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說結論,收藏的話首選普洱生茶。
立子反覆強調,沒有經過時間洗禮的普洱茶不是正經的普洱茶,普洱茶的魅力所在正是在歲月流逝中,通過後發酵完成的蛻變。
雲南大葉種茶樹基本生長在北回歸線兩側太陽直射區,加上高海拔和土質等原因,造就了雲南大葉種茶的特質,味釅苦澀,大多數喝慣了中小葉種茶葉的消費者都對它接受不了,但是經過後發酵,生普的苦澀會轉化為甘醇,這點是其它茶葉所不具備的。
相比於生普,熟普經過了渥堆發酵,用認為的方式加速轉化的過程,優點是三五年後就能喝到醇和的普洱茶,但缺點也很明顯,渥堆發酵使茶身受損,不耐放。
而生普則不同,沒有經過渥堆,茶葉的底氣十足,雖然起初苦澀不堪,但轉化後茶湯醇和,而且活力還會一直存在,一直繼續轉化,缺點呢也很扎心,存儲時間太長,動輒十几几十年。
而我們收藏茶(存茶自飲的角度),最主要的目的是經年後喝到醇甘厚滑的普洱茶,另外普洱茶的後發酵不是立竿見影,而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緩慢進行。
著名舞蹈家楊麗萍曾說:普洱茶確是靈性之物,陳年普洱茶逾歲經年,不是走向衰敗,而是愈發活潑靈動,圓潤、單純、甘美,就像品質敦厚的人歷經滄桑後的返璞歸真。
如此看來,收藏茶,非生普莫屬。
但是,立子還是不主張大家收藏茶,為什麼?下回分解。
文章來源於:立子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