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過年發紅包有多少種方式,哪一種更有過年氣氛

2020-12-20 困不成眠奈夜何

說起紅包,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人,記得還小的時候每次過年都得到大人給的紅包,好像今天剛剛過完年然後又盼望明年快點到來,所以每當鬧父母的時候,父母就連哄帶騙說不聽話到過年就不給紅包不買新衣服給,現在想起又好笑又忘不了當時的童年記憶。

直到慢慢長大,也就慢慢懂事了過年的時候大人給小孩紅包是一種民間習俗也是鼓勵小孩在學習上更加努力爭取考得好成績。至於以什麼方式給紅包,要是對方年紀比你大的時候你就封著給,表示一種禮貌和尊重。要是對方比你小而且還上學的你可以封也可以不封。給多給少也沒關係。

現在就不同了,比如遠方親戚一見面就給了而不是等過年才給的,要是對方比你小你就給他這是禮貌也是習俗,總不能等比你小的發給你吧!至於結婚呀!進新房呀!生日呀你人不得去就封紅包了叫人幫忙拿去也可以微信紅包給也行,所謂老話說得好,人不到禮到。

在中國的農村裡,過年過春節發發紅包,是老幼之間鄰裡之間親朋好友之間的一種美好祝願。這個紅包不管錢多錢少,不管發多發少,表示的都是一個心意,一份祝福。因此,發紅包的人誠心誠意,收紅包的人滿心歡喜,這就是中國人的新年。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紅包之間的含義越來越豐富,紅包的厚度也比以前更實在了。現在的農村發紅包究竟有多少種方式呢?

一是直接發現金。這是最傳統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一種發紅包方式。記得以前小時候在老家農村的時候,每年的大年初一,我們小孩起床後,都會無一例外的先去向父母、向老人請安,並且恭喜新年。老人一般都是直接給我們發現金作為新年紅包。以前的紅包也就是一塊兩塊錢,後來多一點也就是五塊十塊錢。不管多少,我們小孩都感到很高興,小心翼翼的將紅包錢摺疊起來收藏起來,作為開學的學費。那個時候的發紅包,心意大過實質。

二是裝進紅包發。到了後來生活條件好了以後,人們之間互相發紅包,就喜歡將錢裝進紅色的包裡再發了。將現金裝進紅包裡再發的好處是不管錢多錢少都看不到,必須拿回家裡打開之後才知道。這樣收發紅包的雙方都很有面子。這種發紅包的方式,大都是一些外出工作或打工賺錢比較多的人採取的發放方式,一般他們紅包裡面裝的現金也不會太少,拿出來發也很體面。

三是通過微信發。隨著電子科技的不斷進步,通過微信發紅包已經成為這兩年來城鄉包括農村年輕人發放新年紅包的一種方式。用微信發紅包,非常簡單快捷,而且不用面對面,避免了錢多錢少互相比的問題,也避免了見面時互相拉扯一輪的客氣話。這種方式更多的是年輕人在用。

四是通過手機轉。除了微信發紅包,其實通過手機的其他功能也可以發紅包。比如說通過手機銀行,通過支付寶,通過其他現金互轉平臺,都可以實現紅包的發放。

農村新年的紅包發放,可以老人發給小孩,也可以年輕人孝敬老人發,親朋好友之間互相發。發紅包其實已經成為現代農村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不管是哪一種方式,更多的都是表達一種祝福、一種心意。至於哪一種更體面,就看雙方的理解了。

儘管現在微信紅包很方便,但我還是最懷念小時候那種長輩高高上座,小輩紛紛跪拜,然後分發紅包,然後兒女們再跪拜給父母呈上過年紅包的氣氛和儀式感,一是有年味,二是更能體現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相關焦點

  • 在農村,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過年時不願意給小孩「發紅包」
    寫在前面:在農村,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過年時不願意給小孩「發紅包」?在過年的時候,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包一個紅包給晚輩,這是中國人的習俗。幾千年來,中國人都是這麼走過來的。而在中國,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村地區的傳統習俗保存得更完整。
  • 「企業發紅包留職工過年」是一種「多贏」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許多在外務工的人員已開始準備回家過年,有的打點行囊,有的網上訂票,有的甚至還早早地買好了各種年貨。可以說,許多職工已是歸心似箭,渴盼與家人團聚。然而,由於疫情的影響,許多職工今年回家過年的路途似乎不那麼順暢,這既有防疫之需,更有安全之需。
  • 親戚家兩娃我家一個娃,過年怎麼發紅包?不吃虧又不會尷尬
    過年給孩子們壓歲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前父母為了避免孩子飽受邪祟困擾,過年時會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壓上幾個銅板,用來鎮壓邪祟,時代在發展進步,慢慢地人們也就不相信「祟」的存在了,但是過年給孩子壓歲錢、發紅包慢慢傳下來了。
  • 百姓議事廳丨過年用微信發紅包, 有意義嗎?
    [熱議話題]今年春節,不少有手機的孩子收到了微信紅包。這種方式很受孩子們歡迎,他們說紅包終於可以不被家長沒收,由自己保管支配了,「我的紅包我做主」,這樣的新年過得才開心。
  • 快過年了,給晚輩發紅包有講究,發多少合適?聽聽老農怎麼說
    微信紅包、qq紅包、支付寶紅包,最近咱今日頭條也在發紅包。可以說是紅包無處不在,紅包無處沒有。在過去呢,咱農民談到紅包,都是過年時候給家裡的小孩子的紅包。給小孩子的紅包呢,講究點的會找一張紅紙包一下,有的不講究的直接給小孩幾塊錢。老農的印象中,自己收到的紅包都是直接五塊或者十塊錢。從沒有長輩拿一張紅紙或者紅包包著給過我。
  • 老人發紅包也"趕起了潮流" 微信發紅包更熱鬧
    半島記者 劉笑笑今年過年你收到壓歲錢了嗎?今年過年你發出去多少紅包?蘊含著祝福的壓歲錢年年都有,但是數額在改變,獲得壓歲錢的途徑也在發生著變化。除了常規的紅包封裝壓歲錢,如今壓歲錢也搭上了微信紅包的「順風車」。記者調查發現,春節期間,就連老年人也加入到了微信發紅包的陣營中,不少老年人給晚輩發壓歲錢也「趕起了潮流」。
  • 過年習俗之一,紅包!過年紅包包多少?市民表示:過年紅包壓力大
    據調查結果顯示,37.06%的受訪者預計春節消費超萬元,還有近1成的受訪者表示靠借錢過年。 而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發現,不少人都表示春節的紅包「壓力山大」。 有市民說,過完一個年大概會花七八千的樣子在紅包上面。也有些市民說,現在隨著物價的上漲,紅包的價錢也上漲了。以前都是五六百的,現在給孩子的紅包都要一千起步了。
  • 過年的紅包要包多少錢?是有講究的
    過年紅包給多少合適?有講究的看似簡單的發紅包,其中的「講究」還真不少!比如過年你要給小侄子發紅包,小侄子的生肖是龍,尾數是6,紅包金額就可以是666或者166等,總之以6為尾數就行。值得注意的是,過年紅包金額切忌含有4,有年給哥哥家的小侄女發了400的紅包,結果惹得嫂子特生氣,差點為此吵架。過年紅包禁忌,你了解了嗎?過年發紅包,本是一件開心的事兒,若不小心觸犯了禁忌,得罪了別人就不好了。
  • 過年紅包到底該發多少?還要注意哪些忌諱?
    導語:豬年即將到來,五湖四海的人們都收拾行李回鄉團圓了,回到家裡見到各種親戚好友,此時必不可少的紅包開始發揮它的作用,拜年走親戚從口袋中掏出顏色鮮明的紅包,這過年的氣氛立馬就起來了,這便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大人們最頭疼的時刻,孩子們高興過年收壓歲錢,大人們則頭疼紅包數額
  • 快過年了,農村這3種人卻有些無力和愁苦,想遲點過年
    快過年了,農村這3種人卻有些無力和愁苦,想遲點過年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已經到來,而不少人心心念念的春節似乎離大家又近了一部。快要過年了,每年的這個時刻,農村的不少外出務工者,都希望早點回家和家人團圓與慶祝。
  • 2018過年發多少紅包給女/男朋友 這些數字很有意義
    2018過年發多少紅包給女/男朋友 這些數字很有意義時間:2018-02-15 20:36   來源:婚嫁百科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過年發多少紅包給女/男朋友 這些數字很有意義 就要過年了想好給愛人一個怎樣的禮物了嗎?
  • 家長:有新衣才有過年的氣氛
    家長:有新衣才有過年的氣氛  過年前的一周,杭州人徐迅帶著女兒和妻子去了海南。那時的杭州城裡,採購年貨的人群,將商場周圍幾條主幹道圍得水洩不通,大家大包小包地購置年貨,其中最重要的就屬春節的新衣了。   當時,享受著陽光、沙灘的徐迅一點不急著,因為女兒過年的新衣早就躺在家中的衣櫥裡了。
  • 過年了,要給孩子發紅包嗎?
    這幾天收到一個用戶的提問:  最近在糾結一個問題,過年期間,應該給姐姐的孩子多少壓歲錢,很苦惱。我的答案是:量力而行。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是個習俗,用來驅趕鬼怪、圖個吉利。但是現在被視作一種禮尚往來的方式,對大人而言,會比較糾結,壓歲錢給多了負擔重,給少了面子上又過不去
  • 廣東人過年必備的小零食,有了「它」就有了過年的氣氛!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那麼一個食物,當它出現的時候就感覺過年的氣氛就有了。有個廣東的朋友和我講,他們過年的時候會吃冬瓜糖、糖藕片、糖椰角、糖蘿蔔等等。反正就是有好多好多糖,我好奇地問他,不會膩嗎,他跟我講很甜,但是看到這些東西就感覺真的過年一樣。
  • 2019過年給父母長輩發多少紅包合適 過年發紅包的吉利數字
    新春過年是很開心的事情,小時候我們還是孩子,一般都會有很多的紅包拿,現在長大了就要發紅包了,來看看2019豬年新年給父母長輩發多少紅包 ?新年給長輩發多少紅包好?
  • 土豪奶奶過年發紅包 大人小孩每人一萬
    土豪奶奶過年發紅包 大人小孩每人一萬時間:2017-02-19 17:52   來源:頭條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錢任性!土豪奶奶過年發紅包 大人小孩每人一萬 過年給孩子發紅包是每家都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你見過抱著這麼多錢發紅包的嗎?圖片中是一位土豪奶奶,正在為全家人發紅包,每人一萬!
  • 臺灣過年有不同彩票年菜加紅包
    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廣場 2014.02.10 星期一 臺灣過年有不同彩票年菜加紅包   □艾 文  過年前後
  • 變味的過年:過年雖喜慶,但是錢包卻很委屈
    導讀:變味的過年:過年雖喜慶,但是錢包卻很委屈!每次過年,最為期待的就是小朋友。為什麼,因為他們在過年的時候沒有作業,可以收到很多紅包,等等。但對於成年人來說,就現在而言,過年更像是一種考驗。但是過年的時候,你如果像從前一樣,一個籃子裝了所以的禮品,那也說不過去。所以,現在過年走親戚,一般都是一箱又一箱,所以很費錢。雖然禮品多了,但是收禮的人其實也不高興,因為東西太多,吃不完,而且很多也只是樣子貨,口感並不好。所以,有些人甚至不希望過年來親戚,因為他們過來送了一堆用不著的禮品,然後還要給他們的小孩發紅包。
  • 春節印象——東北農村的過年習俗
    可是現在全家都搬到了江南城市,每逢春節常常聽父親感慨道:「這年是越過越沒味兒了。」臘月裡父親經常會坐在餐桌前,喝一點小酒和我講東北農村的過年習俗。我現在整理出一些東北農村過春節的幾種習俗,讓那些漸漸被淡化的民俗記憶在追想中溫暖起來,以這樣的方式迎接新春佳節的來臨。
  • 過年有紅包是一種儀式感,在溫潤無聲中,溫暖而幸福!
    #泛文化寫作營 、最暖團圓年##冬日##我要上頭條##天南海北過大年##1000個過年故事##元宵願團圓##元宵#過年是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年三十收紅包,圖個吉利,也代表了一個人對你的心意,精心準備紅包的態度和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