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練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義。除此之外我以為沒有別的活法。
——稻盛和夫
關於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從生理學、生態學以及哲學上都似乎有很多解釋。可是當我們問到人有什麼活法的時候,答案似乎就會很渺茫,我個人有的時候也會這樣問自己,然而答案似乎會隨著心情、場景而發生改變。高興的時候,會覺得應該活在當下,悲傷的時候又會破罐破摔,激動的時候也會覺得應該為明天而奮鬥。
而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就很好地總結了用怎樣的活法度過我們美好的人生。所謂「六項精進」,指的是:1.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2. 要謙虛,不要驕傲;3. 要每天反省;4. 活著,就要感謝;5. 積善行、思利他;6. 忘卻感性的煩惱。
「六項精進」的第五項是「積善行、思利他」,稻盛和夫提出「要多行善,多做對他人有益的事」,這是做人的根本原則。我們生活在世上,不能光是為自己考慮,重要的是為他人考慮。我們要有陽光、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更要有善心、耐心。
想一想,人生如爬山,很不容易,當你扶他人上一把,拉他人一把,一同到達山的最高峰時,自己也會收穫成功和快樂。積善,要不斷積累,積善才能成德。在生活中,心善,行善,善待一切,包容一切,尤其是對待人,善良的人我們要善待他,與他真誠平和的交往;不善的人,要包容他,並用美德感化他;看到別人成功,不要嫉妒,要祝賀;看到別人做善事,祝願別人積功累德;看到別人落魄潦倒,不要冷嘲熱諷,而是盼望別人苦盡甘來。
我認為:在生活中,要善待家人、朋友;在工作中,要善待同事。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之路朝好的方向發展,才能使一切朝著好的方向前進。「善」是人之本性,心地善良、豁達,才能快樂,才能幸福。
善心、善行、善成,就是每個藏元人的活法,秉承匯財匯資、共享共贏的理念,每天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努力為會員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