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解說」第11回 劉備救孔融 呂布破曹操

2020-12-20 小白說歷史哈

大家好,我是小白。

今天我們繼續解析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陶謙

上一回我們講到曹操重兵壓境,陶謙為了避免徐州百姓遭受災難,自願綁了自己去見曹操,任憑曹操處置。結果帳下一人獻計說道:主公不必如此,我有良策,可教曹操死無葬生之地。

這人是誰?乃東海朐縣糜竺也,糜竺字子仲,從軍之前是個富家少爺,但為人正直。原文中記載了這麼一個小故事:說糜竺自洛陽做買賣,驅車回鄉裡,路上遇見一個美豔的婦人要搭順風車,於是糜竺就把座位讓給這個婦人,自己下車步行。走了一段時間,這個婦人邀請糜竺上車,糜竺上車後端坐,目不斜視,更沒有調戲這個婦人。後來婦人下車,臨別對糜竺說:我乃火德星君,上帝派我來火燒你家,既然你以君子之禮待我,我也救你一回,火速回家把貴重物品搬出來,我晚上再去降火。

當晚果然火起,糜竺一看,反正是亂世,乾脆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捐了,棄商從軍吧,當時糜竺正在陶謙麾下效力。

當時糜竺對陶謙說:我糜竺願意去北海請孔融來援助,再派一人到青州求助于田楷,兩處救援如果都到了,肯定可以打敗曹操。在救兵沒到之前,就辛苦您和百姓堅守城池,堅決不要出去迎戰。咳咳,出去只有挨打的份兒。

都到這份兒上來了,死馬當活馬醫吧,於是陶謙寫了兩封求助信,一封讓廣陵人陳登,字元龍,拿著去青州田楷處搬救兵,另一封交給糜竺去孔融處求救。

孔融

說到孔融,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孔融讓梨的故事那是家喻戶曉,還有那句名言:「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孔融很小的時候就為他打開了知名度。讀到這裡不得不感嘆一下先古們靈活的腦迴路和令人嘆服的智慧。

孔融時任北海太守,和陶謙也一向交好,聽說了陶謙和曹操之間的愁怨之後立馬同意發兵,但他也不想無緣無故得罪曹操,那就先禮後兵吧,先發書信勸誡曹操,如果曹操不從,也算伐之有名。孔融畢竟是讀書人哈,凡事都肯先講道理。結果這裡還沒起兵呢,自家先被黃巾餘黨管亥圍住了。管亥來北海搶糧食,孔融當然不給。兩軍對陣,孔融旗下的將領宗寶被管亥一刀砍死,軍心受挫。別說去解救徐州了,孔融現在都自身難保,眼見賊勢浩大,孔融心裡煩悶,糜竺更是鬱悶。

正在憂愁間,忽然有一位英雄單槍匹馬來救北海,這人是誰?東萊黃縣太史慈來也。說到太史慈,後面他跟小霸王孫策還有一場酣戰,煞是精彩,客位看官別著急,到時候我再解析給大家看。

照例搬出原文,來看太史慈的出場:

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賊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開門」。孔融不識其人,不敢開門。賊眾趕到壕邊,那人回身連搠十數人下馬,賊眾倒退。

孔融見那人英勇無敵,趕忙開門放入城裡來,相見之後才知道,這人原來是太史慈。原來孔融並沒見過太史慈,但也素知他是位英雄好漢。因太史慈遠在遼東,太史慈的母親又離城不遠,於是孔融經常命人帶著衣物、糧食去接濟太史慈的老母。近日太史慈回家探親,聽老母說起孔融恩德,又北海現在被賊寇圍剿,所以才單槍匹馬前來助戰。

說實話我挺佩服太史慈的勇氣和膽量,與此同時,敢一個人和一支軍隊作戰,這人也必定身懷絕技。

當時太史慈就向孔融借兵一千,前去殺敵。孔融還是比較謹慎的,我知道英雄勇猛,但耐不住賊眾勢大,還是小心謹慎為好。太史慈是背著老母親的命令來的,要是不能解北海之危,也沒臉回去見老母親啊。怎麼辦呢?孔融就說:我聽說劉玄德當世英雄,為人正直仁厚,我今修書一封,英雄替我到平原縣去請救兵吧!

太史慈當然義不容辭,再看原文,作者用簡潔、精幹的語言塑造出太史慈勇猛、幹練、武藝精熟的形象:

慈擐甲上馬,腰帶弓矢,手持鐵槍,飽食嚴裝,城門開處,一騎飛出。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

太史慈到了平原縣,說明來意,對著劉備一陣猛誇。劉備一聽,哎呦,我的名聲現在傳的這麼遠了已經。於是帶著關、張,領著三千精兵前去解北海之圍。這黃巾餘黨哪是劉關張的對手,領頭的管亥被關羽手起刀落,一刀砍死,剩下賊眾無首,也就投降的投降,逃命的逃命去了。

這下可把孔融高興壞了,於是大擺宴席答謝劉備和太史慈。雖然北海之圍已解,徐州還在嗷嗷待哺呢。孔融就邀請劉備跟他一起去搭救陶謙。劉備開始覺得自己兵少不想去,架不住孔融一再慫恿:我雖然和陶謙是故交,但是曹操殘害百姓啊,我去也是為了大義,玄德就跟我一起去吧。話說到這份兒上了,劉備不能棄大義於不顧啊,當下一拍桌子,我去!不過我兵力太少了,對付黃巾軍餘黨綽綽有餘,對付曹操可就不行了,先容我去公孫瓚處借點兵吧。

當下兩處說好共同起兵往救徐州,就先打發糜竺回去給陶謙報信。太史慈一看自己任務已經完成了,恰好探親假也用完了 ,揚州刺史劉繇派人來請了,遂告別孔融,往揚州去了。

再說回劉備哈,咱們分析一下開始孔融讓他一同去徐州,他為啥不願意呢?我認為他是不願意無緣無故和曹操結仇。後來孔融說到大義,他說要去跟公孫瓚借兵,借多少呢?原文說「容備去公孫瓚處,借三五千人馬」,即使加上這三五千,一共也就六、八千兵馬,跟曹操的數萬大軍比起來,借兵似乎沒有太大的意義。那劉備去公孫瓚那兒幹啥去了呢?借趙雲去了,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到了公孫瓚那裡,公孫瓚也勸劉備,我們跟曹操又沒仇沒恨的,何故趟這趟渾水?劉備咋回答的:已經答應人家了。劉備沒有扯什麼大義不大義,只是說不能失信於人。公孫瓚就借給他二千兵,劉備又說「更望借趙子龍一行」。沒錯了!就是來借趙子龍的!多跟趙雲親近親近,好早點納入自己麾下!

再說一說公孫瓚,十常侍給破黃巾軍有功者索要賄賂的時候,朱儁、皇甫嵩都沒給,被罷了官,但是公孫瓚沒被罷官,說明他是給了賄賂滴,由此可以看出此人比較圓滑;和袁紹為了冀州對陣的時候,聽從了董卓的勸和,說明當時他對董卓還是比較順從滴,董卓大奸大惡之人啊,說明公孫瓚這人其實也沒有正確的立場;再有就是曹操此時在殘害百姓啊,怎麼叫蹚渾水呢?這麼分析下來的話,公孫瓚也不是個啥正經英雄。

沒想到到了徐州,還有意外驚喜,陶謙一看劉備一表人才,當下就要把徐州讓給劉備。這陶謙是被曹操嚇怕了吧,想趕緊把這燙手山芋扔出去還是咋地?仗還沒打呢,這麼急切就要讓位。按照劉備的作風,他肯定不能要啊。我是為了大義來解救徐州百姓的。咋?你以為我來吞併你的?我就帶了五千兵馬,怎麼看也不是這個意思啊。

眼看倆人在那裡你推我讓,糜竺看不下去了,都啥時候了?啊?不想著趕緊想辦法殺退曹軍,在這裡幹啥呢?陶謙這才罷了。

劉備也不願意得罪曹操,上來先修書一封,不過就是勸曹操放下私人恩怨,現在內憂外患的,一切應該以國家大局為重之類的。曹操氣得大罵,劉備啥人,也敢寫信來勸我,還夾槍帶棒的!感情殺得不是你劉備全家是吧?!一氣之下就要開戰。

郭嘉

郭嘉在旁邊勸住了,他先禮後兵,咱將計就計吧,好言撫慰他們,讓他們掉以輕心,然後再攻其不備。看到沒?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郭嘉和曹操多像啊,不過兵不厭詐,這倒沒有什麼可吐槽的。再看曹操出兵總愛帶著郭嘉,也不難看出曹操對郭嘉的喜愛程度。

曹操這裡正在這裡商量對策呢,忽然流星馬來報,後院起火了,呂布趁曹操不在,攻破了兗州,佔據了濮陽。這還了得,兗州當時可是曹操的根據地啊。當下郭嘉提議,咱們趕緊回去吧,不能丟了大本營啊,這邊就正好賣劉備個人情,報仇的事兒以後再說吧。

曹操一退兵,陶謙高興壞了,不過他給徐州人民帶來這麼大的災難,也實在不能再統領徐州了,還是堅持要把徐州讓給劉備。這裡陶謙堅持退讓,那裡劉備堅持不肯接受,還扯什麼要給就給袁術吧,愛給誰給誰,反正我不要。即便陳登、糜竺、孔融在一旁勸說,劉備還是不肯。最後關羽、張飛也看下去了,又不是咱們搶他的,他現在好意讓給咱們,幹啥不要啊。結果被劉備呲兒了一頓:咋地,你倆也要陷我於不義嗎?

要說劉備也真是與眾不同,三國時期,別人都想辦法擴充疆土,打還打不下來呢。就劉備,給都不要,死都不要。

陶謙一看劉備實在不肯,那就別回平原縣了,附近有個小沛,請屯兵小沛,以保徐州。眾人都勸,劉備這才勉強同意。陶謙的意思,先把人留住,後面再慢慢的磨,必定要讓劉備接管徐州才肯罷休。

再說回呂布,從長安跑出來之後,先後投奔袁術、袁紹、張揚。袁術覺得呂布這人反覆無常,不肯收留他。轉而去投袁紹,在袁紹手底下立了點功就開始耀武揚威,被袁紹趕跑了。再去投奔張揚,結果李傕寫信讓張揚除掉呂布,不得已又去投奔張邈。恰好此時陳宮因勸說曹操不成,沒臉去見陶謙,也來投奔張邈。陳宮把曹操這邊的情況跟張邈一說,曹操現在舉兵進犯徐州,兗州正空虛,何不差呂布去攻打兗州,如果拿下兗州,大事可圖也!張邈真就聽了陳宮的話,派呂布打兗州,呂布畢竟是一員猛將,對付曹操手底下的小嘍囉還是綽綽有餘的。

曹操這邊從徐州拔軍,加速往回趕,曹仁接著曹操,向他匯報當前情況:兗州、濮陽失守,鄄城、東阿、範縣因賴荀彧、程昱二人鎮守,暫時安全。

呂布一聽說曹操回來了,就讓手下副將薛蘭、李封鎮守兗州,自己提兵去濮陽。陳宮急忙制止,分析道:薛蘭守不住兗州,兗州往南一百八十裡地處險要,我們在那裡埋下精銳伏兵。曹操心知兗州失守,一定會從這條道上過,到時候我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定可以擊敗曹操。結果呂布正應了曹操對他的那句評價「吾料布有勇無謀,不足慮也」,他根本不聽陳宮的。

曹操一行走到險要路段,郭嘉對曹操說:先慢點走,怕有埋伏。曹操笑著說:呂布無謀之輩,讓薛蘭守兗州,自己去濮陽,哪有多餘的伏兵?於是讓曹仁攻打兗州,自己來濮陽戰呂布。

陳宮聽說曹操來了,又給呂布獻計,曹操兵剛到,人困馬乏,趕緊拉開戰鬥,別等對方歇過神兒來。這個呂布啊,真是太自大了,還是不聽,看他咋說的:吾匹馬縱橫天下,何愁曹操!待其下寨,吾自擒之。

呂布八員猛將

等曹操下寨完畢,呂布帶著兩位主將、六位副將共八員大將前來迎戰,哪八位?雁門馬邑人張遼,字文遠;泰山華陰人臧霸,字宣高;兩員大將各引三位副將,分別是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哎,不過這兩員虎虎生威的大將,在呂布死後都歸入曹操麾下了。

當下曹操就問了,我跟你呂布無冤無仇,你為什麼要攻佔我的城池?呂布一看就知道和劉備、孔融這些人不一樣了,估計也沒讀過什麼書,上來一句:漢家城池,見者有份,偏你能佔,我就不能佔?這是什麼道理?一句話噎得曹操說不出話來。

不過呂布戰鬥值實在太強了,不靠計謀,單說戰力,曹操這邊還真沒有人是呂布的對手。曹操初戰不利,退三、四十裡下寨。可是曹操這邊,只有暫時的失利,沒有永遠的失敗,一次不行再來第二次。當晚于禁獻計說:我白天看濮陽西邊兵力不足,咱們今晚就去劫寨,呂布白天小勝了一場,一定不做防備。

於是曹操當夜帶著曹洪、李典、毛玠、呂虔、于禁、典韋六人,將軍兩萬,連夜從小路去劫寨。可是呂布營中也有能人,陳宮分析曹操今晚可能回來劫寨,再三勸呂布防守好西寨,呂布這才撥了高順、魏續、侯成引兵去把守。

曹操到時,因西寨兵少,順利奪了寨,結果到四更高順引軍一到,雙方又開始混戰,殺了一夜,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呂布親自帶兵來了。曹操被呂布各個將領圍了個水洩不通,幸虧典韋死命殺散敵軍,不然曹操可就交代在這裡了。

曹操一生徵戰無數,也曾數次身臨險境,差點丟卻性命,不過每次都賴手下將士豁出命保救,才能化險為夷。

好了,第十一回的故事脈絡就講解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喜歡。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解說」第12回 陶謙讓徐州 曹操戰呂布
    今天我們繼續解析三國演義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上回我們說到曹操在西寨被呂布所圍,幸虧典韋死救得脫,正慌忙逃命,忽然聽見呂布在背後大叫:曹賊休走!此時人馬睏乏,各個嚇得面如土色。幸得夏侯惇引兵來救,兩邊又各自混戰,到傍晚時分大雨如注,兩家才暫時休兵。曹操回寨後因典韋護主有功,重賞典韋,封為領軍都尉。
  • 孔融為什麼在劉備面前將「四世三公」袁術稱為「冢中枯骨」?
    在《三國演義》著名的「青梅煮酒論英雄」中,曹操評價袁術是「冢中枯骨」。不過「冢中枯骨」其實是曹操(羅貫中)搞得「山寨行為」,歷史上將袁術稱為「冢中枯骨」的人不是曹操,而是讓梨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還是當著劉備的面說的。
  • 「三國演義解說」第14回 天子幸許都 呂布襲徐州
    今天我們繼續解析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劉備這邊接了詔書,心裡雖然知道這又是曹操的詭計,但王命不可違啊,只能硬著頭皮上。劉備一走,誰來守徐州城呢?關羽就說我來守吧。劉備說,你不行,我早晚要跟你商量事兒,離不開你。張飛就說了,那我來守。劉備其實一開始就是要讓張飛守城的,為什麼不挑明了說呢?因為劉備太了解張飛了,得拿話激他。
  • 世人都說劉備是三個主公中最沒用的,但看他的謀略,卻不輸曹操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覺得,劉備似乎沒有什麼才能,整天滿嘴仁義道德,又或者哭哭啼啼的。比如張飛要殺了董卓、督郵這些鄙視他們的人,劉備便立刻出來阻止了他;又比如趙雲從曹軍手中冒死救出了他的兒子阿鬥。他卻哭著說因為要救阿鬥,趙雲差點命喪長坂坡,這樣的犬兒實在沒必要生存在這世上了。
  • 孔融為什麼會被曹操幹掉?這3點原因讓曹操不殺他都不行!
    如果說中國歷史上那位名人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那麼孔融同學自然會被排在第一,因為凡是熟悉孔融的,都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從此了解到了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叫孔融的心機小孩兒。不過除了他曾經讓過梨子之外,孔融此後的人生對大多數人來說,就幾乎是一片空白了。
  • 小時候喜歡劉備,長大卻又喜歡曹操,劉備這個「完人」過於完美
    儘管這是《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但對孩童時期的我們來說,這便是歷史。第一次接觸三國,多半是通過三國演義的電視劇,稍微有理解能力之後才會接觸《三國演義》,再之後才是《三國志》。但無論如何,《三國演義》字裡行間都存在刻意抬高劉備,而貶低曹操的說辭。
  •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何四辭徐州,好人要做絕,人設很重要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嗨,哪怕沒看過《三國演義》聽過相聲的也都知道,《三國演義》裡有一個「三讓徐州」的典故,這也是《三國演義》名字的來歷之一(註:侯批三國) 不過,大家似乎都注意到了陶謙為民著想「三讓徐州」的美德,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劉備還有個「四辭徐州」呢。
  • 《三國演義》十副對聯:關羽義絕,諸葛亮智絕,曹操奸絕
    《三國演義》塑造了三個大的典型,正面人物關羽和諸葛亮,反面人物曹操。其中關羽義絕,諸葛亮智絕,曹操奸絕,合稱為「三絕」。 4、徐庶口佔之一: 駑馬並麟麟  寒鴉配鸞鳳 此聯出自第36回走馬薦諸葛中,劉備拜徐庶為軍師,曹仁領大軍進攻新野,徐庶輔佐劉備使得曹軍三戰皆北,敗回許昌。曹操用程昱計騙走鋒庶,徐庶臨行向劉備推 薦諸葛亮。當劉備問「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時,徐庶以此聯應答。
  • 陳登孔融和陶謙交好,劉備名微人鮮,為何陶謙將徐州託付給劉備?
    對於劉備的為人和英雄之名,深得同在青州孔融的認同。孔融人稱「孔北海」,是孔子的二十世孫,這個時候正在北海為相的他,深陷各路人馬的圍攻之中,為了脫困只得向平原相劉備求援,他之所以認為劉備能救他,並且會救他,是因為「以君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
  • 三國人物籍貫:劉備河北,曹操安徽,孫權浙江,有沒有你老鄉
    在《三國演義》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中,袁紹與公孫瓚大戰於磐河。袁紹旗下大將文丑將公孫瓚殺得落荒而逃時,一名少年將軍飛身來救,救了公孫瓚一命。關於劉備的籍貫,《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三國志》中說:「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三國演義》中說:「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劉備)。」因此,劉備的籍貫是涿郡涿縣。涿郡涿縣在今天是什麼地方呢?答案是:河北省涿州市。涿州市是一個縣級市,由保定市代管。
  • 劉備救徐州有哪些顧慮,但為什麼最後還是去了
    實力強勁的有袁紹,袁術,公孫瓚,曹操,馬騰,孫堅。這些都是反對董幹政的中堅力量。那個時候的劉備力量很弱小,一直寄居在幽州刺史公孫瓚的帳下。初平4年,曹操以父曹嵩被徐州刺史陶謙殺害為由攻伐徐州。這個時候,孔融找劉備發兵救援陶謙。說句實在話劉備的心理是不想去的。
  • 日本版的三國演義,織田信長和曹操做了綁定,豐臣秀吉綁定了劉備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在中國火到不行,在日本也是被奉為經典,甚至日本人會將他們戰國時期的人物和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湊成隊,那麼我們先看三國裡文治武功的第一人曹孟德,日本人將自己戰國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織田信長和曹操做了綁定。
  • 《三國演義》裡竟有多達133位君主,真不止劉備、曹操、孫權
    各位在看《三國演義》時,可能大部分朋友都只注意到了魏、蜀、吳三方的君主,以及群雄割據時名聲較大的一些軍閥首領,例如劉備、曹操、孫權、袁紹、袁術、馬騰、孟獲、劉表等等,此外還有很多小勢力君主以及名氣不大的君主被很多朋友忽略了
  • 小學生《三國演義》讀書匯報活動設計
    板塊一:招兵買馬1、先由曹操、劉備、孫權發布招賢令,對聯小組出示所寫的相關對聯。例:(蜀國劉備起立[劉湘飾],手持《招賢令》,宣讀):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致使天下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戰事連連,此等行為人神共憤。
  • 哭泣、垂淚、痛哭,三國演義裡的劉備為何那麼愛哭?
    「與趙雲分別,執手垂淚」(7回),「玄德執手揮淚而別」。(11回) 2.張飛失小沛欲自刎,劉備制止後大哭。(15回) 3.得知劉安殺妻供己食,劉備「不勝傷感,灑淚」。(19回) 4.劉備「因見己身髀肉復生,亦不覺潸然流涕」。
  • 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何不救?來看看真實原因,別被三國演義騙了
    而另外一方面,坐鎮川蜀的劉備,也貌似對關羽不聞不問。即使是關羽吃了敗仗,劉備也沒有派遣一兵一卒前去支援。作為一代名將關羽,深知坐等孤城,遲早會被敵人所擒,於是關羽最終挑選了數十騎跟隨自己突圍,不過非常不幸最終在臨沮關羽一行人被孫權部下包圍,關羽、關平皆被斬首。分析到這裡,就讓人感到非常奇怪,關羽作為蜀漢集團的元老級人物,劉備他為何坐視不管?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何不救?
  • 趙雲武功高強,公孫瓚為什麼將他借給劉備?這三個原因可以解釋
    趙雲,字子龍,常山人,是三國演義中少有的猛將,在三國24名將之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天下第一的溫侯呂布。他救了被文丑追得上滿世界跑的公孫瓚,從此成為「白馬義從」公孫瓚手下的一員虎將。公孫瓚也是趙雲正式投奔的第一個主公。 在界橋之戰中,趙雲斬殺袁紹手下大將麴義,這才反敗為勝。
  • 【毛毛蟲閱讀】《三國演義》動畫視頻:第十九回(複習題+答案)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愛上閱讀,推出《三國演義》動畫播放加習題模式,預計共120回,每個趣味小動畫4分鐘左右,配合相關練習題,可以讓學生清晰的了解故事情節,輕鬆答題,相信學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 劉備假手曹操除掉宿敵,曹操卻沒看出來,反而越發信任劉備
    《曹瞞傳》中記載了人們對呂布的評價:「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可見呂布大名並不是《三國演義》吹出來的,而是當時就是很厲害的一員猛將。曹操能夠在混亂不堪的局勢中脫穎而出,與其不拘小節,廣納賢才有著很大的關係。
  • 《三國演義》禰衡竟敢赤身辱罵曹操,背後的主謀是誰
    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中介紹,賈詡規勸張繡投降曹操以後,曹操很高興,給賈詡和張繡都封了官,這個時候,曹操讓張繡給劉表寫信,要招安劉表。賈詡說要一文士,孔融推薦了禰衡,然後禰衡就被召見,可是禰衡把曹操和他手下的文武大臣都罵了一遍,被曹操趕著去了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