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是最經典的戰鬥場景之一。此戰呂布先是和張飛大戰五十多合不分勝負,接著又和關羽、張飛大戰三十合不敗,最後直到劉備也上場,呂布才敗在劉關張三人聯手之下。
後來呂布和曹操爭奪袞州時,他手下有張遼、臧霸、高順、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薛蘭、李封等將。有些人會奇怪,為什麼劉備、關羽、張飛圍攻呂布時他們不上來幫忙。下面我們就首先看一下他們是否有機會幫忙。
演義中並沒有交代張遼、臧霸、高順等人是什麼時候跟著呂布的。在《三國志》中提到張遼原本是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後來奉命入京,歸屬大將軍何進指揮。在何進死後,張遼和何進的其他部屬都被董卓收編,從此成為董卓的部將。董卓死後,張遼才歸附呂布。
而臧霸則一直在徐州,黃巾軍起義時,他跟著陶謙和黃巾軍作戰,屢建戰功,被封為騎都尉。後來和孫觀、吳敦、尹禮等聚眾佔據了開陽,理論上還是陶謙的部下。實際上直到呂布趁劉備和袁術交戰時偷襲奪取了徐州以後,臧霸才改為依附呂布。這一點和《三國演義》其實有所出入。
至於其他人《三國志》一樣沒有提及。所以可以確認的是,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張遼在董卓軍中。但是不是呂布的部將。臧霸應該不在,而其他人未知。
但是虎牢關之戰時,董卓的兵馬並非都在這裡。在關東聯軍殺來以後,董卓先命華雄率馬步軍五萬,和李肅、胡軫、趙岑等人增援汜水關。華雄死後,董卓又命李傕、郭汜引兵五萬去把守汜水關,自己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率十五萬大軍守虎牢關。
再加上留守長安的部隊,董卓軍至少分成三個部分。這樣張遼等人即使是在董卓軍中,也未必在虎牢關。而在虎牢關這邊,董卓又命呂布率三萬軍在關前下營,自己率大軍留守關中。呂布挑戰諸侯時,又只帶了三千鐵騎出戰。
所以三英戰呂布時,張遼等人可能不在虎牢關,或者是留守關前大營,並未出戰,自然沒法幫助呂布。而且他們即使在,也很難改變結果。
在呂布手下眾將中,張遼後來和夏侯惇、太史慈、張郃、凌統等名將戰平過,臧霸則戰平過樂進,都可以算一流水平。高順略遜一籌,不過也能和夏侯惇打上四五十合。其他幾人水平較差,像李封被許褚兩合斬殺,曹性被夏侯惇一槍殺死,郝萌被張飛一合生擒,宋憲、魏續被顏良秒殺等等,明顯都屬於雜魚水平,估計未必打得過劉備。
按照呂布、關羽、張飛的武藝水平來說,想對這場較量產生一定的影響,估計也只有張遼、臧霸、高順這三人有能力了,其他那些雜魚沒戲。而張遼、臧霸、高順三人中,臧霸此時還在徐州,也就只有張遼、高順兩人了。
然而聯軍這邊雖然只有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孫融、張楊、陶謙、公孫瓚、曹操這幾路諸侯在,能和呂布打的人不多,但是能和張遼、高順他們兩個人交手的可不少。像曹操手下就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等名將,公孫瓚的武藝也非常不錯,都可以一戰。
所以即使張遼、高順上來幫忙,聯軍這邊也完全可以再出幾個人攔住,呂布還是得一個人對付劉關張三人。所以這最終的結果不會改變。呂布想翻盤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