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大氣複合型汙染的健康危害研究獲進展

2020-12-12 科學網

 

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黃薇課題組完成的我國珠三角地區複合型大氣汙染健康影響的系列研究成果,近日陸續發表在國際權威環境健康期刊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2.120(3):393-398)、Int Arch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 Health (2011)、以及環境科學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 (2011) 等上。

 

大氣PM2.5 (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和臭氧(O3)是近年全球關注的健康危害物,並於2012年3月正式被納入我國大氣環境質量標準體系。發達國家常規大氣汙染物環境質量標準的階段性修訂工作,主要依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而我國目前相關研究還極為有限。與此同時,我國大氣汙染物的來源、人群暴露水平和特徵,與西方研究存在較大差異,西方的流行病學研究成果並不適宜用於直接估算我國大氣汙染的人體健康危害。

 

珠三角地處亞熱帶,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環境監測數據顯示,珠三角地區的大氣環境汙染已經由原來以煤煙為主的一次汙染向臭氧濃度升高、細顆粒汙染加劇等大氣複合型二次汙染轉變;與此同時,PM2.5和臭氧汙染近年也在不斷加重。研究表明,臭氧與顆粒物的相互作用,使得大氣汙染的化學過程及其健康效應變得更為複雜。北京大學大氣化學研究團隊長期在珠三角地區長期開展區域性大氣汙染的基礎研究工作,為開展區域性汙染的健康危害研究奠定了基礎。

 

黃薇課題組近年開始追蹤珠三角城市群居民健康與大氣汙染暴露的關聯,系統研究了珠三角地區主要大氣汙染物暴露的健康危害、以及複合型大氣汙染的綜合健康風險。研究人員發現,在大氣光化學反應活躍的珠三角地區,顆粒物、大氣光氧化性物臭氧與氮氧化物、以及來自不完全燃燒的一氧化碳,與居民超額死亡風險的增加顯著關聯。即使在降水較為充沛、臭氧水平總體下降的季節,臭氧暴露也存在顯著健康危害。這是我國首次針對包括超大型城市在內的區域性大氣汙染問題,特別是光氧化性汙染物,開展流行病學調查,並在大尺度範圍內首次觀測到大氣光化學汙染物暴露的健康風險及其與顆粒物的協同作用。

 

珠三角地區流行病學研究系列論文的第一和主要作者為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07級本科生陶曄彬和戴靈真,現分別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攻讀研究生學位。黃薇課題組的大氣汙染人體健康研究得到了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大力支持。研究經費支持:環保部公益項目、科技部863計劃、國家基金委「區域與全球大氣化學過程及環境效應」創新團隊。(來源: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研究:城市化降低大氣汙染對中國人健康危害
    新華社華盛頓7月19日電(記者林小春)中國近年來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時出現了大氣汙染問題。但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教授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認為,城市化進程本身實際上並未導致大氣汙染物排放增加,反而降低了對中國人的健康危害,30年裡估計避免了約45萬人過早死亡。
  • 大氣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外界環境因素,大氣是各種氣體的混合物,大氣汙染是飄塵、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碳氫化物、氧化物以及砷、鉛、鎘等各種重金屬。人為造成的大氣汙染對人體影響最大,可以將大氣汙染的危害分為慢性中毒、致癌作用和急性中毒三種。
  • 最新研究:中國大氣顆粒物汙染改善明顯,但臭氧汙染加劇
    這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大氣分中心王躍思研究員課題組最新完成研究成果透露的信息。王躍思研究員團隊聯合中外多家研究單位,評估分析《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全國及重點區域大氣顆粒物質量濃度的變化,尤其是其化學組成的演變。
  • 廣東將整治珠三角大氣汙染 用「國家二級」迎亞運
    記者在昨日(6日)舉行的珠三角大氣汙染防治暨亞運空氣品質保障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為了全力保障亞運會空氣品質,廣東省將整治珠三角大氣汙染,目標是所有國控監測點和主要亞運場館監測點的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日均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 萬億大氣汙染治理藍海下 環境監測儀器「蓄勢待發」
    但是,近年來,在城市化快速推進下,城市的大氣汙染問題日益突出。大氣汙染危害大據了解,大氣汙染主要會造成以下三大方面的危害。首先,大氣汙染對人體和健康的傷害,詳細來講,大氣汙染物通過三條途徑危害人體:一是人體表面接觸後受到傷害,二是食用含有大氣汙染物的食物和水中毒,三是吸入汙染的空氣後患了種種嚴重的疾病。從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各種大氣汙染物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的,對人體的影響又是多方面的。而且,其危害也是極為嚴重的。
  • 環境保護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於印發《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
    複合型大氣汙染導致能見度大幅度下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每年出現灰霾汙染的天數達100天以上,個別城市甚至超過200天。從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汙染物抓起,以點帶面,集中整治,著力解決危害群眾身體健康、威脅地區環境安全、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大氣環境問題,為全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積累重要經驗。
  • 尹麗龍專題研究調度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11月17日,縣長尹麗龍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調度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政府辦、生態環境分局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尹麗龍認真聽取了曲周縣近期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並對下一步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
  • 有關大氣汙染的知識
    但是在一定範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痕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這些就是大氣汙染物質。當大氣中汙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及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就是大氣汙染。造成大氣汙染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更為重要,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
  • 王文興: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大氣汙染防治歷程、成就與經驗
    大氣汙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當汙染物含量達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與發展時,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1];其本質是大氣汙染物通過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不利影響[2]. 隨著我國工業化及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大氣汙染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最大環境挑戰之一[3].
  • 淺談中國城市大氣汙染現狀及其對策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大氣汙染是世界各國面臨的最嚴峻的環境問題,如何防止大氣汙染已被各國政府高度重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加劇,能源消耗迅速增加,大氣汙染日益嚴重。通過分析中國大氣汙染現狀、主要危害、造成汙染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預防治理對策。
  • 國務院部署大氣汙染防治 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
    中新網6月14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汙染防治十條措施。會議認為,大氣汙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升級的重要抓手。我國日益突出的區域性複合型大氣汙染問題是長期積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氣汙染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不懈的努力。
  • 大氣汙染的防治措施_2020年大氣汙染的防治措施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摘要:供暖季即將來臨,環保部近日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認識供暖期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性,紮實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要求各地要採取有力舉措,結合源解析等科研成果,紮實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供暖汙染防治從環保部獲悉,供暖季即將來臨,環保部近日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認識供暖期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性,紮實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確保改善環境空氣品質。 監測數據表明,冬季是我國大氣汙染較為集中的時期,全國重點區域各省(區、市)供暖季PM2.5平均濃度均比全年平均濃度高20%左右。
  • 機動車汙染嚴重影響珠三角空氣品質有害物質達30種
    人民網廣州電 記者翁淑賢報導:記者近日從廣東有關部門召開的「機動車汙染的防治與管理」環境座談會上獲悉,目前珠三角的環境汙染已經從原來的煤煙汙染型轉為燃煤與機動車汙染型,機動車汙染日益成為珠三角的主要汙染源。  專家指出,隨著經濟發展,珠三角的機動車擁有量急劇上升,深圳每天上牌的新車就有500多輛,廣州300多輛。
  • 中國城市大氣汙染治理路線圖及典型案例分析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如同亞洲其他國家一樣,正面臨大氣汙染的挑戰。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汙染防治,並迅速採取了行動。2013年9月,中國發布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明確了2017年及今後更長一段時間內空氣品質改善目標,並確定了中國城市空氣品質改善路線圖。
  • 外媒:大氣汙染產生多種危害 增加人類早亡概率
    中國網9月16日訊 據西班牙媒體9月12日報導,大氣汙染會產生多種危害,對人體健康更不例外。器官栓塞、急性病、呼吸系統疾病甚至是肺癌都與空氣汙染有著緊密的關係。然而,空氣汙染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還遠不止這些。事實上,很多科學家團隊都在研究空氣汙染對於孕婦及胎兒的影響。
  • 大氣汙染,在不同時期的表現有啥區別?
    20世紀以來人類文明經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但大氣汙染也隨之而來危害程度如何?在各國發展的不同時期,出現的大氣汙染及表現也有所不同。1英國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一場災難降臨到英國倫敦。
  • 香港的空氣汙染從何而來?粵港澳區域性空氣品質管理合作
    珠三角地區以佔全國僅0.4%的土地面積承載著5600萬常住人口,創造了佔全國9%的GDP。然而由於經濟的快速增長給珠三角地區帶來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酸雨、光化學煙霧、灰霾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珠三角地區的大氣汙染呈現出區域性、複合型和壓縮型特徵[2]。
  • 研究方法怎麼寫(一) | 大氣汙染與健康系列文章
    相比於前面講過的研究背景,方法部分的寫作要相對簡單一些(但是方法的學習還是需要下苦功的)。因為研究背景論述的是確定研究思路並得出研究目的的過程,需要以大量文獻作為基礎,還需要有自己的創新之處;而方法部分通常是通用的,好的研究設計和統計分析方法值得廣泛運用。當然,能夠將現有的研究方法加以改進,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 什麼是大氣汙染
    你知道什麼是大氣汙染嗎?大氣汙染是指大氣中一些物質的含量達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大氣汙染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災、火山爆發等)和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生活燃煤、汽車尾氣等)兩種。其中以人為因素造成的汙染為主要因素,尤其是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所造成的大氣汙染。
  • 大氣汙染有啥表現?
    大氣汙染有啥表現?20世紀以來,人類文明經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但大氣汙染也隨之而來。在各國發展的不同時期,出現的大氣汙染及表現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