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陳宮一直看不上劉備,明知呂布無能也不改投劉備?

2020-12-23 嘿廣家常事

三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特別看重出身及地位的時期,如果你有一個「好」的出身,他人對你就會高看一等,你的人生出「彩」或得到重用提拔的機會就要比別人多得到,容易得多,這也是生活在那個時期的絕大多數人不得不看重與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不是個人的勢利,而是現實的無奈與逼迫,所以陳宮同樣不會是一個例外。

其實,性情剛直,足智多謀的陳宮最初在曹操身邊,被視為為心腹,後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遊說張邈一起背叛曹操迎呂布入兗州,輔助呂布攻打曹操並先後取得兗州與徐州,成為呂布手下的首席謀士。但在下邳城中,由於呂布拒絕採納陳宮的兩面互補之計,導致戰敗與呂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

從陳宮曾經叛曹操投呂布,戰敗被擒仍然不願意歸降曹操,決意赴死這一點上看,陳宮具有嚴重的三國時期特有的對人看「出身」,重「地位」的毛病,他是打心裡是瞧不上曹操,甚至還討厭曹操的。

而無論是在個人家庭背景,還是在身份地位以及具備的硬實力上,都要比曹操、呂布不知道差了多少條街的劉備,雖然明面上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似乎乃漢室宗親,但真實情況恐怕只有天「知」地「知」,陳宮、曹操和劉備自己「知」了。

作為年少時候就已經聞名海內,好歹也是當時一流謀士,連曹操都看不上的陳宮又怎麼會看得上田無一壟,地無一角被曹操追著滿世界跑的劉備呢?

因此,毋寧死不降曹操,也不考慮轉投到劉備「門下」,這不是陳宮不正常,而是三國時期的病,一種社會性的通病。

相關焦點

  • 三國頂級謀士陳宮,為何明知呂布無能,也不改投胸懷大志的劉備?
    陳宮算是三國中被低估的謀士,從勸呂布奇襲允州,到下邳之戰時犄角之勢的防禦思路,陳宮所提出的種種計謀,無一不是正中敵人要害的對策。但是就是這樣一位謀士,卻寧可抱在呂布這棵枯樹上吊死,也不願意去追隨劉備,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先來說說陳宮為何要選擇呂布。
  • 三國時期呂布死後,陳宮為什麼不選擇投靠劉備
    說到三國時期的謀士,大家肯定會想到臥龍鳳雛,鬼才郭嘉,冢虎司馬懿等等,但是很多人都忘記了一個人,他曾經和曹操曾經一起出逃,最後分道揚鑣,曹操曾經多次招募他,他卻執意一死了之,這個人就是呂布的謀士陳宮,他一心輔佐呂布,卻因為呂布思想上的稚嫩幼稚最後慘死。那麼陳宮要想成就大業為什麼在徐州的時候不選擇劉備呢?非得要一死了之呢?
  • 劉備在談笑間就把他玩死了,呂布究竟敗在哪裡?
    據《英雄志》記載,當年呂布走投無路的時候曾經想投奔袁術,可袁術拒絕了他,認為他這個人作風太驕狂、還經常縱兵搶掠。呂布無奈改投袁紹,袁紹當時正需要人,於是帶著他攻打黑山軍的張燕。黑山軍當時兵強馬壯,但呂布上陣橫掃千軍,勢如破竹,張燕被打得難以招架。
  • 太史慈呂布沮授陳宮關羽趙雲六人,曹操最想得到誰?
    呂布曹操並不欣賞,趙雲實際上成名太晚,和曹操交集也不多曹操在包圍下邳的時候,寫信勸降過呂布,呂布也為此動心,因為陳宮的勸說,這才作罷。但是曹操這時候的勸降必然做不得數,因為曹操雖然佔據優勢,但是和呂布的數次交戰,曹軍並不好受。
  • 張飛罵呂布三姓家奴,呂布反罵劉備最無信義,曹操卻說這才是英雄
    王允雖借呂布之手殺了董卓,但從骨子裡看不起呂布,「素輕布,以劍客遇之」,董卓部下率部圍攻長安,城破之際,呂布還不忘駐馬青瑣門外,招呼王允:「公可以去乎!」可見他並非毫無情義之人。呂布以為袁術報董卓殺了他在長安家小之仇而投奔袁術,結果袁術毫不領情,竟對他「拒而不受」。呂布不得不轉而投奔袁紹卻又遭其暗殺,不得已又轉投舊友張楊。
  • 曹操為何選擇強攻呂布,卻不去攻打劉備,該成語故事揭曉答案
    曹操為何要強攻呂布,卻不去攻打劉備,該成語故事揭曉答案(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荀彧傳》,時間是在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主人公是荀彧。且河、濟,天下之要地也,今雖殘壞,猶易以自保,是亦將軍之關中、河內也,不可以不先定。今以破李封、薛蘭,若分兵東擊陳宮,宮必不敢西顧,以其間勒兵收熟麥,約食畜谷,一舉而布可破也。破布,然後南結揚州,共討袁術,以臨淮、泗。若舍布而東,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民皆保城,不得樵採。布乘虛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範、衛可全,其餘非己之有,是無兗州也。
  •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時,如果劉備不上場,結果會如何
    劉備按捺不住,也揮劍上前。三兄弟圍住呂布一場惡戰。呂布抵擋不住,虛晃一戟,蕩開陣腳奪路而逃。呂布能在關羽、張飛夾攻下三十合不落下風,這個表現確實非常了不起。但是這不意味著沒有劉備幫忙,關羽、張飛就沒法擊敗呂布。實際上無論是關羽還是張飛,都不比呂布差多少,兩人聯手肯定比呂布強。
  • 古代君子有三戒,呂布三戒全犯,劉備犯了兩戒,曹操犯了幾戒?
    孔子這番話翻譯過來是這樣的:君子必須遵守三條戒律,年輕的時候感情不穩定,千萬別迷戀女色;壯年時期精力旺盛,要注意避免好勇鬥狠;越老越固執,不要志得意滿聽不進不同意見而貪得無厭。呂布這個人,年輕的時候連義父董卓的專用之物都敢動,壯年時期天下就沒他不敢打人人,到了後期,連陳宮的話都聽不進去了。呂布連犯三戒,這才讓曹操有機會水淹下邳城,用一根繩子把呂布吊在了白門樓上。
  • 貞貞講解:歷史上呂布和劉備誰才是真的無恥小人?
    呂布在三國演義裡面受到了很多人的鄙視,張飛罵呂布最是不堪入目,幾乎所有的人都對呂布抱著仇視的態度,只因為他是先投身并州的丁原,然後殺了自己的義父作為進身之階,投降董卓之後,再認董卓為父。曾經有人問為什麼呂布被稱為三個姓氏的家奴,張飛說呂布,呂是他的第一個姓,然後投丁原認了一個父親,之後又認了一個董卓,這就是原因。
  • 陳宮的野望(下):徐州之叛
    本文是系列下篇,圍繞興平二年(195)呂布、陳宮斷糧,潰走徐州之後的故事展開。雖然敗入徐州,失去根據;但陳宮本性不改,依然在反覆尋找叛亂契機。也恰恰因為客居徐州,兗州出身的陳宮,因此不再受漢末「三互法」的制約,可以出任地方牧守。
  • 群雄逐鹿,呂布和劉備誰與爭鋒?
    今天小編說在歷史中劉備是比呂布年輕一點,否則瘋狂的呂布才會做出什麼認爹的那種舉動,酒和肉都被妻妾們班上來了,然後呂布就一口一個賢弟的叫著,來集聚,感情深一口悶。那黃湯就咕嘟咕嘟地灌到肚子裡去了。呂布看見這一傢伙口無遮攔,說話行事都是顛三倒四。心裡雖然不太樂意,但在禮貌上,你只能順著她的意思來在表面上應付,在心裡已經有了非常深的業務之情了。這一場看上去非常熱鬧,歡慶的懇親大會上,劉備接近權力和終於結束的時候,僅在心裡暗嘆一聲,老天開眼吶終於吃完了!在呂布肯自己這場作秀,已經成功的將劉備感動俘虜了他的心。現在在已經有了極高的地位。
  • 張飛為逃命丟下劉備老婆,劉備冷冷講出2句話,如今成黑幫名言
    虎牢關之戰關羽三個回合內斬首華雄,挽救聯軍士氣,隔日劉關張三兄弟聯手擊敗呂布,聯軍得以順利攻破虎牢關,三人從此聲名大噪。聯盟解散後諸侯間相互火拼,徐州牧陶謙不敵曹操,多次派人向周邊諸侯求救,卻僅有劉備一人帶兵2000兵馬支援。正巧陳宮、張邈迎接呂布掌控兗州,曹操後方失火只能撤軍,徐州軍民不知內情以為劉備嚇走曹操,劉備就這樣成為徐州的英雄。
  • 徐州牧陶謙自己有兩個兒子,他為什麼還把徐州讓給劉備?
    陶謙向冀州的公孫瓚求救,公孫瓚就派田楷和劉備帶兵前去救援,後來曹操因為後方空虛,兗州被陳宮和呂布偷襲,被迫退兵回兗州平叛。徐州之危解除後,陶謙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就把自己的徐州牧託付給了劉備。那麼,陶謙自己明明有兩個兒子,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呢?
  • 呂布的武勇天下無雙,又擁有富庶的徐州,為何短短三年就被滅亡?
    大家都知道呂布是三國最厲害的人物,最早在丁原手下後來改投董卓,之後殺死董卓跟隨王允,但是在王允死後沒人肯收留,結果一路逃到了兗州,在陳宮等人的支持下偷襲了曹操。但很快又被曹操、袁紹趕走,後來又只能投奔劉備,不久之後又趕走劉備,自己成了一方軍閥。
  • 劉備守不住徐州,不怪袁術呂布,問題出在這裡兩年未消除
    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逝,臨終之際留下非劉備不能安徐州之語。於是,徐州士族及地方豪強人士陳登、糜竺等人找到時任豫州刺史的劉備進行遊說。而劉備的反應很奇怪,他建議陳登等人推舉袁術入駐徐州。劉備為何會推薦袁術?因為陶謙在世時,與袁術屬於一個陣營,而袁術恰恰又是這個陣營的領袖人物,由袁術要接手,更加名正言順。
  • 「三國演義解說」第11回 劉備救孔融 呂布破曹操
    陶謙的意思,先把人留住,後面再慢慢的磨,必定要讓劉備接管徐州才肯罷休。再說回呂布,從長安跑出來之後,先後投奔袁術、袁紹、張揚。袁術覺得呂布這人反覆無常,不肯收留他。轉而去投袁紹,在袁紹手底下立了點功就開始耀武揚威,被袁紹趕跑了。再去投奔張揚,結果李傕寫信讓張揚除掉呂布,不得已又去投奔張邈。恰好此時陳宮因勸說曹操不成,沒臉去見陶謙,也來投奔張邈。
  • 三國演義中,劉備曾吃人肉,如此安排,豈不是有損劉備仁義形象?
    同時,曹操又派人送密信給屯住在小沛的劉備,相約呼應,共取呂布。結果,劉備同意助曹的回信卻被陳宮意外所得。呂布得知消息大罵曹操,並派高順、張遼等人進攻劉備。劉備得知呂布來攻,急派簡雍赴許都求援。曹操聞信派夏侯惇馳援小沛。小沛城外,夏侯惇戰敗了高順,卻被曹性一箭射中左目。
  • 劉備陳登關係很好嗎為啥不跟隨劉備
    劉備說:「象陳登這樣文武雙全,膽識超群的俊傑,只能在古代尋求,當今的芸芸眾生,恐怕很難有人及其項背了。」許汜聽後非常慚愧。後來便用「元龍百尺樓」形容崇高的形式,或表示高下懸殊。看完這個故事,聰明的讀者肯定馬上就明白了,劉備和陳登的關係肯定不一般!這樣得罪人的話都能說出來!這個故事要搞清楚背後的關係必須了解三個人的背景!
  • 說三國,從三入小沛看劉備為何得天下?
    ,被當地士兵給殺死了,這下子,陶謙是跳進黃河裡也洗不清了,曹操親率大軍來打陶謙,臨行前連後事都交代好了,這種決一死戰的洶洶氣勢,不能不讓陶謙膽寒,陶謙想到了劉備,於是派人向他們求助。劉備有一個特點是,在他的身上從來不會發生奇蹟,該輸的時候一定贏不了,面對曹操這樣的強敵,他只有被打得落花流水的份兒,其實陶謙也沒有對劉備寄予多大的希望,用劉備不過是沒有辦法,沒想到的是,劉備一到曹操率軍連夜撤退了,原來,正當曹操血洗徐州的時候,他好友張邈忽然反水,和陳宮、呂布一起叛變了他,曹操匆匆忙忙回去熄火,徐州這邊就僥倖解除了災禍。
  • 劉備投靠過七個人,為什麼沒人說劉備是七姓家姓奴?
    三國時代,呂布是一個出盡風頭的風雲人物。 當時流傳一句諺語——「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三國演義》中的呂布也不失這一英雄風採,他外有將士,內有謀臣,本可以有一番作為,但他最終未能成就大業,而以悲劇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