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多地物價持續上漲--新聞-中華網

2020-12-13 中華網新聞

·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英文:Consumer Price Index,縮寫CPI,亦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經濟學上,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它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Inflation)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供遠小於求)。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物價上漲以後就跌不下來了?
    物價漲上去就下不來了,過去我們買一斤青菜只要一元錢,現在買一斤青菜要四到五元錢,而且一漲就不會下跌,現在拿一百元去菜市場,基本上很快就用光,過去一百元要用很長的時間。這給人一種感覺,為啥物價上漲後,就跌不下來了呢?
  • 物價怎麼走?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解讀10月經濟熱點問題
    物價怎麼走?——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解讀10月經濟熱點問題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 題:經濟怎麼樣?就業難不難?物價怎麼走?——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解讀10月經濟熱點問題陳煒偉、戴小河、劉文昕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10月份經濟運行主要數據。
  • 近期物價上漲主要受供給擾動 短期波動不改平穩態勢
    交行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分析說,往年春節期間食品、消費品、服務類等價格環比都呈季節性上漲。從監測情況看,今年年初以來,商務部公布的食用農產品價格明顯上漲,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生豬價格也在持續上漲,主要是受到節假日消費的帶動。「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疫情對物價的影響比較複雜。」
  • 物價為何一直「上漲」,卻不見「下跌」?難道會「一直漲」嗎?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了,但是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物價在不斷上漲,十幾年前一瓶礦泉水5毛錢,一根冰棍只要2塊錢,而現在一瓶礦泉水少說1塊錢,有些賣到到了2、3塊錢,一根冰棍也賣到了5塊錢。從這些平時生活中經常吃的喝的零食,就可以感受到物價在上漲!
  • 物價連番上漲 媒體稱漲價將成今年最紅詞
    毫無懸念地,「漲價」勢必成為2010年最紅的關鍵詞。事實上,遠如前兩個月瘋漲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近如最近一周的食用油、LPG暴漲,今年以來幾乎所有物價上漲,都越來越多地表現出金融屬性,這跟近兩年中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大有關係。最近兩年,中國新增貸款17.3萬億元,如此天量的鈔票進入到市場,必然要尋找出路。
  • 2020年,什麼物價會上漲,什麼物價會下跌?
    A、食品價格上漲20.60%,影響CPI上漲約4.10%。B、非食品價格上漲1.60%,影響CPI上漲約1.29%。食品價格是這一輪物價變動的核心。所以,物價雖受影響,但本質是「虛漲」,等我們生產經營恢復正常,上漲趨勢可以控制。不過,農業生產周期遠長於工業,蔬菜水果生長需要陽光雨露,動物長肉也要時間,短期影響稍大。
  • 物價上漲,老人為要求子女給自己的撫養費上漲訴至法院
    物價上漲,近年來物價飛漲,老秦認為原支付的贍養費已經無法滿足其日常生活的需要,要求子女增加贍養費,但均遭到拒絕。一氣之下,老秦又將他們告上了法庭,請求判令5個子女每人每月支付贍養費500元。  被告中老二、老四辯稱,每月500元的生活費過高,自己也沒有工作,身體多病。其他被告則同意老秦的訴訟請求。
  • 到了2021年,什麼物價會上漲,什麼物價會下跌,看完你就明白了
    這次經濟危機讓全民過了一個不能走街串巷的「特別」年,也讓我們意識到了災難面前物價的上漲能力。2020年我國首份物價數據出來了!一起來今年看看什麼物價會上漲,而什麼物價會下跌吧。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暫時來看,醫藥用品尤其是像口罩,消毒水這類價格會小幅度上漲,當然了,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本就是不是很貴的東西,僅使上調也不會上漲多少,可以說完全在人們的可接受範圍之內。經濟開始慢慢的回到正軌,但同時人力資源一下子有點吃緊,所以人工成本就會跟著增高,所以也會有一個經濟恢復期。
  • 國家發改委:預計兩節期間物價漲幅不大 生豬生產供應持續恢復
    來源:北京青年報原標題: 國家發改委:預計兩節期間物價漲幅不大 生豬生產供應持續恢復 蔬菜整體供應充足昨日,國家發改委召開1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1—11月,發電量同比增長2.0%,增速持續回升;受食品價格從高位明顯回落影響,CPI由升轉降。此外,針對煤炭供應、元旦和春節期間保供穩價方面的工作,孟瑋也一一給出回應。
  • 芬蘭物價連續4個月上漲
    人民網赫爾辛基8月16日電 據《經濟生活報》報導,與去年同期相比,芬蘭7月份物價上漲指數為 0.5%,這是芬蘭物價連續4個月持續上漲。上漲幅度較大的是汽車稅、住院費、牙醫診療費、酒店住宿費等,而下降的有燃油費、房貸利息等。歐元區物價上漲指數平均為 0.2%。
  • 11月CPI創11年新低,2021年還需要擔心物價上漲嗎?
    10月,CPI同比漲幅回落1.2個百分點,豬肉價格在連續上漲19個月後首次轉降,因此當時專家們預計11月這一因素仍將持續。11月CPI罕見出現了負增長,也就是說綜合物價比去年要低了,但為何有小夥伴說感受不太明顯呢?
  • 物價上漲,工資不漲,有多少人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從總體變化的角度來看,近些年,物價確實一直在上漲,而居民工資收入的變化並不是很明顯,也就是說,物價的漲幅高於工資的漲幅。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人,佔了較大的比例。下面,就物價與工資狀況簡單進行分析對比。物價狀況1、近些年,大部分商品價格變化呈上漲的趨勢,比如雞蛋價格,三年前每斤的價格最低2.2元,最高也未超過3元。而現在的雞蛋價格每斤最低在3.5元左右徘徊,最高時漲到了6元左右,足足翻了兩倍多近三倍。
  • 英國硬脫歐在即,物價上漲有多猛?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今天表示,英國「極有可能」無協議脫歐,並稱「現在是時候」讓企業和個人為無協議脫歐做好準備了,警告20天後面臨物價上漲。一些投行甚至猜測,脫歐過渡期可能會非正式地延長到2021年。陳局這就帶著大家,求一求英國朋友們的心理陰影面積。
  • 如何看當前物價形勢?「菜籃子」「果盤子」穩穩噹噹
    橫向看——國家信息中心財政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前榮說,「當前我國物價漲幅在全球範圍內處於中等水平。」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美國CPI同比上漲1.7%,歐盟調和CPI上漲1.6%。印度CPI同比上漲7.1%,俄羅斯上漲5.2%,南非上漲4.2%,巴西上漲4.2%。  受訪專家均表示,當前我國物價水平在合理區間運行。
  • 小孩的撫養費是否能隨物價上漲而提高?
    (閱讀本文需要3-5分鐘)近十餘年以來,我們國家的物價一直處於上漲狀態,而人民幣一直處於「貶值」狀態。十年前、五年前離婚約定的每月支付小孩200元、300、500元撫養費到了現今,肯定不夠孩子生活、教育、醫療費用,那麼撫養孩子一方即便自身有能力撫養孩子,能否以物價上漲為由要求另一方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呢?
  • 河南幼兒園收費普遍上漲 物價上漲致成本翻倍增加
    生源增多要提高管理費標準、物價上漲要多交夥食費、教師工資提高要增加開支、引進新的教學模式要投入費用……在記者調查中,不少幼兒園負責人都擺出了漲價的理由。   此外,隨著學前教育的不斷市場化,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呈現「貴族化」的趨勢,也導致了幼兒園收費水漲船高。
  • 物價飛漲,人均GDP不斷攀升,為何工不見資上漲?專家道出真相
    不僅是豬肉價格在上漲,水果、大蒜和雞蛋價格也都不約而同地上漲,由此也可以看出,物價上漲確實已經成為了一個事實。 隨著物價的逐漸上漲,越來越多的人難以負擔得起高速上漲的物價,用物價的上漲速度與工資的增長速度相比,物價明顯碾壓工資。
  • 全球領先食品生產商Intersnack實施中華網運營管理方案
    在全球經濟持續衰退的逆境中, Intersnack發現其家庭零食的消費卻不斷增長。為此, Intersnack期盼 CDC Factory將幫助他們在不增加昂貴的額外開支的前提下,開發和滿足市場對家庭零食的需求。
  • CPI同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10月物價數據釋放...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在日前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5%,漲幅比9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3%。10月份,保供穩價持續推進,市場供求總體穩定。其中,食品價格由漲轉降。數據顯示,10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8%,影響CPI下降約0.4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波動備受關注。10月份,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豬肉供給持續改善,豬肉價格在連續上漲19個月後首次轉降,同比下降2.8%。
  • 撫養費標準可以隨物價上漲而提高
    餘某訴餘某望撫養費糾紛案——撫養費標準是否能隨物價上漲而提高?(三)典型意義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婚姻家庭法立法時都遵循「兒童利益優先原則」和「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目前,我國的《婚姻法》「未成年人利益優先原則」和「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則」應當成為我國婚姻家事立法的基本原則,儘可能預防和減少由於父母的離婚,給未成年子女帶來的生活環境上的影響及未成年子女性格養成、思想變化、學習成長等不利因素。在婚姻家庭類案件中,人民法院在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費進行判決、調解時,撫養費標準一般是依據當時當地的社會平均生活水平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