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脫歐」立場鬆動 英揆向歐索要兩年過渡期

2020-12-19 大公資訊

圖: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進行脫歐演講/美聯社

  【大公報訊】(駐倫敦記者 李威)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22日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發表演講,再度闡述英國脫歐設想,包括英國在2019年3月29日退出歐盟後能有兩年過渡期,以避免出現「斷崖式」脫歐,並願意繼續支付歐盟預算款項直至2020年。分析指,德蕾莎·梅伊的「硬脫歐」立場有所鬆動並展現彈性,但能否打破談判僵局仍有待觀察。

  目前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已進行三輪,但雙方在分手費、公民權利等關鍵問題上分歧較大,談判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原定本周展開的第四輪談判被迫推遲一周,各方期待德蕾莎·梅伊能夠在22日的演講中給出英國最新的立場,這也是她試圖打破僵局的一次努力。

  貿易須創全新模式

  德蕾莎·梅伊在當天的演講中稱,這是英國和歐盟的關鍵時刻,英國不是離開歐洲,而是希望成為歐盟最強的朋友和夥伴。脫歐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談判取得成功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全世界都在關注我們,如果能夠有想像力和創造力,英國和歐盟未來所建立的關係將非常樂觀。」

  她重申將確保居英歐盟公民的權利,並指在貿易關係上,歐洲經濟區和加拿大模式都不是合適選擇,雙方要創造一個全新模式。在安全上,英國和歐盟要建立一個大膽、新的戰略性安排。

  她提議,為防止不確定性和平穩脫歐,希望在脫歐後能有兩年的過渡期,保證企業繼續進入歐盟單一市場和某種形式的關稅聯盟,避免「斷崖式」脫歐情況出現,並願意支付歐盟預算款項直至2020年,即支付多大約200億歐元。她形容英國的脫歐前景是光明的,如果協議能夠達成,將能保障英國及歐盟的利益,雙方會展開新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德蕾莎·梅伊沒有在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發表脫歐演講,而是選擇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也是經過精心設計。因為作為歐盟領導核心的德國正值大選,而法國在脫歐上對英國態度不友好,義大利則是合適地點,不僅貿易和金融業發達,佛羅倫斯還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分析指,德蕾莎·梅伊希望透過演講,向歐洲國家和歐盟領導人傳遞出「英國離開歐盟,但不是離開歐洲」的信息。

  場外僑民抗議 52%民眾撐留歐

  這是迄今德蕾莎·梅伊發表的第三份有關脫歐的重要演講,此前她分別在去年10月的保守黨大會上首次闡述脫歐,以及在今年1月倫敦蘭卡斯特公布了12條脫歐目標,當時她都持有「硬脫歐」立場,並明確提及不會繼續留在歐盟單一市場。

  觀察人士指,德蕾莎·梅伊此次曾多次表示「寧可沒有協議,也不要一個壞協議」,強調脫歐不會「半進半出」,英國政府曾將脫歐分手費形容為「勒索」,但此次演講中她提出設置過渡期,且願意支付歐盟預算款項到2020年,較之前的「硬脫歐」立場已有所鬆動,並展現一定的彈性。

  但此次演講與蘭卡斯特演講相比,除了在支付費用上做出一些讓步外,並無太多新突破。雖然德蕾莎·梅伊此次回答了導致脫歐談判陷入僵局的關鍵問題,但演講能否迎來掌聲仍有待觀察。

  對歐盟來說,英方支付款項的承諾仍不清晰,歐盟計算有關費用將高達1000億歐元,另外在歐盟公民權利上仍缺乏細節。

  對英國來說,各方在脫歐上分歧依然明顯,雖然德蕾莎·梅伊21日召開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馬拉松式內閣全體會議討論脫歐演講,但內閣對於脫歐模式上仍未有共識,演講能否安撫商界也存在疑問。

  就在德蕾莎·梅伊演講當天,場外有大批反對脫歐的英國僑民到場抗議。英國BMG民調機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52%的民眾支持留歐,支持脫歐者僅佔48%。

相關焦點

  • 「壞小子」英國要硬脫歐?歐洲文化的「分」與「合」
    「壞小子」英國要硬脫歐?2020-12-17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據西班牙《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12月10日報導,英國脫歐過渡期只剩幾周時間就將結束
  • 13日,英歐關係的「大日子」
    談了8個月分歧仍很大  馮德萊恩9日發表聲明說:「我們就一系列待解決問題所取得的談判進展開展了生動有趣的討論,得以清晰理解對方立場。彼此依然相去甚遠。」雙方決定,再多給彼此談判團隊4天時間,13日再就是否還有必要繼續談判做最終決定。  法新社援引英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說法報導稱,雙方談話「坦誠」,但立場存在「巨大溝壑」。
  • 「硬脫歐」預警!英國提醒民眾屯糧,甚至準備了炮艦保護漁場……
    此前幾天,英國首相曾表示,英國「非常非常有可能」在沒有達成協議的情況下結束過渡期。在此情況下,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12月13日的頭條新聞,赫然出現了來自英國大臣們對該國民眾的警告信息:為最後的無協議「硬脫歐」做準備,超市從本周末開始屯糧囤物!
  • ...這意味著英歐之間的貿易或遭遇額外關稅和配額限制,導致雙方...
    文 / 夏洛特2020-12-09 00:47:24來源:FX168 【脫歐過渡期倒計時 英國歐盟將再啟貿易協議談判】周一,英國首相詹森表示將於未來幾天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面,嘗試達成英國完全脫離歐盟後的英歐貿易協定。
  • 英歐「飯局」未解分歧 「無協議脫歐」代價難擔
    英歐「飯局」未解分歧 「無協議脫歐」代價難擔 2020-12-11 07:51:42   馮德萊恩事後發表聲明說:「我們就一系列待解決問題所取得的談判進展開展了生動有趣的討論,得以清晰理解對方立場。彼此依然相去甚遠。」  雙方決定,再多給彼此談判團隊四天時間,13日再就是否還有必要繼續談判做最終決定。  法新社援引英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說法,稱雙方談話「坦誠」,但立場存在「巨大溝壑」。
  • 英國民眾陷「硬脫歐」恐慌:三明治、番茄、精子供應將短缺?
    距離明年3月英國預定的脫歐日期僅剩200餘天,而英歐關係走向仍然難以預測。儘管英國政府竭力避免「硬脫歐」,但是這種可能性似乎越來越大。數周以來,英國媒體一直在唱衰脫歐前景,設想了脫歐談判挫敗後的種種不利局面。
  • 時間所剩無幾,退歐談判毫無進展,英國首相「最後一搏」
    此前歐盟官員也表示,周三是達成協議的最後時間點,若能達成協議,雙方還需要獲得歐洲議會和英國國會的批准,以保證協議在英國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期滿後得以實施。屆時除非雙方達成貿易協議,否則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將受到關稅和配額的限制,英國將對歐盟進口產品徵收新的英國全球關稅(UKGT),而歐盟將對英國進口產品徵收共同對外關稅。
  • 英脫歐過渡期最後期限逼近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距離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僅剩6周左右的時間,但目前雙方對於貿易協議等問題仍未達成共識。英國與歐盟有何頑固不化的癥結?如果最後仍無法達成協議,又會出現何種情況?  英國在2020年1月31日退出歐盟。
  • 英歐貿易談判進展艱難脫歐「後遺症」持續困擾英國經濟
    鑑於12月3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將正式結束,本月被視為雙方今年內達成協議的最後機會。如果沒有達成協議,那麼就意味著結局是無協議「硬脫歐」。屆時英歐間大部分的貿易內容將受制於世界貿易組織的條約,打破已運行50年之久的合作經濟體系。不過,目前市場普遍預計,疫情帶來的巨大經濟下行壓力會迫使雙方在最後期限前達成妥協,畢竟無論是英國還是歐洲如今都無法承受經濟上的「雪上加霜」。
  • 英國警告民眾:為最後無協議「硬脫歐」做準備,屯糧囤物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12月13日的頭條新聞,赫然出現了來自英國大臣們對該國民眾的警告信息:為最後的無協議「硬脫歐」做準備,超市從本周末開始屯糧囤物!四年多的脫歐之旅,現只差「臨門一腳」了。就在距英國結束「脫歐過渡期」(12月31日)的時間所剩不多之際,各方傳出的消息均顯示,英歐談判進展仍不容樂觀。多家英媒透露,鑑於在經濟規則上的分歧,談判雙方均表示他們「不太可能」達成協議;英國政府消息人士則稱,歐盟提出的條件對於英國來說「不可接受」。
  • 倫敦市長撐脫歐重創英揆 分離派聲勢大漲
    英揆最後遊說無果  詹森高姿態支持脫歐,令分離派的聲勢大漲,更暴露了保守黨內對待歐洲的看法分歧。《每日郵報》22日的頭版大標題是「詹森使出殺手鐧」,宣稱他的表態支持可能成為脫歐派陣營獲勝的決定性因素。  卡梅倫此前一直希望能爭取到詹森站在政府的這一邊。
  • 徐博東:蔡英文「臺獨」立場無任何鬆動
    徐博東表示,儘管蔡英文不像陳水扁那樣咄咄逼人搞「急獨」,但她的「臺獨」立場卻堅如磐石,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任何鬆動的跡象;她表面「溫和」、「柔軟」的背後,卻蘊藏著與陳水扁同樣的「臺獨」能量;一旦她有機會上臺執政,把她的兩岸政策主張加以貫徹實施,其對臺灣、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不言自明的。
  • 歐英達成貿易協議 英國最後時刻避免「硬脫歐」
    中新社布魯塞爾12月24日電 歷經9個多月拉鋸談判,歐盟與英國在12月24日終於「破局」,宣布達成「脫歐」貿易協議,英國得以避免在明年1月1日「硬脫歐」。布魯塞爾時間24日下午4時左右,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攜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舉行記者會,宣布正式與英國達成「脫歐」貿易協議(全稱歐盟-英國貿易與合作協議),以此界定明年1月1日英國結束「脫歐」過渡期後的歐英關係。
  • 英國脫歐過渡期進入倒計時,在英車企面臨抉擇
    「硬脫歐」重創英國汽車產業  讓我們先來梳理一下英國脫歐進程:  ——英國在2016年全民公投決定退出歐盟;  ——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英國與歐盟隨即進入過渡期;  ——2021年1月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
  • 防備「硬脫歐」英國忙「囤貨」 漁業問題成英歐焦點
    英國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隨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12月13日原本是英國與歐盟貿易談判的最後期限,但由於協議尚未達成,雙方當天一致同意進入「加時賽」。但英媒指出,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對協議前景感到悲觀,認為無協議的可能性更大。
  • 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英歐無協議結束過渡期可能性依舊存在
    當地時間12月1日,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麥可·戈夫表示,由於與歐盟的談判在捕魚權、監管規則和爭端解決方面的分歧依然存在,因此最終英國與歐盟不能達成貿易協議,而以混亂局面結束脫歐過渡期的情況仍然可能出現。
  • 「硬脫歐」可能性急升 英國官員提醒超市抓緊囤貨
    雙方必須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達成協議,否則「硬脫歐」將損害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和金融流動。但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正在不斷縮小。近期以來,英國和歐盟一直在各種截止日期後繼續尋求談判,此前曾決定把12月13日作為「脫歐」貿易談判的最後期限,不過雙方在13日同意進入「加時賽」。
  • 疫情將如何影響英國脫歐過渡期談判
    自從英國1月底正式「脫歐」以來,處於「脫歐」過渡期的英國與歐盟就在談判,要敲定「後脫歐時代」雙邊關係,包括貿易、安全等多方面。這對英國而言,可以說是比第一階段名義「脫歐」實質意義更重大的第二階段。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定於上個月舉行的第二輪「脫歐」後談判推遲。不過,隨著「過渡期」截止日期不斷迫近,各方還是決定重啟會談。
  • 英國脫歐過渡期最後期限逼近 英歐談判進展如何?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1月19日電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距離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僅剩6周左右的時間,但目前雙方對於貿易協議等問題仍未達成共識。英國與歐盟有何頑固不化的癥結?根據規定,有11個月過渡期,到2020年底前原來的各項規定仍然有效,在這段時間裡就脫歐後的各項協議展開談判。脫歐協議將左右英國與歐洲國家未來的關係,最關鍵的領域是貿易和移民。這些談判將為新的英歐關係確立規則。資料圖:當地時間1月29日,歐洲議會批准「脫歐」協議。圖為投票結束後,在場議員高舉「永遠團結」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