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疫情災難留下的思索:存敬畏之心,生善行之美

2020-08-27 靜若樹

心存敬畏是一種閃亮的品德,一種有底線的約束,一種積極智慧的人生態度。心存敬畏是最能打動人心的素養和美德。 ——靜若樹



文/靜若樹

各位親愛的家長朋友,又到了靜若樹和大家分享親子話題的難忘時光。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這場疫情災難留下的的思索:父母應該教孩子存敬畏之心,生善行之美。


存敬畏之心是這場疫情災難帶給我們最深的思索和教訓。存敬畏之心也是每一位父母最應該言傳身教給孩子的不二選擇。


2020年前後,全球自然災害此起彼伏。澳洲森林大火持續燃燒了4、5個月,這場持續不斷的大火讓數億生靈喪失了性命。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如洪荒之勢逼近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危,擾亂了每一個人原本寧靜有序的生活。

我們成了圍城中的人,我們所在的地方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圍城:外邊的人進不來,裡面的人出不去。

我們只能在有限狹小的場地拼盡全力祈禱著這場疫情能夠儘快結束,但是即便我們齊心協力,拼盡全力組織這場病毒的猖狂蔓延,這場疫情還是殘忍地吞噬著一個又一個無辜人的生命。

這讓我們不得不感嘆:面對大自然的無情災難,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

疫情給我們每一個 人上了一堂終身難忘的課,我們該如何遠離它,又應該如何避免它?

那就是對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心存敬畏,對每一個生命個體行善行之美。

心存敬畏是最能打動人心的素養和美德,擁有一顆敬畏心對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何為敬畏心?

敬畏心是人是懷有的一種敬重與畏懼心理。這種心理具有警戒與自省的作用,有助於規範與約束人的言行舉止。

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裡都崇尚和履行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種德行,其中「恥」就隱含著一種敬畏,它是指人要對不合宜的言行有羞愧之心。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做出悖犯禮義之事,原因就在於不知羞恥,缺少敬畏。

宋朝著名思想家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自古以來賢人能士大都知恥而敬畏,他們深知「頭頂三尺有神明」,淡漠貪嗔痴欲,堅守內心的道德信仰。

擁有一顆敬畏心對孩子的成長成才至關重要!

心存敬畏是一種閃亮的品德,一種有底線的約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孩子內心有「敬」,他才會有所作為,孩子內心有「畏」他才會有所不為。

有些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出格的舉動?

為前段時間我看到了一則兒子打媽媽的視頻,十幾歲的孩子朝媽媽身上用力的踹,媽媽不敢言語;12歲的孩子成天沉迷打遊戲不願意上學,媽媽跪在兒子面前求孩子上學,兒子引以為多麼自豪的事,把媽媽給自己下跪的照片傳到朋友圈;13歲的孩子把10歲的女孩騙至家中,心生歹意,殘害了一個無辜可愛的生命……

孩子為什麼如此冷血,沒有人道?

根源在於孩子不知敬畏,不懂敬畏。

這場新冠疫情的爆發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認真反思:為什麼災難突然降臨?

在我看來,這不是意外的突然,而是因為太多的人缺乏對自然界的敬畏而導致的必然。

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和諧美滿的生活,首先我們的內心要和這個世界和諧共處的意願,內心充滿和諧敬畏感,生活才會和諧幸福。

敬畏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具有的非常重要的內在素養。在家庭教育中,為人父母者一定要重視這項素養並立志培養孩子從小擁有一顆可貴的敬畏之心。

家長應從哪些方面培養孩子的敬畏心呢?

1.對規矩心存敬畏。

說到規矩,我自然想起了《弟子規》這本書,我很讚賞《弟子規》此書不但語言凝練且有韻律美,更重要的是其思想的意義和價值。如「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長著立,幼勿坐;長著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弟子規》很好地詮釋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及一個人遵守規矩的重要性。


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都是有規矩可循的,不是一個人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一個有力量的團隊一定是一個遵守規矩章法的團隊,一個有前途的孩子,也一定是一個懂規矩,守規矩的孩子!

2.對生命心存敬畏。

思想家史懷哲說:「只有我們擁有對於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

每一個有生命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上僅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對每一個個體都是非常寶貴的。

這場新冠疫情的爆發地據查是一家海鮮市場,病毒是從野生動物身上帶來的。許多人埋怨都是野生動物惹的禍。

難道真的是野生動物惹的禍嗎?

不——恰恰是一種可怕的貪念,恰恰是一顆顆可憎的沒有敬畏沒有良知的心,才帶來了這場漫長的失去了許多無辜生命的冬天!


我今天看到了一則短視頻很受感動:一個小男孩在商販手裡買了一條有身孕的魚,然後跑到河邊把魚媽媽給放生了。

我感動於這個孩子對於一個無辜生命的敬畏心。如果人人都能擁有一顆對生命的敬畏心,這個世界一定會更加溫暖而美好!

最重要的一點家長要把心存敬畏之美德言傳身教給孩子,從日常生活的瑣事中耳濡目染給孩子。孩子不僅是每一位父母的希望和未來,更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

存敬畏之心,生善行之美!讓每一個孩子的生命因敬畏之心而發光發熱,讓我們的世界因為一顆顆敬畏之心而充滿感動、溫暖和希望!


您認為敬畏心對孩子的成長重要嗎? 單選
0
0%
重要
0
0%
不重要

歡迎各位親愛的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註:此文為靜若樹原創作品,如需轉載、採用,請給靜若樹私信留言!

相關焦點

  • 從《道德經》談疫情:不知常,妄作兇,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人民智...
    《流感》劇照 一眾災難席捲而至,令人不得不聯想到災難片裡世界末日的前兆,災難總會給人帶來傷害並留下創傷,但無論如何災難總會過去,我們的心也終究會從災難中走出來,可最近不斷地在思考: 這麼多災難 生而為人,眾生皆平凡,對於生命、對於自然要時刻存有一顆敬畏之心,在生死面前,世間並無大事,能夠活著便是恩賜,要明白餘生很貴,不能浪費。 地球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每一個生命體,都是經過無數年進化而來,面對大自然,人類還是太年輕了,一旦人類狂妄自大,對自然失去了敬畏之心,勢必會遭到反噬,不論是03年的非典,還是如今的新冠肺炎,無不是地球對人類的「回饋」。
  • 我們心存敬畏之心賞玩奇石,才會明心見性「悟」出新境界
    它們雖然不能言語,但我們把它們看做是有靈魂 的生命,它們向我們展示自然的神奇之美,我們向它們傾述我們對生活的認知和對生活的理解。我們鍾愛奇石,我們敬畏神秘的大自然。比星辰還漂亮的雨花石,被比作大地舍利的戈壁瑪瑙石,玲瓏剔透的靈璧石,山峰疊嶂的英石,五彩繽紛的金江彩等,這些大地的生命之花,在漫長的地質運動中見證了太多生命更替,它們的身上隱藏著太多的自然奧秘。我們怎麼可能會認為它們只是沒有生命的石頭。奇石是自然界縮微的景觀,奇石是大山的子孫,它們是自然藝術的代表。美好的東西是生活的希望,生活中不能缺少美。
  • 實數概念再理解之二:常存敬畏之心
    從開始設計以實數的學習為載體講解深入理解數學概念時,就有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理解實數概念的想法,但一直隱隱感覺這不是我這樣設計的全部,直到做完以下三個視頻,回頭再看時,才清晰地感受到,我要展示的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發自心底的呼喚:讓孩子常存敬畏之心。
  • 陝西日報:敬畏之心不可無
    近日,一位市上領導對筆者說,今年春節前這段時間的風氣真好,中央的一系列精神表明,我們黨改進工作作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旗幟鮮明,力度越來越大,這讓大部分黨員幹部為之振奮,信心倍增,同時,讓那些少數忘了宗旨的人感到震驚和害怕。 這一系列不斷推出的「組合拳」,再次告誡人們:敬畏之心不可無。 敬畏,是人們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
  • 軟硬兼施才能成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雙保障!
    確實,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兩個多月,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全國各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中,從全國性封閉到按下「加快鍵」,這樣寒冬已去、溫暖如春的畫面,讓很多人緊繃著的心,鬆了下來。以史為鑑,關羽這位三國的著名武將,一生徵戰殺場,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在劉備入蜀後,留下了最為可靠二弟關羽守荊州。
  • 菜根譚:對天地自然存有敬畏之心
    古人的 這種仁慈之心、慈悲之心,是人類能夠繁衍不息的生機。如果沒有這點仁慈之心,人也就好比是沒有靈魂的軀殼,與木偶相差不大了。首先要理解一點,這裡提到的老鼠或者飛蛾,只是作者的舉例而已,沒有必要過於糾結。並且我也認為,沒有誰能夠真正做到這種境界吧。做人當然需要有慈悲之心,要有愛心。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所倡導的美德。
  • 6句經典語錄告訴我們,心存敬畏,是一個人終身的修行
    學會敬畏,懂得敬畏,敬重敬畏,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人生才有方向,生活才會幸福、美好!今天分享6句關於心存敬畏的經典語錄,心存敬畏,是一個人終身的修行。1.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曾國藩)人生在世,應該心存敬畏。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歸,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反之,若心無敬畏,則行無所止,於是膽大妄為,傷天害理,最終必自取滅亡。曾國藩一生常懷敬畏之心,心有所向,行有所止,內清外濁,內方外圓,謹言慎行,終成一代名臣。
  • 心存敬畏 宜家用世 積極作為
       ——讀《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敬畏之心》有感讀了《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敬畏之心》,我感觸最深的是其中的一句話「『存誠心存敬畏,宜家用世,積極作為,於己,利於修身養性,健全人格,增長才學。《論語》裡,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畏聖人之言。人應當有敬畏之心,這裡的敬畏是對自然規律的敬畏。人常言,逆風執炬,必有燒手之患。順應規律我們就可以借天假物,終有所成,得遂所願;違反規律我們就會誤入歧途,功敗垂成,頭破血流。一人如此,一企亦然。
  • 【津玉良言】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做廉潔從教的好老師為深化「黨風廉政文化進校園」專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幼思想道德修養,強化拒腐防變和廉潔從教意識,東麗區委黨校彭義強老師蒞臨我園,為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以及教師們開展了「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 心存敬畏,是成年人的基本修養(好文)
    一個人,只有對自然萬物心存敬畏、對高尚品德心存敬畏、對自己的行為心存敬畏,才能行穩致遠。做人常懷敬畏心一直記得同事的一件小事。同事趙帥是一個外表霸氣的男人,但就是這個人,特別「怕死」。面對未知的挑戰,心存敬畏才能抵禦風險。缺少敬畏心,人難以進步李嘉誠的辦公室掛著一幅條幅,上書: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他深知,人一輩子是要靠業務吃飯的,若沒敬畏心,工作就只是一個謀生工具罷了,永遠成就不了大業。
  • 盛世江美——以敬畏之心,行匠心之技,塑責任之美。
    遵從內心,活出自信之美,我們幫助女性從回精緻年輕,喚醒內心活力。在變美的道路上,我們始終秉持著以敬畏之心,行匠心之技,塑責任之美。創始人故事以敬畏之心,行匠心之技,塑責任之美。——盛世江美創始人·林小冕
  • 心存敬畏,是一個人基本的修養
    意思是說,做人,要有敬畏之心。敬畏,能讓人自律與自覺,告誡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個人,只有對生命、對規章、對職責心存敬畏,才能行穩致遠。敬畏,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人生的大智慧。起初大家都以為是他性情乖巧,接觸多了發現,並不是,他與別的孩子的差別,在於有一顆敬畏之心。原來,閨蜜非常注重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長,平日裡經常帶他感悟大自然的壯觀與偉大,讓他讀《道德經》、《弟子規》等經典,還讓他參加加各種節日慶典、儀式,讓他懂得愛的溫暖和敬畏心的必要。
  • 利瑪竇官宣:對教育永存敬畏之心!
    二、我們堅守:我們堅守教育的本質,始終對「教育」懷揣敬畏之心!一個孩子的背後站著的是一個家庭,我們承載著太多家庭的希望!熱播電影《中國機長》中: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猶在耳旁,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不斷在更高的學術領域探索!我們是教育者,時刻想著用更好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用更好的教學素養夯實自己,把更先進的教學模式帶給更多的孩子!
  • 馬源:數字貨幣是個江湖,江湖中人應存敬畏之心
    現在的馬源有多重身份,如研究所副所長、投資人等,但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每天早晨的九點鐘到十點半的時間,都是馬源雷打不動的學習時間,他把自己定位為區塊鏈研究者。「現在的信息知識已經碎片化了」,除了看書,他還特別關注新聞,隨時關注區塊鏈相關的新聞動態。
  • 《了凡四訓》:要有敬畏之心
    天地在上,鬼神難欺,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鑑臨之,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其現福,吾何可以不懼?第二,要有敬畏之心。我們的頭上有天地鬼神隨時監察我們的行為,他們是不可能被欺騙的。我犯的過錯雖然隱蔽,不容易顯露出來,但天地鬼神卻能看得十分清楚。
  • 要教會孩子:保持敬畏、尊重規則、心懷善意
    呼籲人類,不要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自私自利去傷害動物,要愛護自然,敬畏生命。一個擁有如此同理心的孩子,相信他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個懂得教育的媽媽。的確,今年整個地球都不太平,國內疫情剛見好轉,國外疫情又氣勢洶洶而來,至今未見轉好之勢。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時候,有幾件事我們要告訴孩子。
  • 環球網企業訪談—— 美術寶教育戰陶陶:教育,我們要心存「敬畏
    環球網企業訪談—— 美術寶教育戰陶陶:教育,我們要心存「敬畏 發布時間:2020-12-15 09:33:51      來源:北國網   12
  • 心存敬畏:什麼都不怕,才最可怕
    《史記·魯周公世家》:「乃命於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孫於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唐代韓愈在《賀太陽不虧狀》中道:「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自古我們中華民族就有心存敬畏的傳統。比如,敬畏上天,畢竟民以食為天,所以就會敬畏老天爺。老天爺是仁慈的,厚德載物。老天爺是公正的,揚善懲惡。
  • 懷著敬畏之心,她在浩瀚的語文天地上下求索
    名師慧語對教育,對語文,我們要保持敬畏之心。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嚴慎的治學態度,才能保持謙遜平和,才能保持內心的執著和清靜,恪守心靈的從容與淡定。出版專著:《思維導圖與小學語文教學》《用思維導圖學語文》《談小學語文教學之道》《常規課堂與精品課教學設計》等。《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參考》《教學月刊》等多種學術刊物以專欄刊登其研究成果。曾應邀赴馬來西亞講學,赴全國各地作教學講座及課堂教學示範百餘場。
  • 「三個敬畏」之班組宣言
    作為管制員,敬畏生命是一種擔當,把飛行安全和人民財產安全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敬畏規章是一種專業,以規章制度、崗位規範為標準,加強自身素質練就過硬的思想和本領;敬畏職責是身為管制員的使命感、責任感,對管制心存敬畏,方能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