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德、善行傳給孩子們,不是留下財富,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

2020-08-27 精彩與奇蹟

窮養富養,不如培養人們都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但真相往往是:

窮養操作不當,孩子自卑不堪,格局狹小;富養把握不好度,孩子驕縱攀比,自私自利。

真正的金錢教育,並不是簡單地給孩子足夠的錢或者是父母自己嚴格地把控金錢。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都不如好好地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正確認知。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1. 告訴孩子金錢的來源,誠實回應孩子的需求。

讓孩子知道金錢是父母勞動所得,能讓孩子學會珍惜和感恩。而對於孩子的要求,父母如果能力不足的,就對孩子坦誠,讓孩子明白,不是自己不配,而是需要變得更優秀。

2. 告訴孩子,為家庭付出是讓人一件驕傲的事。

如果只是一味在孩子面前強調生活的壓力,會讓孩子內心惶恐不安。除了讓孩子學會感恩之外,更要讓孩子明白,雖然工作很辛苦,但為了家庭付出是一件讓人自豪和驕傲的事情。

3. 告訴孩子,愛財是人之本性,但要取之有道。

物質是生活的基礎,想要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也是人的本性追求,無可厚非。但重要的是,君子愛財,一定得取之有道。

4. 以身作則,理性消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該給孩子做好理性消費的榜樣。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消費當中,和孩子一起做好合理的消費計劃,引導孩子學會通過儲蓄來獲得暫時買不起的東西。

5. 讓孩子通過「勞動」獲得自己想要的。

可以通過完成一些簡單的家務,給予孩子額外的「獎勵」。但也要注意不能讓孩子養成「沒有錢就不工作」的想法,學習、做作業,這些本就該自己做的事,不能用錢來交換。

6. 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

家長在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的同時,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金錢只是一個等價的交換物,人的一生不能受控於金錢。

音樂家貝多芬說過:

把美德、善行傳給你的孩子們,而不是留下財富,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

富不可以驕,貧不可以卑,人的幸福,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用心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明白,即使不富有,依然可以享受很多快樂。


相關焦點

  • 心善淵的智慧 是一種帶來財富的美德
    經濟日報記者 張 忱  在老子看來,水有七種美德,其中之一便是「心善淵」——心胸善於保持沉靜。保持沉靜的能力不僅是一種美德,還能帶來財富,尤其是當市場躁動之時。
  • 節儉是一種美德,向來與財富無關
    今天閨蜜跟我聯繫,說他們的火鍋店裡最近出現了很讓人苦惱的問題。看著光鮮亮麗的一行人,浪費起來卻令人髮指。而那一句「我都花了錢來的」,仿佛免罪金牌一般,讓你無法回口。反而有些衣著樸素之人,節制適量。人品就這樣高下立見了。
  • 「善行義舉」四德榜 四德新風帶來新民風
    「道德自己講,民風自己管」,兗州區讓「四德」新風吹進家家戶戶——  從去年開始,兗州區針對城鄉在贍養父母、鄰裡關係、環境衛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在各鎮街開展了「善行義舉」四德榜活動,倡導「道德自己講,民風自己管」,弘揚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裡團結的傳統美德,讓「四德」新風吹進家家戶戶。
  • 這場疫情災難留下的思索:存敬畏之心,生善行之美
    心存敬畏是最能打動人心的素養和美德。 ——靜若樹文/靜若樹各位親愛的家長朋友,又到了靜若樹和大家分享親子話題的難忘時光。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這場疫情災難留下的的思索:父母應該教孩子存敬畏之心,生善行之美。
  • 從百歲基督徒姊妹簡過壽誕助力慈善談基督徒的「善心、善行、善果」
    (太12:35)每個人的心底都應有一顆善良的種子,每一次伸出雙手都帶著暖意,每一次回眸一望都留下笑靨。善良如湛藍的天空,乾淨通透,詮釋著人生的雲淡風輕;善良如紅塵中幽蘭,悠然淡泊,詮釋著人生的寧靜致遠;善良如明亮的心燈,光芒四射,詮釋著人生最美的風景。善良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種下善良,收穫感動;種下美好,收穫幸福。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朱元璋微服私訪,路過一山神廟,口中焦渴。
  • 當幸福遇上美德,輿論遇上法律……
    社會論天下繼《聖經》裡,它這樣來信仰上帝,信仰神明:「正直人的後代,必要蒙福。他家中有貨物,有錢財。他的公義存到永遠。」亞里斯多德所講的良好生活,跟孔子的構架一樣,他也是把美德放在第一位,也包健康、財富、長壽等等。《聊齋志異》裡的羅剎海市,虛幻了一個虛無飄渺的國家,那裡的人以醜為美,醜的邪惡的在上層,最醜的最邪惡的在最上層,善良的的美德的在社會最下層,人們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完全是一個顛倒過來的世界。
  • 某小學學生在門口給老師鞠躬行禮,老師鞠躬回禮,傳遞傳統美德
    某小學學生在門口給老師鞠躬行禮,老師鞠躬回禮,傳遞傳統美德感恩是一種善行,古語說得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要時刻懷揣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在河南鶴壁,鶴山小學的師生們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普及感恩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據了解,每天早上孩子們來到學校門口行鞠躬禮,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尊師,孝親,同時也是讓他們學會尊重每一個奉獻的人,向每一位勞動者致敬。除此之外,每班每天都會有一個美德班長,課前有美德班長交接時間。
  •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來自於優勢和美德
    十年前,他轉而問,特別幸福的人和其他人有什麼區別?他發現區別只有一個:他們不比別人更篤信宗教,不比別人富裕,他們的生活中並不是成功比挫折多,他們唯一的區別是更關注他人,更有「利他」的特質。在此基礎上,塞利格曼提出一個幸福持久度的公式:H=S+C+V。S:你設定的幸福範圍。50%的幸福取決於你的基因。你的基因會為您帶來一定範圍的幸福感。我們對此無能為力。C:你生活中的狀況。
  •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來自於優勢和美德
    他在就職演講中提到,心理學不應只研究人性中黑暗、脆弱、痛苦的一面,而應該轉向研究和關注人的美德、優勢和快樂。減少痛苦,還是創造幸福?作為一個積極心理學家,塞利格曼一輩子都在幫助特別痛苦的人。他一直想知道,特別痛苦的人和其他人有什麼區別?十年前,他轉而問,特別幸福的人和其他人有什麼區別?
  • 悼詞美德-0823
    作者用簡歷美德和悼詞美德來表達兩個世界,簡歷美德存在於外部世界,追求財富、榮譽和地位;悼詞美德存乎於內心,追求友善、勇敢、誠實和同理心。如果我們翻看自己的人生簡歷,肯定是希望裡面的內容越充實越好。所有的抬頭,成就都恨不得能全部塞進個人名片中。你的地位和財富能帶來萬眾矚目。為了這個萬眾矚目,我們都在盲眼狂奔,恨不能掐準每個節點,不能輸啊。就像我對孩子的期待一樣,所有內容都是被這個名片在支配著。
  • 人生最好的活法:善心、善行、善成
    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練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義。除此之外我以為沒有別的活法。可是當我們問到人有什麼活法的時候,答案似乎就會很渺茫,我個人有的時候也會這樣問自己,然而答案似乎會隨著心情、場景而發生改變。高興的時候,會覺得應該活在當下,悲傷的時候又會破罐破摔,激動的時候也會覺得應該為明天而奮鬥。而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就很好地總結了用怎樣的活法度過我們美好的人生。所謂「六項精進」,指的是:1.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2.
  • 2014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泰安發榜
    上午10時,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林建寧與泰安市委副書記李希信同時按下現場水晶球,2014年全省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評選正式發榜。與此同時,在泰山中天門與南天門矗立的新華社泰山大屏幕上,40位先模人物的事跡同步開始播放。另外,在泰山天地廣場也永久設立了先模人物的事跡展板,供千百萬海內外遊客學習和觀摩,讓他們的事跡與精神廣為傳頌。
  • 讓勞動美德深植童心
    讓勞動美德深植童心 發表時間:2016-05-03   來源:漯河文明網然而,當前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不少中小學生對於勞動節的認知基本都停留在放假和遊玩上,五一節日在孩子們看來也成了旅遊節、購物節。   眾所周知,勞動創造了財富,勞動創造了文明,勞動者是一切文明和財富的創造者。五一勞動節作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放三天假其本意就是喚醒人們的勞動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良好氛圍。當前,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中小學生勞動素質從整體上來說不盡人意。
  • 「善行天下 幸福中國」 第四屆千訓幸福公益論壇盛大召開
    第四屆中國幸福公益論壇盛大召開 27日上午,數十位慈善機構發起人及多位明星公益人齊聚本次幸福公益論壇,以「善行天下·幸福中國」為主題, 為平行論壇四位行業大咖頒發聘書 由「幸福人生」、「幸福職場」、「幸福志願」以及「幸福養老」四個主題組成的平行論壇環節,分別由浙江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發起人、蓋婭國際教育集團創辦人王婷瑩
  • 傳承優秀文化 弘揚傳統美德
    6月15日,郭鎮鄉機關志願者來到郭興小學,開展「端午粽香傳真情,留守兒童綻笑顏」主題活動。活動在六年級10班胥俊宇同學帶來的詩歌朗誦《端午節的懷念》中拉開帷幕。小主持人向全校25名留守兒童代表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志願者們則將精心準備的字典、《唐詩三百首》、字貼、文具禮盒等禮物送給這些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的孩子們,他們拿著禮物,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