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為何總降不下來?六個原因逐一排查,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2020-12-19 腎病早知道

尿蛋白總不能完全降下來?這是腎友及家屬們非常關心的問題,也常常被會發生腎衰竭的擔心困擾著。這個問題比較複雜,與腎功能的變化發展有直接關係,此外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涉及到病理因素、免疫力、日常用藥、飲食、運動等多個方面,具體到每位腎友面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

引起尿蛋白升高或反覆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腎友們可以通過自身情況,逐一排查。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而不是盲目的加藥,或干著急。

原因一:原發病處理不當

尿蛋白的發生是基於腎小球基底膜出現損失,而腎小球損失基於腎臟內部炎症反應,而炎症反應的活躍程度與具體的病理類型直接掛鈎。

降蛋白還要一步步的來,要先弄清楚是哪類腎病,相關病理類型,再來降尿蛋白就好說了。

例如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是毛細血管增生性腎小球腎炎,還是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如果是新月體性腎炎,那是抗腎小球基底膜型,還是免疫複合物型,還是非免疫複合物型等等。

這是所有原發性慢性腎病類型都需要首先明確的一點,繼發性腎病比如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一般存在明顯繼發因素,同時病理類型特點明確,比較容易穩定住。

原因二:藥物使用不準確或不規範

多數類型腎病發生尿蛋白後,一般根據並且不同,往往會採用以激素、免疫抑制劑為主的方案和以沙坦或普利類藥物為主的兩種不同的方法,及時糾正。尿蛋白的穩定性反應的就是用藥後的結果。

如果尿蛋白下降不理想,同樣要注意藥物是否合理規範。往往容易出現這麼4點問題:

藥物應用不準確。單純激素治療適合腎病綜合症類型的腎病,且不存在激素依賴性。但如果出現減激素就復發的情況,則需要先加免疫抑制劑,而不是先加激素量或者換藥。免疫抑制劑選擇上也要注意,如他克莫司、環孢素都是一線藥物,大多類型腎病都可以用,但有些腎病只「認」一種,如膜性腎病往往用他克莫司降蛋白會更穩定。

藥物用量。一般醫生會明確告訴你每天吃多少激素,什麼時間吃等問題,少吃或多吃都可能造成病情復發甚至加重。

用藥方案不完整。病情是用藥的基礎,有些患者尿蛋白加重了,但還是「老方子」,固然作用有限,甚至會越來越嚴重。切忌一成不變或千篇一律的方法。

停藥或減量太急。是處於病情好轉後復發的患者常出現的問題。

原因三:處於炎症反應應激狀態

雖然腎臟內部炎症反應控制住了,但如果其他部位存在炎症病灶,也會引起尿蛋白的反覆,加重腎小球的損失。比如各種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泌尿感染等等。因此除了重視激素抑制腎臟炎症,還要重視全身炎症疾病的防治。

原因四:飲食管理不長久

維持較低的尿蛋白水平,需要配合適當攝入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一些患者在發病之初,尿蛋白比較嚴重時,非常重視低蛋白飲食,但隨著尿蛋白的下降,或病情的穩定,就開始「三心二意」,恢復了之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攝入蛋白過多,尿蛋白自然也易反覆。

原因五:不重視運動,免疫力低下

尿蛋白的患者不能劇烈運動,但也不能不運動。長期臥床或缺乏運動,不利於促進全身血液流通,也對控制水腫、血壓、血脂、體重等各方面因素不利。進而影響到整體腎功能的穩定,也會導致尿蛋白的不穩定。

原因六:長期存在焦慮抑鬱的心情

很多人不知道心情不好,也會加重尿蛋白,影響腎功能的穩定。不良情緒會引起指標的變化,比如血糖、血壓,還要尿蛋白,此外,還會導致失眠焦慮的情況,身體心理負擔過重對病情的恢復自然不利。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尿蛋白降下來兩個月,一停藥又漲到2+怎麼辦?教你2招
    但有些病友治療時間不短,蛋白尿卻總是反覆,究竟是為何?穩住蛋白尿,這4點千萬不能弄錯了!糾正篇:檢查準確,才能降得快前天有位患者查出尿蛋白2+,留言說怎麼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需要注意什麼?但部分患者總是留錯,導致檢查結果誤差大,定量低,用藥量就會不一樣,往往耽誤病情治療。這也是導致尿蛋白反覆「假象」的重要原因。另外,現在天氣熱,留取尿液儘量密封放在陰涼處,留好後儘量快點送檢,別耽誤。
  • 2個治療誤區不改,降尿蛋白「難如登天」
    這是因為像陳先生這樣的患者真不少,每個月總有患者諮詢:「醫生,為什麼別人的尿蛋白都降了,我的卻降不下去呢?」、「尿蛋白怎麼轉陰呀?」......多聊幾句就會發現,他們或多或少對降蛋白都有著不少的治療誤區,正是這些誤區讓他們感覺降尿蛋白「難如登天」,尤其是以下2個:誤區1、尿蛋白必須小於0.15g/d(正常人的尿蛋白範圍)大量研究表明,蛋白尿是腎功能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持續大量尿蛋白會加速腎功能惡化。
  • 尿蛋白降不下來怎麼辦?6個方法降低尿蛋白、防範尿毒症
    但臨床上經常見到腎病患者經過治療後,尿蛋白仍不理想。怎麼辦?做好以下5點可為治療效果帶來較大幫助。1.少吃鹽腎病患者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在6g以內(6g約一啤酒瓶蓋,伴有水腫的患者應控制在3-4g),但我國居民吃鹽普遍達到了標準量的2-3倍。
  • 消失的尿蛋白,原因你絕對想不到
    ,而尿微量白蛋白卻是正常的情況,但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真正關注這不一致背後的深層原因。同時我們還發現患兒有檢驗歷史,前兩天的尿常規檢測顯示跟今天結果一致。於是,我們選用了尿蛋白定性試驗的手工方法來覆核,加熱乙酸法和磺基水楊酸法結果均為陰性。看來只能從幹化學試紙條方面入手分析,逐一排除了。
  • 尿蛋白反覆難降 或是踩了這5個「坑」 「繞道而行」腎衰竭會更遠
    尿蛋白是反覆、降不下來,就像是懸在腎病患者心頭上的一把刀,隨時可能落下,傷人性命。 為了降蛋白,忍受著各種副作用吃了不少苦頭。那些吃一段時間激素就能把尿蛋白降下來的患者還算是幸運;還有相當一部分腎綜患者,吃激素吃了兩三個月,尿蛋白還是「高高在上」,病情還是沒有緩解,即難治性腎病症候群,隨著病程的遷延,離腎衰竭只能更近! 那這樣就沒希望、治不好了嗎? 別急,先對照看看是不是踩了這幾個「坑」,予以糾正後腎臟只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 腎友:為什麼我的尿蛋白降不下來?這5個問題或許能幫您找到答案
    想要了解腎病治療的情況如何,尿蛋白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幾乎每一個腎病患者都出現過尿蛋白,它也是引起尿毒症的高危因素,降低尿蛋白更是治療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有些腎友經過長期的治療,尿蛋白依然比較高,很難降下去,想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大家可以先通過以下5個問題來尋找答案!
  • 尿蛋白為什麼遲遲不降?
    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尿蛋白紋絲不動,沒有什麼效果,這時患者通常會選擇換醫院/醫生治療,改變自己的用藥,或者乾脆擅自把藥停了,去尋找降尿蛋白的偏方土方,但依然降蛋白效果不佳。要注意了,這可能不是用藥的問題,先看看是不是這幾個因素搞的鬼:1、「原始」指標不降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痛風腎、肥胖相關性腎病等腎病類型,如果不將血糖、血壓、尿酸、體重等的指標控制好,繼而由於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肥胖引發的腎損害也很容易加速進展。
  • 腎病尿蛋白3+嚴重嗎?怎麼降下來
    長期堅持服藥,抑制腎臟炎症,可以起到降蛋白的作用,但要一直保持蛋白尿處於較低水平,穩定腎功能是根本。 張先生現年52歲,在2年前查出腎臟有問題。看他初次檢查的化驗結果顯示,尿蛋白3+,24小時尿蛋白4.8g,血肌酐120,血壓升高較多達160/120,同時他的雙腿還出現了嚴重水腫,情況比較嚴峻。其實他在這之前他已有十一年的高血壓病史。
  • 尿蛋白總不轉陰怎麼辦?先別急,教你3招能及時糾正
    尿蛋白流失是腎小球損傷導致的必然結果。腎小球損傷過半一般難以恢復,持續存在腎小球的損傷會導致腎小球濾過率功能的不斷下降,發生實質性損傷後不可逆轉,以至於尿蛋白的丟失也不能逆轉。這是尿蛋白不能完全轉陰的根本原因。
  • 藥品價格為何總降不下來
    藥品價格為何總降不下來但問題是:一直被稱作是虛高的藥品價格,為什麼還是降不下來?在一道道「降價令」後,老百姓為什麼仍感到藥價越來越貴?    進口藥品是罪魁禍首?    有關藥品價格的堅挺,老百姓從媒體處學來的最典型的描述詞彙是「超國民待遇」。比如,2001年年底,國家計委發出的《關於公布383種藥品價格的通知》最為驚天動地。
  • 尿蛋白降了,但血肌酐還是很高?怎麼辦?
    尿蛋白與血肌酐分別是反應腎病不同階段腎功能情況的兩個重點指標。尿蛋白則更準確的反應出腎臟中早期的情況,且影響著病情的整體預後。血肌酐主要是反應病情中後期的發展變化,隨著腎小球濾過率的變動而變化,受到腎功能的直接影響。
  • 尿蛋白降不下來,全是醫生的責任?還有3種行為也加劇腎衰竭
    臨床上,中度及以上的腎性尿蛋白被視為導致腎功能急劇進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很多患者就因為尿蛋白遲遲降不下來,對自己的治療喪失了信心。但是疾病治療效果不佳,不能全賴疾病本身或者說醫生,大家也得從自己平時的行為舉措當中分析、總結,看看是否影響到了尿蛋白的治療效果。尿蛋白遲遲降不下來,可能和你的三種不當行為有關!趕緊注意起來!
  • 尿蛋白遲遲降不下來?有4大「元兇」,不少人第一條就中招了
    有腎友留言說:為什麼蛋白尿這麼難降?吃激素1年多了,還是老樣子,有的病友就能降下來,穩定住,我怎麼就那麼難?尿蛋白是腎病最「難纏」的症狀之一,且發症時間早,從腎病初始階段就存在,意味著對腎功能的影響非常大。蛋白尿漏出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病情的預後。因此將蛋白尿控制得越低對腎功能的影響自然越小,尿毒症風險也會越低。
  • 腎病患者尿蛋白難降,通常有5大原因,找到後或可解決難題!
    周遜 腎內科主任腎病患者尿蛋白高,總希望儘快把它降下來。尿蛋白升高,不僅是營養物質的丟失,也是造成腎功能進行性損害的危險因素。雖經積極治療,可有的腎病患者的尿蛋白卻非常難降。這就需要醫生尋找原因,並採取相應措施,而後才有希望解決難題。腎病患者尿蛋白難降,通常有如下這五大原因。
  • 多種腎病,降低尿蛋白與降血肌酐可同時進行,但需注意5點!
    腎病患者同時伴有尿蛋白與血肌酐升高,應該先治療尿蛋白,還是先治療血肌酐?對於如上除了與慢性腎功能不全有關的血肌酐升高之外,如IgA腎病、膜性腎病、微小病變、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與狼瘡性腎炎等多種腎病,只談先降哪一個都是「偽命題」,即並不存在先降尿蛋白或先降血肌酐,而是通過治療原發病,之後患者的尿蛋白與血肌酐也會隨之下降,甚至可以降至正常範圍。
  • 三大尿蛋白誤區,儘早糾正,有利於預防慢性腎衰竭!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三類常見的尿蛋白誤區,「中招」的腎友可得記得趕緊糾正過來。02尿蛋白降得越快越好有腎友唯「降尿蛋白」是務,認為尿蛋白降得越快越好。降蛋白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穩,穩了才會降低復發率,真正維持腎功能的穩定。
  • 巍科普 | 胎位不正,現在糾正還來得及嗎?
    「醫生,我這種情況現在糾正胎位還來得及嗎?」……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聊一聊胎位不正這件事。胎位不正會直接影響正常分娩,所以孕媽媽要及時糾正,對預防難產至關重要。孕媽媽可以通過適當運動、按摩等方法來糾正,同時,也不排除胎寶寶通過不斷的旋轉而自己糾正的情況。有哪些糾正胎位不正的方法?
  • 尿蛋白1+、2+、3+都意味著什麼呢?現在明白還不遲
    尿蛋白是傷腎的頭號「元兇」之一。但經常遇到很多腎友,由於一些錯誤的認識,導致尿蛋白遲遲降不下來。總結起來,有這麼2條,和大家分享一下~ 要想尿蛋白降得快,千萬別做這2件事 1.不把血壓當回事! 「血壓?沒量過?我頭不痛、不昏,應該不高,不用量!」 「血壓正常了,停藥沒事。」
  • 尿蛋白反彈 ≠ 復發!發現尿蛋白反彈,趕緊先做一件事
    甚至有幾位腎友都不諮詢醫生,在家裡拿試紙一測,自己直接就上調藥物劑量了,後來才被我發現。這樣盲目地調整藥物,是非常不理智的。尿蛋白反彈,是病情復發了嗎?不一定,可能不是。比如你是一位尿蛋白5g的腎病症候群患者,經過治療後尿蛋白轉陰、定量降到了0.2g,達到了臨床治癒。過了幾個月,突然一天發現尿蛋白2+,定量反彈到了1g(沒到3.5g)。這樣的情況,不能評定為是復發了,也別著急加藥。尿蛋白反彈該怎麼辦?
  • 尿蛋白為何總反覆?腎友早注意這3點,讓尿蛋白更聽話
    尿蛋白是慢性腎病早期典型的症狀之一,病情發展中影響著腎功能的進展。腎病早期尿蛋白不是很嚴重,及時抑制腎臟炎症反應,一般都可以將尿蛋白降下來,且保持平穩。而對於已發生腎功能不全的腎友,往往存在大量蛋白尿,對腎功能的進程影響較大,除了抑制腎臟炎症,還需要注意一些日常的護理,尤其是飲食的配合。對於處於中後期階段的腎友,降低尿蛋白時常常存在一個難題,就是易反覆。尿蛋白降下來不能,但難在能長期保持穩定。對於這些腎友在「復盤」病情的時候,發現往往飲食上並沒有管理好,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