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貞講解:歷史上呂布和劉備誰才是真的無恥小人?

2020-12-23 貞貞講解

本文為百家號貞貞講解獨家原創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呂布在三國演義裡面受到了很多人的鄙視,張飛罵呂布最是不堪入目,幾乎所有的人都對呂布抱著仇視的態度,只因為他是先投身并州的丁原,然後殺了自己的義父作為進身之階,投降董卓之後,再認董卓為父。

曾經有人問為什麼呂布被稱為三個姓氏的家奴,張飛說呂布,呂是他的第一個姓,然後投丁原認了一個父親,之後又認了一個董卓,這就是原因。呂布是三國第一武將,威名赫赫,在三國幾乎是公認的,大部分的武將和呂布交手都會落的敗亡下場。

武安國是孔融的武將,在和呂布單挑雖然輸了,但武安國卻安全的從呂布手裡撤退,這件事後武安國在別人面前吹噓了很久,可見呂布的威名有多大。三國演義中把呂布描寫的簡直是不堪入目,呂布為了一點點的錢財就可以把自己信任的人處理掉。呂布在虎牢關和劉備三兄弟大戰幾十回合,雖落敗但他卻輕鬆撤退,由此可見三國第一猛將的名頭並非浪得虛名。

劉備三兄弟還借著此次交戰獲得了不小的名聲,劉備三人和呂布一個人打,還讓呂布安穩的逃跑了,說出去不丟人就算不錯了,竟然還獲得如此之高的聲望,這是在變相抬高呂布的身價,還是在貶低群雄將領的戰鬥力?

在董卓剛進京城的時候看丁原不順眼,董卓兵馬雖多,可礙於呂布在,董卓不敢明目張胆的作亂。只是因為一個將領就不敢把自己的二十多萬開進洛陽,這可能又是一個大玩笑吧,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呂布在丁原的手下並不只是個主簿,呂布還掌握著大量的兵馬,使董卓不敢亂來。之後為何棄丁原和董卓合作,呂布和董卓的政治理念比較相符。

呂布背主這事更不能說了,他真的在背主麼?他是天子的朝臣,在三國演義中丁原是呂布殺的,可歷史上的呂布可沒有殺丁原,甚至董卓都不是他動手殺的,就算是他殺的,不過是為了漢室而殺掉兩個權臣這有什麼錯,歷史上的呂布並沒有認董卓做義父,只是暫時性的和董卓合作。要不然在虎牢關第一個出現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華雄了。

縱觀呂布的所作所為,根本沒有一點可以詬病的地方,而劉備才是真正的三番四次的背主寡恩,他先投陶謙,奪了人家的基業,被呂布又攻了下來,之後投降呂布,再和呂布翻臉,被呂布趕出了徐州,又被曹操收留,曹操可是對劉備下了非常大的心思,曹操的手下不是勸曹操殺掉劉備,就是要軟禁劉備,但曹操決定要靠自己的誠心來讓劉備心悅誠服的為自己辦事,任何大事小情都對劉備不隱瞞,甚至對天子的態度還讓劉備知道,可謂是用心之誠了,但是劉備怎麼做的呢。

他趁著自己在和獻帝獨處的時間,慫恿天子寫下血詔,說大漢被曹操這個奸臣所挾持。並且趁著曹操在和自己最大的敵人袁紹在對壘的時候,帶兵反叛佔領下邳,甚至連自己的全家人都不管不顧,可見劉備此人的陰險狡詐,曹操傷透了心,但是關羽這時候看不過去了,決定暫時投靠曹操,幫曹操做事,這樣才讓劉備的一家老小免於被殺的局面。

劉備在下邳沒有幾天就迅速的落敗,又跑到了袁紹的地盤,在跟著曹操的時候他就說了一堆袁紹的壞話,跟著袁紹,當然把自己的血詔讓袁紹看了,陳琳才寫出了那一篇最經典罵曹操的話,你以為劉備投了袁紹就安穩了,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劉備跟了袁紹沒幾天,就看出了袁紹此人的缺點,隨後在官渡之戰袁紹剛有點劣勢的時候就帶著袁紹給他的兵馬逃走了。

最後袁紹敗了,劉備佔有主要責任。之後劉備前往荊州投靠劉表,劉表念在同是漢室宗親的名聲上不得不收留他,劉備在劉表的地盤明目張胆的發展自己的力量,名為防禦曹操,但是劉備在曹操到來的時候就控制了荊州四郡,劉備用了五六年的時間慢慢的侵蝕荊州的實力,這時候的劉備才開始了自己當家作主。

因此,歷史上呂布和劉備沒得比,呂布其實在漢末威名赫赫,劉備才是那個無恥的小人。

相關焦點

  • 群雄逐鹿,呂布和劉備誰與爭鋒?
    今天小編說在歷史中劉備是比呂布年輕一點,否則瘋狂的呂布才會做出什麼認爹的那種舉動,酒和肉都被妻妾們班上來了,然後呂布就一口一個賢弟的叫著,來集聚,感情深一口悶。那黃湯就咕嘟咕嘟地灌到肚子裡去了。呂布看見這一傢伙口無遮攔,說話行事都是顛三倒四。心裡雖然不太樂意,但在禮貌上,你只能順著她的意思來在表面上應付,在心裡已經有了非常深的業務之情了。這一場看上去非常熱鬧,歡慶的懇親大會上,劉備接近權力和終於結束的時候,僅在心裡暗嘆一聲,老天開眼吶終於吃完了!在呂布肯自己這場作秀,已經成功的將劉備感動俘虜了他的心。現在在已經有了極高的地位。
  • 歷史上真實的呂布竟然是這樣的!
    這人就是驍勇無敵、騎一匹赤兔馬、握一枝方天戟縱橫天下的悲情英雄——溫侯呂布。也許有人會質疑說:呂布是英雄?一個兩次誅殺自己的乾爹,跪地認過三次乾親,被張飛罵作「三姓家奴」的反覆小人,居然是個無敵英雄?有沒搞錯!所謂英雄,能救民於水火,解民於倒懸,拯民於苦難之中者 ,才可以獲此光榮稱謂。
  • 三國第一猛將,與劉備有個共同點,為什麼卻成為了小人?
    關羽劇照不過,一說到三國時期的第一猛將,很多人都會想到呂布,民間更有傳說:一呂二馬三典韋, 四關五趙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和文顏。無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在三國正史上,呂布都可以稱得上是第一猛將。在三國演義中,呂布一人大戰關羽,張飛,劉備三人,呂布依然不落下風,在《三國志》的記載中,呂布「擅長弓馬,臂力過人。」
  • 呂布罵劉備是「天下最無信義之人」,其實,呂布說的一點都沒錯
    呂布曾大罵劉備是「天下最無信義之人」,其實這話沒錯,雖然呂布這人粗魯了一點,但說的卻是實話,劉大耳的確是個「天下最無信義之人」。也勿怪曹操說他「外君子,內小人。」手裡分文沒有,唯有的就是一張好嘴和兩行熱淚。劉備這人是一個典型的「戲精」,影帝級別的人物,而且很會忽悠,三言兩語就忽悠的關老二和張老三信服自己,還遵自己為大佬。張老三更是把家裡所有的一切變賣,心甘情願給大佬做馬仔當小弟,一心一意幫助大佬創業。
  • 三國中的十大卑鄙小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這種人一定要小心
    在關羽守荊州時才將要害之地交給他駐守,但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關羽平時倨傲的態度讓傅士仁大為不滿。當呂蒙派人來勸降時,他竟然爽快的答應了。毫不猶豫的將荊州和幾萬大軍的性命賣給了東吳。傅士仁只是一個不忠不義的小人罷了。但是他的行為卻對整個三國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第四孫魯班,孫權的女兒,她可以說是霍亂東吳宮廷的罪魁禍首,先是陷害太子孫和,導致孫和的生母備嚇死孫和也被廢了。
  • 關羽和馬超都畏懼呂布,三國中誰不怕呂布?有4位悍將屬實猛
    東漢末年,由於漢朝皇帝親近小人,朝廷事務被小人幹預,導致朝廷動蕩不安。而再看民間,從桓帝在位期間,就開始發生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有水患、乾旱、蝗蟲、瘟疫等。一時之間,''天災''和''人禍''並行,國家迫在眉睫。這時在民間各地,就出現了各種豪強,他們明爭暗鬥,都想把東漢地位取而代之。
  • 劉備在談笑間就把他玩死了,呂布究竟敗在哪裡?
    01驕狂不羈,剛而無禮我們普通人沒什麼本事一般也沒脾氣,但有一類人本事大也沒脾氣,這是能成大事的,還有一類人本事大脾氣也大,呂布就是,這類人在歷史上還是屢見不鮮一慣愛才的曹操開始也真想留下他,呂布還要求給他綁松點,曹操笑著說:「捆綁老虎不得不緊啊。」呂布又說:「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領騎兵,您率領步兵,可以橫掃天下。」曹操很是心動,但是想不到在這關鍵時刻,「仁厚」的劉備善意地提了個醒:「公不見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哈!你忘了丁原和董卓是怎麼死的了?這一句話直接就把呂布送上了黃泉大道,所以他是恨死了大耳賊劉備。
  • 劉備投靠過七個人,為什麼沒人說劉備是七姓家姓奴?
    董卓進京後和丁原發生矛盾,董卓用一匹漢血寶馬收買了呂布,呂布為了一匹漢血寶馬就殺了義父丁原投降董卓,並拜董卓為義父。之後被王允(王司徒)用貂蟬設下美人計,讓呂布和董卓產生矛盾父子兩因此反目成仇,後來呂布又殺了董卓。所以呂布有一個生父,兩個義父,之後呂布便有了三姓家奴之稱號。 劉備,字玄德。
  • 張飛罵呂布三姓家奴,呂布反罵劉備最無信義,曹操卻說這才是英雄
    董卓表面上對呂布「甚愛信之,誓為父子」,實際只是把他視為爪牙,時常對呂布「醉則罵,以刀劍擊之,不中而後止」,而董卓的部下也多瞧不起呂布,對他極端蔑視。而後呂布與董卓的侍婢私通,董卓數次有殺他的衝動,呂布不自安這才與王允密謀誅殺董卓。
  • 三國頂級謀士陳宮,為何明知呂布無能,也不改投胸懷大志的劉備?
    不對,這時候劉備還沒有被封為劉皇叔,那他這時候是什麼官呢?答案是平原相,即平原國的國相。按東漢末年的官制,這一職務與一地太守地位相同,但由於當時正逢漢末亂世,有槍才是草頭王的時代背景下,平原國相根本就是一個虛名。和劉備寒酸的名號相比,呂布當時的官職就好聽多了,溫侯呂布,是不是蠻霸氣的。
  • 王者榮耀誰頭上的草原最綠,后羿流淚了,呂布沉默了,他才是最慘
    王者榮耀這款遊戲儘管上線快五年了,但其熱度卻絲毫未減,依然是手遊市場上的絕對霸主,除了和平精英能與之抗衡下,其他的都不夠看。在官方發布的王者榮耀背景故事中,這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儘管很多人物在歷史上真實存在,但是在王者峽谷裡卻是另外一層身份。
  • 三英戰呂布,若放在正史上,呂布有沒有斬殺劉備關羽張飛的實力
    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呂布的武藝如何呢?他能打贏劉備、關羽、張飛的聯手嗎?首先要確認的是,在真正的歷史上,將領的個人武力值從來都不是什麼重點。以三國論,曹操、諸葛亮、周瑜等都不是什麼虎將。至於什麼兩軍拉開,由主將單挑,這更屬於天方夜譚。
  • 張飛捨棄嫂子自己逃命,劉備沒怪罪他,說了兩句話如今成常用語言
    劉備這個人在三國上爭議很大,有些人認為他是偽君子,因為他一生都在復興漢室,可是最後復著復著倒把自己復成皇帝了;當然也有人認為他是真的仁義,江陵逃難之時有很多百姓其實是真心跟著劉備的,這就說明平時他為人還可以,同時面對黃權投靠曹魏的舉動並未株連他的家人,反而對其子盡心有待,最終才有了之後黃崇戰死綿竹。
  • 為什麼陳宮一直看不上劉備,明知呂布無能也不改投劉備?
    三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特別看重出身及地位的時期,如果你有一個「好」的出身,他人對你就會高看一等,你的人生出「彩」或得到重用提拔的機會就要比別人多得到,容易得多,這也是生活在那個時期的絕大多數人不得不看重與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不是個人的勢利,而是現實的無奈與逼迫,所以陳宮同樣不會是一個例外
  • 劉備與呂布死活都不願意去的「小沛」究竟在哪?位置真的很尷尬
    當呂布為曹操所敗之時,投奔劉備,劉備又三番兩次的要求將徐州讓給呂布,若非張飛關羽死活不同意,估計呂布就真當了徐州牧了。劉皇叔這種謙讓精神實在令筆者無法理解,不夠畢竟人家是皇叔。但是在徐州之外,有一個叫做「小沛」的地方,非常有意思。 雖然位置非常「重要」,但劉備呂布都死活不願意去那地方。小沛到底有多重要請看下圖。
  • 【名人百科】一言斬呂布,三哭得帝位——蜀漢昭烈帝劉備
    慧眼識英才、禮賢下士,劉備才成了歷史上的劉備。【成語典故】杯酒英雄出處:《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及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及胡衝《吳歷》。賞析:東漢末,劉備曾一度依附曹。為了請諸葛亮協助自己獲得天下,劉備曾經三次親自到他住的茅廬拜訪他,諸葛亮看到劉備非常誠懇,最後才同意與劉備見面。劉備向他請教許多治理國家的方法,諸葛亮仔細分析了當時的情勢,建議劉備先佔據荊州,這樣才能有機會和曹操、孫權鼎足而立,互相抗衡。
  • 劉備早年的黑心生涯:坑害呂布,偷襲袁術,在曹操身後捅刀子
    可是,人非「生而知之」,劉備也絕非什麼善人。他的仁義,更多出自於一種政治上的考量,並非生來如此。《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在蜀國為官,故而在《先主傳》中多有曲筆,但回顧其一生,不難發現:劉備很擅長「營銷」,而在「仁義」幌子的背後,則有更多「黑手」存在。
  • 《三國》中的呂布真的無人能敵嗎?歷史上呂布真是文武全才嗎?
    《三國》中的呂布真的無人能敵嗎?歷史上呂布真是文武全才嗎?一個【三國】包含了《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就這兩本說來說其實有很大的區別。那我該是說接近正史的,還是小說的嘞?不過既然問了那兩本書就不該混淆的說。就像很多人喜歡把《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混在一起談。其實那就是兩本書。
  • 劉備張飛都很厭惡呂布,為何關羽和他關係良好?其中原因不簡單
    當時,呂布喊劉備「賢弟」,劉備叫呂布「兄長」也就是哥哥,結果張飛「吃醋」後又要和呂布玩命,而這個時候,關羽還趕忙勸阻張飛。 其實,三人對待呂布時所表現出的不同態度,都是有原因的。 呂布年齡本來就比劉備大,劉備喊他哥也不為過,再者別人來投靠劉備,以仁厚聞名的劉備不可能把呂布拒之門外;而張飛是個暴脾氣,本來就看別人呂布不順眼,這個時候看到哥哥和別人稱兄道弟,他當然更加火大了;而關羽勸架是以大局為重,畢竟別人投靠自己,就不能把關係搞得太僵了。
  • 古代君子有三戒,呂布三戒全犯,劉備犯了兩戒,曹操犯了幾戒?
    其實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記載了呂布比劉備年紀還大,只不過是電視劇忘了給呂布加一把大鬍子,所以大家才以為呂布只會憔悴不會老——他在下邳被圍的時候,女兒早就過了出嫁的年齡,而提拔呂布的丁原董卓墓木已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