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兔快遞悶聲殺進中國
中國快遞市場從不缺乏攪局者,但有些選手入場,低調得悄無聲息,卻長滿了獠牙。
歷經數月沉澱,殺入中國市場的極兔快遞(J&T Express)終於浮露水面。
由於極兔快遞出身海外,而且入局中國頗為低調,很多人對它並不了解,下面我來做個簡單的介紹。
J&T Express在2015年8月成立於印尼,雖然成立時間非常短暫,但它卻發展得非常迅速,在短短兩年內便成為了行業巨頭。
有多厲害呢?
在網點方面,它擁有自營網點4500餘個,加盟網點超過1000家。在分揀方面,它擁有100多家大型轉運中心、100多臺分揀設備,3500多輛運輸車。在業務方面,它覆蓋東南亞七國超過5.5億人口;每月的收派包裹數量達5500萬,年數量則達7億多。
憑著龐大的資源優勢,它也很快成為了當今東南亞市場單量第二、印尼市場單量第一的巨頭公司。
2019年9月,J&T Express開始籌划進軍中國市場,但由於對外披露的細節太少,此消息並沒引起行業太大波動。
時隔7個月後,J&TExpress正式官宣這一舉動,並把名字改為了「極兔快遞」。但奇怪的是,極兔的官微宣布這一消息後沒多久,就把公告給刪除了。
是的,在入局中國市場這件事上,極兔表現得極為沉穩、低調,似乎一點都不想把這事張揚出去。
但如果你仔細去考察它這些日子以來的動作,你就會發現,雖然極兔低調到悄無聲息,但它卻絲毫不掩蓋自己稱霸中國市場的野心。
去年9月,極兔「借殼」龍邦快遞,解決了在國內從事全國快遞業務的資質問題。
隨後,它便悄然地開始了組建全國快遞網絡的計劃。
截至當前,極兔快遞的第一批省市網點已經試運行,這涵蓋了江浙滬、山東、安徽、福建、廣東、廣西多個省市。
創始人李傑還曾說:「公司的願景是成為健康、長久的企業。如果有一天我們在中國進入行業TOP3,我們會很驕傲和自豪。」
極兔快遞將會和拼多多合作?
眾所周知,中國快遞行業雖然市場龐大,但基本是以電商件為主的,所以大部分的快遞公司都十分依賴電商企業。
通達系70%的快遞件都是來自淘寶和拼多多,京東物流的主體營收來源於京東商城,順豐也已經和唯品會合作,蘇寧物流也高度依賴蘇寧商城。
所以極兔快遞一入局中國市場,隨即引發大眾熱議:極兔會站隊哪家電商巨頭呢?
觀察極兔近來的動作,似乎它和蘇寧、京東、拼多多和阿里都有曖昧的交接,並且有傳言,它已和某些電商平臺達成合作。
其實,極兔快遞要想在中國市場長久立足,無非就是得有長期、穩定而量大的訂單。
但京東和蘇寧已有自家物流,要說能勻多少訂單量給極兔,顯然是不實際的。阿里又已經跟通達系高度捆綁一起,除非它也一起加入阿里。就唯獨拼多多是具有巨大的挖掘空間,按照拼多多3000萬日均訂單,極兔藉助它來衝進物流第一梯隊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一個特別熱門的猜測就是:極兔會和拼多多合作。
大家這麼想還有其他緣由,要知道,極兔快遞在東南亞市場能夠迅速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借力OPPO 的資源。
極兔的創始人李傑是OPPO出身,極兔能夠走上發展快車道也是藉助oppo在印尼建築起來的網絡體系。
現在,負責極兔在中國各省區統籌工作的人,很大一部分更是直接來自原OPPO團隊。
眾所周知,段永平有四大高徒:OPPO的陳明永、VIVO的沈煒、步步高的金志江和拼多多的黃崢。可以說,OPPO、vivo、拼多多的創立與發展都離不開段永平的輔助。
總結下來就是,極兔和拼多多本身就存在著極大的關聯。
另外,從拼多多方面來考慮,這個猜測也是成立的。
疫情期間,相信大家都見識到順豐和京東物流的厲害。正是由於此前下足了功夫去布局,去做基礎設施的建設。京東和順豐物流才能夠臨危不懼,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實力。
相比之下,拼多多的貨件大多數都是靠外包公司運輸的,疫情之下,顯得十分不便。
更關鍵的是,2019年,我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已經累計完成635.2億件,而這裡面,拼多多一共貢獻了197億個訂單包裹,佔比超三成。
也就是說,是否要建立一個受自己支配的物流體系,是拼多多接下來需著重思考的問題。
而和極兔牽手,優勢是明顯的。首先,極兔出身巨頭,底子良好、不缺資金;其次,全國OPPO的網絡體系也十分強大,直接把印尼的經驗複製過來,也是有效的。
所以,極兔和拼多多牽手,對雙方都有好處,這是一個雙贏的抉擇。他們的合作,不是沒有可能。
低調背後的生存智慧
但猜測畢竟是猜測,現實變幻莫測,很多事情並非如想像般簡單。
如果極兔站隊拼多多,形成深度合作,那麼來自其他巨頭的狙擊是難免的。
要知道,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快遞行業巨頭聚集的形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阿里殺進快遞行業之後,其擴張的版圖與日俱增。截至當前,通達系的五大快遞巨頭,已經有四家被阿里收歸麾下。而近日,又有傳聞,阿里將收購韻達股份。這就意味著,不久之後,通達系將會全被阿里緊握手中。
京東更不用多說,經過多年的發展,京東物流已經形成極深的護城河。而在前不久,京東又祭出眾郵快遞,向微商微店及散戶市場打進一枚核彈。
順豐向來在物流界獨打下,自從吞下品駿快遞和推出低價業務後,終於補齊了自己在電商貨件上的短板。
在這裡我們看到什麼:快遞競爭激烈,「馬太效應」加強,這個行業已經裂變為三種形態:阿里系報團取暖、順豐獨打天下,京東自成一脈。
在這種勢力聚集的行業狀態中,小玩家入局之後的發展前景是艱難的,很大部分可能會在各種角逐和洗牌中日漸失聲。
所以,對於未曾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的極兔來說,若果遭受其他巨頭的圍剿,這後果是不可想像的。
此刻的它,必須慎重選擇,既需衡量發展的空間,更需衡量當今局勢下可能存在的危機。
可以說,極兔如此低調神秘的背後的確藏著生存的智慧。
作者:趙雲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