而捨棄大義。這就不是真的義氣了,就不是義釋曹操,而成私放曹操了。
  • 關羽為何在華容道放過曹操?原來他根本捉不住曹操,不信你來看看
    在《三國演義》的描寫中,羅貫中老師特地給赤壁大戰增添了不少的劇情,比如:龐統獻連環計,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曹操從華容道逃跑等。 本來神仙似的諸葛亮已算定了曹操會從華容道逃走,可他偏偏派關羽去阻擊曹操老闆,甚至還說出了「夜觀天文曹操不會死,而故意讓關二爺放走曹操」的大實話。 拋開原著中的神話部分不談,我們單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來仔細分析一下——如果關羽不放曹操,能不能捉住他? 赤壁一戰後,諸葛亮擺下了3道埋伏等待曹操。
  • 華容道「放虎歸山」,諸葛亮為何要故意這樣安排?龐統點明用意
    諸葛亮很懂曹操的心理,推斷他最有可能會從華容道逃走,所以安排了關羽在此守株待兔。對於這一項決策,充分顯示了諸葛亮的過人之處。為什麼這麼說,首先要確定路線和地點就很難,然後就是指定用誰也要有講究。事件的結果眾所周知,關羽放走了曹操。表面上看這是一項失敗的任務,其實不然。華容道「放虎歸山」果真不明智?諸葛亮那麼了解關羽,為何還要故意這樣安排呢?原因有二,後來都被龐統點明其用意。
  • 關羽當年放了曹操,除了因為當年的恩惠,背後還有更大的利益算計
    那便是曹魏勢力在赤壁之戰中全線潰敗之後,一路遁逃至華容道被關羽私自放走的這一典故。關羽劇照相信很多朋友在第一次看到「華容道」這個典故的時候,心中一定覺得關羽就這麼輕易將曹操放走確實是十分可惜。畢竟,「放虎歸山」一直都是兵家的大忌。
  • 華容道為什麼放曹操?西安事變為什麼放蔣介石?背後你不知的利益計算!
    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兵敗後,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
  • 此人最瞧不起諸葛亮,連劉備曹操都怕他,卻被小人所害!
    在《三國演義》裡,我們都知道關羽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他一生斬殺名將無數,忠義無雙,被後世尊稱為武聖,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太過於驕傲,三國時期所有的大人物都不放在眼裡,包括曹操和孫權,就是自己陣營的軍事諸葛亮他也只是心服口服。
  • 《三國演義》若關羽在華容道真把曹老闆給砍了會怎麼樣
    《三國演義》中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至今是一段美談。那我們今日來yy一下,如果關羽在華容道不講武德,把曹老闆一刀給砍了,三國的天下接下來的格局會發生什麼情況。如果關羽一刀把曹老闆給咔嚓了,那東吳一定是最先行動的。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明知關羽重義氣,為何還最終讓他守華容道?
    只要是三國迷,必然對華容道這一節念念不忘,殺曹操的大好機會,就被如此浪費了。如果把關羽和張飛對調一下,曹操必死無疑,哪有後面這些事情。其實,這是諸葛亮刻意為之。一來,有曹操這個巨無霸,孫劉聯盟才能繼續保持下去;二來,赤壁之戰讓曹操的大部分注意力轉向了孫權,劉備可以緩一口氣。曹操是肯定要放回去的,但讓誰來放,諸葛亮確實動了一番心思。想來想去,只有關羽最合適。關羽的性格和經歷決定,這件事只能他來幹。
  • 《赤壁》演繹三國版「諾曼第登陸」 周瑜華容道放走曹操
    結尾處重點描繪的赤壁之戰,無疑是此片的最大亮點:火燒赤壁之時,大火在江面上迅速蔓延,兩方士兵在火光中廝殺,滿眼皆是屍體,油桶大爆炸、空中投火石等場面均令人觸目驚心。一場戰爭打下來,不分晝夜,從雙方戰術謀略的對比到將領的英勇犧牲,從場面到細節,均頗為完美呈現,令人震撼。
  • 諸葛亮號稱三國三絕中的智絕,卻接連犯下3個大錯,天下由此難平
    首先是放曹操。當年曹操帶著「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豪情壯志率領水陸兩軍八十萬起兵伐吳。孫劉兩家聯手抗曹,終於在赤壁借東風,燒曹軍,大破曹操。倉惶之中,曹操率領一百多人連同張遼從華容道逃跑,結果遇上了早已在此埋伏的關羽。曹操只能以昔日情誼央求關羽,最終關羽不顧軍令如山放走了曹操。
  • 老趙文/鼎華圖《三國華容道困局二:曹賊輕解雲長道德奧數難題》
    雲長在內心的道德退卻以後呢,仍然想對主公啊,有所交代,因為忠義兩字啊,是社會之中的不可變通的鐵則,放走曹操,是以關羽他自己的人頭的代價,博得了一個義字,在義氣上得了分,但是這個義呢,雖然在中國社會當中十分吃得開,但是呢,它也有大義和小義之分,義之外呢,還有一個大大的忠字。
  • 武聖關羽一生是非分明,但卻在這兩件事上亂了陣腳,鑄成大錯
    關羽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花了很多筆墨去描寫的人物之一,他不僅僅是武藝高強,他還是忠心耿耿,義薄雲天。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是非分明,一心一意地為劉備打拼事業,也沒有耗費精力去追求官名地位,但是他卻在兩件事情上亂了陣腳,鑄成了大錯。
  • 中國古代民間益智數學遊戲——華容道
    華容道是古老的中國民間益智遊戲:早在18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曹操在赤壁大戰中大敗而逃,一路被張飛、趙雲等人追殺,曹操最終逃至華容道,諸葛亮知道曹操會向華容道逃走,因此特地派關羽在此埋伏捉拿曹操,果然如諸葛亮所算,曹操逃至華容道,因關羽念及舊情,曹操之前有恩於關羽,最終放了曹操。
  • 三國裡精彩的華容道、空城記背後從長遠來看是誰獲益更多?
    三國裡精彩的故事很多,仔細研讀赤壁之戰後讓曹操死裡逃生的華容道,以及失街亭後使諸葛亮九死一生的空城計,我們首先會佩服關羽的義和諸葛亮的智。但再仔細想想,在這兩個故事裡,生存下來的真的是贏家嗎?長遠來看究竟是誰獲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