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太軟」小夥輸液5針沒紮上要求換人,護士一哭小夥又讓扎了3針

2020-12-14 張三的科技說

人人都有生瘡的時候,而生瘡的時候都要去醫院看。好消息是,現在全國各級醫療機構還是比較健全的,平時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到社區醫院就可以解決了。

不久前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小夥子因感冒發燒去醫院吊鹽水輸液,但沒想到碰見了一位剛入職的年輕女護士,一位護士小姐姐的操作下來,小夥子卻遭到了懲罰!

根據視頻中的這位年輕人說,自己前不久因感冒,有些感冒,全身不適,一天沒有吃東西,就到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去輸液。給這個男孩輸液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護士妹妹。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護士小妹妹不動聲色地做了各種準備。由小夥偷拍下來的視頻可以看出,這個護士妹妹也是眉清目秀,非常漂亮。

而且之後發生的事情,讓這個小夥子不淡定了,原來,小護士是個剛入職不久的小妹妹,也許是小妹妹的血管太細,加上小妹妹有些緊張,扎針的時候,她各種手忙腳亂,找了半天都沒找到小妹妹的血管,一連扎了五針,結果全掉了!小傢伙痛得咬牙切齒,實在無法忍受,趕緊叫來換人!

不料,一聽到小夥要換衣服,這位護士小妹妹當場咧嘴大哭!望著她哭得稀裡譁啦的樣子,小傢伙也是傻乎乎的,心軟了,只好說不換衣服,讓這位護士繼續給自己扎針!

"看著她哭,我的心都軟了

!小夥說:「我見過沒見過的人哭」

當時看到這個年輕的護士流淚的樣子,感到特別心疼,所以有些不忍心,才把心一橫,又讓她在自己的手臂上找血管扎針!

好消息是,再打三針後,護士妹妹終於找到了小夥的血管,並成功給他輸液。

看著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終於獲得成功,這位護士小妹妹也是淚流滿面!

而且這次小夥也終於舒了口氣。

視網膜頻繁出現在網絡上後,網友們也都看到了這位小夥子的大拇指!總之,今年以來,大家都可以感覺到廣大醫護人員確實很不容易,尤其是醫院護士,幹著又髒又累的活兒,我們平時應該多給她們一點理解和包容。

還有網友調侃說,小夥為什麼不趁機向小妹妹要個聯繫方式呢?問問她有沒有男朋友呀?如此美麗可愛的小妹妹!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請給我們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扎兩針被投訴 整改報告怎麼寫?
    住院期間輸了兩天液體,其中有一次扎了兩針,還有一天抽血扎了兩針,當時都給患者做了解釋,患者和家屬也都表示理解。後來,患者外出兩天,管床醫生給辦了出院,今天結帳患者和家屬就說帶藥少,然後就到院長那裡投訴說護士靜脈輸液水平差!科裡護士也很生氣,護理部現在要科室出個處理意見,我該怎麼寫這個整改報告?
  • 「科普」小兒輸液為什麼「扎頭」不扎手?
    關注關注精彩內容要先點擊這裡哦小寶寶生病了需要輸液,護士有時候會選擇寶寶的頭皮靜脈。新手爸媽看著明晃晃的針頭扎進寶寶的小腦袋,總會忍不住擔心:「皮靜脈輸液會不會對寶寶的腦部有損傷?」而且,打針前需要剃掉寶寶的部分頭髮,所以許多家長都會拒絕選用頭皮靜脈輸液。
  • 寶爸帶娃扎預防針,憑實力把娃「嚇哭」,網友:心疼娃一分鐘
    好不容易等到護士阿姨扎完針之後走出接種室,還剛才大哭的孩子情緒漸漸安穩下來,這時爸爸的一個舉動卻又讓孩子害怕地哭了起來1)沒人比我更淡定不是所有的孩子讓人都會哭,包括一些小嬰兒還有懂事的孩子扎針時都顯得很淡定。小嬰兒剛出生不久,對痛覺不是很敏感,有可能扎完針之後他們還沒反應過來,並不一定是因為堅強。
  • 都是輸液打針,一次性靜脈輸液針與靜脈留置針應該怎麼選?
    「我不打針,我不打針,要你們護士長來。」王奶奶因長期住院需長期輸液扎針,手上因使用一次性靜脈輸液針帶來的不舒適鼓了個小包兒。 早前,護士們建議奶奶選擇留置針進行輸液治療,但奶奶擔心留置針會給自己日常行動造成不便而拒絕。
  • 山東女嬰被扎12針 嘴裡曾摳出圖釘(圖)
    交談中,子萱姥姥告訴記者,她有一兒一女,兒子(子萱的舅舅)一家平時和他們住在一個院子裡。今年七八月份,女兒發現子萱的臀部上有第一根鋼針時,曾給她打電話,問是不是做針線活時針放在沙發上忘記拿了,讓孩子坐上了。「我兒子家的兩個孩子也經常在沙發上玩,大的3歲左右,小的才9個多月,沙發上平時不可能有針。再說了,即使有針也不能豎著一下子都坐進身體裡啊。」
  • 門診輸液室推廣留置針的使用
    今年9月份,科室派多名護士去上級醫院專門進修留置針技術,科室內部以小講課、小比武的方式,相互切磋,悉心探討,在熟練掌握這一技術之後,我們於10月份正式將留置針技術應用於門診輸液。    留置針俗稱軟管針,是用專利材質製成,材質柔軟、生物相容性高。護士穿刺成功後將軟管留在靜脈內,導管在血管內成漂浮狀態,不會對血管造成影響。護理得當,留置針一般可以留置3-4天。
  • 為什麼神秘的「鬼門十三針」不能全紮上,要留一針?
    鬼門十三針有個特殊的規矩,不能十三針全扎,要留一針,不然後患無窮。今天要說這件事,就和這個規矩有關。這是一個中醫前輩在農村用鬼門十三針治癔病時候遇到的怪事。大門這位前輩進去以後,在那呆一兩個小時,她都和好人一樣,還能和你聊天,但是大夫不能走,只要他前腳一出院子那個大門,後腳屋裡就又折騰起來哭、鬧、打、摔東西
  • 為什麼寶寶打吊針要扎腦袋上?對腦部發育有影響嗎?
    團團5個多月第一個發燒,把全家嚇得六神無主,退燒藥用完再次燒起來,直接拉著去了醫院,當晚就住院掛水,頭上扎了針,小傢伙哭得別提有多慘了。有人後臺問過,寶寶打吊針為啥要扎腦袋上,會不會影響大腦發育?護士也就會選擇手部或腳部來輸液。2、防止跑針  小寶寶都喜歡動來動去,加上看著手上或腳上的針頭,也會感覺不舒服,這樣就很容易跑針。要是跑了針,還得重新紮,對小寶寶來說就是再遭一次罪,所以護士就選擇了相對來說更穩固的頭部。
  • 小夥理髮遭剪掉右耳邊緣縫8針 索陪4萬元遭拒
    原標題: 小夥理髮遭剪掉右耳邊緣縫8針 索陪4萬元遭拒  核心提示 11日下午,柯先生去理髮店理髮,剪著剪著,理髮師不慎一刀而下,柯先生的右耳被剪出兩釐米長的口子,出血不止,醫生縫了8針。  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在青羊大道龍安街見到了25歲小夥柯先生。他的右耳包著厚厚的紗布。據他介紹,3月11日下午3時許,他到晉康街的「上承美業」理髮店理髮,大約幾分鐘後,右耳一陣劇痛:理髮師的剪刀竟然剪到了他的右耳邊緣,耳朵頓時血流不止。  隨後,柯先生和店員一起,來到附近的武侯區協同門診部,醫生立即進行處理。
  • 紙尿褲裡藏斷針,直扎進1歲寶寶體內!廠家:再做試驗看扎不扎得進
    文/曉華探案欄目對於剛降臨在這世界上的小寶寶來說總是最受人關注,一個新生兒本就脆弱無比,無論是飲食還是穿衣都十分謹慎。本以為給幼兒用的東西最為安全,可能在奶粉出現問題後就連紙尿褲也變得不安全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兒童輸液留置針部位選擇和穿刺技巧
    眾所周知小兒打針難,遇上要輸液的小朋友,一針見血的穿刺成功,且要家屬滿意更是難上加難。 估計每個兒科護士都聽過家屬這樣的抱怨: 「護士,我們不想扎頭上,我怕他晚上睡覺會把留置針蹭掉……」 「不行不行,我家寶寶手總是亂動,留置針扎手上會跑針的……」 「什麼?
  • 輸液結束護士不及時拔針,真的會進空氣嗎?
    護士主要從事於臨床護理工作,每天與患者及家庭相處,往往會遇到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輸液是護士最基本工作,在輸液過程當中,護士會不定期巡查,結束後拔針是必要的,若是不及時拔針,真的會進空氣嗎?許多有經驗護士給出的答案是,不會進空氣,具體原因會是什麼?一般情況下,靜脈輸液是利用物理原理來進行的,從理論來說,人的靜脈內是存在一定壓力的,正因為如此有了壓力,靜脈才會更加充盈。一般情況下只有位置明顯高於心臟水平的部位,靜脈才會出現負壓現象,若是出現負壓的話,血管就塌陷了,才會進入空氣。
  • 什麼是「屁股針」,為何「屁股針」現在幾乎見不到了?醫生有話說
    小時候對於穿白大褂的人總是會有莫名的恐懼,不少孩子都覺得拿著針筒的醫生是「魔鬼」般的存在,醫生靠近時,不是哭就是跑,然後家長就會牢牢的將孩子控制住,讓醫生在孩子的屁股上扎一針。「屁股針」,顧名思義,就是打在屁股上的針,以前主要是用來注射青黴素,然後用於疾病的治療。為啥手臂不打,其它部位不打,非要打在屁股上呢?其實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屁股上的肌肉本來就比較鬆軟,血管又比較多,打在屁股上藥物會更加容易被吸收。
  • 武漢兒童醫院首席穿刺師鄒鋆:每天給100多個寶寶打針,每針「見血...
    記者金振強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7日訊(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王琛)10月7日10時,武漢兒童醫院門診3樓輸液窗口前,不少家長抱著孩子等候打針。1號窗口前,在「首席穿刺師」鄒鋆的指導下,媽媽董女士將熟睡的孩子放在輸液臺上,鄒鋆摸摸寶寶的小額頭,確定好大致方位,用止血鉗夾著針頭,輕柔地扎進皮膚和血管,一次成功。
  • 孫子打預防,針還沒扎進去呢,奶奶疼的先叫起來!哈哈
    都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深厚的愛,因為媽媽生養了寶寶,那種感情別人無法代替。其實還有一種愛也是非常深厚感人的,就是來自爺爺奶奶的愛。俗話說「隔輩親」,很多人表示自己生了寶寶後,父母對寶寶比對自己還要好,都搞不清誰才是他們親生子女了呢!哈哈,看似吃自己孩子的醋,其實是炫耀那種隔輩親的愛。
  • 為啥給寶寶輸液時,要把針頭扎在頭上?醫生:這樣寶寶才少遭罪!
    為啥給寶寶輸液時,要把針頭扎在頭上?醫生:這樣寶寶才少遭罪!家裡有了一個小寶寶之後,全家人的重心就圍著孩子轉了。今年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疫情肆虐全球。而作為家長,我們更應該保護好自己的寶寶。不過寶寶平常活潑好動,難免也會有個三病兩痛。
  • 為啥給寶寶輸液時,要把針頭扎在頭上?醫生:這樣寶寶才少遭罪
    孩子年齡小,什麼都不懂,一看到針頭自然會很害怕。那時候帶孩子打針,孩子是說什麼也不聽話,一個勁的哭鬧,家長實在是沒有辦法。對此,許多寶媽也不理解,為啥大人輸液的時候,都是在手背上扎針,而寶寶打針非要扎頭呢?對此,醫生給出答案。
  • 留置針輸液外滲的原因分析、防範措施及處理方法
    有報導認為輸液外滲的發生只與留置針穿刺技術與管理有關,與其他因素無關。筆者前幾日在使用留置針輸液,發生一例留置針輸液外滲,引起筆者的注意,現報告如下。案例回顧患者,男,50歲,因不明原因肌肉痙攣入院治療。患者精神欠佳,神志清楚,遵醫囑抽急血化驗,先行予以護胃,低濃度補鉀治療。
  • 給寶寶輸液時,為什麼要把針頭扎在頭上?醫生不會說,寶媽要了解
    ,孩子也是沒少遭罪。三天兩頭輸液,也是讓瑩瑩特別擔心,怕這孩子長大了身體也弱,影響到其他方面的發展。每次扎針輸液,都仿佛是扎在自己身上。起先瑩瑩只顧著心疼,沒特別在意。後來瑩瑩發現這輸液一般不是扎手上了,為啥自家孩子總是扎頭,看著挺嚇人的,感覺比扎手上更危險。
  • 1歲男童患糖尿病一天要扎十幾針 手腳布滿針眼
    【講述】一天最少測8次血糖注射4次胰島素好幾次給孩子扎針前,宋麗都要試著在自己手上扎一針。「想試試孩子到底有多疼,我真是恨不得替她受了。」話沒說完,宋麗的眼淚就吧嗒吧嗒往下掉。她懷裡1歲的孩子,3個月前檢測出了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