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簡介
2009年05月26日17:12
丹東地處黃海之濱、鴨綠江畔,位於遼寧省東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是一個以工業、商貿、物流、旅遊為主的沿江沿海沿邊城市。全市行政區域面積1.52萬平方公裡,總人口243萬,其中市區面積563平方公裡,人口76.88萬。轄三縣(市)三區和一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丹東是對外開放度較高的城市,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沿海開放城市,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邊境經濟合作區,2006年被列入「五點一線」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發展區域,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納入國家戰略,丹東將成為遼寧新一輪開放戰略中的左翼先鋒。2008年,全地區實現生產總值563.86億元,增長16.1%;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55.14億元,增長21%;一般預算收入37.57億元,增長30.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2億元,增長50.7%;消費品零售總額198.07億元,增長22.3%;實際利用外資3億美元,增長108.4%;外貿出口13.85億美元,增長14.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1元,增長18.6%;農民人均純收入6630元,增長19.6%。
丹東的市花:杜鵑花;市樹:銀杏樹。
區位優勢較為明顯。丹東地處東北亞經濟圈與環渤海、黃海經濟圈的交匯點,位居東北亞核心區的中心地帶。是朝鮮半島與中國及歐亞大陸的主要陸路通道和連接點;是我國對朝鮮貿易最大、最重要的口岸,對朝貿易進出口總額佔到了全國對朝進出口總額的近60%;也是東北連接韓國、日本的海上通道。陸路距朝鮮平壤220公裡,距韓國首爾420公裡,距省會瀋陽220公裡,距大連252公裡;海上距韓國仁川港僅245海裡。
交通網絡四通八達。丹東是我國區域性公路運輸樞紐城市,已經開通的丹東至瀋陽、丹東至大連高速公路和正在修建中的丹東至通化、丹東至鞍山海城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鐵路與全國鐵路網連接,丹東-北京特快列車夕發朝至,並擁有通往青島、哈爾濱、瀋陽、大連等眾多城市的快速列車和旅遊列車;莫斯科-北京-平壤的國際聯運列車途經丹東出入國境。丹沈、丹大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及東北東部鐵路正在加緊建設。隨著東北東部鐵路的建成,丹東將成為東北東部最便捷的出海口和物流集散地。丹東港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北端的天然不凍良港,同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個港口開闢了散雜貨、貨櫃和客運航線,2008年吞吐量達到3260萬噸,未來三至五年吞吐能力將達到億噸。丹東民航機場可起降大型客機,與北京、上海、深圳、三亞等十幾個城市通航,與韓國首爾開通了包機航線。隨著丹東機場的擴建,將使通航能力進一步提高。
自然稟賦得天獨厚。丹東依山、臨江、面海,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9℃,屬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南部屬於半大陸半海洋性氣候。素有「北國江南」之美譽,是東北地區最溫暖溼潤的地方之一,也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環境空氣品質全年好於國家二級水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6%,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地表徑流千餘條,水庫57座,人均水量是全國的1.6倍,是遼寧的4.5倍。境內海岸線長125公裡,其中大陸岸線92.5公裡,多處可發展港口、造船、旅遊、發電等產業。灘涂面積328平方公裡,海域水質好、營養鹽含量高,具有發展水產養殖業的良好條件。礦藏資源達64種,其中硼儲量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60%,是中國著名的「硼都」。地熱資源豐富,天然露點17處,是東北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
產業門類比較齊全。丹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87戶,分布在36個行業大類中,目前已形成了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農副產品加工業、能源工業、礦產品開採與加工業、紡織服裝業、電子信息和儀器儀表製造業等優勢產業。建立了儀器儀表、環保產業、手錶、汽車零部件、不鏽鋼、船舶修造及配套等12個產業基地或園區。擁有「丹熱牌」燃氣表、黃海客車、曙光車橋等國家名牌產品3個,鳳城老窖、五一八曲軸等省級名牌產品20個,鴨綠江啤酒、X射線探傷機等市級名牌產品30個。境內各類發電站十餘個,集水電、火電、風電於一身,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59萬千瓦,三至五年後將達到500萬千瓦。丹東農業已經形成稻米、漿果、菸草、花卉、出口菜、食用菌、貝類、淡水魚、稻田漁業、板慄、紅松種材、中藥材、柞蠶、絨山羊、肉雞等十五大特色農業基地。全市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9家,市級龍頭企業73家。
旅遊資源獨具特色。丹東旅遊資源佔地面積1500平方公裡,佔轄區國土面積的十分之一。擁有國家、省級以上旅遊風景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24處。中朝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210公裡,沿途6大景區、100多個景點構成一幅獨具風情的邊陲畫卷和蔚為壯觀的鴨綠江百裡文化旅遊長廊。作為國家特許經營赴朝旅遊城市和開展邊境旅遊異地辦證試點城市,丹東依託境內鴨綠江、虎山長城、錦江山、鳳凰山、五龍山、天華山、大孤山、青山溝、天橋溝、大鹿島、獐島、玉龍湖、太平灣工業旅遊示範區、大梨樹農業生態旅遊示範區、鴨綠江口溼地等景區景點,與瀋陽、大連構成遼寧旅遊的「金三角」。丹東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人文歷史悠久厚重。丹東,原名「安東」,源於唐代設置的安東督護府,一直是我國東北的商貿重鎮和軍事要地。1876年設立縣,1906年開埠通商,1945年-1954年為遼東省省會。1965年安東市改稱丹東市。境內有前陽人原始村落遺址、大孤山古廟建築群、中國明長城的東端起點—虎山長城、中日甲午海戰古戰場等歷史遺蹟。丹東也因抗美援朝這一特定的歷史而被譽為「英雄城市」。丹東是個多民族聚居的邊境地區,也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漢、滿、蒙古、回、朝鮮、錫伯等36個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少數民族人口佔全市總人口的36%,其中滿族佔全市人口32%,他們在生產、生活、貿易、禮儀、祭祖、建築、服飾、飲食、藝術及婚喪嫁娶等方面各自有著傳統的民族風情,民俗文化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