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小子」英國要硬脫歐?歐洲文化的「分」與「合」

2020-12-22 澎湃新聞

「壞小子」英國要硬脫歐?歐洲文化的「分」與「合」

2020-12-17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據西班牙《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12月10日報導,英國脫歐過渡期只剩幾周時間就將結束,在沒有達成協議(哪怕是非常有限的協議)的情況下,英國脫歐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明顯。英國脫歐將影響到所有人,導致普通人的生活變得更加不方便。即使達成協議,英國政府對「重新獲得控制權」的執念也意味著必將放棄單一市場,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系列弊端:

在歐盟境內駕駛、醫療保健、銀行帳戶、手機移動漫遊費、旅遊通關等一系列相關問題都會受到影響,英國人或將喪失早已習慣的自由和舒適生活,進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失望情緒。然而,令人更為沮喪的是,上述清單只可能變得更長……

圖源:Pexels

曾經,我們印象裡的歐洲是這樣的:現代世界的發源地,民主、資本主義、民族國家等現代制度,都來自歐洲;它還是最大的發達國家集團,因對一體化的大膽嘗試而有「人類文明實驗室」之譽。然而,今天的歐洲面目全非。從歐債危機到移民危機,再到英國退歐,曾經歲月靜好的歐洲,以一種意想不到的姿態,再次震驚了我們——原來,發達國家也可能破產,一體化也可能分崩離析。

多年來,一體化是歐洲最大的特色。眾所周知,在歐洲一體化問題上,英國歷來被視作一個「壞小子」,它與歐盟的關係時常出現各種各樣的波折,甚至是激烈的矛盾,特別是在柴契爾夫人執政時期。1997年英國工黨上臺執政之後,採取了積極的對歐政策,二者關係總體平穩。但在2010年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上臺之後,英國與歐盟關係中的不和諧之處越來越明顯,甚至出現了要求英國退出歐盟的聲音。直到2016年6月23—24日,英國就是否留在歐盟舉行全民公投,投票結果顯示支持「脫歐」的票數以微弱優勢戰勝「留歐」票數,英國將不再屬於歐盟成員國。

今天為您帶來的新書《文化歐洲的「分」與「合」》,分上篇(「脫歐」 還是「回歸歐洲」?——政治文化視域下的英歐關係)和下篇(當代歐洲文化認同及其建構——認識歐洲一體化的一個視角),試圖從文化視角分別解讀英歐關係以及歐洲一體化進程。

《星期日泰晤士報》12月13日的頭條新聞,赫然出現了來自英國大臣們對該國民眾的警告信息:為最後的無協議「硬脫歐」做準備,超市從本周末開始屯糧囤物。

上篇:「脫歐」 還是「回歸歐洲」?——政治文化視域下的英歐關係。英國從特立獨行到勉為其難加入歐共體,再到逐步適應歐洲一體化,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影響歐洲,在猶豫和曲折中透露出許多無奈。上篇主要是從文化傳統和現實因素的角度考察戰後英國對歐政策形成和演變的歷史軌跡,展示了戰後英國對歐政策的歷史進程中文化因素在各個時期的不同影響所在,梳理了英國文化與對歐政策相互聯繫的發展脈絡,試圖揭示文化因素是決定戰後歷屆英國政府對歐政策的一個深層次的動因。

下篇:當代歐洲文化認同及其建構——認識歐洲一體化的一個視角。歐洲一體化是集經濟一體化、政治一體化和文化一體化於一身的綜合性進程。目前,學術界對歐洲一體化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經濟、政治和外交等方面,缺乏對其文化因素應有的重視。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不斷向縱深發展,其中的文化認同問題越發凸顯。本篇正是從這一點出發,探討歐洲文化認同及其建構與歐洲一體化的互動關係。歐洲一體化絕不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同一化,而是有條件有差別的統一。在歐洲一體化的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一體化與民族化的對立與衝突,從這一意義上講,一體化的過程就是歐洲國家在各種差異的基礎上尋求統一的過程。歐洲文化認同的建構必然走多樣化與一體化相結合的道路。

如何看待「歐洲之變」?今天的歐洲,固然是全球資本空間嬗變震蕩的一個縮影,但又有它特殊的難處,是一種共相下的殊相。其社會民情駁雜精微,遠非一句「歐洲衰落」可涵蓋,跟蹤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精彩盡在《文化歐洲的「分」與「合」》。

文化歐洲的「分」與「合」

書號:978-7-5117-3875-2

定價:58元

本書嘗試從文化傳統和現實因素的角度考察戰後英國對歐政策形成和演變的歷史軌跡,試圖揭示出文化因素是決定戰後歷屆英國政府對歐政策的一種深層次的動因。本書亦探討歐洲文化認同及其建構與歐洲一體化的互動關係,在歐洲一體化的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一體化與民族化的對立與衝突,從這一意義上講,一體化的過程就是歐洲國家在各種差異的基礎上尋求統一的過程。歐洲文化認同的建構必然走多樣化與一體化相結合的道路。

原標題:《「壞小子」英國要硬脫歐?歐洲文化的「分」與「合」》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歐英達成貿易協議 英國最後時刻避免「硬脫歐」
    中新社布魯塞爾12月24日電 歷經9個多月拉鋸談判,歐盟與英國在12月24日終於「破局」,宣布達成「脫歐」貿易協議,英國得以避免在明年1月1日「硬脫歐」。布魯塞爾時間24日下午4時左右,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攜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舉行記者會,宣布正式與英國達成「脫歐」貿易協議(全稱歐盟-英國貿易與合作協議),以此界定明年1月1日英國結束「脫歐」過渡期後的歐英關係。
  • 英國民眾陷「硬脫歐」恐慌:三明治、番茄、精子供應將短缺?
    距離明年3月英國預定的脫歐日期僅剩200餘天,而英歐關係走向仍然難以預測。儘管英國政府竭力避免「硬脫歐」,但是這種可能性似乎越來越大。數周以來,英國媒體一直在唱衰脫歐前景,設想了脫歐談判挫敗後的種種不利局面。
  • 「硬脫歐」可能性急升 英國官員提醒超市抓緊囤貨
    來源:國際金融報2020年只剩下最後幾周,英國和歐盟仍在就英國退出條款進行緊張談判。雙方必須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達成協議,否則「硬脫歐」將損害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和金融流動。但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正在不斷縮小。
  • 「歐洲病夫」!英國媒體集體自嘲
    在英國發現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新變種後,英國政府採取更為強力的疫情封鎖措施,但仍有倫敦民眾大量外逃,英國混亂不堪,歐洲眾多國家,一個接一個地「禁航」。英國人,一下成了最「不受待見」的歐洲群體。紅色為對英國「禁航」的歐洲國家(圖源:每日郵報)一眾英國媒體,用犀利的言辭形容這種尷尬的國際地位。
  • 英國警告民眾:為最後無協議「硬脫歐」做準備,屯糧囤物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12月13日的頭條新聞,赫然出現了來自英國大臣們對該國民眾的警告信息:為最後的無協議「硬脫歐」做準備,超市從本周末開始屯糧囤物!四年多的脫歐之旅,現只差「臨門一腳」了。值此之際,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12月13日的頭條新聞,赫然出現了來自英國大臣們對該國民眾的警告信息:為最後的無協議「硬脫歐」做準備,超市從本周末開始屯糧囤物!英國食品生產商預警,「硬脫歐」引發的蔬菜短缺將持續三個月。
  • 「硬脫歐」立場鬆動 英揆向歐索要兩年過渡期
    分析指,德蕾莎·梅伊的「硬脫歐」立場有所鬆動並展現彈性,但能否打破談判僵局仍有待觀察。  目前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已進行三輪,但雙方在分手費、公民權利等關鍵問題上分歧較大,談判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原定本周展開的第四輪談判被迫推遲一周,各方期待德蕾莎·梅伊能夠在22日的演講中給出英國最新的立場,這也是她試圖打破僵局的一次努力。
  • 「硬脫歐」預警!英國提醒民眾屯糧,甚至準備了炮艦保護漁場……
    在此情況下,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12月13日的頭條新聞,赫然出現了來自英國大臣們對該國民眾的警告信息:為最後的無協議「硬脫歐」做準備,超市從本周末開始屯糧囤物!脫歐談判又延期了據英國《衛報》13日報導,英國首相詹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同意繼續進行英國脫歐貿易談判。
  • 從壞小子到壞老頭 堅如磐石的滾石樂隊
    如果說披頭四是英國搖滾樂裡的紳士,那麼滾石樂隊就是十足的混蛋,這樣鮮明的對比或許在一開始有刻意為之的宣傳策略,但不管怎麼樣,滾石樂隊用自己身體力行告訴世人搖滾其實不止有披頭四一種。1963年6月7號,樂隊發行首支翻唱查克·貝裡的單曲《Come On》,名列英國榜第21位。同年年底,樂隊再次發行一支翻唱披頭四樂隊的單曲《I Wanna Be Your Man》,並成功打入英國榜前20。滾石翻唱披頭四,這可能讓很多歌迷大跌眼鏡,但事實確實如此,那時候的披頭四如日中天,滾石樂隊唱他們的歌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可誰能料到日後滾石樂隊居然成了披頭四樂隊最大的反動!
  • 歐洲議會通過「脫歐」協議 議員唱《友誼地久天長》送別英國
    1月31日正式「脫歐」前夕,歐洲議會29日批准「脫歐」協議,在場議員手拉手齊唱《友誼地久天長》送別英國。  當日歐洲議會全會先就「脫歐」協議展開辯論。多數議員在發言中肯定了英國及其議員對歐盟的貢獻,又指應從英國「脫歐」一事中汲取教訓,重塑歐盟未來。  當晚,議員以「簡單多數」機制對協議進行表決,最終以621票贊成、49票反對、13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脫歐」協議。
  • 英國文化,一個歐洲海島的文明
    英國是二戰之後迅速崛起的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他在世界各地都有的殖民地,比如美洲的新大陸、加拿大、中國的香港、澳大利亞等。英鎊對人民幣的匯率在國際上目前依然是最高的,將近1:9。90歲高齡的她,目前住在英國倫敦近郊的溫莎古堡,這是他們家族祖傳的一個古城堡,也是歐洲境內不多的依然住著女王的城堡。古堡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女王的家,她現在依然居住在裡面,可是這次我沒有有幸的能看到她出門。她每天都要喝英式下午茶,並且吃著牛油餅。他們家依然保留了富麗堂皇的樣子,有一部分是可以供公眾所參觀的。另一部分則是她家自有的教堂,以及祭奠先人的祠堂。
  • 英國脫歐過渡期進入倒計時,在英車企面臨抉擇
    「硬脫歐」重創英國汽車產業  讓我們先來梳理一下英國脫歐進程:  ——英國在2016年全民公投決定退出歐盟;  ——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英國與歐盟隨即進入過渡期;  11月24日,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表示,若無法敲定協議,在未來五年內英國汽車產量將減少200萬輛,屆時(2025年)英國汽車業可能將面臨高達554億英鎊(約合人民幣4860億元)的關稅,還將削弱其研發下一代零排放汽車的能力。
  • 龔鵬程|中西文化的合與分
    但源遠益分之後,班固卻與莊子不同,認為它們終究是要合的,因此他說九流之學乃「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一致、同歸,均指各家在未來終究要趨同趨合。他們對學術史的分析,影響深遠,因此這已成為我國人論學的基本觀念。由於道出乎一,所以各家雖然分了,可是它內裡仍具內在之可通性,可以會通。所謂統之有宗,會之有元。
  • 英國人周末突擊消費45億英鎊:擔心「硬脫歐」和疫情反彈帶來的「新...
    據每日郵報14日報導,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英國商店裡人頭攢動,道路一片車水馬龍的景象。由於擔心「硬脫歐」和疫情反彈可能帶來的進一步封鎖,英國人在這個周末大肆採購,突擊消費了45億英鎊。據報導,今年英國節日消費高峰提前了近半月。
  • 英國脫歐或面臨「史上最貴離婚贍養費」
    英國脫歐或面臨「史上最貴離婚贍養費」  英國媒體16日報導,在即將啟動的英國脫歐(Brexit) 談判中,歐盟方面準備向英國索要最多600億英鎊(約合5124億元人民幣),被英國媒體調侃為「史上最貴離婚贍養費」。
  • 英國海軍準備出動,或與歐洲國家爆發武力衝突
    英國此前雖然與歐盟就北愛爾蘭問題達成原則性一致,但雙方仍處於僵持狀態。一方面是因為英國與北海沿岸國家的漁業糾紛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歐盟希望英國在脫歐後,繼續遵守相關條令規定,這一點不被倫敦方面所接受。
  • 「壞小子」,時過多年,你是否已經長大?
    壞小子其實不壞,只是他假裝自己很壞,壞小子其實不傻,只是他喜歡在某個時候做個傻子,壞小子其實不瘋,只是他喜歡在自己壓力大時做個瘋子。壞小子其實是個正常人。在壞小子的腦海裡,回憶是他最珍貴的財富,精神財富。他喜歡回憶自己的學生時代,回憶自己的成長,回憶自己的經歷過程。他的回憶要從初中說起。
  • 大力支持「硬脫歐」;人算不如天算,這是英國四分五裂的關鍵一招
    可他詹森倒好,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連英國的國際利益都能放在一邊。8月7日,英國《衛報》引述多名歐盟外交官的話指出:詹森所設定的基本局面就是英國無協議脫歐,而且他無意重新談判脫歐協議。此外,《衛報》還引述另外一名歐盟官員的話說:很明顯的,詹森根本就沒有準備另外一套計劃。這足以證明一個事實:鑑於脫歐談判之艱難,詹森根本就有考慮過要在協議內實現脫歐的計劃。
  • 英國「脫歐」大結局
    那一天,歐洲議會全體會議投票通過英國的「脫歐」協議,確定英國將於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彼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動情地說,「我們會永遠愛你們,我們永遠不會遠去」。但這場溫情的時刻很快就被反覆上演的「拉鋸」戲碼所打碎。時間越來越緊,情況卻突然峰迴路轉。這一次,英國真的要帶著協議跟歐盟說「拜拜」了。
  • 英國硬脫歐在即,物價上漲有多猛?
    拋開這些遠的預測不說,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已經產生,英國港口已現混亂、擁擠不堪,大量貨物延遲,豐田車廠缺零件已停產,英國人的聖誕禮物可能要明年3月才能收到……摩根史坦利認為,在無協議脫歐的情況下,英國央行將實施負利率,2021年將進一步加碼量化寬鬆。
  • 英國下午茶文化是怎樣風靡全歐洲的?
    要說六大茶類中是受眾最多、世界影響力最大、全球銷售額最高的茶,那非紅茶莫屬了。紅茶,因長相烏黑,取英文名為Black tea,屬全發酵類茶。現流傳至今的英國「下午茶」風尚飲用最多的茶類也是紅茶,「她」也是英國女王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