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評測#飛傲M11測評:三好學生養成記

2021-02-14 耳邊事

學生有三好,聽話、聰明、易推倒。(?)

遙記20年前還在上小學的時候,「三好學生」 的名頭算是每學期臨結束時最想拿到的東西了。那時拿獎的人挺多,不少同學家裡的牆就拿獎狀當牆紙貼了一整面,如果自己拿不到,就頗有些「人有我無」的沮喪。

實際上之所以那麼多人能拿獎,也說明三好學生不難評。儘管要求德智體都要好,但平時不打不鬧不偷不搶不騙、三門功課總體優秀、身體營養健康沒大病,就可以了,並不要求天天扶老奶奶過馬路、總是考全班前幾名、運動會一騎絕塵。也就是說,看著挺不錯的一孩子,哪樣都還不錯,也都不拔尖到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拿三好學生表彰,就很妥當。

 

磚頭有三好,養眼、耐玩、聲線嬌。(???)

現在播放器早已過了「只要聲音好就行」的年代,外觀要好看好摸、操作不能太反人類,已經成為燒友選磚頭的重要標準。這樣的選擇大致導致了兩種趨勢:用機械系統的磚,靠打磨工業設計、零件部署等等,努力做到精緻;用智能系統的,屏幕下方藏著軟硬體、系統硬體和音頻硬體之間相互優化的深厚功夫。

前者越做越像精密機械,後者越做越像手機。

而後者,在飛傲M11面世的時候,更讓人驚嘆。

由於不是第一次開飛傲家的箱,所以當面對著和過往差不多體積、一樣的簡樸而經典的包裝設計時,整個開箱環節就顯得自然流暢了。

配件上,M11開箱時機身本體已經裝上了透明矽膠套——也就是常說的「清水套」,鋼化膜也已經預先貼好。其他的配件也就是說明書與保修卡、同軸轉接線與數據線、TF卡槽針而已,倒也十分簡單。

在M11發布會上,飛傲官方將其定義為X53的繼承者。至少,從外觀的稜與線上,M11是完完全全繼承了X53那屢屢獲獎的外觀設計的——兩者的線條框架和布局基本一致:以一個扁平長方體為核心,圍繞中央區域左右兩邊略微留寬。右邊削去邊緣線條成為一個梯形;左邊為了突出金屬滾輪的位置效果,削出來的線條都匯聚於一處,然後匯聚的位置挖空填了一個滾輪。視覺上看這樣由簡單線條切割出來的設計在數碼風的基礎上帶有一定的個性,手感上即便扒了套來摸也覺得並不硌手。

繼承總要有所發揚,M11帶來的驚喜之一便在於18:9、720P的全面屏,在全面屏理念充斥手機市場的時候,M11趕在了潮流的浪尖。實際顯示的色彩效果也沒有明顯的過暖或發冷的感覺,甚至比我的手機Nokia7 Plus顯色要純粹一些,效果很讓人滿意。

另一個值得提及的地方則是底部的輸出按鈕,除了中央type-C口外,3.5單端、2.5平衡、4.4平衡這三個口一字排開,其中3.5口還集合了線性和光纖輸出的功能。各種主流輸出模式同時兼容,讓燒友少了一件需要糾結的事情,十分方便。

其他的幾個面上,金屬條紋音量滾輪同邊的還有播放/暫停鍵和上/下一曲的長條鍵;另一邊是兩個TF卡槽的位置,需要頂針才能打開;頂部僅有電源鍵;背部碳纖維板上鐳雕了兩個Hi-Res小金標。

可以說,M11的外觀是在已經獲得成功的X53基礎上更進一步,屏幕成為了最新的亮點。對M11顏值,我只有一個問題:可以出更多顏色嗎?

不得不說,越做越像安卓手機的播放器在系統優化方面的確日趨完善。

作業系統流暢程度讓人不會因為卡頓的問題而抓狂,獵戶座7872的CPU、3G的RAM實在是香。來到安卓7.0,系統界面UI和過往如X72等飛傲自家其他安卓磚兄弟們保持了一致的簡潔。

不過7872這顆芯並不年輕,放在三星獵戶座全系列中已經是「老人級」的存在,這也制約著系統往更高版本的安卓的支持。發布會上也提到了在安卓9.0時代依然用7.0的理由,飛傲官方解釋也和CPU相關,所以想要享受到更高版本安卓的好處怕是有點難——不過作為一臺播放器,還能要求啥呢?

更何況在不少人手上,M11已經是一臺可以流暢玩《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的播放器了。場景雖然有點「不務正業」,也充分說明M11在不過多開任務的情況下,系統性能還是很夠用的。

此外,在使用續航方面,實測M11開單端每小時耗電7%,開平衡則為9%,待機情況下2小時只耗了3%,可以說相當給力了。充電方面,用當年X72配的9V2A快充頭,2小時不到完全充滿。

說這位三好學生的體育——也就是聲音的表現之前,我回顧了一下玩過的飛傲磚頭的聽感。實際上飛傲的聲音素質底子一直不錯,調音風格上大多不過火,非常有自家的特點。那麼在M11上表現又如何呢?

試聽用的塞子有兩條:一是達音科DK4001,這是主要測試用的塞子,除了其強大而準確的還原能力之外,4001標配一套從單端到各種平衡的插口,直接免掉了因為換轉接線所帶來的麻煩和誤差,極其方便;二是飛傲自家的FH5,主要用來嘗試風格的搭配。

先聽單端。

單埠下的M11,一股子按捺而收斂的氣息。聲場適中而自然,解析較為到位且不刻意地突出細節部分,結象的表現過渡緩和,並沒有明顯的音染,動態相對而言比較中規中矩,在其範圍內的瞬態則做到了優秀。樂音大體上都有一些塗抹的痕跡。

低頻點到為止,中頻柔和寬鬆,高頻稍作裝飾,便是M11單端三頻的表現。不消說,這似乎是飛傲播放器的常見狀態,不在各頻段的能量分布上大做文章,結果取得一種平穩如鏡的微妙均衡,加上素質穩如泰山坐鎮,總體已經形成了飛傲獨有的特色。

一耳朵之下,M11的單埠並不算抓耳;但長時間聽起來,已經讓人覺得足夠舒服妥帖。

 

然後說平衡。


M11的兩個平衡口,實際感覺基本沒啥明顯的區別,目測是用的同一套電路分出並聯的兩個平衡口。為了插頭安全,後續全程用4.4口測試。並且由於FH5手上只有單端線,所以平衡部分只好讓4001單獨上了。

率先感受到的,是平衡口強勁的推力,將聲壓調低到和平衡口基本一樣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平衡驅動的效果要比單端茁壯健康、豐富有度。三頻的比例雖然沒有過多的波動,各自的厚度卻都有所增加,每個音符的飽滿程度都像從瘦豆芽菜發育成了粗豆苗。

接下來是更為寬鬆卻也更細膩的聽感。聲場無論橫向還是縱向都幾乎擴展了一周圈。結象的輪廓清晰可聞,也顯得精細了,人聲和樂器遠近的感覺更加層次分明。整體的風格在維持中性的基礎上,略略往偏冷的方向動了一下。

當然也有沒太大變化的不部分,動態就沒趕上這趟升級的班車。好在,瞬態依舊不錯,足以應付小編制樂曲的需求了。

 

鑑於M11有「體育特長加分項」,具體音樂表現部分,就依舊由DK4001接4.4平衡來擔綱——

先聽民謠歌手謝春花的《借我》、馬頔的《南山南》。男女聲共同的特點在於,一是位置相對靠前,不貼耳也不遠飄;二是口型、氣息都表現得淋漓盡致;三是都偏原唱的音色,謝春花不過於挑逗,馬頔也不會太悲壯蒼涼。此外,對齒音的控制並不過分,有比較輕微自然的齒音存在。兩首曲子的配樂都比較簡單,M11的發揮相當不錯。

再聽維瓦爾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我選取了Anne Akiko Mayers的演奏版本。Anne版本的主音小提琴比其他常聽到的版本更加剛柔並濟,力量和柔情彰顯得更充分。這樣的風格,更是M11與DK4001所擅長的。以「夏」的第一樂章為例,引子結束之後的一聲就顯得突如其來,雖沒有驚雷勾火之勢,也有力放千鈞之險,彰顯出夏日的躁動不安。再以「春」第二樂章為例,整段的婉轉使人有足夠的餘力憑藉M11的解析去分辨出弦上細微的抖動,優雅如黃鸝枝上啼。

試聽期間正逢張國榮逝世16周年,不由得翻出了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有誰共鳴》。聽哥哥的曲目,主要聽他是如何吐納自如地處理每分寸氣息。M11和DK4001並沒有過分渲染哥哥在用氣時的厚度,倒很準確地把用氣的力度和換氣的間歇表露無疑,令人讚嘆。依然是人聲偏素的風格,在感情上動人的程度並沒有大肆渲染。

最後是我非常喜歡的Nightwish樂隊的《I Want My Tears Back》。喜歡拿這首曲子來測試,是因為這首曲目包含了哥特金屬交響般的氣勢、交織的男女聲、豐富的配器。M11在演繹過程中把處於邊緣的樂器聲也細緻地表現出來,演繹愛爾蘭風笛圓潤悠揚的獨特音效時也避開了聲音外層多餘的尖銳。低頻的量不算多,鼓點敲出來下潛的深度、貝斯的泛音也並不搶戲,將C位讓給了演奏solo的主角們。

 

一言以蔽之,關於M11的聲音,如果手頭僅有單端的塞子,M11已可以帶來優良的聽感。如果有平衡塞,那M11在手上的可玩性會得到大幅提高,聽感也可以得到升華。

 

那些年我讀書時,老師未必喜歡把優秀生和吊車尾的放一起來幫助學習,倒是喜歡讓潛力夠大的優秀學生抱團學習以相互激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所以M11適合搭配什麼耳機,聽什麼音樂,能發揮最大價值呢?

私以為,搭配M11的耳機自身素質不能僅僅是「手機電腦直推能推八九分」的水準,需要有一定的潛力,在M11不錯的素質以及不小的推力作用下才能相得益彰。單端的FH5、平衡的4001,都是直推容易出好聲、用好前端可以發揮更大潛力的塞子,在M11驅動下均有著不俗的表現,便是很好的例子。

其次,如果燒友對於聲音風格有明確的傾向喜好,那麼往M11上搭各類冷暖潤刺的耳塞都是值得嘗試的方向。由於M11本身的傾向性並不大,原本個性鮮明的耳機在其上面都要先禮讓兩分。FH5的渾厚低頻、些許音染的風格,搭上M11之後就像是畫沙畫最後把周邊多餘的沙子抹掉一樣,保留著核心特色,克制著多餘激動。

最後,M11的單埠用於泛流行音樂是很合適的,而平衡口除了聽大編制稍顯不夠氣勢之外,適用性比較全面,尤其在器樂方面要更得我心——畢竟對於人聲,大多數燒友還是喜歡有點豐富味道不是?

在聽著M11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索兩件事情。

第一是聯想到飛傲家另一臺播放器——M9。M9號稱「國磚中的水桶機」,外觀圓滑,系統是深度定製的安卓,聲音在同價位上表現四平八穩,綜合來說,沒啥好過於挑剔的。是不是可以說這也是個三好學生呢?

從M9到M11,數字只加了2,表現卻是大幅的綜合提升。外觀的設計M11起點直接比M9高了一個臺階,系統從封閉安卓變成開放的安卓7.0,更不用說聲音一耳朵的跨越。或許M9隻能算三好學生的候補,但M11反過來倒也可以算水桶機——所有木板都更高了的那個。

第二是關於數碼產品的迷思。各種影視作品似乎預告了未來人類在科技生活中一切都高度集成於一套電子系統或一臺數碼設備上,而科技發展的趨勢似乎在驗證這一點,尤其以手機為甚。真的是這樣的嗎?

至少在短期的三五年內,我並不看好這個發展趨勢,畢竟常識告訴我們專業領域的物理特性濃縮於集成硬體中,即便可以實現也需要付出非常高昂的代價。手機圈裡把帶著HiFi晶片的手機包裝成音樂手機的熱潮逐漸平息,反而使更多普通非燒友用戶關注到HiFi播放器這個相對小眾的領域。我不想批判手機廠商愛造噱頭,但從結果上講,讓小眾市場得到關注對於其不依賴集成電子系統的發展不是更有利嗎?

 

第一個問題,以後飛傲把播放器型號的數字繼續增大,可能會產生新的答案。至於第二個問題,就讓M11在未來幾年裡伴隨我一同見證吧。

三好學生,總該讓人期待長大後的未來。

 

關注我們

如果你喜歡這篇推送,歡迎關注國磚吧&耳邊事的公眾號——耳邊事。音樂、HIFI、生活,你想要的這裡都有。

相關焦點

  • 樂語評測 窮燒評測:關於飛傲A5耳放的測評
    4, 本人非專業評測,歡迎大家交流。 -先說說本人的價值觀,為什麼呢?我覺得這個和我的選擇有直接關係,我是屬於很追求性價比的那種,不是說買什麼都買好的,適合自己很重要,尤其是符合你的收入水平,當興趣成為了你的拖累,失去了好玩的意義,本來世界就不那麼美好,何必為自己添堵?
  • FiiO/飛傲 EM3S 平頭耳塞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因此飛傲早已推出的EM3S也是處於無人問津的地步,價格便宜、做工粗糙,這款耳機看起來就像是飛傲刻意地補充99價位SKU的東西。99元的價格,目前是飛傲最便宜的耳機產品,按照飛傲產品一貫不錯的性價比,這個不起眼的小東西表現到底如何?不過由於這個產品並沒有什麼人關注,所以這篇測評也就不再那麼詳細地去解讀,意義不大。
  • 高顏值&高素質 飛傲F3入耳式耳塞評測(全文)_飛傲 F3_耳機評測...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臨近年末,本以為各個品牌的大招都已經放完了,沒想到飛傲在今年最後一個月又為發燒友們帶來了兩款新品,它們分別是飛傲X5三代和EX1二代。和自家的播放器相比,飛傲的耳機產品則表現得非常低調,在關注度上並不處於同一級別。
  • 追求純粹之選 飛傲A5可攜式耳放評測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9月在廣州開完新品發布會之後,飛傲的新品陸續抵達我們的評測室。繼上次X1二代令人驚豔了一把後,接踵而至的A5可攜式耳放又吊起了我們的胃口。廣州發布會上其實本來想聽一耳朵來著,但是飛傲的展位人太多,就沒去湊熱鬧。靜候一月,評測機寄過來我自己慢慢聽,沒人跟我搶。
  • 最熟悉的陌生人 飛傲X7二代播放器評測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7月15日飛傲發布了旗艦播放器X7 MK2,印象中剛寫完飛傲X7一代的評測沒多久,轉眼二代又出來了。
  • 電腦HiFi不是夢 飛傲K3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與傳統解碼耳放不同的是,飛傲K3在供電上設置了OVP-過壓保護和雙重濾波電路,不僅保證了電源的穩定供電,同時還能有效的避免電源串擾導致電磁幹擾引起的雜音和底噪,帶來最大程度的還原原音。電腦HiFi不是夢 飛傲K3便攜解碼耳放評測飛傲K3搭載Xmos USB接收晶片,支持PCM384k/32bit解碼以及原生DSD256;搭載雙晶振時鐘管理系統,確保每一種採樣都能實現準確的運算處理。
  • 藝多不壓身 飛傲Q5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藝多不壓身 飛傲Q5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這其實不能算飛傲的風格,按照以往的情況,飛傲的新品發布後基本都能做到按時上市;Q5雖然被網友們戲稱為飛傲的「跳票王」,其實也就比預計的時間晚了一個多月03評測參考器材簡介評測參考器材簡介    本次評測我們選用了飛傲X7 MK2便攜播放器
  • 手心餘音能繞梁:索尼NW-ZX505 VS 飛傲M11 Pro
    飛傲的M11 Pro,在這個國磚價位的表現也是有口皆碑的。這裡我就不多加贅述了,整體素質大家應該都明白,當然價格飛傲M11 Pro要比索尼ZX505貴上不少。前奏的掃弦索尼和飛傲的表現都很到位,乾淨純甄。人聲開口,索尼的表現更抓耳一些,撩人感更加分明。低頻的間奏響起,兩款表現也都不錯。結實有力,下潛方面飛傲更勝一籌,沉的下去。但回彈方面仍然是索尼更好,延伸感更加優秀,尤其是在歌曲一分鐘左右的時候,這種感覺比較明顯。三頻分離方面,飛傲展現出了強大的一面,聲音密度更優。但索尼表現也並不差,尤其是人聲和高頻混雜的情況下,乾淨利索不拖泥帶水。
  • 飛傲攜M11播放器等多款新品亮相SIAV展
    本屆SIAV展,飛傲正好也把這些新品達到了現場。話說飛傲這兩年的動作可真不少,去年剛發布了M系列播放器新品M6、M7和M9,今年3月又發布了7款新品!    配件方面,耳放模塊AM3D是飛傲專供日本市場的一個耳放模塊AM3C,運用雙THX AAA-78模塊,組成全平衡耳放架構,並且經過了美國THX認證,採用8運放擴流,達到強大的輸出能力。
  • 拉女友進HiFi坑的利器 飛傲X3 MK3評測
    拉女友進HiFi坑的利器 飛傲X3 MK3評測    關於顏色的事我們稍後再說,這裡先談談X3 MK3最大的變化,那就是增加了2.5mm平衡耳機口。自家的高端到入門產品全都採用平衡設計,飛傲這是要將平衡設計全面普及的節奏,或者至少是在千元以上產品中普及,不管是不是噱頭,對於消費者來說,有總比沒有要好。那麼作為入門級平衡播放器,X3 MK3的表現到底怎麼樣呢?
  • 人聲很毒很靠譜 飛傲首款真無線耳機FW1評測
    值得注意的是,飛傲FW1支持TWS+,在TWS+連接狀態下雙耳同時直連,左右聲道信息無需穿透頭部,信號更穩定、延遲更低。在這方面,單次聽音7小時續航的飛傲FW1做得非常不錯。    飛傲FW1佩戴的舒適度很高,它的外部採用烤漆工藝+觸控面板設計,使用過程中可高效對手機進行遠程控制;耳機的貼耳部分採用磨砂質感設計,貼合穩定性更高、佩戴1-2個小時輕鬆無異物感。
  • 安卓智能無損音樂播放器 飛傲M11 Pro精美圖賞
    飛傲全新一代便攜HiFi播放器M11 Pro,在硬體上可謂下足了功夫。產品針對音質做了大幅優化,升級了DAC晶片、加入了全平衡耳放架構、雙獨立晶振,升級的時鐘系統等等。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安卓智能無損音樂播放器 飛傲
  • 學生黨HiFi發燒利器 飛傲M3Pro可攜式播放器評測
    精緻外形&強大功能相比於前一代學生播放器飛傲M3K來說,全新推出的M3Pro的顏值和性能提升了不少:它採用了一整個340×800解析度、26.2M色的3.5英寸IPS全視角觸摸顯示屏,色彩飽滿,看得更清楚。
  • 同為高解析音樂播放器,索尼NW-A105HN和飛傲M11的差別有多大?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款播放器體積小巧,但在續航方面,索尼卻展現出了不小的優勢,對比同為Android系統的飛傲M11,索尼NW-A105HN實現了長達26小時的使用時間,幾乎是飛傲M11的兩倍。憑藉聽感上的特質,飛傲M11人聲更為突出,索尼NW-A105HN氣勢感稍強一些。
  • 區三好是哪三好?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學習目的明確,態度端正,勤奮刻苦,積極進取,善於思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高的學習效率,初步養成自覺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能較好地掌握各門功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習成績優秀。前兩學期期末綜合素養測評為優秀等級;前兩學期期末考試除體育外各科成績達到優秀等級。
  • 學生專用HiFi級播放器,飛傲M3K正式上市!
    看看來自飛傲的M3K有何特色之處?學生也有高追求,不適合追求那些昂貴的HiFi播放器,但是為了孩子,飛傲還是給M3K配上了一顆支持384KHz/32Bit採樣率的高品質DAC晶片AK4376A,這顆晶片也內置了推力強大的耳機放大電路,在16歐負載情況下(這也是大部分耳塞的阻抗)足足可以輸出45mW的功率。
  • [靜安]田家炳中學:"牛娃"養成記-專訪田家炳中學市三好學生蔡逸
    市三好學生蔡逸 蔡逸是同學眼中的「學霸」,老師眼中的「模範生」,體育場上的「王者」。他是蔡逸,上海田家炳中學高二(1)班的一名學生。今年,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他,被評為「2017-2018學年度上海市中等學校三好學生」,這正是對他在中學時代努力奮鬥最好的肯定。
  • 功能與音質兼備,飛傲主動降噪耳機EH3 NC體驗評測
    霜降過後,縱使南方也暑氣漸去,又到了可以愉快的帶大耳機的季節了,於是飛傲也很「貼心」的在這個時間推出了自家的頭戴式耳機EH3 NC。雖然是飛傲的首款大耳機,但EH3 NC的起點非常的高。外觀包裝方面還是飛傲的一貫風格,掛卡設計,黑色封皮上印製著產品的彩圖,右下方則是產品的相關參數信息。
  • 手機秒變HiFi播放器 飛傲 Q5s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今天,距離飛傲上一代旗艦便攜解碼耳放Q5的上市已經過去了一年半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國內隨身HiFi市場的發展可謂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音頻品牌開始將一部分重心投入到隨身HiFi市場,這其中自然也包括飛傲。於是在今年3月的新品發布會上,我們看到了飛傲 Q5的升級版便攜解碼耳放——飛傲 Q5s。
  • 評價方式單調 青島海洋大學廢除「三好學生」評選
    本報記者鄭燕峰  從德、智、體三方面對學生進行考評,是我國大中小學多年以來的傳統,「三好學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心目中優秀學生的代名詞。而在青島海洋大學,隨著對學生考評制度的重大改革,「三好學生」這一榮譽稱號,將要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