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是「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這幾天又迎來了「糖高宗」、「油不得」。在這個一切皆有可能的時代,說不定哪一天一覺醒來,普普通通的白菜和蘿蔔,也會一夜之間變成「白內漲」、「蘿你命」
各種規格的食糖價格全面上調13%,創下了近20年來的新高;食用油漲價近20%,30萬噸儲備油緊急入市;瓶裝氣一夜之間漲價10%,加價幅度前所未有……最近一周,物價的瘋漲幅度讓人咂舌。
可以說,再沒一件事能夠緊緊牽動上至高層決策者,下至普通家庭主婦的心。今年以來的食品普遍漲價,先是「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這幾天又迎來了「糖高宗」、「油不得」。在這個一切皆有可能的時代,說不定哪一天一覺醒來,普羅大眾的白菜和蘿蔔,也會一夜之間煉成「白內漲」、「蘿你命」。
但當我們試圖找出今年物價上漲常態化的幕後推手時卻發現,如今任何一種東西的漲價,都不僅僅只是單純的供需變化使然,貨幣因素、全球一體化、極端天氣,無論哪一環都具備對物價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威力。「多米諾效應」之下,食品價格的高歌猛進不斷推動CPI節節升高,進而拉動中國快速進入高成本時代。
雖然官方一再否認物價上漲引發通脹的恐慌,但19日央行的突然加息,都被普遍認為劍指通脹。21日公布的CPI高值,也再次印證了食品漲價的巨大推動力。毫無懸念地,「漲價」勢必成為2010年最紅的關鍵詞。
幕後推手1
資本推動
物價暴漲
太子參半年多漲幅高達500%,遊資介入是主因
遊資,是指為追逐高額利潤而在各金融市場之間流動的短期資產,這一經濟學領域的術語,今年以來佔領各媒體要聞版首,只因它炒出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
單以中藥材為例,今年以來七成以上中藥材的批發價已經有60%左右的上漲,價格變動已經成為近期藥材市場常態,這跟往年藥材市場價格的波瀾不驚形成了鮮明對比,其中太子參的漲幅最為瘋狂。
羊城晚報記者21日從廣東價格指數平臺看到,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太子參的最新批發價是372元/公斤。但據廣州市藥材公司介紹,今年3月份太子參的收購價還僅僅只是60-70元/公斤,最近價格一直在360-370元/公斤徘徊,半年多漲幅高達500%左右。
從使用途徑上來看,太子參並非一種主要使用的原料藥,目前國內主要是江中製藥集團生產的健胃消食片類藥品,是該品種的主要使用方,其他使用途徑相對比較零散,為何價格會出現如此大的波動?
廣州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外來資金的介入是重要的原因。「目前國家連續調控樓市,不少熱錢湧入中藥材市場進行炒作。如今年5月,三七的價格暴漲便與遊資炒作有很大關係。一些野生的、用量小的小品種藥材由於氣候原因,產量較少,在目前還沒有人工培育成功和推廣的情況下,價格一直呈上升趨勢。而一些用量較大的大品種受到氣候影響,產量和庫存快速減少,更是給外來資金炒作創造了可能。遊資投入到中藥材市場,對價格上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藥材市場先後被資金介入過的品種有枸杞、黨參、當歸、黃芪、香料、辣椒、三七、田七、太子參等。」
事實上,遠如前兩個月瘋漲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近如最近一周的食用油、LPG暴漲,今年以來幾乎所有物價上漲,都越來越多地表現出金融屬性,這跟近兩年中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大有關係。
最近兩年,中國新增貸款17.3萬億元,如此天量的鈔票進入到市場,必然要尋找出路。2009年股市翻倍漲幅和大量成交量消耗吸納了大量貨幣流動性;2010年第一季度,樓市的暴漲吸納了部分流動性。但是現在,國家對房地產等資產價格進行調控,大量流動性資金抽出,將目光瞄準了農產品、資源等實物產品。
國際市場也是如此,2007年至2008年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嚴重脫離基本面大漲大跌,一樣是國際投機資金在興風作浪。尤其是在通脹的預期下,對大宗農產品的投資甚至投機,成為財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徑。
幕後推手2
物價上漲進入全球化時代
中秋節後廣州市食用油價格就漲得非常明顯,散裝批發價格平均上漲12%-20%,皆因我國是世界豆油進口第一大國
在全球化時代,由於貿易的存在,物價的上漲也是一種全球化的現象。如即將迎來新一輪價格上漲的食用油,價格暴漲的根本性原因,就是因為我國是世界豆油進口第一大國。
21日羊城晚報記者在廣州天河北百佳超市看到,仍在做促銷的食用油數量已經非常有限,價格優惠也很少,如金龍魚4升調和油原價是44.8元/瓶,促銷價僅為41.9元/瓶。要是在往常,食用油促銷一般都會便宜個近10元。
廣州市物價局給記者發來的監測數據也顯示:中秋節後廣州市食用油價格就漲得非常明顯,其中散裝批發價格平均上漲12%-20%,豆油、調和油、棕櫚油每噸均上漲1000元左右;小包裝食用油批發價格亦全線上漲,上漲幅度達10%-15%。如魯花花生油5升由88元升至95元,升幅8%,致美齋調和油5升由45元升至48.5元,升幅8%。但批發商表示,目前都是暫時價,待庫存銷售完,價格可能還要上漲。若是按供應商目前報價,魯花花生油5升批發價應漲至99.5元,致美齋調和油5升批發價應漲至52元。
雖然目前批發價格漲幅並未完全傳導至零售市場,但廣州的農貿市場、超市等終端食用油價格已陸續跟漲。21日在廣州的農貿市場,胡姬花花生油5升已由83元漲至88元,漲幅6%,金龍魚調和油由55元漲至59元,漲幅7%。
記者從廣州市物價局確認到,多家超市已陸續收到魯花、金龍魚、福臨門、鷹嘜等品牌的漲價申請,要求調和油漲幅10%-20%,花生油漲幅10%-15%。不僅如此,隨著食用油消費旺季的到來,預計年底前廣州市食用油的價格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為何食用油突然之間漲價這麼厲害?廣州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分析表示:首要原因就是大豆進口價格持續攀升。我國是世界豆油進口第一大國,每年豆油、棕櫚油、菜籽油進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國豆油主要來源於美國、阿根廷,棕櫚油來自馬來西亞,國內食用油價格直接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美國農業部10月報告大幅調降2010年美豆產量預估,而拉尼娜氣候對南美大豆生產的潛在威脅也令人擔憂。在吃緊的全球供給形勢下,強勁的出口需求,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大量採購勢必為國際市場價格的上漲提供助力,市場對大豆價格看漲的心理明顯。我國進口大豆均價自今年7月份以來已經保持了3個月的上漲態勢,導致食用油價格上漲趨勢明顯。
在廣州市上周一夜之間調價10%的瓶裝氣,暴漲的背後也脫不開全球化的關係。
記者從廣州市物價局了解到,從7月中旬至上周,廣州的瓶裝氣價格一直維持在百元以下,最低92元/瓶,直至10月14日,廣州燃氣公司和喜威(原振戎)燃氣公司的瓶裝氣零售價為99元/瓶。但從15日開始,一夜之間,喜威燃氣公司的瓶裝氣價格突然從99元/瓶升至108元/瓶,一下子漲了9塊錢,調價幅度之大前所未有。而廣州燃氣公司也應聲在18日調高價格至102元/瓶。
對此市物價局表示,這是因為近期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格相繼上漲,從而帶動液化氣批發價格的上漲。
廣東油氣商會燃氣部部長莊榮金認為:「珠三角地區進口氣大庫掛牌價格已經上升至每噸7050元,半月上漲近千元,此輪價格上漲速度之快,漲幅之大較為罕見。」「首要原因是國際成本飆升。紐約油價10月份衝破了80美元/桶平臺並繼續盤踞至今,給了市場莫大的心理支撐。中東LPG出口市場持續升溫,直接刺激了進口商大幅提價。隨著冬季LPG消費高峰的到來,國際LPG出口成本仍將有進一步上揚的可能,直接刺激國內價格上漲。因此,第四季度要有迎接高氣價的心理準備。」
幕後推手3
極端天氣拉高物價
受極端天氣影響,今年俄羅斯糧食產量預計將下降超過30%,德國小麥將減產20%,加拿大小麥將減產17%
對比其他農產品,糧食價格之於物價的重要穩定作用,猶如深海中的定海神針。因此一直以來,糧食價格受國家半控制,要遵循調周期和調價率,不能隨便漲價。
2009年稻穀的收購價格為每斤0.9元左右,今年已經漲到了每斤1.2元了,糧食企業扛不住了,7月份我國糧食價格同比就上漲了11.8%。記者從華南糧食交易中心了解到,近期廣東港口稻米價格穩定在較高位水平,其中早秈米報3020元/噸,兩優培九報3960元/噸,東北粳米報4080元/噸。
但糧食漲價並不只是中國的「國情」,全球糧價一起進入了高價時代。因為極端天氣席捲全球,世界主要糧食產區均減產了。今年,由於持續高溫乾旱天氣,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德國、澳大利亞等世界主要產糧區遭受旱災,致使糧食作物特別是小麥作物大幅減產。今年俄羅斯糧食產量預計將下降超過30%,德國小麥預計將減產20%,加拿大小麥預計將減產17%。
中國的氣候也極不穩定。2010年年初,西南部出現特大旱災,北疆地區出現暴雪,華北遭遇低溫,南方則出現嚴重洪災。5月以來,山西北部又出現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如此頻密的自然災害超出人們預期。
不過中國農業部網站發布公告稱,隨著中央扶持晚稻和秋糧生產的政策措施的迅速落實,加之8月中旬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條件有利於作物生長,南方晚稻和東北水稻生育進程加快,部分彌補了前期生長量的不足。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師胡鋒也表示:「在糧食連續六年增產的基礎上,今年夏糧又取得好收成,總產達2462億斤,雖比上年略有減少,但仍是歷史上第三個高產年。其中,夏糧的主要品種冬小麥產量還高於上年,實現了連續第七年增產。」
除此之外,上周價格全面上調13%的食糖,後市如何也將看天而定。因為國內少量的食糖產量增長,難以彌補國儲糖和工業庫存下降帶來的供需缺口,而若大量進口則又可能給本已上漲的國際和國內糖價火上澆油。此外,今年是拉尼娜天氣多變和多災的年份,一旦再次出現災害性的天氣,將給食糖供應和糖價增添不確定因素。近期海南連續大暴雨,颱風「鯰魚」可能襲擊中國主要甘蔗種植區廣西,也將給新榨季食糖供應添加新的不利因素。
記者手記
部分物價上漲
只是理性回歸
眾多物價的集體上漲讓工薪階層大呼吃不消,但在專家看來,部分物價的上漲卻是理性的回歸。
如受國家糧食價格調控,我國的糧食價格長期低於國際糧價。由於糧價長期偏低,近年來化肥、人工等成本不斷上漲,加上糧食生產易受氣候、水利、蟲害等因素影響,導致種糧長期平均收益偏低,挫傷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對於今年以來中藥材的瘋漲,廣州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的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中藥材的價格回歸價值。我國農產品長期存在剪刀差,中藥材作為一種農產品,多年來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導致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日漸消退,造成中藥材種植面積銳減。當前中藥材的價格上升可以看作是一種價格向實際價值的回歸。」
以太子參為例,它是兩年生藥材,多年來一直處於較低價位,2009年底的價格僅為30元/公斤,長期低價大大損傷了種植戶的熱情,種植量大幅下降。而今年年初以來的乾旱、洪水等氣候反常,更加劇了產量的降低,據估計,今年太子參的產量比去年降低了30%-40%,這無疑給遊資炒作提供了絕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