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是校籃球隊主力中鋒,在同學、老師眼裡很優秀很陽光,也很體貼孝順父母,然而,在高考前,老天給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由於所報專業對身體的要求特殊,2015年剛進入11月時,我自己就先進行了體檢。
拿到體檢報告的那天下午,陽光還是那麼溫暖,而那個陽光男孩卻消失了。
肌酐176、尿蛋白3+!
記得當時醫生說了好多,具體什麼的我努力的去聽卻怎麼也聽不到,像耳聾了一樣,我的心早已進入了寒冬。
接著去了市醫院複查,結果還是一樣。
我害怕、我哭泣,我抱怨上天不公,為什麼偏偏是我啊!上網百度看到的答案像一把刀子狠狠地扎著我脆弱的心。
我的兩腎大小分別為9.7和9.5,已經縮小,醫生不建議做腎穿刺,不清楚到底是什麼類型,只能靠吃藥來治療。
我一邊大把大把的吃藥,一邊參加著高考的複習。由於身體原因,只得放棄自己夢想的南方大學,選擇了離家不遠的大學。
從發病至今已經三年了,目前大部分指標基本穩定,部分指標穩中有降。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從開始的1.6g慢慢降到了0.06g,肌酐一直穩定在150左右。
下面是我患病以來按照醫生的建議一直堅持做的事情,願與各位腎友分享:
1、按時吃藥、注意飲食
為了保證按時吃藥、不漏藥,我準備了一個帶三個小格的藥盒,每天晚上睡覺前把第二天的三頓藥分別放進小格子裡面,隨身攜帶,並用手機定時提醒自己服藥。
此外,飲食方面,我選擇了食堂的一個單炒窗口,我會每天按照自己蛋白質的攝入量,以及我的隨訪醫生制定的簡單食譜,在學校可以實現的,以及食材等,提前告訴廚師,並每天叮囑少放鹽、不放雞精、味精等。保證一天一次低蛋白主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吃豬牛紅肉,不吃楊桃等傷腎食物。
2、防止感染、適量運動
每年的十月份左右我都會注射流感疫苗,平時也養成了看天氣預報的好習慣,注意保暖,適當增減衣物,避免感冒,避免腎毒性藥物對腎臟造成二次損害。
在學校,每周打籃球2~3次,每次約1小時,當然,強度要適中。每周其他的四五天我會在操場散散步,平時也會積極參加一些適合的社團活動,並沒有因為身體原因而放棄融入集體的機會,每天過得很充實。
3、找一個長期隨訪醫生
正是因為我的管理醫生,他教給了我很多關於日常用藥、飲食、運動等方面的注意事項等等,並經常鼓勵我,給予我很多的自信。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波瀾不驚的,遇到了困難,我們只能從容面對,努力堅持,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對醫學的進步充滿著希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