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做為中國傳統的餐具已經延續幾千年之久,別看只是兩根非常簡單的小棍子,但是能夾不同的飯菜,還能防止飯菜過熱而燙手,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餐具,像西方一些國家他們使用的餐具,是鐵質刀跟叉子,甚至有些國家不用餐具,直接用手抓著吃。
然而中國餐具筷子放到西方國家,他們卻「不會用」,不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很難學,就連吃飯的餐具都讓他們絞盡腦汁,想要學會得花點時間,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你們吃飯時,將筷子放進湯裡夾菜是很不文明的,別人以為你在洗筷子,古人的做法才是正確的,下面來看看吧。
有考古學家表示從出土至今,發現年代最久的筷子是距今3000年前,商代墓葬中發現的。考古學家證實商周時期古人做飯時,喜歡將食物切成塊兒放到一個特定的容器內,因為吃東西不方便,所以他們必須發明一些工具,才能將食物吃到嘴裡,畢竟古人也不喜歡用手抓著食物吃,不然會得疾病,這樣一來古人發明了筷子。
還有其他學者表示,以上觀點他們不認同,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商周除了筷子還有勺子,然而商周時期人們常吃的食物,主要包括:青菜、粥、雞蛋羹等,像一些粥還有米飯只能使用勺子,秦漢時期就已經出現勺子種餐具,而且更早之前,新石器時代人們發明出很多餐具,他們常常使用煮菜的方法做飯,吃的飯菜大多是羹。
像一些帶湯的飯菜,菜會沉到碗的底部,現代人都會選擇用筷子撈上來吃,然而古人卻不同,他們會把勺子伸到碗的底部將菜撈上來,用筷子夾到自己碗裡吃,是不是感覺現代人還不如古人做的好呢!尤其是現代人聚會時,桌子上往往會擺滿很多菜,中間放上一道帶湯菜品。往往有些人吃的時候,經常用筷子伸進去,更有甚者他們夠不到,把筷子放到裡面來回攪拌,這樣做讓旁邊的人心裡會怎樣想?
據有關歷史學家所說,筷子的起源與發明其實非常簡單,古時候人們用手抓食物會感覺非常燙,所以有人發現用兩根木棒,可以將食物夾起來吃,慢慢的發展後人們不再用木棒,而是將它們做成現在餐桌上使用的筷子。
近代考古學家們發現的筷子,最早也就延伸到商周時期,再往前他們沒有發現更早的筷子。也許是古人沒有將餐具完整保留好,也有可能是他們隨地使用然後扔掉了。
現代有很多人吃飯時,喜歡用筷子往湯裡夾菜,別人還以為你是在洗筷子。看完古人使用筷子的智慧之後,是不是有很大的感想?以上是本期歷史內容,如果朋友們有不同意見,歡迎到評論區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