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世嫉俗又趨之若鶩 擇校潮再次令人嘆為觀止(圖)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一方面有規範教育與招生的條條禁令,一方面是條子、票子滿天飛的社會現狀。2006年秋季熱鬧的中小學入學潮,再次令人嘆為觀止——

  中新網9月8日電 據河南日報報導,又一場熱熱鬧鬧的中小學招生熱潮隨著秋季開學趨於平靜。盤點2006年的中小學招生工作,入學難依然難,擇校費仍在交,義務教育階段還在考,快慢班也在分,太多人掙扎其中周旋其間,一切關乎教育熱點難點甚至弊端的東西非但沒有被制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擇校!擇校!擇校!

  政策:實施小學就近劃片入學和小升初免試就近分配製度,義務教育階段不得招收擇校生和變相擇校生。即便是高中招擇校生也要遵循「三限」原則:限分數,限人數,限錢數。

  「你在某某學校有熟人嗎?能不能幫我孩子進去上學?」類似這樣的問話,在過去的一兩個月裡被家長們無數次引用。

  相當一部分家長不願讓孩子按住址就近分配進一所「差」學校。一位家長說,孩子進到什麼樣的學校,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決定著孩子的一生。既然學校有優劣之分,為什麼我們不選擇好學校?

  民盟鄭州市委員會在調研報告中寫道:熱點中小學的劃片升學範圍越來越小,其班額卻仍居高不下。有的熱點小學班額80多人,有的熱點中學班額近百人。這些熱點中小學的擇校費也居高不下。即便如此,每年要求擇校的學生依然爆滿,想要入學還要託關係。

  「只要有點門路,90%的人都會選擇擇校。」一位教育界人士如是說。

  擇校費根本沒譜

  政策:按照規定,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允許接收擇校生,因此也就不存在擇校費一說,學校只允許收取學生借讀費。而借讀生的接收也有政策規定,鄭州市借讀生的收費標準為小學每生每期130元,初中每生每期300元。

  想擇校到好學校上學嗎?那就繳費吧。

  一位知情人說,上小學和小升初的擇校費沒有標準,收多少全看校方的意思。有的收三五千,有的收一兩萬,當然也可能一分錢不收,那要看說情人的面子有多大。一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他的孩子聯繫到鄭州西郊一所並不是很知名的小學,除了繳納7000元的擇校費外,還給校長買了一部新款手機。

  考試成了公開的秘密

  政策:按照規定,除外國語學校初中部可以進行英語潛能測試外,其他任何學校均不得對小學畢業生進行文化課考試或測試,分校招生時,如果報名人數超出招生計劃,應該通過搖號等方式隨機錄取。

  「上名校要考試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只不過這些學校組織考試時越來越隱蔽了。」從教20多年的王老師說。

  王老師說,考試是個「高壓線」,哪個學校都不敢說是考試,有的說是考查,有的說是聽報告,有的說是參加培訓班,其實全部是考試,最後按分數錄取。

  一位朋友的孩子為了上個好學校,接連參加了三四個初中分校的考試。讓他想不到的是,今年的小學生「考」初中競爭如此激烈,哪個學校都是上千人在競爭。

  即便是鄭州外國語學校組織的測試,很多家長仍表示不滿。「既然這所學校可以對孩子的外語潛能進行測試,那就應該讓外語好的孩子去競爭。事實上他們要的都是語文、數學等各門功課好的尖子生」。

  實驗班=重點班?

  政策:政策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設重點校、重點班、快慢班,除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教改試(實)驗班外,一般不設試(實)驗班。

  陽陽到一所初中報到時,學校通知,第二天到校參加考試,按考試成績分班。聽說全年級8個班,只有一個實驗班,一個外語特色班,家長們全都緊張起來了,紛紛託關係找熟人做工作。「誰都知道,不管是實驗班還是特色班,全都是選拔尖子生組成的重點班,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哪個家長不擠破頭皮送孩子到重點班?!」一名姓江的家長說。

  這位家長說,她一位同事的孩子入校後不但考試分班,更甚的是,老師讓考試成績好的學生先挑座位。

  鄭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說,為了鼓勵各校辦出特色,以前教育局批准了部分學校開辦「特色班」、「實驗班」,但後來發現這些都成了開設重點班的「保護傘」。

  家長:憤世嫉俗又趨之若鶩

  為了讓孩子入讀一所好的學校,望子成龍的家長可謂不惜成本,不遺餘力。

  「人家有權有錢的能讓孩子上好學校,我們什麼都沒有,只好造假了。」一名被查出房產證造假的家長苦笑著說。

  有的家長甚至以假離婚為代價。鄭州市金水區教體局工作人員介紹,不少夫婦離婚後,孩子住址都在爺爺、奶奶或親友家中,而這些房子又「正好」位於熱點學校旁。另外,戶口「扎堆」現象很常見。有的家長拿來的一本戶口簿上竟然有10多個人名,孩子好幾個,關係也很複雜。

  「沒學上的找學校,有學上的要擇校,進了學校要擇班,到處都在走關係,這種風氣實在壞透了。」張先生語氣中流露出明顯的不滿。

  有一定學歷的張先生本以為自己能抵制這種「畸態」。在孩子上小學時,他一直倡導孩子自由成長,玩個痛快,甚至教育老師:「不論孩子長大當工人還是農民,只要他身心健康快樂,教育就是成功的。」他的兒子成了全校唯一一個不留家庭作業的學生。然而,就在小升初開始之際,周圍親戚、朋友、同事的擇校理論和做法無時不在地影響著他,張先生迷茫了,他開始違心地擇校,為擠進重點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弄到了校長的一張條子。「我這是在給不良的教育風氣推波助瀾!」

  學校:不想亂收費而是沒法推

  中小學招生季節,學校成了香餑餑,校長特別是好學校的校長更成為備受關注的核心人物。

  「這個時候找校長,簡直難於上青天。」一位學生家長感嘆,拿著某領導的條子找校長,辦公室、手機、家裡電話通通不接,到學校去找,門衛不讓進,問老師都說不知道在哪兒。後來在一名知情人的指點下,在一處學校的建設工地上逮到了校長。玩失蹤幾乎成了每個熱點學校領導的拿手戲。

  「其實我們的壓力非常大,不僅要考慮學校的管理和發展,很多時候還得為應付各種關係而發愁。」一位熱點初中的校長如此訴說他的「苦惱」。「招生季節絕對不敢接電話,10個電話至少有9個找你說學生。不要吧,得罪人,要吧,根本就塞不下。」這名姓鄭的校長說,每年他手裡的條子就一二百張,還有各種打著張市長王處長李局長等等招牌來找的人。

  鄭校長坦言,不是學校想違規收費,而是根本就推不開,有那麼多人找來的時候就聲明願意交錢,交費其實也是一種制約。

  活躍在招生舞臺上的不止學生家長和校方,更多的人因為某些千絲萬縷的聯繫扮演著「媒婆」「說客」等角色。

  王先生是一位權力部門的幹部,也是一個靈通人士,每年經他手送出去的擇校生有一二十個。王先生和幾個校長關係不錯,平時幫學校擺平不少棘手事情,時不時地也給校長小恩小惠一下。

  王先生沒有說透的是,他因此也得了不少實惠。

   

  新的義務教育法於今年9月1日實施。開學伊始,教育部門又出臺了各種禁令,針對貫徹義務教育法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人們在觀望,新的義務教育法能否破解教育困局、抑制擇校狂潮?(惠婷)


相關焦點

  • 一場令人嘆為觀止的決賽
    一場令人嘆為觀止的決賽 2020-12-17 02:48  smallorange1
  • 論:憤世嫉俗的問題
    但是,把人們認作憤世嫉俗者的與其說是他們聲稱的,不如說是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他們的悲觀評價不是基於對我們物種的冷靜分析,而是基於內心的情感衝動。他們的哲學首先是抵禦痛苦。在他們粗暴的外表下,憤世嫉俗者被一種近乎歇斯底裡的脆弱所折磨,這種脆弱是因為他們對任何事情的期望都不如他們所希望的那樣令人印象深刻。因此,他們扭曲自己的心理機制,以確保自己免受任何挫折。
  • 德國維爾茨堡——擁有眾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名勝古蹟!
    它作為弗蘭肯地區的葡萄種植中心名聞遐邇,還擁有眾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名勝古蹟。作為古老的主教城和嶄新的大學城,維爾茨堡是一座兼具南方優雅與弗蘭肯式親切的巴洛克城市。 不同時代的建築藝術傑作給這座城市的風貌烙下了多姿多彩的印記,藝術、文化和弗蘭肯葡萄酒成為維爾茨堡生活的一部分,並創造出一種滿足全方位感官體驗的城市氛圍。
  • 尼泊爾 讓你不再憤世嫉俗
    尼泊爾(度假) 是一個能讓人忘記憤世嫉俗的地方 心安理得等待日落,做一個永不憤世嫉俗的人。行走在尼泊爾,我常常執有這樣的私念。「恬靜」是尼泊爾女人的常態 記得說這話之前,我正在 加德滿都(機票) 杜巴廣場(攻略) ,為一本尼泊爾本地春宮圖而和年邁的小販討價還價。
  • 遊臺北藝大校園,令人趨之若鶩
    臺北有幾所校園建築風格獨具,例如實踐大學的清水模建築、臺北藝術大學裝置藝術俯拾皆是的美麗校舍等,都令人趨之若鶩,沉浸其中許多校園以鮮豔活潑的色系裝點校舍建築,實踐大學卻反其道而使用清水模工法,混凝土灌漿凝固拆模後,不再加上瓷磚或粉刷等任何裝飾,形塑樸實內斂的校園風格,回歸校園本色,也展現具有後現代理念自信、另類的校風,這種低調中的張揚與宣示,既理性又詩意、既樸實又豐富。
  • 保定一景區,全長35公裡,令人嘆為觀止
    蠍子溝內有「龍潭映月」、「摩耳崖」、「鐵鎖崖」等壯景,令人嘆為觀止。 百裡峽 中間的一條峽谷為「海棠峪」:因溝內遍布海棠花而得名,全長35華裡,此處翠壁兀立,叢巒萬仞,直插雲天,令人望而生畏。
  • 憤世嫉俗汙泥不染——清高的人生哲學
    但對憤世嫉俗者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第一要看是什麼世道。舊制度、舊社會、舊意識形態,當然要持「憤」之態度,憤世嫉俗,針砭假惡醜,做反動勢力的敲鐘人、掘墓者這些人大多富有先知先覺性,在世道渾濁之時,能「為天下先」,喚醒沉睡和麻木的人們,以改變現狀;在世道清明之時對現實中不盡人意之處,常常能敏銳地體察到,並給執政者以某些忠告和勸誡。但憤世嫉俗者在思想方法上往往比較過激。
  • 英國美女將一本本書變成精美書雕藝術品,天才手工令人嘆為觀止!
    2019年10月31日訊,英國一位24歲美女將一本本書變成精美書雕藝術品,她的天才手工令人嘆為觀止!(具體拍攝時間不詳)。來自英國劍橋郡伊利鎮的艾瑪·泰勒將一本本書變成了精美的書雕藝術品,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圖片顯示了其作品的複雜程度。
  • 日本藝術家的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一筆勾畫整條龍
    日本藝術家的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他可以一筆勾畫整條龍,畫出的龍很驚豔,讓人嘆為觀止,一支筆,幾種顏料,還有那麼一雙手。畫出的龍很驚豔,讓人嘆為觀止,一支筆,幾種顏料,還有那麼一雙手,感覺很輕鬆就畫出來了,俗話說上臺十分鐘,下臺十年功,別看創作的時候很簡單,這要換了個人不可能畫出來那麼好看,那麼驚豔的。
  • 趨之若鶩 趨之若鶩是什麼意思
    趨之若鶩 qū zhī ruò wù  成語解釋趨:奔赴;舊附快走。鶩:鴨子。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急著趕去。  成語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近 義 詞如蠅逐臭、如蟻附羶  反 義 詞敬而遠之、無人問津  成語例子(1)個體攤販的收入較多,許多人趨之若鶩,棄工經商。(2)上海龍華一帶,舊有桃樹極盛,每逢春光好時,遊人趨之若鶩。  趨之若鶩是一個成語,趨,是快步走,鶩,從字形來看,這一定是一種鳥類,沒錯,鶩就是野鴨子。
  • 盤點世界上的巨型雕像,中國佔了一個,令人嘆為觀止
    四位總統的恢宏巨像並列巔峰,與高山渾然一體,令人嘆為觀止。這雄偉的雕刻,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意義,也記錄著工程史上的傳奇。義大利亞平寧巨人雕像。這座雕像是義大利佛羅裡達州 villa demidoff 花園中最壯觀的景點。這座大山中的巨大雕像,被專家確認為1500年代末建造的,雕像高35英寸,在群山的襯託下顯得更加巍峨挺拔,令遊客嘆為觀止。阿武卡納佛像。
  • 大陸人看臺灣:臺北地下城令人嘆為觀止
    大陸人看臺灣:臺北地下城令人嘆為觀止 2014-05-28 13:36:52   中新網5月28日電 臺灣《旺報》27日刊登文章說,看上去又黑又老又舊的臺北火車站,藏著一個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地下城」,那裡有貨物齊全、琳琅滿目的各個店面,幾條街相互交叉,像地下樞紐;消防通道、安全門、自動扶梯及老人專用電梯應有盡有,與臺北火車站及客運車站互通,廣泛的人性化設計令人讚嘆
  • 【今日頭條】聞喜這裡的古建築,令人嘆為觀止!
    仇氏石牌坊立柱下雕有石猴、石象、石獅等堪稱藝術品的石座,匾額上全部採用鏤空雕法製作的精美石條等均遭偷盜,令人非常惋惜。好在2013年此建築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予以修繕並保護,才使其重新煥發出昔日的風採。  另外,郭家莊衛氏一門曾經也是聞喜西鄉的大戶人家,世世代代詩禮傳家,翰墨飄香。
  • 賀知章的一首謎語詩,謎底人人皆知,內涵卻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謎語詩,無不以其獨特的語言藝術,豐富的文化內涵,令人嘆為觀止。可以說是情景並茂,趣味盎然,既是好詩,又是好謎。本文就讓我們通過賀知章的一首詩《詠柳》,來一起領略一下我國古典詩歌中謎語詩的藝術魅力。顯然這首謎語詩的謎底是人人皆知了,就是題目中所說的「柳」。那麼賀知章這首詩的背後究竟有何深意?它又是如何不著一個「柳」字,卻處處有柳的呢?
  • 這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義大利燴飯蛋糕是義大利的完美
    令人嘆為觀止。我什至無法呼氣,那真是太棒了。很簡單。那麼有信心。小心點 一盤酥脆的日式燴飯米蘭人(奶油,澱粉,藏紅花)準備了「 al salto」,意為法語單詞「 sauté 」。「 sauté」本身是法語,英語是「 jump」。沒有裝飾,沒有胡椒磨,沒有奶酪刨絲器或歐芹小樹枝。
  • 非洲最「狂野」部落,男人徒手撕牛肉,女人繁衍方式令人嘆為觀止
    這其中就包括了非洲這個地區,非洲非常具有旅遊特色地方其實不是大草原更不是那廣袤無垠的沙漠,而且一些非常古老的神秘部落,也今天就伴隨著筆者的視野,帶你看看非洲最「狂野」部落,男人徒手撕牛肉,女人繁衍方式令人嘆為觀止。
  • 歷史名人春節趣事,令人嘆為觀止
    歷史名人春節趣事,令人嘆為觀止。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人們有很多慶祝活動,互相拜訪祝福,也由此留下眾多有趣的故事。毛主席讓年夜飯。長徵途中,中央紅軍南下貴州。
  • 韓國人氣女子組合BLACKPINK的樸彩英(Rosé)總是令人嘆為觀止
    韓國人氣女子組合BLACKPINK的樸彩英(Rosé)總是令人嘆為觀止。女神級的視覺效果總是讓每個人都覺得不知所措,但是通過一次改變,樸彩英把事情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 寫給那些憤世嫉俗的人
    天天只知道追星追劇的腦殘粉就不說了,來說一說那些憤世嫉俗的人。可能是受一些美國公知的影響,這些人就是覺得zf不好,每當發生一些什麼事,就抨擊來抨擊去,懟這個懟那個。其實這種人充其量就是個沒有見識的憤青。這種人評價或者看待一件事全憑自己的主觀好惡和臆斷,不了解事實的全貌,卻又裝作掌握一切的樣子。而當自己受到了一點不公平或者不平等的待遇,就大罵zf,大罵社會。
  • 人道中年憤世嫉俗易中風
    人過中年,不應該再那麼憤世嫉俗了,因為最新研究發現,當「憤青」會增大罹患中風(腦卒中)的風險。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中年人或年紀更大的人,如果壓力大、抑鬱或僅僅是憤世嫉俗,都可能增大中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