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百家號貞貞講解獨家原創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呂布在三國演義裡面受到了很多人的鄙視,張飛罵呂布最是不堪入目,幾乎所有的人都對呂布抱著仇視的態度,只因為他是先投身并州的丁原,然後殺了自己的義父作為進身之階,投降董卓之後,再認董卓為父。
曾經有人問為什麼呂布被稱為三個姓氏的家奴,張飛說呂布,呂是他的第一個姓,然後投丁原認了一個父親,之後又認了一個董卓,這就是原因。呂布是三國第一武將,威名赫赫,在三國幾乎是公認的,大部分的武將和呂布交手都會落的敗亡下場。
武安國是孔融的武將,在和呂布單挑雖然輸了,但武安國卻安全的從呂布手裡撤退,這件事後武安國在別人面前吹噓了很久,可見呂布的威名有多大。三國演義中把呂布描寫的簡直是不堪入目,呂布為了一點點的錢財就可以把自己信任的人處理掉。呂布在虎牢關和劉備三兄弟大戰幾十回合,雖落敗但他卻輕鬆撤退,由此可見三國第一猛將的名頭並非浪得虛名。
劉備三兄弟還借著此次交戰獲得了不小的名聲,劉備三人和呂布一個人打,還讓呂布安穩的逃跑了,說出去不丟人就算不錯了,竟然還獲得如此之高的聲望,這是在變相抬高呂布的身價,還是在貶低群雄將領的戰鬥力?
在董卓剛進京城的時候看丁原不順眼,董卓兵馬雖多,可礙於呂布在,董卓不敢明目張胆的作亂。只是因為一個將領就不敢把自己的二十多萬開進洛陽,這可能又是一個大玩笑吧,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呂布在丁原的手下並不只是個主簿,呂布還掌握著大量的兵馬,使董卓不敢亂來。之後為何棄丁原和董卓合作,呂布和董卓的政治理念比較相符。
呂布背主這事更不能說了,他真的在背主麼?他是天子的朝臣,在三國演義中丁原是呂布殺的,可歷史上的呂布可沒有殺丁原,甚至董卓都不是他動手殺的,就算是他殺的,不過是為了漢室而殺掉兩個權臣這有什麼錯,歷史上的呂布並沒有認董卓做義父,只是暫時性的和董卓合作。要不然在虎牢關第一個出現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華雄了。
縱觀呂布的所作所為,根本沒有一點可以詬病的地方,而劉備才是真正的三番四次的背主寡恩,他先投陶謙,奪了人家的基業,被呂布又攻了下來,之後投降呂布,再和呂布翻臉,被呂布趕出了徐州,又被曹操收留,曹操可是對劉備下了非常大的心思,曹操的手下不是勸曹操殺掉劉備,就是要軟禁劉備,但曹操決定要靠自己的誠心來讓劉備心悅誠服的為自己辦事,任何大事小情都對劉備不隱瞞,甚至對天子的態度還讓劉備知道,可謂是用心之誠了,但是劉備怎麼做的呢。
他趁著自己在和獻帝獨處的時間,慫恿天子寫下血詔,說大漢被曹操這個奸臣所挾持。並且趁著曹操在和自己最大的敵人袁紹在對壘的時候,帶兵反叛佔領下邳,甚至連自己的全家人都不管不顧,可見劉備此人的陰險狡詐,曹操傷透了心,但是關羽這時候看不過去了,決定暫時投靠曹操,幫曹操做事,這樣才讓劉備的一家老小免於被殺的局面。
劉備在下邳沒有幾天就迅速的落敗,又跑到了袁紹的地盤,在跟著曹操的時候他就說了一堆袁紹的壞話,跟著袁紹,當然把自己的血詔讓袁紹看了,陳琳才寫出了那一篇最經典罵曹操的話,你以為劉備投了袁紹就安穩了,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劉備跟了袁紹沒幾天,就看出了袁紹此人的缺點,隨後在官渡之戰袁紹剛有點劣勢的時候就帶著袁紹給他的兵馬逃走了。
最後袁紹敗了,劉備佔有主要責任。之後劉備前往荊州投靠劉表,劉表念在同是漢室宗親的名聲上不得不收留他,劉備在劉表的地盤明目張胆的發展自己的力量,名為防禦曹操,但是劉備在曹操到來的時候就控制了荊州四郡,劉備用了五六年的時間慢慢的侵蝕荊州的實力,這時候的劉備才開始了自己當家作主。
因此,歷史上呂布和劉備沒得比,呂布其實在漢末威名赫赫,劉備才是那個無恥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