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9年杭州民政的這張成績單
您最關注哪個科目?
近年來,杭州市民政局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主動融入市委「一城一窗」、城市國際化和「六大行動」等中心大局,進一步兜底保障織密網、改革試點破難題,形成了黨建強、業務強的雙強發展氛圍。連續16年被評為全市綜合考評滿意單位,連續18年位列省民政廳考核第一名。杭州市城鄉社區治理5項制度被民政部全國推廣,先後被命名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市」和「全國智慧養老示範基地」。
1
——————
養老服務業改革「四改聯動」,位列全國首批
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考核第三名
在社區打造「家門口」嵌入式微型養老機構65家、照料中心2898家,在鎮街打造兼具日間照料和全託服務功能的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24家,覆蓋率達65%以上,做實城鄉15-20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2
——————
率先「網際網路+養老」全市整體實施
列為浙江省「浙裡養」平臺建設樣板
建立城市養老數據云,創新開展「點單式」養老服務,14萬困難、高齡、失智失能老年人享受「助急」為核心的政府購買上門服務,率先實現老年食堂「刷臉吃飯」,基本形成了「一網通辦」「一卡支付」「一碼定製」的智慧養老體系。
3
——————
推動居家養老立法
在全國率先建立失智症關愛和幹預標準體系,全市30餘家養老機構設立了認知症照護專區,全市7.36萬張養老床位護理型床位佔比達54.7%;組織開展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時間銀行」互助養老、康養體系建設試點,探索「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借鑑先進、固化經驗、優化政策,提升立法的先進性。
4
——————
城鄉低保標準超千元
城鄉低保標準從原先依據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改為按每年公布的年度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30%自然調標增長,調整機制更為科學。低保標準從2012年的每人每月525元,增長至2019年的每人每月1041元,西部三縣(市)按主城區標準的80%同步提高。
5
——————
圓滿完成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
2017年年底民政部啟動全國殯葬改革試點工作,杭州市為浙江省唯一試點市。期間出臺了「兩個服務收費項目清單」「生態安葬專項獎補」「生態公墓建設規範」等民生政策,完成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和住宅式墓地整治工作,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90%。
6
——————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杭州模式」被推廣
2019年5月19日至21日,民政部在杭州召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現場會推廣杭州經驗,進一步提升了杭州救助全國影響力。
7
——————
慈善信託規模居全國首位
認真貫徹《慈善法》,建立全省唯一的網際網路慈善基地,全市慈善信託金額達到9.94億元,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8
——————
率先在全國實行投注站常態化公開徵召
福彩公共服務「碼上辦」
2019年杭州福彩銷售量突破30億元,為市本級籌集可用福彩公益金達2.1億元。成立全國首個針對福彩銷售員群體的工會組織——杭州福彩銷售網點行業工會聯合會,為彩票行業提供可複製的「杭州經驗」。
9
——————
率先在全省建立「三型社區」建設標準
結合城市國際化進程,在完成市政府駐址遷移和富陽、臨安撤市設區等區劃調整的基礎上,打造國際化社區示範點45個、田園社區示範點371個、撤村建居社區示範點21個,助推城市建設。
10
——————
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
截至2019年底,全市社會組織達4.9萬家(註冊1.1萬餘家、備案3.8萬家),每萬人擁有註冊社會組織數量11.7個。培育形成五大領域領軍型社會組織,突出鎮街一級樞紐型社會組織培育,出臺激勵政策,提升參與社會治理水平,確保繼續走在前列。
原標題:《2019年杭州民政的這張成績單,您最關注哪個科目?》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