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陳局 英倫靠譜局
英鎊連續兩天大跌,今天(12月11日)兌美元一度暴跌逾150點至近4周新低,單日跌幅為3個月來最大。
英國和歐盟雙方確定本周日(12月13日)為貿易談判最後截止時限,但目前分歧仍然重大。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今天表示,英國「極有可能」無協議脫歐,並稱「現在是時候」讓企業和個人為無協議脫歐做好準備了,警告20天後面臨物價上漲。
今天早些時候,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歐盟峰會上表示,無協議脫歐是最可能的選項。在峰會上,歐盟各國領導人花了不到10分鐘時間談論脫歐貿易協議問題。
英國央行今天出爐的報告預測,無協議脫歐可能造成高達2000億英鎊的信貸損失,極端情況下,失業率15 %,房價暴跌30%。
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表示,英國企業和家庭可能需要金融體系進一步的支持,以抵禦未來的混亂局面。
英國零售聯合體(BRC)警告說,硬脫歐後,消費者將面臨31億英鎊的「關稅炸彈」。零售商將被迫上調商品價格。多家英媒今天分析預測各種日用品、食品漲價幅度。
拋開這些遠的預測不說,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已經產生,英國港口已現混亂、擁擠不堪,大量貨物延遲,豐田車廠缺零件已停產,英國人的聖誕禮物可能要明年3月才能收到……
摩根史坦利認為,在無協議脫歐的情況下,英國央行將實施負利率,2021年將進一步加碼量化寬鬆。
投資者期待英歐雙方將會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如果這未能實現,英鎊還有進一步暴跌的空間。
一些投行甚至猜測,脫歐過渡期可能會非正式地延長到2021年。
陳局這就帶著大家,求一求英國朋友們的心理陰影面積。
01
股市要暴跌10 %,房價暴跌30%?
詹森12月9日飛到布魯塞爾,和馮德萊恩共進晚餐3小時,但沒能消除重大分歧,只好定下了貿易談判的最後期限:周日(12月13日)。
儘管談判還在繼續,但英國首相府發言人表示,談判在周日必須有明確結論。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也說,談判「不大可能」持續到周日之後。
今天,馮德萊恩和詹森繼續出來「潑冷水」。
由於擔憂無協議脫歐,英鎊連續第二天重挫。英鎊兌美元下跌超過150點,至1.3162,是11月17日以來的最低位,單日跌幅為3個月來最大。隨後跌幅有所收窄,回到1.32美元上方。
投資者期待英歐雙方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否則英鎊可能還有進一步暴跌的空間。
對於英國股市,摩根史丹利預測:如果無協議脫歐,富時250指數可能會立刻下跌10%。銀行可能會受到更大衝擊——由於擔心英國央行可能降息至負利率,以促使更多放貸和支出,預計英國銀行的股價將暴跌10%-20%。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表示,已經對無協議脫歐對金融市場造成的一切影響做好準備。
他說:
英國央行的彈藥庫裡有什麼武器?答案是很多。我們將會使用我們的工具,就像我們在3月份做的那樣。
他說,英國企業和家庭可能需要金融體系進一步的支持,以抵禦未來的混亂局面。下行風險包括疫情和脫歐過渡。不過,即使結果比預期糟糕得多,英國銀行體系仍具有彈性。
他認為,市場動蕩不會威脅到金融穩定,但警告稱,一些歐盟客戶可能無法獲得英國金融服務,因為歐盟沒有採取緩解措施。「我們所能做的是有限的。」
英國央行表示,一些衍生品用戶可能沒有完全準備好與歐盟對手方或歐盟認可的交易場所進行交易,這可能加劇市場波動,金融機構應繼續採取措施,將影響降至最低。
英國央行今天出爐的金融穩定報告指出,無協議脫歐可能會給英國金融業造成高達2000億英鎊的信貸損失。銀行資本雄厚,可以承受這樣的損失,但在那樣的極端情況下,失業率會達到15 %,房價會暴跌30%。
Hargreaves Landsdown的資深投資和市場分析師蘇珊娜·斯特裡特表示:「鑑於英國目前似乎正迅速走向無協議脫歐,投資者應該為英鎊和專注於國內的公司股票的波動做好準備。在周日的最後期限到來之前,英鎊明顯缺乏方向。」
02
食品要漲價,聖誕禮物明年才能到?
各大英媒、商家和研究機構,都在熱議無協議脫歐對於英國日常生活的影響。
民以食為天,食品的貨源和價格是一大焦點問題。
脫歐導致的海關檢查,加上聖誕節和新冠疫情造成的港口擁堵,某些新鮮蔬菜水果的供應可能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在零售商出現恐慌性囤貨的情況下。
如果無協議脫歐,英國和歐盟可以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定,相互設置關稅。
英國零售聯合體(BRC)警告說,消費者將面臨31億英鎊的「關稅炸彈」。零售商將被迫上調商品價格。
英國超市巨頭特易購(Tesco)預測,無協議脫歐會導致商品價格平均上漲5%。新鮮食品可能會出現暫時短缺,貨架會空空如也。特易購等超市已經開始囤積耐儲存食品的貨源。
外交大臣拉布接受陳局老東家BBC採訪時,忙著安撫人心:超市貨架不會空空如也,對食品漲價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關稅只佔價格的很小一部分。
他說:
如果我們不能達成自由貿易協議,路上就會有些顛簸,這是變革的必然結果。
但環境大臣喬治·尤斯蒂斯承認,食品價格可能上漲1%-2%。
這只是一個總體的數字。按照各方預測,生鮮食品的情況可能要糟糕一些。
豬肉、培根和牛肉的價格可能會稍微上漲。新鮮雞肉可能漲價12%。
英國大量蔬果從荷蘭以及西班牙進口。來自西班牙的蔬果價格可能會上漲9%。其中,蔬菜價格可能上漲12.5%,橙子上漲8%,生菜上漲7%。
英國的牛奶自給自足,價格不會上漲。但歐盟的某些牛奶製品,比如法國芝士,關稅可能高達30%-40%。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預測,有的奶製品價格漲幅甚至會達到55%。
好消息是,英國有60%的食物自給自足,羊肉等某些食品產大於消,因此,如果無協議脫歐,羊肉的價格可能還會下降。
不過,藥品可能出現短缺。英國內閣呼籲廠商囤積哮喘吸入器、抗生素以及乙醯氨基酚等藥品。
當無協議脫歐遭遇聖誕節,實在是雪上加霜。英媒哀嘆,這可能是一個沒有禮物的聖誕節了。
受脫歐影響,港口已經陷入混亂,電子設備等聖誕禮物聖誕禮物可能要明年3月才收到了。
目前,在費利克斯託港,貨物滯留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星期。英國四成的貨櫃運輸是通過這裡進行的。
業界擔心,類似的情況會出現在南安普頓和倫敦門戶港。
多佛港已連續多日排起貨車長龍。
《每日郵報》指出,目前蘋果Airpod耳機、索尼PS5遊戲機很難買到,因為來自中國、越南和日本的關鍵零部件出現了短缺。
有零售商稱,洗碗機、冰箱、五金工具都出現了缺貨。
03
「加時賽」在繼續,並不樂觀
早前詹森多次放話要無協議脫歐,多數時候都被認為是在向歐盟施壓、玩心理戰。但如今,狼似乎終於要來了。
似乎為了給貿易協議的談判鋪路,英國和歐盟12月8日協商同意,將充分執行具有國際法效力的《脫歐協議》,英國政府因此決定撤回《內部市場法案》中涉及北愛爾蘭的條款,避免違反國際法。
此舉營造了一些友好氣氛,但對談判的促進作用有限。
約翰表示,「還遠遠沒有到」確定籤署協議的地步,雙方談判在「公平競爭」和漁權問題上觸礁、裹足不前(陳局曾詳細分析過這些焦點問題)。當然,詹森敦促雙方,為了達成協議,「再額外多賽幾裡路」。
抱怨仍在繼續。詹森說,歐盟提出的方案意味著要英國繼續扮演歐盟的「孿生兄弟」,英國仍然要受制於歐盟的司法制度。
歐盟發布了無協議脫歐應急計劃,包含4大措施:
確保英國與歐盟之間在6個月內繼續享有「某些航空服務」——前提是英國也這麼做;
允許歐盟飛機使用航空安全證書,以避免空中交通受影響;
允許公路貨運和客運的基本來往——前提是英國也這麼做;
允許英國和歐盟船隻在彼此水域相互捕魚長達1年,或直至達成協議。
當然,在英國脫歐派看來,這是一種「勒索」——用半年的正常交通,交換1年的在英國海域的捕魚權。
因此,詹森表示,英國必須為所謂的「澳大利亞式方案」做好準備。澳大利亞和歐盟之間並無貿易協議,僅僅按世貿組織規則行事,外加幾條特殊的安排,比如科學領域的合作以及紅酒貿易。
詹森說,在那樣的情況下,英國和歐盟的貿易依然有良好前景。
但打臉的是,澳大利亞前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向陳局老東家BBC表示,澳大利亞和歐盟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壁壘,澳大利亞人自己都不覺得跟歐盟的貿易關係令人滿意。
BBC政治版主編蘿拉·昆斯伯格評價:如果說之前詹森類似放話是為了施壓歐盟,現在詹森是說了實話了——英國距離無協議脫歐「前進了大大一步」。
「首相當然可以做決定不要無協議脫歐,因為無協議帶來的潛在混亂實在風險太大。歐盟主席當然可以說服歐陸領導人退讓,他們今天齊聚布魯塞爾。但是,重新估計形勢、改弦更張,這一切距離我們太遙遠了。」
加拿大皇家銀行、野村國際和渣打銀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12月3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正式結束這一天。一些投行甚至猜測,脫歐過渡期可能會非正式地延長到2021年。
過兩天,答案可能就揭曉了。
情報員:多恩
情報源:The Daily Mail, The Daily Express, Metro, Independent, Sky News, The Guardian, BBC, Pound Sterling Live
陳局講兩句
整整一年前,英國保守黨靠「將脫歐進行到底」(Get Brexit Done)的口號贏得了大選,接著在今年1月底脫歐,進入過渡期,本來有足夠的時間談好「離婚」後的貿易協議。但是英國政府抱著「主權」和「獨立」,只想保留對歐盟單一市場的自由貿易,不想接受任何紀律約束,最終在突破鮑首相自己的最後期限兩個月後,還是面臨硬脫歐。
明明是無協議脫歐,還要美其名曰「澳大利亞式」歐盟貿易關係。澳大利亞萬裡之外,民眾不會每天擔心英吉利海峽那邊的醫藥物資、柴米油鹽能否到達,進出口歐盟也不佔本國總量的近一半。
歐盟已經提出了緊急過渡措施,雙方的談判甚至過渡期會不會跟著延長半年?脫歐公投前的不實之辭歷歷在目,還有大選後的信誓旦旦,換來的是雞飛狗跳、物價飛漲、前景暗淡。還沒說歐盟國家的混亂呢。
難道英國的執政者們就只會耍嘴皮子?!
友情提示:英倫靠譜局並非英國政府機構,而是由多位中外資深媒體人組建的傳播靠譜信息的團隊。
本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標題:《英國硬脫歐在即,央行預測房價恐暴跌30%,物價上漲有多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