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胤喬老師:善心善言善行福報自達

2020-12-15 周易名家文化平臺

人的一生世事無常,一切都處在變化之中。那些美好的事物我們總想留住,比如我們的青春、財富、名利等等,然而它們卻往往輕易的從我們的身邊逝去,就像昨日清晨的日出一去不返。我們會喜悅曾經擁有它們,我們也會懊惱錯過了它們,我們是那麼的想擁有它們,而這一切冥冥之中又似早有安排一樣。

我們每一個生命都逃不過五行的範疇,萬事萬物的運行都有自然規律,他們都是在宇宙磁場中維持自己的能量場,誰的磁場大,誰擁有的能量場就大,這些能量場可能表現為你的財運、官運、桃花運,也可能表現為你的愛情、婚姻、健康、孩子等。好的能量場讓你官運亨通,財源不斷,事隨心願,壞的能量場讓你一敗塗地、諸事不順。好的磁場產生正能量場,壞的磁場產生負能量場,就好像你到了鳥語花香的優美環境,讓你心情舒暢,才思泉湧,想吟詩一首,到了臭氣燻天惡劣環境中,讓你翻腸倒胃,心情不佳。所以我們都想有好的磁場,讓自己充滿正能量場,遠離負能量場。

通常人生磁場從來源講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外磁場,一個是內磁場,外磁場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風水,又分為陽風水環境和陰風水環境兩個方面。陽風水環境就是我們所居住的陽宅、辦公的環境、所經營的場所等;陰風水環境就是我們祖輩的墓穴所處的環境風水。內磁場就是我們的人心風水環境,又分為正向人心風水環境和負向人心風水環境兩個方面。正向人心風水環境如充滿大愛、善念、慈悲為懷,以德為本,充滿了陽光。負向人心風水環境如自私自利、陰險狡詐、道德敗壞,充斥著陰暗。

人生磁場從發展階段講可分為先天磁場環境和後天磁場環境,先天磁場環境是我們出生那一刻起就形成的,如我們出生的時代、時間、地點、家庭等,先天磁場環境佔盡了天時地利,正所謂命由天定。後天磁場環境是我們在成長中逐步形成的,就是通過我們的為人處世、心態、努力積累的,正所謂事在人為。

外磁場是形,內磁場是神,形神具備心願必成!先天磁場是命,後天磁場是運。調整風水環境改變命運是由外而內。通過修煉自我積極向上、樂善好施、善言善行改變命運是由內向外。先天後天相向而行,事求諸己福報自達!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磁場都是在不斷變化的,通過調整我們的環境風水是我們的外磁場得到穩固和加強,源源不斷產生正能量,給我們帶來名利和財富以及健康,推升我們的事業快速前進。同時我們要有一顆善心,時刻心存善念,多行善舉,我們每刻的起心動念都牽涉到我們運勢的吉兇轉化,它時刻影響著我們的內磁場,同時也影響我們的外磁場,我們大家都知道厚德載物,當我們的德行修為越來越好時會促使我們的外磁場自發強化,正所謂德行修為好的人到哪裡人緣都好,身邊朋友都願意與這樣的人合作,因為他的內磁場足夠大可以改變外磁場,可以感召美好的正能量聚集。

為什麼有的人調整居家環境風水或辦公環境風水後一段時間轉好運了,可後來時間長了又不行了呢?是因為他的內磁場在弱化,把外磁場的能量也逐步消耗了,福氣與好運氣用完了。所以人不改變內心就比較難改變人生。家居風水布局的再完好,如果主人修為差,好風水好景不長,難以持續。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因果報應,禍福相承,每個人在世間的所作所為,尤其積累的不善及惡,近報則在己身,遠報則在兒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要想人生順風順水,就要時刻保持一顆善心,時刻心存善念,上孝父母,下教子孫,常做善事,普濟眾生,積累德行,同時把居家風水以及辦公場所風水布置好,遵循道,順應自然規律,避免或化解環境中一些不利煞氣,讓人與環境和天道能達到一種和諧相處,才能吉祥富貴,長久好運。

【本文作者】

廖胤喬,周易文化傳播老師、高級命理師、高級風水師,多年潛心研究命理學、堪輿學等易學典籍,鑽研各門易經術數,悟透五行八卦至理。早年曾全國遍訪名師,慧得多位大師的指點,經過長期的實踐運用,博採眾長融合各家精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易學體系,做到了深入淺出,觸類旁通。擅長靈活運用姓名學、梅花易數、六爻、紫微鬥數,相學、陰陽宅八卦風水、靈動與生命風水、家庭與商業旺財布局等,斷卦與調理風水得心應手、技藝精湛、屢創奇蹟。實踐經驗豐富,易學修養尤其深厚、深得易之精髓內涵,結合佛學因果,見解獨特,談話間便能斷定十之八九。在堪輿學方面,曾隨高人走遍名山大川,獨得名師真傳,悟性極高,風水勘測與靈魂拯救勝人一籌,為眾多企業、家庭進行了風水調理效果驚人,並參與多項重要項目策劃設計,深受各界朋友的敬佩、讚譽和尊重。

相關焦點

  • 善心,善行,善果
    雖然我們無法選擇出身,無法左右環境,更不能改變他人,但是做一個充滿善心和愛意的人,卻是我們自己可以做主的。無自私之心,常念人恩,善心生愉悅,自然隨和;無糾責之意,隨遇而安,福心常滿足,自然祥和。一切皆源於心,善心善行,必得善果。
  • 人生最好的活法:善心、善行、善成
    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練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義。除此之外我以為沒有別的活法。我們要有陽光、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更要有善心、耐心。想一想,人生如爬山,很不容易,當你扶他人上一把,拉他人一把,一同到達山的最高峰時,自己也會收穫成功和快樂。積善,要不斷積累,積善才能成德。
  • 善行不必人見,善心自有天知
    做人,有一種高尚叫「善行不必人見」;行善,有一種欣慰叫「善心自有天知」。真誠待人,不圖名利;低調做人,踏實做事。善良就是善心和善行,善良就是正能量,它的傳播對人們和社會有著積極、有益的影響。一個人不經意的善行,或許就幫助了他人。
  • 從百歲基督徒姊妹簡過壽誕助力慈善談基督徒的「善心、善行、善果」
    (太5:16)  人得救不是靠善行,但是得救的人一定有善行。外面看得見的善行是裡面看不見生命的印證。一個不講道德的人不是好公民,更不是好信徒。一個不講道德的宗教是非常低級與庸俗的宗教。基督教雖然不是專門講行善、講道德,但也不是不講善行、不講道德。善良是人間最美麗的圖景。基督徒除了要戒除不善行為,還要積極行善,按神的心意行善。
  • 日行一善 善行一生 東營藍海職業學校在行動
    為大力弘揚善行文化,推動形成良好道德風尚,展現現代公民的奉獻與責任,激發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2021年的第一天,藍海職業學校向全體師生積極倡導「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教育實踐活動。主題班會明確善行1月6日晚自習時間,各班級召開「日行一善,善行一生」主題班會。
  • 雲中吟系列·善心
    勞則思,思則善心生。善心者,指人人本具的良善心性。「善心」一詞,初見於《國語·魯語下》,曰:「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周禮·夏官》說「事功曰勞」,過失心縱曰逸。一個人如果能夠勤於事功,用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雖然辛苦一些,但是良善的心性自然慢慢發揮出來。用心愈久,心越誠懇,心誠則私偽之心逐漸去除,善心就會日增。
  • 積福打卡||日心省過 福遂心願
    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善無大小多少之分,一元、十元、百元等,當隨心、隨力而為即可,為寺院添磚加瓦,福不唐捐。亦可轉發,隨喜善行,廣結善緣;或以任何形式護持三寶,願所有見聞者,皆能廣發善心、清淨心,以歡喜心捐建三寶地。一份隨喜一份福田,則一份功德。願您善行無間,福德綿長。
  • 鎮江「公交善行先鋒」品牌創建的背後
    「公交善行青年」志願服務隊的事跡,是鎮江公交黨建服務品牌「公交善行先鋒」的縮影。創建於2016年7月1日的這一黨建服務品牌,主題是「以『無所求的善舉、無所爭的善言』服務社會和乘客」。該品牌今年獲得江蘇省交通運輸行業優秀黨建品牌榮譽稱號,已成為鎮江公交企業文化的一張閃亮名片。在市公交有限公司總經理凌建鋒看來,「公交善行先鋒」服務品牌有三大亮點。
  • 每發一個善心,身心脈氣等都會開,心是開放的狀態.
    益西彭措堪布:因為每發一個善心,身心脈氣等都會開,心是開放的狀態。順緣方面的善做得越多,心就開得越大,修法的力量就大,馬上就能相應。不論是世間讀書,還是佛法上的聞思以及更重要的修行,都跟行善積德有直接的關係,上至阿彌陀佛建立國土也須要不斷地行善積德,不然沒有辦法成就。
  • 象山的這個論壇很特別 專門討論「善行象山」
    2018-09-18 11:4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俞莉9月16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期間,由紅旗文稿雜誌社、寧波市文明辦、寧波市社科聯、象山縣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2018首屆「善行象山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有時候,我們看別人過得很愜意、很舒適,甚至有點兒妒忌和怨恨,但嗔恚是沒有用的,那是人家自己積攢而來的福報,別人有福,自己無福,我們要做的是深刻反思自己,而不是盲目地羨慕和嫉妒。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強求也是徒勞。佛說,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若不懂得修福、培福,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
  • 佛說:福深且極具智慧的女子,從不說兩種話,與人善言,暖於布帛
    人生在世,家庭對於每個人至關重要,而在一個家庭中,女人更是重中之重,一個品德高尚的女人,不管貧富與否,定會助其家族越來越興旺,而一個品德殘缺的女子,即使富貴傍身,也遲早會令一個家庭慢慢陷入萬丈深淵,正如佛說:福深且極具智慧的女子,從不說這三種話,與人善言,暖於布帛。
  • 「好企業家」餘鍵:一貫走在「善行」的路上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翻開360百科,筆者找到「善行」二字。其真實涵義,一是慷慨的捐獻,一是使人免受折磨、懲罰或痛苦的仁慈行為。《禮記》也有曰:「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善行」,猶如甘露從天普降塵世,猶如花瓣遍地散發清香。在浙江餘姚,有一位低調的企業家餘鍵,他就把「善行」二字理解的深之又深、透之又透,救人成了他的本能反應,行善成了他的家常便飯。他,一貫走在「善行」的路上。
  • 「善行助教」用生命中的7天,照耀向陽而生的花兒
    2020年9月13日-9月19日,這一周,「中華善德網」公益品牌活動「善行助教」愛心接力先鋒隊到達了茶林村村校採點這7天,孩子們緊緊圍繞在3位「善行助教」愛心接力先鋒隊助教身邊問城市的生活、職業、日常等。還有助教老師給他們帶來的豐富第二課堂,別開生面的故事分享、豐富多彩的世界攝影圖片欣賞、瑜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