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總不轉陰怎麼辦?先別急,教你3招能及時糾正

2020-12-20 腎病之友

前幾天收到一位患者詢問說,醫生,我尿蛋白也下降了,但就是降不到正常值(定量0.3g)該怎麼辦?這樣會尿毒症嗎?

通過這一連串的問題,能感受到他對病情的擔心及重視。

眾所周知,尿蛋白的情況與腎功能是掛鈎的,而是影響腎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決定著病情的預後。如果持續存在大量蛋白尿,腎功能下降速度加快,尿毒症的風險無疑會增加。

尿蛋白為什麼有時候遲遲不能轉陰?如何解決?

首先明確尿蛋白不能轉陰的影響因素。尿蛋白流失是腎小球損傷導致的必然結果。腎小球損傷過半一般難以恢復,持續存在腎小球的損傷會導致腎小球濾過率功能的不斷下降,發生實質性損傷後不可逆轉,以至於尿蛋白的丟失也不能逆轉。這是尿蛋白不能完全轉陰的根本原因。

但通過及時對腎小球內炎症反應的抑制,重視受傷較輕的腎小球的保護,還有剩餘的腎功能,尿蛋白水平也能緩慢下降,降到對腎功能影響很低的水平也不是沒有可能。

除了內在因素,還有外在因素的影響,比如飲食管理、藥物應用、作息是否規律等也會影響到尿蛋白的穩定。

其次病理因素是影響尿蛋白高低非常關鍵的一方面。有些類型腎病並不一定非常嚴重,但是病理類型導致了大量蛋白尿。比如膜性腎病、IgA腎病等等。及時明確診斷病理,對控制尿蛋白水平更有意義。

還有重要的一點,自身的免疫力情況,也會影響尿蛋白的穩定,及時提升免疫力,往往可以保持較低水平的尿蛋白。

尿蛋白不轉陰一定會尿毒症嗎?不見得

尿蛋白不完全轉陰,也不影響腎臟壽命!評估尿蛋白水平,不少腎友習慣看+號,認為+號越多自然越嚴重。但其實相對來說,24小時尿蛋白定量才更有說服力。更能觀察出具體的蛋白漏出的情況。

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並一定要降到0.15g以內。對於大部分腎病類型來講,維持在0.5g以內對腎功能的影響相對較小。當然0.5g也是底線,在積極用藥幹預治療後最好不超過這個數值。達到這個水平尿毒症的風險才能降到最低。

那麼上面我們說有些類型腎病,如膜性腎病、IgA腎病、FSGS腎病的腎友,本身存在大量蛋白尿高達數十克,短時間內降到0.5g以內也不現實。一般這些類型的腎病尿蛋白下降能達到一半就是一個比較好的現象,在緩慢下降對病情進展影響也不會很大。

相比於尿蛋白不轉陰,腎友們更該把治療目標放在維持整體腎功能穩定上。即使沒有轉陰也不要著急,只要對腎功能的進展影響不大完全可以接受,一般不會影響到腎臟壽命,健康的生活。

看你佔了幾個因素?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尿蛋白一直沒轉陰,害怕腎衰竭?3種情況很好控制,無需擔心
    及時對抗腎臟內出現的劇烈免疫嚴重反應,是降低尿蛋白水平的關鍵。多數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激素還有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針對病灶治療後,尿蛋白基本可以降下來。但也有少部分患者表現為「頑固性尿蛋白」,吃藥一段時間後,指標降下去了,但卻容易復發,還有一類情況是雖然處於較低水平,但一直沒轉陰。
  • 尿蛋白難徹底轉陰怎麼辦?控制好3點,降蛋白更加分
    尿蛋白出現後意味著腎小球受損了,如果進一步尿蛋白定量超過1g表明腎功能出現明顯損傷,必須要及時用藥抑制住腎臟內的炎症反應,以免加速惡化下去多數類型腎病通過「免疫抑制療法」即激素搭配免疫抑制劑可以將尿蛋白降下來,同時在配合降壓藥尤其是RAS阻滯劑及抗凝治療
  • 尿蛋白反彈 ≠ 復發!發現尿蛋白反彈,趕緊先做一件事
    蛋白尿復發判斷標準:1.輕中度蛋白尿患者: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上升20%以上,並達到1克以上;2.腎病症候群(大量蛋白尿)患者: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上升至3.5克(成人)以上,且血漿白蛋白低於30克/升。比如你是一位尿蛋白5g的腎病症候群患者,經過治療後尿蛋白轉陰、定量降到了0.2g,達到了臨床治癒。過了幾個月,突然一天發現尿蛋白2+,定量反彈到了1g(沒到3.5g)。這樣的情況,不能評定為是復發了,也別著急加藥。尿蛋白反彈該怎麼辦?
  • 腎病尿蛋白總反覆怎麼辦?多注意一點,比單純加藥有用
    經常有腎友留言說:醫生,我的尿蛋白又從+到3+了,眼看著要轉陰了,又復發了怎麼辦?作為影響腎病進程的關鍵指標之一,尿蛋白的波動對腎功能的穩定非常不利。那麼,尿蛋白如此易「變臉」,有哪些「罪魁禍首」的因素?
  • 尿蛋白不轉陰,就會得尿毒症?其實,尿蛋白降到這個水平,已經達標
    「尿蛋白0.3g、0.5g死活降不下去了,急死我了」 如果你把各項尿蛋白化驗單上沒有箭頭,當成你的管理目標,你可能會對腎病感到失望,也容易會陷入過度焦慮和過度治療的誤區!
  • 數十年尿蛋白都沒轉陰?是藥沒用對?2個關鍵細節被忽視了
    尿蛋白對腎功能的影響,及病情的預後至關重要,已經說過很多遍,不多贅述。尿蛋白的反覆或總是不轉陰?也成為了不少腎病患者的心病,還有一部分腎友長期吃藥幾年甚至數十年,尿蛋白依然停留在+或+-,沒有徹底轉陰。
  • 尿蛋白轉陰後帶來哪些風險?
    如果經過治療後,尿蛋白轉陰了,這對於任何患者來說都是一個好事,因為尿蛋白沒有了,就說明腎臟的病理損傷中止了,腎功能得到保護了,甚至可以說是臨床治康復了。 但是有少部分患者,尿蛋白轉陰後帶來的只是短暫的興奮,隨後又會陷入無限的悲傷。這是怎麼回事呢?
  • 尿蛋白持續存在+號,有必要加激素嗎?2點方法,轉陰不難
    這位患者是膜性腎病,患病3年多,激素治療2年多,初次確診查出大量蛋白尿從3.8g,經過近一個月治療,配合激素和外敷的治療,蛋白尿明顯下降,出院時已經降到0.8g,尿蛋白轉陰,治療效果比較好。出院後基本上他每年都會來複查1次。 這次是馬上年關了,不想出遠門,建議他去了當地醫院複查,之後發給我的化驗單,兩次結果尿蛋白都呈弱陽性。
  • 從尿蛋白3+到停藥,腎病患者需抓住這4個時間節點!
    但患者的尿蛋白仍3+,24小時尿蛋白定量顯示為7.62g、血漿總蛋白與白蛋白比為42.8/20.6g/L、甘油三酯與總膽固醇比為2.78/10.24mmol/L,血纖維蛋白原及D-二聚體等均明顯升高,彩超仍顯示雙腎腫大。患者於前年9月份來我院住院予激素、環磷醯胺、抗凝及中醫中藥等治療,患者水腫消退,尿蛋白逐漸下降並轉陰,血漿蛋白與血脂逐漸恢復正常。
  • 尿蛋白為何總降不下來?六個原因逐一排查,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尿蛋白總不能完全降下來?這是腎友及家屬們非常關心的問題,也常常被會發生腎衰竭的擔心困擾著。這個問題比較複雜,與腎功能的變化發展有直接關係,此外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原因二:藥物使用不準確或不規範多數類型腎病發生尿蛋白後,一般根據並且不同,往往會採用以激素、免疫抑制劑為主的方案和以沙坦或普利類藥物為主的兩種不同的方法,及時糾正。尿蛋白的穩定性反應的就是用藥後的結果。如果尿蛋白下降不理想,同樣要注意藥物是否合理規範。
  • 一次檢查尿蛋白3十要緊不?不同病因尿蛋白,用什麼方法降蛋白?
    尿檢蛋白性通常會用+號表示,按程度不同依次為:尿蛋白+,尿蛋白2+,尿蛋白3+,尿蛋白4+四種情況。其中尿蛋白3+為中度蛋白尿。 因此,一次檢查尿蛋白3+很可能是因為腎臟功能出現問題。如果不重視尿蛋白3+,可能會忽視腎臟功能的治療,終導致腎臟病變。 三:腎小管間質缺氧 尿蛋白3+意味著吸收了過多的蛋白質,有可能會導致小管細胞出現缺氧的情況,從而損傷小管細胞,終讓小管間質缺氧更為嚴重。
  • 2個治療誤區不改,降尿蛋白「難如登天」
    「3年前,我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膜性腎病一期,也去過很多家醫院治療,可尿蛋白不見好轉反而升高了,蛋白定量從1.7升到了3.9,這是怎麼回事啊醫生?」這是去年上半年接診的一位患者陳先生的「開場白」,目前經過治療以及生活飲食方面的調整,尿蛋白已經聽話不少。 為什麼說起他呢?
  • 尿蛋白轉陰可馬上停藥?關於3個降蛋白常識,不得不看
    有些腎友治療中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醫生,怎麼我的蛋白尿反反覆覆,吃了不少藥,怎麼總也治不好呀? 尿液中蛋白的漏出說明腎小球基底膜受損,腎小球濾過功能出現了問題,因此在衡量腎功能時我們常把蛋白尿定量來作為一項判斷指標。多數類型腎病早期就存在蛋白尿的症狀,且可能持續於整個治療工程中。
  • 尿蛋白稍高點不礙事!執著於尿蛋白正常反而有害
    可是人無完人,按這個標準來說,世界上沒有完美健康的人,你我皆有病。不說精神世界,只說肉體,簡單做一下健康自測:1. 你最近身上有勁嗎?2. 睡覺出汗嗎?3. 怕冷、怕熱嗎?大街上撈幾個所謂的健康人,全身體檢套餐來一套,總有個別指標是異常的。普通人尚且不必苛求完全健康,咱們腎友更加不必強求,要注重的應該是「達標」。尿蛋白降到多少是「達標」?
  • 尿蛋白、肌酐同時升高,先治療哪一個?或許很多腎友們都忽視了
    尿蛋白、肌酐同時升高,先治療哪一個?很多腎病患者在檢查自己的腎臟情況的時候,常常就會發現自己的尿蛋白以及血肌酐同時性升高,而對於這兩項到底先治療哪一個?可能是很多腎友們都忽視掉的一個問題,如果沒有及時的得到一個最好的治療,那麼或許是不利於自己的腎臟恢復的。
  • 尿蛋白降下來兩個月,一停藥又漲到2+怎麼辦?教你2招
    糾正篇:檢查準確,才能降得快前天有位患者查出尿蛋白2+,留言說怎麼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需要注意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通過留取24小時的尿液,從中取大約三分之一的尿量,來測量蛋白的含量,最終得出全天尿蛋白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24小時尿液一般是「留尾不留頭」,如果是前一天早上7點開始留,7點尿液不需要,第二天7點的尿液要留。當然沒有自然也不用留。
  • 尿蛋白、血尿消除,就意味著你遠離腎衰尿毒症嗎?恐怕不是這樣!
    根據我的了解發現,很多患者覺得只要尿蛋白與血尿轉陰之後,自己的腎病就康復了,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去根了。所以,腎友們都會想方設法讓這兩個指標轉陰。但是按照腎病康復的標準來看,即便蛋白尿與血尿轉陰,仍然需要定期複查腎臟的各項指標,這是由於腎臟病屬疑難病,難見效、易反覆,並且這樣的複查得持續很長時間,便於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長時間的體檢正常且穩定,你才有會早日實現身體康復。
  • 尿蛋白1+還要繼續治療嗎?照著3步走,腎功能更穩定
    尿蛋白出現後意味著腎小球受損了,如果進一步尿蛋白定量超過1g表明腎功能出現明顯損傷,必須要及時用藥抑制住腎臟內的炎症反應,以免加速惡化下去多數類型腎病通過
  • 腎友親歷:尿蛋白3+到轉陰,保持穩定不復發我是如何做到的?
    由於所報專業對身體的要求特殊,2015年剛進入11月時,我自己就先進行了體檢。 拿到體檢報告的那天下午,陽光還是那麼溫暖,而那個陽光男孩卻消失了。 肌酐176、尿蛋白3+!
  • 腎病尿蛋白1+突然變3+,尿蛋白突然加重怎麼辦?
    本來多次尿常規檢查都是蛋白1+,甚至有時候只是陰性,但突然就變成了3+,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尿蛋白突然加重的原因很多病友都知道感冒會引起尿蛋白加重,這是對的,但這只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