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歷史回眸

2021-01-08 人民網

郵政百年——從大清郵政到中國郵政

20世紀對於中國郵政而言是跨越性的,從晚清的大清郵政到民國的中華郵政再到新中國的中國郵政,百年曆程,見證著中國的自強之路,也見證了郵政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我國的郵政史,走過了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道路。

中國古代郵驛,源遠流長。從有文字記載的商朝算起,已有3600多年歷史。早在西周時,在都城鎬(今陝西省長安縣)東部的驪山設有許多烽火臺,每座烽火臺都間隔一定距離。敵人入侵時,就燃起烽火報警。京城附近的諸侯看到信號便趕來救援。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是從這裡來的。

春秋戰國時,各諸侯國已經有了郵驛,往返傳送官府文書。《孟子·公孫丑》中曾引用孔子的話:「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意思是說,道德學說的傳播比郵驛傳遞信息還快。孔子用郵驛作對比,說明當時郵驛已為人們熟知。

唐代的郵驛盛極一時,全國設驛1639所,遇有緊急公文,通信使者揚鞭催馬,朝夕可行三百餘裡。

宋代的遞鋪有三種:步遞、馬遞、急腳遞。其中急意義重大的「紅印花加蓋」郵票腳遞傳送公文的速度最快,日行400裡。後來又出現了金字牌(朱漆木牌上寫金字)急腳遞,由皇帝御前直接發出,鋪兵腰系響鈴,手執金字牌,兼程急進,接力傳達,規定晝夜飛馳500裡。宋人形容說,金字牌「光明眩目,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紹興十一年(1141年)夏,正當嶽飛在抗金前線取得節節勝利之際,宋高宗趙構和秦檜為達到停戰求和的目的,竟於一天之內連下12道金字牌,傳遞緊急詔書,迫令嶽飛退兵。

無論是郵驛還是急遞鋪,都是傳遞政府公文的機構,不辦理民眾的通信。普通百姓想要互通音訊,只能遣人遠道傳書,或託行商攜帶,非常不便。為了適應民眾通信的迫切需要,明朝永樂年間出現了一種專門為民間傳遞信件的組織——民信局。

中國近代郵政,1878年在天津創辦,也有130餘年歷史,歷經海關試辦郵政、大清郵政、中華郵政、赤色郵政、人民郵政不同發展時期。

一、大清郵政——中國近代郵政的開端

1878年7月,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由天津海關郵局發行。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清光緒皇帝正式批准開辦大清郵政,由總稅務司英人R·赫德創辦,一切建制仿照英國成規。大清郵政的開辦標誌著中國近代郵政的誕生。

二、中華郵政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王朝,大清郵政也隨之宣告結束。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大清郵政也正式改組為中華郵政。

1914年3月,中國加入萬國郵政聯盟,成為世界郵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華郵政在全國擁有郵政局26000處、郵政汽車427輛,郵路總長度達70萬千米。隨著1949年解放戰爭的結束,中華郵政也結束了它在大陸的使命,隨國民黨政府遷往臺灣,後改名為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三、中國郵政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的郵政事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進入中國郵政時期。早在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就在根據地建立了人民郵政,隨著解放區的不斷擴大,人民郵政事業也日益壯大發展,中國郵政便是以人民郵政為基礎並接管中華郵政進行改造、組建而成的。

1. 1949-1956年——恢復和發展時期

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百廢待興,郵政事業也不例外。

經過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56年初步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連通全國的郵政通信網。

1949年6月5日,華北郵電總局改稱華北郵政總局。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郵電部正式成立,朱學範任郵電部部長。

1950年1月1日,郵電部郵政總局成立。

2. 1956-1978年——大規模建設時期

1958年,中國郵政在北京開辦了中國第一個自動化試驗郵局,開啟了郵政事業的新篇章。這一階段國家還初步研製成功了一批機械化、半自動化設備。

3. 改革開放至今——改革與發展的新時期

1986年,新中國第一部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頒布,中國的郵政事業正式有了屬於自己的法律。

1998年,中國郵政事業迎來了一項重大體制改革——郵政與電信分離,開始獨立運營。

2006年8月,國務院批准實行「政企分開」,成立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相關焦點

  • 中國郵政歷史從何時起算?(圖)
    (圖為「大清郵政津局」舊址,今解放路111號) 攝影 記者 杜建雄  郵政起源存在三種觀點  「到底中國郵政歷史應該從何時起算,業界專家分為三派。」天津市郵政函件局綜合辦公室主任季文軍告訴記者,這三派的觀點分別為天津起源說、上海起源說和北京起源說。
  • 天津,回眸它令人震撼的100個中國第一
    天津,600多年的建城史,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確實短暫,然而這短暫的歷史中也創造了「百年中國看天津」的奇蹟。諸多政策從天津向全國推廣,在這一過程中天津創造了近代中國歷史上一百多項第一,開全國風氣之先,且涉及諸多領域。如新式海軍、陸軍、警察制度、電報、電話、鐵路、現代郵政、西式大學等。教育方面天津大學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現代大學,始建於1895年,開中國現代教育先河。
  • 濟南記憶 | 郵政大樓,見證濟南百年歷史滄桑
    對於這座歷史底蘊深厚的郵政大樓,已經在這裡上了整整40年班的濟南人趙曼懷著深厚的感情。趙曼1961年出生,1978在知識青年下鄉的大潮中下了鄉,1980年回到濟南,就進了這座大樓上班。與郵政大樓40年的光陰廝守,讓趙曼感覺「十分幸福」。
  • 中國郵政120年:罕見歷史照片回顧
    1896年3月20日,清朝光緒皇帝批准開辦大清郵政官局,中國近代郵政由此誕生。起初,大清郵局設於總稅務司署內,海關總稅務司赫德任郵政總監,1906年清廷設郵傳部。1911年5月,郵政才脫離海關,成立郵政總局。
  • 臺灣郵政博物館常設展重新開幕 詮釋「傳遞」的歷史價值
    新華社臺北1月29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29日,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在位於臺北的郵政博物館舉辦「郵政歷史常設展重新開幕」活動,詮釋郵政「傳遞」的歷史價值。  展場規劃依郵遞歷史演進,以時間軸作為展示脈絡,分為「古代郵驛區」「現代郵政區」「軍郵區」及「郵遞之旅區」等部分,用實物、圖片及多媒體影像等內容,讓觀眾循序漸進了解自周秦以來的郵驛體系與「置郵傳命」的意義,以及郵政發展與興革的歷史。
  • 澳大利亞郵政經歷史上最大的「包裹遞送周」
    澳大利亞郵政經歷史上最大的「包裹遞送周」 12月9日消息,由於澳大利亞民眾在「黑色星期五」和「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大量購買商品,澳大利亞郵政經歷了歷史上最大的「包裹遞送周」。
  • 【一館一故事】郵歷「安平」|細數汕頭百年郵政歷史
    ,進行文字筆錄、有聲錄音、影像錄影,同時查閱相關歷史文獻資料,對汕頭市已經完成修繕、正在修繕及即將啟動修繕的歷史建築進行深度採訪,全面系統地展示其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及文化底蘊,留住「城市記憶」,喚起人們對城市歷史文脈的關注。
  • 《信·中國》信是一條紐帶,回眸歷史映照當今
    《信中國》所精心挑選出來的,是從偉人、名人到重要歷史時期的平凡人的信件,通過這些信件,讓觀眾感受到這些人的真實存在。《信中國》並非單純的讀信,而是更注重信件在歷史時期中的交互作用,並以此來呈現出時代的特徵和相關人物的品性。比如首期節目中,就分別為大家展示了朱德、黃繼光、江姐等國家功勳與英雄的信件。
  • 席慕容 回眸
  • 一件文物,一段歷史,絕對值得一觀的博物館——上海郵政博物館
    上海郵政博物館的特色是鐘塔,上面雕刻著三個古希臘諸神。信使神的愛馬仕,被愛神愛神的兩個側面所環繞。上海郵政博物館所在的巴洛克建築有一個鐘樓,塔頂有三尊古希臘神的雕塑。中間是愛馬仕。因為他是信使神,他是一個裝飾上海紀念郵政服務的合適人選。
  • 「臺灣郵政」改回「中華郵政」
    據新華社臺北8月1日電 「臺灣郵政」公司8月1日召開董事會,決議恢復「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島內各地郵局將在8月4日中午以前改掛「中華郵政」招牌。  去年初,「中華郵政」曾被迫改名為「臺灣郵政」,此舉當時曾遭到「中華郵政」工會代表等抗爭。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歷史數據查詢系統2020年...
    一、採購項目名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歷史數據查詢系統2020年新增功能開發採購項目。  二、採購人名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  三、估算金額:86.3676萬元。  四、擬採購服務的內容:分行歷史數據查詢系統2020年新增功能開發服務。
  • 全球最大的郵政公司:一年收入超8000億,擁有149年的歷史
    當然,國內來說,最大的還屬中國郵政,它的業務範圍很廣,包括快遞、物流、銀行等等,2018年營收近6000億。不過,就全球來說,最大的快遞公司並不是中國郵政,而是日本郵政。根據2019《財富》世界500強顯示,日本郵政排在52名,是全球郵政公司中第一。緊接著是中國郵政,德國郵政(DHL),美國郵政(UPS),義大利郵政,法國郵政。
  • 回眸青島郵政百年:日佔時期廣設郵局實行業務壟斷
    這所大樓已於1984年拆除,記者看到的一所較為現代的普通樓房,仍為郵政大樓 ,一樓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海軍郵局,門口立有一個帶有海軍標誌的郵筒。在對著路口的角落,一頭長角鹿石雕,昂首挺胸奔往前方。大樓的一層為郵政業務大廳,二三層則為郵局的辦公區域,直到青島解放後還被用作郵局,承載了很多青島老百姓的往事記憶,人們稱其為大窯溝郵局。日本隨即將廣西路上的德國郵電局改為分局。曾經在堂邑路郵局工作過6年的周寧告訴記者,她是1978年進的郵局,當時樓已經很破舊了,「狀況一年比一年差,地板上的縫都能伸進手去,總是擔心哪一天會掉下人去。
  • 華東郵政管理局和頒布的郵政史料及重要的郵政資費
    為此,《集郵史料研究》創刊號(封面與全部目錄見下圖),選擇了這一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出版了「華東郵政史料專號」,其內容選擇了珍貴的華東郵政管理總局時期頒布的40多種辦法、守則、通函、通令、章程、規則、說明、細則、事項、指示、簡則、條例和郵件資費表等郵政史料。華東郵政管理總局,是上海解放後組建的華東地區郵政管理機構。
  • 中國郵政和中國郵政儲蓄的區別
    公司性質區別一、中國郵政公司中國郵政全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是一個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管理國有獨資公司,負責中國內地的郵政業務,實行「政企分開」的管理體制並接受國家郵政局的業務監管
  • 走進寧夏郵政博物館
    金鳳三小三年級(1)班ZGT活動紀實     郵政行業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行業,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從有人類的那一天起,就出現了各種形式的通信活動
  • 山東郵政與山東大學深度合作 - 中國郵政報
    本報訊(記者 崔鵬森 通訊員 李魁)11月25日,山東省郵政分公司與山東大學在濟南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此次戰略籤約是對前期合作的深化和拓展,雙方將在宣傳和弘揚山大文化、推動郵政普遍服務、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校企聯合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以及文化建設等方面開展更加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共同打造校企合作的新典範。
  • 紀念中國郵政開辦120周年圖片展——歷史沿革(二)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大清郵政」隨之更名為中華民國郵政,簡稱中華郵政。中華郵政實行新郵區體制,裁撤了驛站。取消民信局,取締「客郵」,收回郵政管理權,基本實現了郵政專營。同時,加入了萬國郵政聯盟。1919年7月,中華郵政正式開班郵政儲蓄金業務。圖為北京郵政儲金匯業局營業場景。
  • 閱讀蘇河丨上海郵政博物館:見證百年郵政業發展
    這座如今已成為「網紅」打卡點的優秀歷史建築,正是當年被譽為「上海十大建築」之一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如今的上海郵政博物館所在地。郵政總局大樓啟用後,除了解決郵政通信生產和辦公場地擁擠的問題,也為當時郵政總局的外籍員工安排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